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是中考材料作文中的难点 理解原理很关键

时间:2024-01-19

正课开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鞭辟入里的严谨逻辑训练,

层层推进的审美思辨提升,

这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好的议论文实战教程。

【正课开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2020年2月,“史诗级”火神山医院十天建成投入使用,最让人动容的是一声声“我来”。动工前没设计方案,马上有人说:“我来!”缺少工人,马上有人说:“我来!”缺少医生,马上有人说:“我来!”……

“我来!”显现的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生活之中,我们往往也会面临这样的时刻。正是这样的一份份责任与担当,帮助你、我、大家走出了困境,甚至帮助祖国、世界走出困境。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时事热点为材料的作文题。

从以前的作文试题来说,高考作文常见以时事材料命题,但中考作文以时事材料命题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是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方向,的确也是要求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维习惯,何况很多地方的中考,也渐渐地以高考为导向,毕竟,为高中输送优秀学生,就是中考的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在中考试卷上出现时事材料的作文命题,应该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个专栏特地选择了一个时事热点的作文材料来进行解读。

可能有人以为,这难道是要求初中生也要关注时事热点吗?每一年时事热点那么多,学生的功课又那么紧张,怎么关注得过来呢?

时事热点,其实是从一个角度记录了一个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点,关注也不是研究,只是大致了解一下,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

对时事热点的大致了解,是认识现实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这同时也是了解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大背景。都说写作文要关注生活,即使初中写记叙文,写自己生活经历的事情,若能把生活经历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来看,也可以写得更加深刻。

从大里说,了解时代特点,关注时事热点,也可以更明确自己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能心怀天下苍生,立志造福人类,的确也可能让人生更有出息。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吗: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关注时事热点,就是让心越来越大的一个好方法。

另外,关注时事热点,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一个好方法。很多同学写议论文,喜欢去找古代的名人素材作为论据,那当然也可以,但相比较而言,并没有当下的典型素材做论据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一方面,因为古代的素材比较陈旧,很多同学都在用,阅卷老师见得多了,自然就有种疲惫感;另一方面,当下的典型素材如果能把握时代脉搏,更能表现出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它并不来自于多年沉淀下来的固化结论,而是来自于一个少年对当下时代的直接思考,这直接展现了少年胸怀和少年气质。

看这个材料,我们会发现,对一个时事热点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建造火神山医院,是面对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条件下的特殊策略,十天建成一座医院,说是“史诗级”并不过分。这样一个时事热点,可以解读的角度非常多,比如借鉴小汤山医院的经验,是一种借鉴基础上的创新;比如设计、建筑、电信、水电等各单位的协调合作,是一种团结合作的奇迹;比如来自全国各地的驰援建设和爱心洪流,表现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中国精神;比如铺设防渗膜,将地面雨水收集消毒,再通过管网消毒,连空调冷凝水也进行了有组织的收集和消毒处理,这种精准细节设计,表现出专业人做专业事的专业素养;等等。

这个材料是从责任与担当角度来解读的,这也很好。但如果结合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材料的表述并不是很好。特别是用“我来”这样的“主动请缨”态度,来对应“动工前没设计方案”、“缺少工人”、“缺少医生”的现象,容易给人造成混乱的误解。从当时的新闻报道和后期的总结资料来看,当时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虽然紧急、快速,却是非常有序的。因为我们的国家体制能实现集中调配,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像这样举世瞩目的建设项目,如何进行调配应该还是比较有谱的。

当然,这里的“我来”,也是真实存在的,表现出的是在统一调配的时候,从设计到工人到医生,都是积极报名,主动请求参加,这毫无疑问就是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同时,也的确有很多志愿者,以“我来”的姿态加入到抗疫第一线,这都是令人无比敬佩的精神。我这里说的是这个材料表述的本身,容易给人造成没有统筹安排、一切都是靠志愿者支撑的混乱印象。

虽然这个材料的重点并不在这,但是作为精准审题的训练,对表述的严谨上的确需要苛刻要求。想一想,结合这个时事热点的事实来看,如果把“没、缺少”,改成“征求、征集”,是不是更严谨一些呢?

整体来看这个材料,也少了一句关于疫情爆发情况危急的交待,从材料表述来说属于不够完整。这就要求考生必须了解建造火神山医院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这个建造的意义。关注时事热点,关注社会生活,也是少年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

当然,新冠疫情波及全国,波及全球,成为当今这个地球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再怎么不关心时事热点,不知道这个也是说不过去的。另外,材料最后的“走出困境”四个字,也属于明确提示了建造火神山医院是为了帮助走出困境。也就是说,这个材料指向的责任和担当的精神,是指面对困境时的责任和担当,并且这个困境不是自己的困境,而是别人的困境,乃至祖国和世界的困境。这是作文立意前必须要非常明确的一个前提。因为,单就责任和担当来说,不一定非得是面对困境时的责任和担当,但如果这篇作文写其他方面的责任和担当,从审题扣题角度来说,是属于偏题的。

从材料的前半部分现象表述来看,这种责任与担当至少涉及到这样几个因素:

一、这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帮助人民、国家走出困境当成自己的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爱国。

二、这是一种面对人民、国家的需要时挺身而出的精神。中国人历来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危难之中见精神。岁月静好时,安安心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一旦他人有需要,一定会及时出手,鼎力相助,这是传统美德,是一种侠道。

三、这是一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为重的精神。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放下自己身边的一切,义无反顾地前往相助,这是一种奉献。

四、说这些“我来”最让人动容,是说这样的精神让人感动,值得尊敬,是因为我们国家、民族的整体风尚,都是崇尚这样的精神,所以这种主动响应才会引起极大的共鸣。这些“我来”者并不孤独,他们并不是只身前往,而是前赴后继,群情激昂,一个一个的“我来”汇聚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国家力量。

再看材料的后半部分推理表述,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我来!”显现的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这第一句话是对现象的概括,定位为这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这个“中华儿女”的表述,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色。面对自己国家的困境,呈现的是每一个国民的担当精神;面对世界的困境,呈现的是千万国民汇集起来的中国精神。

第二句:生活之中,我们往往也会面临这样的时刻。

这句表述延伸到“生活之中”,也就是从面对新冠疫情这种国家困境,延伸到面对生活中的日常困境,我们应该也要有这样的责任与担当。当别人遇上困境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形式就是乐于助人。但这里的表述是从责任担当角度来说,意味着要把别人的困境当成自己的困境,把帮别人走出困境,当成自己的责任,这个乐于助人的“乐”的境界可不同一般,生活中很多乐于助人的行为并不能达到这个境界。

日常生活“我来”的这个境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主动伸出援手者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显然这已经走出了“小我”境界,是一种人间大爱。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别人伸出援手,有时是出于良知,有时是出于同情,有时是主动关心,有时是被动介入,但如果帮助别人是出于责任与担当,那就具有了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胸怀博大,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社会全局角度来看,这种把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当成自己责任的人,都是一个社会的精英。他们的热情是一个社会的温度,他们的付出是一个社会的正能量。这样的人越多,一个社会就越美好,越和谐,正如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境界,是把社会责任当成自己的个人责任,把社会发展当成自己的个人担当,是在为共同打造美好社会担一份责,出一份力。

第三句:正是这样的一份份责任与担当,帮助你、我、大家走出了困境,甚至帮助祖国、世界走出困境。

这是说这种责任和担当的意义。它的逻辑来自于前面的“火神山医院现象”。但是从日常生活来看,即使把别人的困境当成自己的困境施以援手,那些陷于困境的人也不见得仅靠他人的帮助就能走出困境。所以这句话虽然是陈述“从责任和担当出发”实施帮助的结果,但我们在围绕“责任与担当”建立议论逻辑的时候,不能一味夸大这份帮助的作用,而要尽可能全面铺陈“走出困境”的条件,然后准确找到“责任与担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让这份帮助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能合情合理。

这里的帮助走出困境有四个层次:帮助一个人,帮助一群人(大家),帮助祖国,帮助世界。这提示我们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即使是写日常生活中的帮助,也要努力进行拓展延伸,最好能延伸到祖国、世界的视野,争取能写出“帮助有大小,责任与担当无大小”的境界,就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虽然看起来是个体的、自我的修身,但其实是一种心怀天下的修身,否则,修身就无法成为后面平天下的基础了。责任与担当也是一样,即使在生活中帮助一个普通人,但是能把他人的困境当成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就已经走出了个体的、自我的层面,进入了一个新的精神领域,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让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从帮助一人延伸到帮助全世界。

至此我们也可以大概总结一下时事热点类材料的基本特点。

时事热点通常具有社会性,它至少是要求少年学生能从关注自我转而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甚至关注世界。

这就注定了它与绝大部分中考作文题的主题方向不同。一般的作文题,不管从哪方面切入,最终都将落在“成长”上,但时事热点作文题的要求显然要高于“成长”,它是基于已经“完成了成长”之后的视野与理性。

也就是说,这样的作文题不再要求考生在考试作文中来完成成长的过程,而要求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先真正实现了成长,然后在考试作文中展现出一个成熟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也可以说,如果中考要考时事热点的作文题,无疑是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当然,对于那些教学生固守假大空的套路去套各种作文题的人来说,无论中考作文题怎么变,他们都感受不出来的,他们从来不把靠能力去提成绩当回事儿,从本质上说,他们只不过是抱着一种引诱学生应付考试的心态,如果不是本身的平庸,那就是为了牟利而刻意误人子弟。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拒绝套路化、模式化,那是一种饮鸩止渴的错误方法,特别容易让人迷醉其中而失去未来。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如何通过哲理思辨进行深度立意,来为作文得高分保驾护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美de伤感2024-01-20 07:58美de伤感[网友]203.33.13.82
    对于中考作文中的难点,必须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顶0踩0
  2. 满江红99992024-01-20 03:02满江红9999[网友]202.182.34.34
    在中考作文材料中的难点,只有通过深入理解相关原理才能应对得当。
    顶2踩0
  3. 千觞酌不尽2024-01-19 22:05千觞酌不尽[网友]119.123.241.89
    理解原理对于解决中考作文难点确实很关键,这是学生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顶7踩0
  4. 小夏2024-01-19 17:08小夏[网友]202.20.120.13
    中考作文中的这个难点确实需要通过理解原理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顶9踩0
  5. 烟雨碎梦2024-01-19 12:11烟雨碎梦[网友]117.115.197.160
    这个话题在中考作文中的确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原理。
    顶4踩0
相关阅读
40个初中英语重难点句型集锦 吃透中考稳拿高分!

40个初中英语重难点句型集锦 吃透中考稳拿高分!

...离中考是越来越近了,对于很多中考生来说做好复习十分关键。很多学生都认为多记住一个知识点,说不定考试就能多得到一分。但是很多家长会反应,孩子英语基础薄弱,成绩较差,在最后的关键时期,还有机会冲刺一把吗?...

2023-08-22 #经典句子

中考英语 任务型阅读得分率低?这几条方法保你风雨无阻拿高分

中考英语 任务型阅读得分率低?这几条方法保你风雨无阻拿高分

...根据所提供的内容提示,确定题目的设计线索,理清设计原理。要坚持快策略训练,也就是快读、快做、快写。可以出错,但一定要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反复训练,直到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正确结果。这种方法,对于基础弱的同学...

2023-12-11 #经典句子

中考英语提分秘籍:三大从句英语的重难点 这些考点一定要掌握!

中考英语提分秘籍:三大从句英语的重难点 这些考点一定要掌握!

...:宾语从句须注意,几点事项应牢记。 一是关键引导词,不同句子词相异。陈述句子用that;一般疑问是否(if,whether)替 特殊问句更好办,引导还用疑问词。二是时态常变化,主句不同从句异。 主句若为...

2023-07-19 #经典句子

中考结束备战高中 抓住初高中不同 让语文赢在起跑线

中考结束备战高中 抓住初高中不同 让语文赢在起跑线

...地。以上的学习方法,不止语文学科是这样,其他学科的原理也都一样。关注初高中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每日发布原创文章,这是本号的第222篇文章,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我们。

2023-10-17 #经典句子

干货分享!中考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干货分享!中考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有说服力。2.引用论证: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其作用是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同时可以增强文章的说...

2011-07-24 #经典句子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初三学生要了解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是高分关键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初三学生要了解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是高分关键

...牢,地动山摇,初三学生要了解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是高分关键中考语文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往往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初三学生需要明白,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能力大厦的地基。对待中考语文学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初三学生...

2023-09-10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 举一反三灵活用 冲刺阶段记叙文阅读题型精要总结

中考语文 举一反三灵活用 冲刺阶段记叙文阅读题型精要总结

...的时候,再作答。再强调一下,大家务必记住,顺序非常关键:解答这一类的题目,必须通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悟之后,才能归纳概括出答案。理清文章的脉络是阅读此类题的基本功一般思路是:(1) 先理行文线索,划分段落...

2012-06-09 #经典句子

2020语文中考专题十一:议论文阅读。分析七大题型及解题方法

2020语文中考专题十一:议论文阅读。分析七大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作者阐述的理论等。2、分析论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分析事实论据时,一是事实要确凿可靠;二是事实要典型有代表性;三是事实与论点要统一;最后是要...

2023-01-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