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些关于“鸡”成语的由来 它已经融入了文化

时间:2008-06-03

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今年是鸡年,鸡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常见的家禽,它和狗、牛等都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一个见证,家中畜养了鸡,说明这户人家粮米有余,生活得比较殷实,也算是一个衡量生活幸福与否的指标吧。同时,鸡也是一种报晓报时的工具,在古代普通人家,不可能有沙漏,就只能靠雄鸡报晓,《西游记》里提到的昂日星官就是一只大公鸡。鸡和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相关,因此也成为成语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说说关于鸡的成语和诗句,以及背后的一些故事。

闻鸡起舞:清晨鸡鸣当中一幅最励志的画面

《闻鸡起舞》 王明明 作(资料图片)

说起鸡的成语和诗句,要是罗列起来,那是相当丰富,例如关于鸡的成语,有“闻鸡起舞”、“牝鸡司晨”、“鹤立鸡群”、“鸡犬升天”、“鸡鸣狗盗”、“鸡犬不宁”、“呆若木鸡”、“杀鸡取卵”、“杀鸡焉用牛刀”、“鸡毛蒜皮”、“鸡飞蛋打”、“鸡口牛后”、“牛鼎烹鸡”、“鸡犬相闻”等等,而关于鸡的诗句则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鸡鸣喈喈”、“鸡鸣桑树颠”、“故人具鸡黍”、“雄鸡一声天下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鹅豕鸡栖稻粱肥,山村水阁酒旗风”等等,由此可见,鸡这种家禽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也好,坏也好,正能量也好,负能量也好,总会有它的存在。

先说说其正能量部分。鸡是用来司晨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在鸡鸣声中早起,则是很励志的一幅画面。由西晋向东晋过渡时期的祖逖和刘琨就是这幅励志画面当中的主角。这两位有志之士,怀抱着天下大志,不敢浪费大好青春和大好时光,大早听到鸡鸣就起来练习武艺,以备国家将来之用,后来二人果然都成大才,祖逖在南方组织大军北伐,一度恢复江北;刘琨也在北方组织力量抵抗外敌,力图匡复河山,也曾威震一时。从此,“闻鸡起舞”中的鸡叫声、舞剑声,成为心怀天下、早期勤奋的一种象征。

用来报晓的是公鸡,而非母鸡,如果母鸡司晨,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则代表着秩序混乱,是非颠倒,当然,母鸡司晨的说法主要是用在人事上,例如《尚书·牧誓》当中,周武王讽刺纣王重用妇人,于是说“牝鸡司晨,唯家之索”,母鸡报晓,是妖异,是灾难;唐太宗有一次向长孙皇后咨询政事,长孙皇后马上跪下来说:“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就是说我是妇人,不适合提建议。其实,所谓的“牝鸡司晨”是一种歧视文化,是对妇女参与管理的一种排斥,渗透着浓浓的父权和夫权色彩,是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一种表现,对于这种歧视和偏见,我们要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可以说,“牝鸡司晨”是男尊女卑文化活生生的体现,在男女平等的今天,这条成语的适用性已经很狭窄,仅仅成为一个文化遗留现象而已。

故人具鸡黍:史上最感人的一次约饭

鸡是农家必养的家禽,家中有鸡,说明粮食丰收,粟米稻谷除了用来食用,还可以有余,以饲养鸡鸭,陆游在赞美农家的丰足时,有这么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虽然农家的酒水不是那么高档,有点浑浊,可小百姓家的日子还是很殷实,起码家里有足够的鸡和猪来招待客人,陶渊明也在《桃花源记》里这样描述世外农家的幸福生活:“设酒杀鸡做食”。更早一点,在《论语》里,孔子的弟子子路去问路,隐者“荷蓧丈人”款待子路,也是“杀鸡为黍而食之”。

能不能养鸡,吃不吃得起鸡肉,是物质生活是否充裕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延伸,以鸡尾菜肴待客,成了中国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种标准的中国农庄式待客之道,在唐诗里凝结成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想想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好友谈谈桑麻,喝喝酒,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这画面当中,就有鲜美的鸡肉。

而从“杀鸡为黍而食之”又派生出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例如成语“只鸡絮酒”,据《后汉书》记载,讲的是汉朝的一个名为徐稚的读书人,其学问渊博,为人高雅,为世人所称道,朝廷太尉黄琼闻其贤名,于是推荐徐稚去当官,而徐稚无心于功名,只喜欢闭门读书,做一个安静的君子,于是屡次推辞,似乎完全不领略黄琼的好意。然而,后来黄琼死了,徐稚却用酒水泡了棉絮,再用棉絮包好烤好的一只鸡,不辞路远,自带干粮去黄琼的坟前祭奠,并且放声大哭,表现得很悲痛,祭奠之后也不告知别人姓名,“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说明徐稚虽然推掉了黄琼的推荐,但不等于他没有领情,而是心存感激,引黄琼为知己,成语“只鸡絮酒”的来历就是这样的,后面蕴藏一个感人的故事。

徐稚和黄琼的故事在同时代还有另一个版本,即范式和张劭的故事,同样也记载在《后汉书》里。范式和张劭都是东汉地方小吏,关系很好,乃是至交。范式有一次跟张劭说,我一定要去你家拜访,向您的家人问好。张劭回答说:欢迎老友来访,我一定做饭做菜招待你,其中的菜就是鸡。两位老友的家相隔千里,在交通条件落后的汉朝,张劭的家里人都不太相信范式的承诺,然而张劭对范式的诚信很有信心,在约定的那一天,他真的早早做好饭菜等,果然,范式如期到来,二人把酒尽欢,良久方散。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鸡黍之交”。后来张劭死,下葬时棺木不能下去,直到范式赶到,以酒祭奠,棺木才下去。

到了明朝的《喻世明言》里,有一个故事叫“范巨卿鸡黍生死之交”,将故事的版本改了一下,范巨卿就是范式,他承诺要去张劭约饭,结果因为忙于生计,一时忘记,到了约的那一天,已经没法赴约,那时由于没有高铁,没有飞机,千里之遥无法赶到,居然自刎而死,阴魂赴约,张劭得知老友死讯,悲痛不已,赶去范巨卿家中,亦自刎以报。

无论是桃花源的人们,还是东汉挚友,疑惑唐朝农庄,他们约饭的菜单上都有鸡,可见鸡一直是中国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禽,从而又引申出友谊的感人故事,可以这么说:友谊的菜谱上,少不了鸡。

关于鸡的成语,负能量的也不少,例如“鸡鸣狗盗”、“杀鸡骇猴”、“鸡飞狗跳”、“鸡犬升天”等等,有意思的是,鸡一旦和狗联合组成成语,就没什么好家伙,完全上不了档次。当然,也不全是这样,例如《老子》里的“鸡犬之声相闻”,在《桃花源记》里的“鸡犬相闻”,都勾勒出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面,安静优雅,令人向往。

还有“呆若木鸡”这一成语,意思大家都明白,现在一般贬义的倾向比较多,形容一个人呆呆地,来不及有反应,然而,它最初的意思却是说一只斗鸡进入了最佳的战斗状态。《庄子》的“达生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为齐宣王训练斗鸡,常常能够获胜。他训练斗鸡的标准什么呢?如果这只鸡雄赳赳气昂昂,好斗好勇,“疾视而盛气”,怒气冲冲地瞪着对手,那说明它还没有达到最佳的战斗状态,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当这只鸡没有怒色,完全呆呆地如同一只木鸡的时候,说明它的战斗力已经登峰造极,不怒而威,不寒而栗,其战斗素质已经全部具备,其他的对手一看到它,就会吓得马上就跑,“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关于鸡的成语,除了与庄子有关,与孔子也有关。孔子的弟子子游当了芝麻县官,于是马上推行孔子的乐治措施,孔子来视察的时候,满城都是音乐声,孔子一听,就轻轻地批评一句:“子游同学,杀鸡焉用牛刀,治这么一个小小县城,还用得着堂而皇之的先王之乐吗?”子游不服气了,就拿出上课笔记反驳,说:“老师,您不是说君子懂音乐就相亲相爱,小人懂音乐就容易驱使吗?”孔子听了蛮不好意思的,只好说:“前言戏之耳”,你说得对,我前面是开玩笑的。

可见鸡这种家禽,既可以出现在励志的故事里,也可以出现在诗文当中的餐桌上,还可以反映先秦思想家的精神面貌,确实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些关于“鸡”成语的由来 它已经融入了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些带“虎”的成语原本含义竟然是这样

这些带“虎”的成语原本含义竟然是这样

...多,但不少的意思已与当初大相径庭了。认识这些成语的由来和本义,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文化之源。先来看看虎视眈眈。如今,只要一提虎视眈眈,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贬义的“像老虎那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

2023-12-10 #经典句子

“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半斤不应该是五两吗?

“半斤八两”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半斤不应该是五两吗?

...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这也是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除了比较官方的说法,当然少不了民间的传闻。我们古时候乃至现在的木秤上面,它的刻度单位是用星星来记数的,所以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

2014-05-19 #经典句子

姓氏文化|这些成语典故与姓氏有关

姓氏文化|这些成语典故与姓氏有关

...用好成语是每个人在学习中的,但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和由来更是我们应学习和做到的。

2023-12-15 #经典句子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120个成语 被这位台湾老师编成有趣好记的故事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120个成语 被这位台湾老师编成有趣好记的故事

...书。而且,张曼娟独具匠心地在故事中融入了成语典故的由来,让孩子们学会在正确的场合运用承运,避免他们错用成语,而且能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体会成语的简约和精致。全书共有四本,每一本都对应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故事...

2014-07-08 #经典句子

中南卡通两大新片《天眼归来》最新季与《乐比悠悠学成语》首播!

中南卡通两大新片《天眼归来》最新季与《乐比悠悠学成语》首播!

...而演绎出各种成语故事,让孩子懂得成语的意思及故事的由来,快乐地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与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除了央视少儿和宁波少儿两大电视台热播之外,还有南京少儿、甘肃少儿、福州少儿等7家电视台同步热播中南卡通...

2012-02-12 #经典句子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成语“我见犹怜”的由来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成语“我见犹怜”的由来

...,何况那个老东西呢!”这也是“我见犹怜”这个成语的由来。

2016-02-05 #经典句子

根据中文字和成语起的好看的男生英文名字 看看有没有你中意的

根据中文字和成语起的好看的男生英文名字 看看有没有你中意的

...字,不仅像外界介绍自己时,也可以介绍这个英文名字的由来,希望能像杰字寓意一样杰出,事业上有发展等等。好看的男生英文名字威——【William】威廉运用William为男孩起英文名字,不仅宣扬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

2017-11-18 #经典句子

成语“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的由来

成语“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的由来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有一个大臣叫李林甫的,官至兵部尚书,此人才艺颇佳,但喜好结交权贵和皇帝身边的人,表面和善擅长恭维人,很得皇帝的信任,在朝做了近二十载的官员,但渐渐人们发现此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常暗中...

2024-01-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