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李敖看不起金庸 德国学者说:他跟鲁迅比不了 写的书文化的退步

时间:2008-03-10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金庸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回想起那个刀剑如梦,快意泯恩仇的江湖时总会回想起金庸先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金庸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回想起那个刀剑如梦,快意泯恩仇的江湖时总会回想起金庸先生。金庸先生是中国武侠小说的泰斗,金庸之于中国,至少不下于大仲马之于法国,甚至可以推到狄更斯之于英国的地位。

大家爱武侠小说,更爱金庸,甚至形成了一阵的“金庸热”。从1955年接替梁羽生先生,到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时,十余年间金庸先生共写下15部作品。文学与思想的巅峰是《鹿鼎记》、情怀与大爱的巅峰是《天龙八部》、“爽”的巅峰是《笑傲江湖》。然而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人尚且千面,万人皆有万语,金庸有人追捧,也有人抨击,金庸是否,交于时间评判。

横空出世的武侠天才

在中国文学圈,一直以来存在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即大家熟知笔名而不知本名。像是大家只知“世纪老人”冰心,而不认识凭借《繁星·春水》收获赞誉的谢婉莹,大家熟悉白话文倡导者鲁迅,而遗忘了周家“少爷”周树人。同样,金庸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而金庸先生的本名查良镛又有几人知道?

今天,让我们走进金庸。金庸,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查家是当地有名的世家,不折不扣的书香门第。在清代查家就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美称。

祖父查文清是清朝进士,父母都是一等一的高材生,这样的优渥的教育环境自然是培养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因此查家出知识分子。九叶诗派成员之一的诗人穆旦,本名查良铮与金庸是堂兄弟,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与金庸是表兄弟。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金庸也不例外,原本以为家族的文化的熏陶和父母的孜孜教诲,会让查家再出一位享誉文坛的学者。然而生逢乱世,金庸没有一生安稳,而是辗转各地,飘无居所。建国后更是在香港定居。有了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金庸没有按照家族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学者,而是歪打正着的成为了一名武侠小说家。

金庸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用自己的努力和心血获得的。从小,金庸就展现了他天才的一面,聪明和机智是金庸的代名词。上学期间,金庸和同学一起写考试教材卖,展现出他非凡的头脑。创明报,明报成为数一数二的纸媒;写小说,写到第一部书剑恩仇录还是正常水平,第三部就是射雕英雄传,千古流传,受到全社会的追捧。

1939年,金庸与同学共同编写了《献给投考初中者》的指导书,就是这一本书开启了金庸的写作生涯。金庸将自己本名(查良镛)中的镛拆分为金庸,作为自己的笔名,也就是这个笔名,让查良镛成为武侠泰斗,享誉全中国。

质疑风波,备受抨击

然后就是这样被人们交口称赞的武侠大家,却受到了台湾学者和时事批评家、作家李敖以及中国内地作家、编剧王朔的攻击。

痞子文学的开创人王朔抨击金庸先生,用词粗鄙,直接直呼写得什么玩意,甚至将其划分为四大俗之一,与网络小说与娱乐小说相提并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质疑,逃脱不开王朔对金庸诸多小说同质化的抨击,在他看来,金庸大部分的小说,相似度极大,甚至经典情节还有小说金句,反复重复使用,就是大杂烩,毫无新意。不仅如此,王朔还提到金庸的小说极具鲜明的人物一味的模仿中西方经典著作的人物。

被西方媒体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还获得过全美华人成就奖的李敖更是通过作品上升为本人,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自己看不上金庸,更别说出自他手的作品。在一次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李敖将金庸贬低的一文不值,更是直呼他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在很多的公开场合,李敖直言不会看金庸的任何一本小说。不仅如此,当着金庸本人的面,李敖也是直接开怼,不留情面。

除了国内的大家不欣赏金庸的作品就连外国人也加入了“混战”,任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的汉学家顾彬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自己对金庸的看法。这位从事中国古现代文学的著名汉学家却出口惊语,说金庸的写作是一种退步。擅长鲁迅文学的顾彬将金庸的作品与鲁迅相较,说到鲁迅的文学作品永垂不朽,而金庸的作品只是昙花一现。

细究金庸先生的作品

金庸先生特意在《文汇报》上回复编剧王朔的抨击。他表示自己会认真对待这些批判的话,毕竟批判使人进步。然而金庸的作品真的如此不堪吗?

熟知金庸的都知道,金庸堪称是武侠史上的传奇,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可以引起多种媒介的追捧,从报纸连载、图书出版、影视到网络游戏。金庸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不外乎因为金庸先生连载持续时间长,人群覆盖地域广,读者文化跨度很大,四是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

甚至,1981年金庸来大陆访问,见到了主席。主席同志说了一句话:你的书我是读过的。1973年春,金庸访问台湾,当时的蒋经国亲自接见。在越南南北分治时期,南越国会开会两派领导人互指对方是“岳不群”和“左冷禅“。可见,金庸在政治圈的地位。

当然,金庸本人的文学价值也是令人可圈可点,提起金庸的小说,他最明显的风格特点便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管是《天龙八部》的乔峰为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心系苍生,悲天悯人。《射雕英雄传》里的主人公郭靖,与妻子黄蓉义守襄阳几十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牺牲个人的安危荣辱,一生为了襄阳城的百姓和国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金庸的小说是融合各家之长,把江湖与历史完美融合,从人生中看江湖,从历史江湖中探讨人生,是当之无愧的新派武侠小说的泰斗。

对待金庸的作品,我们不能将带着放大镜去看,而是当作普通的文学作品,公正客观地看待。时间会评判一个作品的价值,金庸先生的小说影响了三代人,直到今日仍然受到一部分年轻人的追捧,经久不衰。我想,金庸的作品并没有想象的差劲。

金庸,火了一生,有质疑,有追捧,他不是一,而是几代人的回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李敖看不起金庸 德国学者说:他跟鲁迅比不了 写的书文化的退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观点|顾彬最新访谈:当代作家的创作为什么大多数不属于世界文学?

观点|顾彬最新访谈:当代作家的创作为什么大多数不属于世界文学?

...小说大师,按排名先后的顺序是: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郁达夫、王蒙、张爱玲、贾平凹。其中金庸入选小说大师行列,这肯定是您不同意的,您批判过金庸的小说。如果让您选“20世纪中国小说大师”或“20世纪中...

2020-09-04 #经典句子

李敖:500年来白话文写得最好的3个人 李敖 李敖 李敖

李敖:500年来白话文写得最好的3个人 李敖 李敖 李敖

...了非常的不舒服,对于李敖的质疑声也是非常多的。对于鲁迅很多人都非常了解,在民国时期那个出了非常多大师的时代,鲁迅先生绝对算得上是文豪级别了,但是在李敖看来鲁迅很一般。甚至李敖曾经多次表示过鲁迅算不上文...

2023-10-06 #经典句子

李敖:很现实的5句话 “作为弱者 不得好活”

李敖:很现实的5句话 “作为弱者 不得好活”

...上招呼。2018年应该算是一个悲伤的一年,我们所熟知的金庸先生,斯坦李先生都是在今年去世,这个两个为数不多的真正会讲故事的人。而李敖也是在今年去世的。对于李敖,我不想评价过多,只是在他的作品中,确实有很多...

2023-09-02 #经典句子

鲁迅是不是文学家?李敖:不是 你们太高估他了!

鲁迅是不是文学家?李敖:不是 你们太高估他了!

...”,喜欢作秀,过于自恋。在他的自传中,还曾把自己和鲁迅相提并论,也曾扬言“五百年来中国白话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丝毫不把其它文人看在眼里,对于其誉谤参半的一生,许多人都津津乐道。众所周知鲁...

2023-01-06 #经典句子

他自诩写白话文第一人 骂金庸20年 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他自诩写白话文第一人 骂金庸20年 嘲笑鲁迅的白话文别扭不如他

...,每一个说李敖吹牛的人,心里都供着李敖的牌位。"骂金庸20年“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认真的反省促人提高”,历来都有文人相互批评帮助的佳话,也有因为恶意批评而反目成仇的事情。李敖便是坚持不懈骂了金庸二十年,金...

2023-07-14 #经典句子

因《乡愁》余光中被李敖骂为“马屁诗人” 其一句话的回应堪称经典

因《乡愁》余光中被李敖骂为“马屁诗人” 其一句话的回应堪称经典

...笔下语言犀利,攻击了很多文坛的人。这人自命不凡,与鲁迅相提并论,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还自以为用骂人来拯救世界。在中国50年甚至500年内,他还说自己是第一个说中国白话的人,真是太傲慢了...

2023-10-02 #经典句子

中国现代文学在德语世界:文学中国与真实中国

中国现代文学在德语世界:文学中国与真实中国

一、知识界的守望:从联邦德国时期的一本鲁迅文集说起1972年11月,28岁的西德作家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1944- )为他编译成德语的鲁迅作品集《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国文学与革命文选》(Der Einsturz der Lei-feng-Pagoda: Essays über Lite...

2018-05-10 #经典句子

蔡康永刘晓庆小S齐发声 悼念李敖 他曾一句话让蔡承认是GAY

蔡康永刘晓庆小S齐发声 悼念李敖 他曾一句话让蔡承认是GAY

...在了。人物简介:李敖,字敖之,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1935年生,祖籍吉林省扶余县。1949年举家赴台,定居台中。1957年发表《从读说起》,引起胡适注意。曾因激烈抨击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鼓吹胡适“全盘...

2019-03-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