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七夕也是诗词重镇 还有人标新立异写抬杠文字

时间:2007-04-10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林杰乞巧牛郎织女传说,乞巧风俗,起源都很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林杰《乞巧》)牛郎织女传说,乞巧风俗,起源都很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欢愉难得,强大的人民群众,把一个悲伤的故事,过成了喜庆的节日。

和元日、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一样,七夕也是诗词重镇,粗粗检索,就有几千首。如今最广为人知的,当是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是死心塌地。最资深的,当属《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年年此夕,一读再读。这一夕的聚散悲欢、离合感慨,是千年未变的主题。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自从被白居易拈入《长恨歌》,此夕情事,又多一层悲欢色彩。纵使诗人百般敷粉,也一直有人不买账。《马嵬》同题诗,李商隐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袁枚说:“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既已误尽天下苍生,便不会被轻轻放过。白居易另一首《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却是读过就会忘的,因为说的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流水一样,流过,就过去了。如同日月流过,天空无痕。

这一天,除了晚上围观牛女、瓜果设供、穿针乞巧,古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白天要曝衣。相传来源是汉武帝时期,太液池西有曝衣楼,“七月七日宫人出衣曝之”。大概率是因为好容易过了连阴雨天,衣物发霉,赶紧趁天气晴好晒一下。这个风俗意外成就了《世说新语》中两则著名故事:“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从此“曝衣”“曝书”也成为七夕诗中常谈。如沈佺期“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如明初贝琼《辛亥七夕》五首其四:“东家西家争曝衣,我但曝书夸小儿。壁中科斗古文字,犹有射天光陆离。”其实“俗”点儿有什么不好呢,俗了才热闹,才是人间烟火,盛世气象。

七夕诗多,自然就有人标新立异,写抬杠文字。比如家家乞巧,就有人说“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杨朴《七夕》),“说与儿童休乞巧,老夫守拙尚多乖”(宋·杨万里);乌鹊辛勤架桥,就有人说“云幕无波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晏几道《七夕》)。每读到这种文字,就觉得,诗人,是世间比较多余的一个物种。比诗人更忙的,大概只有喜鹊了。居然从宋诗里看到了关于鹊桥的暗黑版本,强至《七夕》说:“世传牵牛会织女,雨洗云路迎霞车。初因乌鹊致语错,经岁一会成阔疏。牛女怒鹊置诸罪,拔毛髡脑如钳奴。”如此说来,辛辛苦苦跑去搭桥的乌鹊们,不是学雷锋,而是因为报错信,被牛女狠狠处罚,脑袋上的毛都拔光了。当然民心向善,更多人相信,它们脑袋上的毛,是因为搭桥,被织女的车子(云軿)磨光的。宋代韩驹《世谓七夕后雨为洗车雨,又七夕后鹊顶毛落,俗谓架桥致然,戏作二绝》其二:“上界鸾骖凤驾多,不消野翮强填河。可怜无数颠毛落,只得云軿一再过。”据动物学家说,七夕前后鹊顶毛秃,其实是季节性换毛。古人的观察真是细致。

苏轼《菩萨蛮·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据说与朝云有关。第一首“愿人无别离”,自是人间心愿。第二首“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代牛女立言。有人据此敷演出两人很长的爱情故事,看看即可。人生在世,两情憎悦,最是幽微曲折。不可以形迹论,不可以心迹求。连当事人都说不清楚,那些非当事人,如何说得。说多了都是谎。人间无聊,莫过于此。十几年后在惠州,坡翁曾作《朝云诗》,末两句“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可见二人心境,早已在男女之外。南宋丞相史浩有首《鹊桥仙·七夕》:“金乌玉兔,时当几望,只是光明相与。天孙河鼓事应同,又岂比、人间男女。 精神契合,风云交际,不在一宵欢聚。乘槎曾得问星津,为我说、因缘如此。”大喇喇的实话,接近今天的自然常识。堂皇固然堂皇,就是没什么意思了。人间喜闻乐见的,还是儿女情长。

大苏另一首《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不逊于秦观那阕。七夕诗不写男女,却写朋友,也算是大苏笔下,万物供我随意驱使。上片用《列仙传》王子乔“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下片用张华《博物志》“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均是神仙典故,寓对方飘逸超脱,“不知从何而来”,亦“不知往何而去”。片刻人间,虽聚不足喜,虽散不足悲。通篇仙气凌然。尤其“相逢一醉是前缘”,真是好。

人海乌乌泱泱,世事苍苍茫茫。相逢既少,一醉难求;前缘不易,各自珍惜。

(原标题:古诗词里的七夕 相逢一醉是前缘)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廉萍

流程编辑:L006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七夕也是诗词重镇 还有人标新立异写抬杠文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词界杠精 一位写出千古名作 另一位句句抬杠 又写出千古名作

诗词界杠精 一位写出千古名作 另一位句句抬杠 又写出千古名作

金陵是六朝古都,烟雨散去浓浓旧事,楼台消去无数风流,古人登临此地皆有所感慨,多发吟咏怀古,不少诗词作者都曾在此留下千古绝唱,刘禹锡的《石头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都是传唱千年的经典。晚唐诗...

2009-12-08 #经典句子

千年渡口瓜洲渡 文人墨客喜欢把它写进诗词 康熙乾隆六次游览

千年渡口瓜洲渡 文人墨客喜欢把它写进诗词 康熙乾隆六次游览

...以后,瓜洲渡就成为大江南北的交通要冲,被称为“江北重镇,千年古镇”,始于晋代,唐代最繁盛。可能有的朋友会有疑问,晋代还没京杭大运河呢,怎么瓜洲渡又始于晋代?隋炀帝之前虽然没有京杭大运河,但是部分地区已...

2010-11-28 #经典句子

「边城文萃」诗词话新春

「边城文萃」诗词话新春

...牧童笛背弄红霞。沁园春·迎春文/李兴华岁月更新,北疆重镇,瑞雪轻飘。看青山苍莽,蒸腾紫气;大江凝炼,锁住惊滔。白桦冲天,青松挺立,刺破云端不觉高。炫红日,任朔风凛洌 ,依旧妖娆。边城儿女多骄。面瘟疫人人...

2023-09-05 #经典句子

当「白云」遇上古诗词 竟出了这10个千古名句

当「白云」遇上古诗词 竟出了这10个千古名句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再...

2023-09-11 #经典句子

诗词中 一种疑似病句的修辞方式 但却很神奇 你知道是什么吗?

诗词中 一种疑似病句的修辞方式 但却很神奇 你知道是什么吗?

...穷。我希望诗友们友好交流,互相学习和促进,而不希望抬杠。要读诗还要懂诗,不能像个别网友一样坚持把“通感”当作病句,就像非得量量庐山瀑布是不是有三千尺一样,这不就是“杠精”吗?最后再分享一下我写的小诗《...

2014-07-03 #经典句子

九年级初三语文人教版课本古诗词提前背

九年级初三语文人教版课本古诗词提前背

...的反差,也就是说,一杯酒,卖不出浓浓的乡愁、浓浓的文字。乡愁是由于“雁然不归无计”。燕然,这座山的名字,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汉永元年(公元89年),斗仙灭匈奴,追匈奴。他爬上山,“斩石得回贡...

2024-01-17 #经典句子

诗词 | 世间最美:一是女子 一是文字

诗词 | 世间最美:一是女子 一是文字

有人说,世间最美:一是女子,一是文字。女子肤若凝脂,文字笔墨生香,女子之于文字是写不尽的风情,文字之于女子是舞不尽的才情。那么文字与女子相结合,会是怎样的绝代风华?一起来看看诗词里的绝色女子吧。菩萨蛮...

2009-04-07 #经典句子

穿越时光的云南丽江古城之旅

穿越时光的云南丽江古城之旅

...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2024-01-27 #大杂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