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聪明人的秘诀:如何培养智慧 而不是图一时便成智者

时间:2024-02-13

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而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和积累。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让你在成为聪明人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我们将从认知、学习、思...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84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夜之间的变化,而是日积月累的努力和积累。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让你在成为聪明人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我们将从认知、学习、思维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智慧,以及如何运用智慧处理问题和取得成功。不要抱着一夜变聪明的幻想,而是要坚持学习和思考,时刻保持警觉和求知的心态。通过本文的指导,相信你将会更好地理解如何成为一个聪明而有远见的人。

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M Zacks)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心理学和放射学教授。他的新书是《Flicker: Your Brain on Movies》( 年出版)。

本文由 AEON 授权《好奇心日报》发布,你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他们。

到底是只有我、还是每个人其实都在寻找一种快速变聪明的捷径?是否存在一个秘密开关,我们一打开就能令自己突然变得更聪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体里的认知能力?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想法。无庸置疑,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商业潜力的概念。

在过去 7 年来,游戏制造商 Lumosity 的用户数量就从零飙升到 5000 万,这家游戏开发商号称,通过一系列大脑训练的视频游戏,可以让用户在几个星期后快速提升整体智力水平。(Lumosity 最近同意支付 200 万美元罚款,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了和解,原因是其产品在未获得支持性证明前便声称经过了科学验证。)有助促进“记忆健康”的营养保健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 15 亿美元,而增强认知能力的“聪明药”也早已成为大学校园的常见保健药。商家通过潜意识的信息,声称其产品能让我们学会外语,或在睡眠中治愈我们的成瘾病症。还有商家推出了一款能将电极连接到我们头皮的头盔,说它能刺激我们的大脑,提高游戏和进行其他认知活动的能力。

这些产品代表了一种全球趋势。但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人,在我看来,这种趋势带有一种美国特色。长久以来,美国一直存在着实证主义、进步主义和不断自我提升的精神。这些精神中有些部分是很不错的。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认为,飞速的技术创新可以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存,而无庸置疑,电灯泡和录音机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认为,与其在玉米节上让评委选出最佳的玉米穗,还不如通过科学育种和杂交来改善爱荷华州农民变化莫测的玉米收成。他培育的杂交玉米成为了粮食农业领域的一次革命,并帮助他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成为了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副总统。(然而,华莱士那种不断自我提升的热情也延伸到了研究与死者进行精神上沟通这一领域。这一点可能是他在罗斯福的第三次连任竞选中被踢出局、被哈里·杜鲁门[Harry S Truman]取代的原因。)

这种逐步提升自我的传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必不可少的,可有时却会变得有点奇怪。但是,这种寻找快速解决方法背后的动力有时却令人震惊,甚至具有危险性。在美国,人们已经忍受了多年的无效快速减重计划,这些减重计划往往还会危害健康——安非他命(amphetamines)和芬芬(Fen-phen)等减肥药尤甚。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渴望找到一种快速解决方案,帮助人们提高学习、工作和娱乐方面的认知能力。所以,到底世界上有没有有效的智力提升方法呢?

不幸的是,大部分商家目前在兜售的那些快速增强认知能力的产品都不是十分有效。让我们先来谈谈大脑训练。目前市面上那些正在销售的大脑训练软件都没有强大的科学证据支持。Lumosity 一开始声称其产品已经通过科学研究支持,但许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却发现,该公司网站的研究部分似乎没有任何经过了同行评审的研究证明。而正是这种没有证据支持的说法,使这家公司遭到了起诉。

Lumosity,Posit Science 和其他大脑训练领域的公司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游戏化”的大脑训练任务使其产品更具吸引力。第二,这些训练都具有自适应性,这意味着,当你成绩越好,游戏难度也会随之增加。这些都是认知训练的一些不变原则。第三,许多(但不是全部)这类系统都重点训练一种被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能力。这是一种能保持多个信息让自己随时应用的能力,从而让人在运用一部分信息的时候,还能兼顾其它的信息。

对于认知训练,工作记忆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目标, 因为个人可以兼顾的信息量可以衡量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与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密切相关,而且工作记忆的训练任务很容易就能变成游戏程序。一些系统还可以培训注意力控制能力,让用户从分散注意力的信息中挑选出与任务相关的信息。与工作记忆训练一样,注意力控制的训练也是具有理论上的意义的,并且可以设计成互动游戏。因此,这些训练设计背后的思路是完全合理的。

然而问题在于,对于这些促进工作记忆和注意力控制能力的商业产品所采用的技术,相关的验证实验并未能取得明显成果。最直接有关的研究是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认知和脑科学组(Cognition and Brain Sciences Unit)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他们通过一个名为《理论大爆炸》(Bang Goes the Theory)的电视节目招募了 11430 名参与者。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去练习一组侧重于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任务,与那些脑力训练相关的商业产品十分类似。其中一项任务要求,当出现在屏幕上的符号与一组目标符号相匹配时,参与者需要迅速点击这些符号。另一项任务要求参与者观察一件件行李通过机场的 X 射线安检机。安检机的传送带会突然停止,然后要求参与者报告安检机上有多少件行李。

另有三分之一的参与者会进行一套推理和规划任务培训︰有一项任务要求他们找出不相关的形状,另一个任务则要求他们按数值顺序在一个网格四周放置砖块。剩下的三分之一参与者则被分配到对照组,无需接受任何训练。每一名参与者都要在训练之前和之后完成一组类似智商测试的基准测试,以衡量其一系列的认知能力。例如,在一项测试中,参与者必须验证某个规则(如“圆圈并不比正方形小”)是否适用于某一幅画,而在另一个测试中,他们必须背出越来越长的字符串。

两个经过培训的小组在他们的培训项目上都有明显进步,但在基准测试上,与对照组相比却并没有显著改善。

另一项相关的大型实验是在美国进行的 ACTIVE 研究(老年个体高级认知训练,全称为Advanced Cognitive Training for Independent and Vital Elderly)。这项研究致力于找出可延缓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的解决方法。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 2832 名参与者,并随机将他们分配到了记忆任务、推理任务、认知速度任务,或是没有接受特别训练的对照组中。同样地,这些参考者在各自训练的任务中获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但这些成果并没有转化为其它认知能力。

例如,在记忆任务组中,参与者要学习记忆单词的方法。果不其然,他们在记忆单词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但当要求他们在数字串和旅行时间表中推理出其中的规律时,这组参考者的表现并没有提升。相反,推理任务组的参与者学习了查找规律的方法,在这项任务上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改善,但在记忆单词方面却并没有改善。(在五年后的后续测试中,有迹象显示,那些参与推理任务训练组的参与者在完成日常任务时有所获益,因此,我们也许不应对这种训练完全失望。然而这种成果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显然对一个希望提高智力的人来说意义并不大。而且在短期的后续测试中,这种训练也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成果。)

比起大脑训练,用药物来提高认知好像确实要更有效那么一点。众所周知,咖啡因和尼古丁可以让人反应更快、注意力更集中、在某些类型的标准测验中取得更高的分数。一些处方类兴奋剂比如阿得拉(主要成分是安非他命)和利他林(Ritalin,主要成分是哌甲酯)在治疗注意力障碍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对健康人而言,这些药物同样可以提高认知功能——虽然效果不会很大,也并不是很稳定,但确实会起一些作用。

但人们不太了解的是这其中此消彼长的关系。所有这类药物的半衰期都很短,那么一旦你从中恢复过来会怎么样?理想的认知补充剂是可以提高你的能力,然后还能让你恢复到本来的水准。然而它们也很有可能像兴奋剂类药物一样引起反弹效应,一旦药效消失,反而会降低人的认知功能。这或许仍是一种让人可以接受的此消彼长,当你知道自己必须“嗨”起来的时候,哪怕事后会变得稍微迟钝一些,似乎也是很好的。这种情况在兴奋剂药物成瘾时显得尤其严重,比如吸烟。如果你使用这类药物时没有多加控制,那你就不会那么有能力去把握它们能起作用的时间。

我更关注的是兴奋剂在大脑发育方面的作用。在过去的 40 年间,我们研究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发现大脑有着比其它所有身体系统都更加漫长的成熟期。大脑中,前额皮质是成熟最缓慢的部位,它会在人进入二十多岁之后依然产生很大的变化。而前额皮质对于提高大脑功能有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比如组织扩展任务中的行为、锻炼自我控制以及计划未来行动。那些增强认知的药物在大脑发育方面的作用仍然没有完全被研究清楚,不过所有这类药物都有一个实际风险:如果滥用的话,就会损害长期的大脑发育。

潜意识培训课程声称,可以让人在无意识中把信息嵌入大脑,从而带来改变。举例来说,很多这类产品都说,会有一段声音很低的口头信息录音混合在声音大得多的自然声音或是放松音乐中。这是因为,如果语句声音太低、很难被意识到的话,就可以偷偷越过某些认知防线,对大脑里的信息进行一定的重新整编。更妙的是,潜意识训练系统的提供者表示,因为你在接收训练信息的时候并不一定要保持清醒,所以甚至睡觉时也可以进行训练。

假设你打算戒烟或减肥。想想看,如果能一边开着车、一边用磁带播放植入了潜意识信息的舒缓音乐或声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是不是很棒?又或者,假如你想为了去巴西旅行来学一些葡萄牙语呢?如果能通过睡觉时聆听录音并学习,为什么还要花上几百小时去钻研那些单词和语法?问题是,就我们已知的关于意识和大脑的知识来说,这个主意并没有意义,而且还有很明显的证据表明,它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听了减肥磁带的人并不会比那些听不含减肥信息的磁带、或者根本没听磁带的人减重更多,而睡觉时试图听一些单词的人,也根本没有学会那些单词。

那么电刺激效果如何呢?这肯定是增强认知的方法中最为科幻的一种了。对大脑进行电刺激的尝试确实由来已久。早在 19 世纪,生理学家就是通过在其它动物脑中植入电极来研究神经系统的。这种技术又被神经外科医生采用,从而形成了如今脑外科手术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直接对大脑进行刺激侵入性太大,因此极少使用。对于人类来说,应用更多的技术其实是通过对外部进行刺激来引导大脑内部电场发生变化。

在增强认知方面得到最多关注的,是一种叫作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简称 tDCS)的方法,它通过让安置在头皮上的电极产生温和的电流来发挥作用。不过 tDCS 并不是直接去发动某些特定的神经元,而是改变大脑某个部位中的电势,这或多或少也相当于用电刺激来发动神经元。过去的 20 年里,科学界对 tDCS 越来越关注,一些业余爱好者和企业家也已经开始进行实践。DIY tDCS 的探索者们已经制造出了自己的电刺激设备,而且至少有一个公司已经面向游戏玩家推出了一款 tDCS 产品。

在实验室和临床上使用时,tDCS 其实是非常安全的——最近一项数据回顾显示, 3836 名使用者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就是一点痒或轻微刺痛的感觉,只有少数人感到了头痛。我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实验室也已经开始研究这项技术,我自己也当了被试者;我发现它很容易操作,而且真的完全无害,所以我也鼓励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多参与到 tDCS 研究中来。(我猜测,感到头疼的那部分人,很可能是因为要把电极固定在指定位置而在头上使用发箍的缘故;头疼常常都是在人们接受刺激时发生的,这在控制组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不过,想要让 tDCS 安全进行,需要对设备做出恰当的安全控制,而且还要具备基本的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不幸的是,很多 tDCS DIY 爱好者都因为刺激不当而被烧伤或引发了头痛。更糟糕的是,还有一个实际存在的风险:错误使用电刺激可能会导致永久性损伤。很多有趣的结果都表明,如果位置合适、剂量和使用技术都正确的话,电刺激可以对某些学习和运动机能产生适当的增强作用。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我实验室里的博士后研究员劳伦·里士满(Lauren Richmond)和同事会训练人们记住越来越长的字母序列或空间位置。在训练中,一半参与者的左前额皮质接受了 tDCS,这是大脑中已知的、主要负责这种记忆的部位。其他参与者只是在训练中接通电源,但电极处于关闭状态,他们只能接受到极小的一些电流刺激。通过两周 10 次的培训课程,参与者完成任务的成绩都提高了,但那些真正接受了电刺激的人却提高得更快。不过这里产生的作用实在太小,而且一旦你想在信誉良好的诊所或实验室外自己尝试的话,其中的风险跟这种效果比起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并且我们还不清楚 tDCS 所引发的某一项认知能力的增强是否会伴随着其它能力的减弱。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认知增强就没有希望了呢?我的观点是,希望其实不小,只是我们对可以获得的效果不要抱有太不切实际的想法。目前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知训练——不过不是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那些。像 Lumosity、Posit Science 和 Jungle Memory 这些公司在做的事情,其实是认知学家所谓的“远迁移”(far transfer):训练某一种能力,然后再迁移获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能力。

举例来说,假如我想更好地跟踪棒球统计数据或记住新认识的人的名字,远迁移的途径差不多是这样:我报名参加一个大脑训练课程,增加我的工作记忆容量和注意控制,这些都可以提高我跟踪统计或记住新人的能力。这种方法的一大优势在于,一旦成功,它可以产生多种好处。如果我真的能够增加我的一般认知能力,它就可以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帮到我。麻烦的是,远迁移真的非常难产生。这就是我之前描述的数据所表现的内容。

还有什么替代的方法吗?把目标降低一点,先试试近迁移(near transfer)吧。如果你想在棒球数据记录中表现得好,多加练习就行了。如果你想认识很多人并且都记住他们的名字,就多练练记人名吧。无论是分数记录还是记忆人名(以及其它很多认知任务),都已经有一些众所周知的训练方法可以产生效果。

比如说,有两种技巧可以很好地帮助你把新认识的人的脸和名字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方法是,在你忘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前进行练习。当你碰到某人时,对自己重复他的名字,如果有可能的话,记得在交流时用到他的名字。会面结束后,回想你刚刚见过的人,复述他们的名字。第二个方法是,为这个名字寻找有意义的联系。你可以想一些愚蠢的词汇——最好是愚蠢且真实存在的词汇。比如说,如果你出去吃披萨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叫皮特(Pete)的新朋友,那你不妨在心里给他起一个昵称叫“披萨皮特” (pizza Pete)。这真的很有用。我每个秋天都要带一个有二三十个学生的班级,每次我都会尽力在第一天之前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我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记住他们的名字的。我会打印出带有他们照片的花名册,花一些时间来练习,对着每一张照片叫出学生的名字,并重复我在自己心里给他们取的昵称。

而在记忆棒球数据等数字资料这方面,记忆比赛的涌现让训练技术出现了巨大的进步。英国记忆冠军本·普里德莫尔(Ben Pridmor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第一个成功在三十秒内记住一副扑克牌牌面的人,并且赢得了所有此类比赛的冠军。一场比赛要求参赛者花 15 分钟时间听一组数字,然后把这些数字全部写下来。 年,普里德莫尔成功写下了 153 个数字。(目前这一记录是由美国人兰斯·奇尔赫特[Lance Tschirhart]保持的,他记下了 456 个数字。)

年,普里德莫尔写了一本名叫《怎么做一个聪明人》(How to Be Clever)的书。这本书切实展现了他为了获得这样的成就所使用的种种技巧和练习方案。这些记忆健将的成就证明了相似性迁移的作用。但是,擅长其中一项任务并不能让你整个人都变聪明。普里德莫尔在书的第三页就告诉了读者这点:“我不能对人的智力做出任何改变。”

不过有一项建议认为,大脑训练产品有一点做对了,那就是游戏化。如果你希望训练有效果,你就得坚持训练。如果训练很有趣、如果训练期间定期设置奖励,那么坚持锻炼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目前正在大力研究如何设计出人们想用、且能产生有效结果的训练系统。

这是不是表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让我们整个人都变聪明?并非如此。训练中的差别性迁移、安全有效的聪明药或大脑刺激手段,从功效上可能有那么一点接近于把我们变聪明,但对于提升我们的整体智慧而言,所有这些手段应该都没有什么效果。(不过我也不会打包票说潜意识信息是有效的。)这些技巧中的一种——或者某一种新的技巧——未来可能会有所突破,真正把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事实上,上个世纪,人类智力经历过一次巨大的提升,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次智力提升发生得非常快——简直可以说是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无法把这归功于基因变化。1984 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研究心理测试时表示,1932 年至 1978 年间,美国的 IQ 分数提高了 13.8 分。他发现,世界各国 IQ 分数都提升了 5 分到 25 分不等。

这些 IQ 分数的提升幅度非常大。把美国的这一数据看作合理的总体估计的话,13.8 分的提高就意味着,1932 年可以让你排在中等水平的分数,现在只能让你排到后 20% 以下——也就是说,有超过 80% 的人分数都比你高。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巨大的提升,不过有一种合理的猜测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人们得到的营养和教育有所改善,大脑因此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如果你正在阅读本文,那么你很有可能也从 20 世纪营养和教育的改善中受到了益处。也就是说,你的大脑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你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来增强和保持你的整体认知能力,比如进行锻炼,特别是走路、跑步、骑单车或游泳这样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锻炼。增进心血管健康被证明和提高认知功能有着因果关系,而且它也和大脑新神经的成长、以及现有神经功能的改善有关。

比如说,一项研究要求较为年长的成年人凭借视觉对字母数字字符做出快速判断,并且要避免被边上的字符分心。接着。他们中一般的人被要求通过强度不断增大的走路锻炼(以 40-45 分钟的快步走为锻炼强度上限),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另一半人则被要求进行拉伸和肌肉塑身锻炼。完成锻炼后,两组人又一次重复了先前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时,接受了走路锻炼的那一组成年人在避免受到外界干扰方面有所进步,并且在大脑活跃程度方面有所改变。而接受了拉伸和肌肉塑身锻炼的那一组成年人的表现却没有出现变化。这项研究特别关注的一点是老化。结果显示,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锻炼可以帮助较为年长的成年人保持、改善认知功能。而且这类锻炼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好处,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它们呢?

那么,良好的养育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锻炼这两者都不属于能够快速让我们拥有超人认知能力的特效药。但是我觉得,本文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带来了一些好消息。首先,如果你真的需要让自己擅长某些事物,那么很有可能你可以找到一种有效的训练技巧。其次,(从平均水平来说)我们已经比我们的祖父母更聪明了。最后,如果我们采取积极活跃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变得更聪明,而且终此一生都不会变笨。

有时候,科学的作用就是推翻常识、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其他时候,事实会证明常识是正确的。而在变聪明这件事上,事实证明,常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错的。为期六周的心智锻炼、聪明药、在睡觉时学习、把自己一下变成天才——这些听起来都有点好得不太像是真事儿。而且就目前来说,事实也确实没那么美妙。但是,只要针对某些重点进行锻炼,我们都可以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出众;只要我们好好照顾自己,我们也会变得更加聪明、快乐、健康。

翻译 熊猫译社 李秋群 乔木 钱功毅

题图来自 newscientist、huckmagazine、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聪明人的秘诀:如何培养智慧 而不是图一时便成智者》,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落落野花2024-02-13 16:10落落野花[浙江省网友]103.56.152.113
    真正的智慧不是短期的结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顶0踩0
  2. 傲天翔2024-02-13 15:56傲天翔[吉林省网友]203.2.181.11
    这个话题太有意思了,我觉得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技巧。
    顶0踩0
  3. 等一季花开2024-02-13 15:42等一季花开[台湾省网友]203.26.154.6
    我一直相信智慧是可以培养的,不是一种天生的能力。
    顶0踩0
  4. 人生的马赛克2024-02-13 15:28人生的马赛克[国外网友]103.193.120.123
    这篇文章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培养智慧远比一时成功更加重要。
    顶2踩0
相关阅读
稻盛和夫的经典3句话 普通人不屑一顾 聪明人悄悄去实践

稻盛和夫的经典3句话 普通人不屑一顾 聪明人悄悄去实践

我们每个人,没法选择自己的爸爸是谁,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也不是自己说了算

2023-09-12 #经典句子

这三句话聪明人绝不会说 看破不说破 才是人生大智慧

这三句话聪明人绝不会说 看破不说破 才是人生大智慧

但有人经常说假话,交往一长,大家感觉太虚伪,不诚实,根本不可深交

2023-10-18 #经典句子

鬼谷子:看破不说破才能人缘好 四句话讲透聪明人如何为人处世

鬼谷子:看破不说破才能人缘好 四句话讲透聪明人如何为人处世

人究竟如何才能过得更好?即便智慧如鬼谷子,留下无穷智慧谋略,也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有四句话值得思考,也许你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2023-10-18 #经典句子

真正的智者 都不当“聪明人”!(好文值千金)

真正的智者 都不当“聪明人”!(好文值千金)

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2012-02-19 #经典句子

蕴含人生智慧的哲理句子 句句大实话 能读懂的都是聪明人!

蕴含人生智慧的哲理句子 句句大实话 能读懂的都是聪明人!

二、没有什么路是白走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白做的,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都是成长的基石

2019-09-23 #经典句子

“智者不言四语 愚者言无忌”聪明人别说这四种话(建议收藏)

“智者不言四语 愚者言无忌”聪明人别说这四种话(建议收藏)

一切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口若悬河,否则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

2023-08-01 #经典句子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研究

对此,应用深度学习,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进行联系,利用生活现象,沟通语文情境,让每个学生可以将生活和经验进行转化

2017-06-02 #经典句子

曾国藩:真正聪明人从不说“六句话” 赶紧看看 小心祸从口出!

曾国藩:真正聪明人从不说“六句话” 赶紧看看 小心祸从口出!

曾国藩虽为官,但是他却居高不傲,在官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又赢得了好人缘,典型的官运旺

2023-07-04 #经典句子

犹太人:真正的聪明人 能在落魄时记住这3句话 财富自然来

犹太人:真正的聪明人 能在落魄时记住这3句话 财富自然来

毕竟能从几千年没有自己的国家,不断被排挤的境遇中走出来,并做出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确实是很厉害的了

2023-12-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