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成语中的地质学

时间:2007-02-17

汉字语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里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语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长河里光彩照人,熠熠生辉。成语,作为固定短语,是汉语文化中一大特色。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一定的意义,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汉语传承下来,背后往往有一个典故。

看出来这个图片的寓意了吗?

经历过高考洗礼的同学一定会对语文考题中的成语辨析题印象深刻。

高考成语备考资料

浩瀚的成语世界中有一些成语蕴含了朴素的地质学原理,今天小编就整理了此类具有代表性的成语,一探成语背后和地质有关的知识。

1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地随口评说,胡说八道。“信”意为任凭,听任,那为什么信口和雌黄连在一起就有张口瞎说之意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雌黄这一矿石。

雌黄是层状硫化物矿物,又称为“鸡冠石”,在低温热液矿产中常与雄黄伴生,二者有“矿物鸳鸯”之称。雌黄的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As2S3),其纯净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矿物,形状呈短柱状或者板状,集合体的形状呈片状、梳状、放射状、土状等。

雌黄

雌黄(柠檬黄色)、雄黄(橘红色)集合体

雌黄的颜色呈柠檬黄色,条痕呈鲜黄色。而雌黄和胡说之间的关系就在于此,原来在中国古代,人们书写用的纸张多为黄色,与雌黄的条痕色接近,如果在纸上写错字了,就用雌黄在错字上涂抹再重写。

《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有云:“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之则字不没,吐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可见雌黄就是古代文人的“涂改液”或者说是“橡皮擦”。

“信口雌黄”这一成语则源自晋代孙盛所著《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王衍是西晋大臣,在与人谈天论地之时侃侃而谈,经常随意批评别人的观点,有人质疑他的观点时,他更是随口更改,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于是人们把他随意乱改和瞎说的品行称为“口中雌黄”,后来引申为成语“信口雌黄”,流传至今。

2

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音huo,四声)这两种中国古代制成朱红、青蓝颜色的矿石,后泛指绘画,尤其是国画的颜色。“丹青妙手”比喻善于巧妙运用色彩的手,后多指国画大师。唐代高蟾《金陵晚眺》有诗:“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国画大师张大千作品

丹青中的丹砂和青雘究竟是何种矿物呢?

丹砂,即朱砂,学名为辰砂,是一种低温热液硫化物矿物,化学成分为硫化汞(HgS),晶体属三方晶系,单晶常呈菱面体、厚板状、短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被膜状。颜色常呈鲜红色。纯净辰砂为金刚光泽,半透明。

辰砂晶体(红色)

在中国,朱砂的使用历史悠久。封建帝王曾用朱砂来炼长生不老之仙丹,虽然炼丹道士没有帮助皇帝升仙,民间巧匠却把朱砂研磨以制成红色颜料而流传千年。从紫禁城的红墙,到中国画的朱红;从文人的印泥,到百姓的漆具,都有着朱砂的身影。

朱砂研制的红色颜料

故宫红墙和白雪更配哦~

国画中的朱红色

青雘,又称石青,是制作青蓝色系颜料的主要矿物,学名叫蓝铜矿,是一种链状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u3[CO3]2(OH)2,晶体属单斜晶系,单晶常呈厚板状、柱状、短柱状,集合体呈粒状、晶簇状、皮壳状、土状。颜色常呈深蓝色,条痕浅蓝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与孔雀石共生,遇盐酸剧烈起泡。

蓝铜矿集合体

蓝色的蓝铜矿与绿色孔雀石共生

国画中的石青色

3

沧海桑田,语出晋代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意指世间事物变化较快,或变化久远。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来,沧海桑田寓意海陆格局的变迁。

板块运动造成大洋的俯冲消减与超大陆的分分合合,海洋转化为陆地与高山,大陆转化为盆地与大洋。小编在网上找了一张模拟板块运动与海陆变迁的动图,彷佛站在上帝视角来观看这如此宏大的场面,大家感受一下。

地质历史时期海陆变迁示意图

有关海陆之变迁古人也有认识,沈括在《梦溪笔谈·杂志一》中这样记载:“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远在内陆的山间,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可见沧海桑田之变。

山间地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

在地质地球所博物馆发现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

4

穿

水滴石穿语出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比喻坚持不懈,细小的积累可以达成巨大的成就和结果。而在地质学上,水滴石穿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则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的组成岩石多为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中的灰岩、白云岩等,其化学成分中的碳酸根在遇到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根,岩石在流水的溶蚀和冲刷下形成喀斯特地貌独有的天坑、溶洞、石林等景观。

重庆小寨天坑

湖北恩施腾龙洞

以上列举的几个成语抛砖引玉,你还知道哪些和地质学沾亲带故的成语?快快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美编:高欣欣

校对:陶 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成语中的地质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娱乐圈甜文《白莲花不好当》恋爱合约梗 地质学女博士变身大明星

娱乐圈甜文《白莲花不好当》恋爱合约梗 地质学女博士变身大明星

...,你来上!”“顺便提醒你,她现在和XX集团副总裁交往中,明晚你和他有一场约会。”【搞笑版文案】经纪人:“你比你妹妹高三厘米,皮肤黑两个度,头发短五十公分,眼角少了一颗痣……最重要的是你比她胖十斤!从今天...

2017-07-07 #经典句子

翁文灏和他的时代 如何评价中国地质学奠基者这一生

翁文灏和他的时代 如何评价中国地质学奠基者这一生

...到。 《翁文灏年谱》是我翻阅最多的一个。他掌管的中央地质调查所,被称为近代中国地质科学的“圣地”,一百多年后的我辈有幸还能在北京一条不起眼胡同里找到旧址——兵马司胡同9号早已改为15号了,不过人们还是习...

2008-04-20 #经典句子

歪歪兔童书馆:《把成语用起来: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

歪歪兔童书馆:《把成语用起来: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

内容简介市面上的成语故事书多得数不胜数,但该套图书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在众多同类书中具有很高的可辨识度。总的来看,该书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收录的故事和成语数量多。该书共10册,包括500个成语故事、8...

2023-12-06 #经典句子

浅谈小学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浅谈小学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这也对小学成语教学提供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契机。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并提高其语言表述质量,有着...

2023-05-28 #经典句子

喝西北风 阿猫阿狗居然是成语 是不是成语如何界定?广西专家这么说

喝西北风 阿猫阿狗居然是成语 是不是成语如何界定?广西专家这么说

最近,一个关于成语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节目《挑战不可能》中“翻车”,他没想到喝西北风、阿猫阿狗、加减乘除等也是成语。8月26日、27日,记者在网上发起关于成语认知的调查问卷,对照央视给出...

2009-12-25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成语试题 “简单”但是不易得分的原因 你认真思考过吗

初中语文成语试题 “简单”但是不易得分的原因 你认真思考过吗

初中阶段,语文成语考察,为必考内容之一。从初一开始,语文课堂的成语数量就开始不断增加。成语的集中整理,都出现在语文课本后面的成语总结中。大量的成语让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笔者在这里给,学习语文...

2023-06-27 #经典句子

成语是汉语言文学中的经典 为何古人能够发明 现代却很少发明?

成语是汉语言文学中的经典 为何古人能够发明 现代却很少发明?

...产。除了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成语也是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成语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大经典,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五万多个成语,其中大多都是古人发明,新成语没有几个,...

2007-08-11 #经典句子

4个“不像成语的成语”把学生难倒 这不是网络用语?

4个“不像成语的成语”把学生难倒 这不是网络用语?

...语文是不能短时间提升的,它需要慢慢的积累,慢慢的养成语文的那种感觉。在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成语和写作,从小的时候,语文老师就会给我们积累各种各样的成语,让我们去背诵,并且理解一下成语的含义和它...

2023-06-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