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首唐诗很冷门 其中的千古名句 却人人皆知 激励了一代代人!

时间:2008-01-11

他们的诗作就像树木发达的根系一样,牢牢地扎在唐诗这片沃土之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片斑斓绚丽,惊艳无数个四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如果把唐诗比作高山峻岭的话,那么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孟浩然、李商隐这类名人大家,就应该是长在山顶的参天大树,郁郁葱葱,万年长青。他们的诗作就像树木发达的根系一样,牢牢地扎在唐诗这片沃土之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片斑斓绚丽,惊艳无数个四季。他是清代不知名诗人,诗红人不红,一首小诗惊艳196年,鼓舞人心

可是,在这些“参天大树”之下,也有许多不知名的诗人,就像那漫山的野花、无涯的春草一样,为唐诗这座高山带去了同样绚烂的色彩。他们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显赫的声名,却用自己的才华和诗作,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很多时候,人们只知道他们的诗作,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唐诗虽然很冷门,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开篇的千古名句人人皆知。它就是《白鹿洞二首·其一》,一首开卷有益的唐诗经典。全诗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末诗人王贞白。关于他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可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句话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一句启蒙诗词,是师长们教育晚辈子女时最常用的一句话,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那么,王贞白是谁了?王贞白,字有道,江西广丰人,唐末著名诗人,与罗隐、方干、贯休等交往频繁,常有诗作倡和。他曾经随军远赴塞外,写下不少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深切动人。此外,他也创作了大量描写个人读书生活的诗句,例如这首《白鹿洞二首 其一》。

很明显,这是一首诗人描写自己读书生活的诗作,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励志诗。试题中的“白鹿洞”,不是洞,而是一座书院。其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因中唐洛阳人李渤在此读书时,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后人故名“白鹿洞”。

唐朝末年,兵荒马乱,各处学校毁坏,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很多。他们常到白鹿洞研讨学问,交流心得。王贞白此诗就作于这段时间。全诗朴素直白,没有什么华词丽句,有的只是一个读书人发自内心的感悟,真切动人!

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纯用口语,说自己因为专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竟没有发觉春天将要逝去,此时已经是暮春了。一个“不觉春深”虽用语直白,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读书入神,每日过地紧张而充实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状态真令人羡慕!

诗人读书太过专心,不经意中发现春天快过完了。这个发现让诗人非常感慨,又感到意外。但是,他不是因为没有欣赏到美丽春色而感慨,而是为光阴过得太快而感慨。在诗人心中,有太多知识要学,有太多的书要读。可是,时局功荡,这样的读书时光太少了,时间总是不够用。

于是,诗人禁不住感叹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用度量单位来横量极短的时间,形象生动;“一寸金”,用金子来横量光阴,比喻时间的宝贵。这是诗人发现“春深”后的独特感悟,也是诗人勉励后世,特别是读书人要珍惜时间,刻苦读书的至理名言,流传千古。

诗作后两句“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补充叙述诗人发觉“春深”,不是因为自己偷懒懈怠,而是因为“道人来引笑”。在唐代,道教繁盛,白鹿洞旁边建有道观,读书人和道人交往互通,探讨学问,是非常稀疏平常的事情。

诗人这么说是为了强调自己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需要道人来“引笑”,才会放松一会儿,休息片刻。因为诗人读书非常专心致志。即使道人偶尔过来拜访逗笑,他也几乎都是在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其中,“周情孔思”,是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会不会十分羡慕诗人紧张而充实的读书生活呢?“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平淡无奇,读来容易,但很多人往往要等到多年以后,才能够明白它的深意。然而,等到那时,我们已经白白耗费了许多大好年华,悔之晚矣!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这首唐诗很冷门 其中的千古名句 却人人皆知 激励了一代代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冷门词 开篇化用唐诗名句 读后却令人叫绝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冷门词 开篇化用唐诗名句 读后却令人叫绝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千古词帝李煜传世的词作并不多,仅仅三十余首。而这三十余首词也泾渭分明地分为两种题材风格:亡国前词风绮丽柔靡,多描写宫廷享乐、男女言情;亡国后的词则说尽亡国之痛,词风也转为哀...

2020-04-24 #经典句子

温庭筠的一首冷门唐诗 句句惊艳 却少有人知

温庭筠的一首冷门唐诗 句句惊艳 却少有人知

...着文人对“情”的感悟。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首写多情的冷门唐诗——温庭筠的《和友人伤歌姬》:和友人伤歌姬唐·温庭筠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

2023-09-03 #经典句子

这个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但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才算真渊博

这个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但能说出其作者和出处才算真渊博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唐诗宋词不仅文字优美,韵味悠长,令人读来仿佛置身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遐想翩翩;而且诗词之中诞生了很多名言警句,富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言,时至今日依然在我们人生中起到...

2012-11-12 #经典句子

5句唐诗千古名句赏析: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5句唐诗千古名句赏析: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是和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是送别中的激励之词!3.夜雨孤灯梦,春风几度花。——戴叔伦《客中言怀》在细雨霏霏的夜晚,只影孤灯之下,想起的必然是故乡的家人,梦中所见的必定也是远方的家,春风吹来...

2020-08-21 #经典句子

一个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却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诗!

一个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却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诗!

...名句!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名句几乎人人皆知;还有歌颂爱情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描写气质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壮志豪情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这些名句传...

2023-10-13 #经典句子

白居易的这首诗平淡无味 但有一个名句却传唱千古 人人皆知

白居易的这首诗平淡无味 但有一个名句却传唱千古 人人皆知

...献的肯定,也是对其一生成就的肯定。这个千古名句可谓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赞美老师的名句出自何处,作者是谁。今天想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唐诗《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也就是“桃李满天下”的出处:奉和令...

2023-10-31 #经典句子

一轮含有“红”字的飞花令 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一轮含有“红”字的飞花令 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花令,让大家继续领略带有“红”字的诗词句,而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诗句出自王维的名篇《相思》,这首诗本是借咏物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这两句流传千古,常被今人引用来表达...

2023-05-19 #经典句子

苏轼于春夜写下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人人皆知

苏轼于春夜写下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人人皆知

...都需要艰苦奋斗,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总之,这些人人皆知的名篇佳句,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春宵》,便是这样的一首杰出诗作。它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手,是苏轼创作的一首...

2023-07-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