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座座华侨建筑 一段段历史故事 一句句告诉你

时间:2024-01-17

希望能好好保护这些华侨建筑,为子孙留住记忆,留住历史!杨镇邦老人蚌湖乡高级小学校旧址现市七十二中的蚌湖大钟楼蚌湖 位于白云区人和镇西南部,南临

蚌湖这一座座华侨建筑,记录了蚌湖近百年华侨历史,也见证蚌湖墟由盛而衰的变迁。

希望能好好保护这些华侨建筑,为子孙留住记忆,留住历史!

——杨镇邦老人

蚌湖乡高级小学校旧址(现市七十二中)的蚌湖大钟楼

蚌湖 位于白云区人和镇西南部,南临流溪河,是著名的侨乡。

历史上,无数蚌湖儿女或迫于生计,或寻求新发展,纷纷从村头的码头踏上小船,远赴他乡。虽然在外艰难谋生,但海外游子对故土满怀热切真情,经常邮寄钱物给家中亲人,也捐献资金帮助家乡建设,留下一座座华侨建筑。

蚌湖大钟楼、著义小学校旧址、保安和华侨会所……如今,一幢幢建筑仍矗立流溪河畔,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它们或由华侨捐资建设,或因侨务工作而生,大多建于民国中期,历经风雨沧桑。

蚌湖小学校旧址存留下来的历史建筑

旧时光蚌湖大钟楼

当年广州两座大钟楼,其中之一便在蚌湖。

大钟楼曾是蚌湖的象征,它位于人和镇蚌湖地区的中心,东接蚌湖旧墟,南靠流溪河,为一座欧式大钟楼。

1929年,大钟楼由蚌湖华侨捐赠七万两千大洋建成。最初为蚌湖小学校校址,又称“大钟楼学校”,现为广州市第七十二中学校园的一部分。

大钟楼的历史,就是学校建校史。杨柱财表示,大钟楼最大特点就是顶端四面原均设有时钟,直径约1米,原为德国进口机械钟,每逢整点、半点自动报时,整个蚌湖都能耳闻,为广州城北所仅有。1938年,日军侵犯禺北,很快占领了蚌湖,并于大钟楼设司令部,在当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大钟楼也难逃厄运。日军曾经用机关枪疯狂扫射大钟楼,至今钟叶上还残留大量的弹孔。

“后来,日军看上了性能良好的机械钟,撤走时将机芯拆下运回了日本。自此,大钟楼喑哑失声。”杨柱财说。

1970年,大钟楼曾全部翻修一次,当时,拆除了破损的楼板,铺上了钢筋混凝土楼面。上世纪90年代末,政府重修大钟楼,海内外乡亲闻讯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共捐款180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大钟楼被修缮一新。昔日被日寇损坏的四面大钟也重新装上了电子钟,蚌湖村民才听到熟悉的钟声。

华侨建筑群融合东西方建筑艺术

除了大钟楼,蚌湖一带还分布着著义小学校旧址、保安和华侨会所等华侨建筑,构成了华侨建筑群。

著义小学校位于蚌湖镇清街39号,于1923年成立,1929年由华侨捐资建舍,主教学楼于1986年拆除,现仅存门楼和部分围墙。“这里曾经是广州市第一座由华侨捐资起的纯西式教育小学,现在根本找不到当年的风采了。”一位街坊这么说到。

著义小学校残存门楼为半圆拱造型,由红砖砌就,上端镌刻的建造商号依然清晰可见。值得注意的是,门楼顶端为白色欧式穹顶,穹顶北面为传统的墨绿色宝瓶栏杆,整体建筑既有中式结构框架,又有西洋元素装饰,体现了典型的折中主义风格。

中西交融的特色也出现在保安和华侨会所、蚌湖大钟楼。保安和华侨会所位于蚌湖通津街,为一座洋楼建筑,中间高三层,两侧各为两层,两侧承重柱饰有简约的横线条,借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据了解,“保安和”是当时蚌湖旅外华侨在各埠的社团组织名字“保安局”和“保良局”的合称。1912年设立,它是蚌湖华侨组织的国内社团,为旅外乡侨提供通讯、保安服务,同时也承担保护华侨在华活动的安全等事务,并捐资建造了办公联谊用的“保安和华侨会所”大楼。

由此可见,蚌湖华侨在海外奋力拼搏,挣得钱物送回家乡,也带来异域的思想文化。这些历史建筑或由华侨捐资建设,或因侨务工作而生,自然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成了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缩影。

著名侨乡3.5万华侨遍布31个国家和地区

蚌湖是著名的侨乡。数据显示,蚌湖有海外华侨达3.5万人,分布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与该地区常住户籍人口基本持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华侨,每个蚌湖人都是侨属。

蚌湖是白云区华侨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白云区有华侨近30万,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秘鲁、加拿大等国为多,次为新西兰、美国、圭亚那,还有一些散居在欧洲各国。他们多从白云区人和、蚌湖、龙归三地走出。

蚌湖小学校落成时修建的纪念亭

历史上,禺北地区百姓生活贫苦,不少人迫于生计,纷纷逃离家乡,到海外另觅生路。一位杨姓村民说到,自己的爷爷就是华侨,当年告别心爱的妻儿,远赴新西兰打工。数十年后,爷爷才踏上归乡路途。临别时儿子尚在蹒跚学步,归来时已是两鬓斑白的中年男子。父子重逢,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说什么,父子俩讪讪相望。

事实上,国外的月亮并没有想象中的圆。蚌湖华侨靠亲友介绍,得以外逃打洋工,大多从事低端工作,收入微薄。相比繁重劳作和陌生环境,对国内亲人的强烈思念更让华侨难以忍受。令人感叹的是,虽然在外艰难求生,但蚌湖华侨还是经常邮寄钱物回乡,用于建设学校、医院等。

蚌湖旧墟两度繁荣 如今落败

因水运繁荣而生,因水运衰退而消失是沿河墟市发展的规律,位于人和镇流溪河岸的蚌湖墟就是如此。在江人公路未开通前,这里是蚌湖地区的中心,热闹繁华,熙熙攘攘;如今却断壁残垣,人去楼空,只有破落的商铺还在静静向世人诉说这里昔日的辉煌。

据老街坊杨伯说到,1938年日军入侵前,蚌湖墟曾是蚌湖及周边地区居民购物、休闲、娱乐的中心。当时,蚌湖墟内商铺林立,每一条巷道都是商业街。一些在外打拼的华侨也看到了商机,纷纷回乡投资建铺。

一位阿婆说,她的公公就是定居在新西兰的华侨,当年回乡探亲时看到了蚌湖墟的繁荣景象,马上就投资购买了两间商铺。

据了解,目前蚌湖墟内空置的旧商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当地华侨购置。“在我爷爷那辈的时候这里就已经很繁华了,后来一步步扩大,直到日军入侵前达到顶峰。”杨伯说。

从现存民国旧商铺来看,当年的墟市规划得非常整齐,商铺不仅建筑风格统一,招牌的大小和设计也统一,档主只需将店名写上去即可。现在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商铺的名字,从门楼上精美的浮雕依稀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的宏伟。然而,1938年日军入侵打破了这一切。当时日军在蚌湖大钟楼内驻扎,对周边进行了烧杀抢掠,破坏非常严重,商铺纷纷关门。原本繁荣的蚌湖墟成为附近居民唯恐避之不及的灾难之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蚌湖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再次成为当时蚌湖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蚌湖墟建了新的戏台和新的商铺。新商铺以骑楼方式建设,每个商铺还设了一个向外凸出的营业窗口。

“这时候蚌湖墟的规模比日军入侵前还大了很多,还增加了很多国营商铺,像肉食档、食品档,蚌湖镇政府也设在这里,蚌湖地区唯一的银行也在这里。”杨伯说,这样的繁荣景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连接人和与江高的江人路开通,流溪河的水运功能逐渐被公路运输取代,蚌湖墟由于距离公路较远而逐渐衰败。

历史价值侨民与母体文化的交接点

岁月逝去,老建筑成为了地方历史的见证,也是延续文脉的承载者。然而,这些老建筑却陷入无人保护的窘境。

但现在,著义小学校仅存门楼和部分围墙,重修的楼房改为了工厂宿舍,难觅昔日风采。最严重的要数保安和华侨会所,侨务办公点外迁后,建筑成为工厂仓库,饱受白蚁侵蚀,木质楼梯腐蚀严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说起蚌湖大钟楼的现状,广州市第七十二中教师杨柱财一阵叹息。他说,大铜钟因为资金问题,年久失修,早就没了响亮的钟声,而且连同一起建造的纪念亭都成为了危楼。“这个大钟楼被评为白云区的文物单位和人和镇德育基地,我们现在基本是空置,主要它现在被评定为危楼,一直以来楼梯都没换过,年久失修,楼梯已经很残旧了。”

蚌湖华侨历史建筑群保护问题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注意。有岭南古建筑专家认为,著义小学、保安和华侨会所、大钟楼地理上集聚,集中分布在流溪河沿岸、蚌湖旧墟附近区域,在蚌湖墟繁盛时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此外,该建筑群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当地侨民与母体文化的交接点,对于理解当时的侨民活动以及海外文化对当地建筑和文化的冲击,有重要历史价值。

广州市建筑遗产保护协会的秘书长朱秋利表示,保护这些民国华侨老建筑首选要转变一个观念,“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宝贝,而不是破旧的东西,要有文化自信。” 朱秋利说,应该投入更多的文化保护基金进行保护、利用,“要从历史建筑遗产活化利用角度考虑,制定整体保护思路,让文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编辑 | 四木

来源 | 广州日报 广州参考

投稿邮箱 | baiyunfabu@163.com

(本文由“广州白云发布”整理发布,欢迎朋友圈。)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座座华侨建筑 一段段历史故事 一句句告诉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不过度2024-01-20 03:35不过度[网友]203.56.84.43
    这些建筑真是让人感到自豪。它们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顶0踩0
  2. 燕在飞2024-01-19 15:21燕在飞[网友]203.56.187.58
    每座建筑都是一个文化遗产,它们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故事。
    顶1踩0
  3. 薄凉小私2024-01-19 03:07薄凉小私[网友]202.149.187.253
    @忘不掉的海每座华侨建筑都看起来如此迷人,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顶10踩0
  4. 忘不掉的海2024-01-18 14:52忘不掉的海[网友]116.95.237.76
    这些建筑实在是太美了!它们告诉着我们如此多的故事。
    顶10踩0
  5. 落雪&^O^&听梅2024-01-18 02:38落雪&^O^&听梅[网友]203.28.169.245
    每一座华侨建筑都诉说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
    顶10踩0
  6. 铁楚2024-01-17 14:24铁楚[网友]43.224.185.237
    这些华侨建筑真是壮丽!每个建筑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
    顶12踩0
相关阅读
展示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新加坡华侨华人弘扬汉服文化

展示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新加坡华侨华人弘扬汉服文化

...个故事非常悲壮。”蔡丹君表示,若能将汉服与其背后的历史故事相结合,定能以更生动、鲜明的方式,让世界人民读懂中国汉服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汉服不是简单的文化载体,随着不同的朝代更替,汉服的发展都会出现一...

2024-01-17 #经典句子

喜讯!浙江在“追梦中华·百年赤子心”全球华侨华人短视频征集活动中获三个奖项!

喜讯!浙江在“追梦中华·百年赤子心”全球华侨华人短视频征集活动中获三个奖项!

...中国声音,为我国改革开放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是历史赋予侨联组织,广大侨胞和媒体界朋友们的光荣职责。浙江省侨联荣优秀组织单位奖,浙江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周松一出席并领奖。浙江省侨联选送的《...

2014-06-19 #经典句子

对话华侨华人艺术家: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对话华侨华人艺术家:如何让外国民众爱上中华文化

...名曲。希望更多欧洲听众能从中国音乐中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日中国画家林峥明:“相互尊重,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我1987年来到日本,专门从事水墨画创作研究。在我看来,海外艺术家要做好以下三件事情:第一,...

2023-08-21 #经典句子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中秋英语游园活动受新生追捧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中秋英语游园活动受新生追捧

...就去兑换奖品了。”来自七(10)班的夏荣成同学开心地告诉记者。夏荣成同学还饶有兴致地介绍,他们班主题趣味活动是“击鼓传花”,玩家角色显然是分为击鼓者和传花者,当击鼓者背对着玩家开始拍手时,玩家从左向右传...

2022-11-27 #经典句子

有过压分 不保护一志愿黑历史 华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能报吗

有过压分 不保护一志愿黑历史 华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能报吗

...名情况华侨大学是一所综合实力不错的双非院校,学校以建筑土木等工科见长,其外国语言文学排在全国院校第96名的位置,大约处于全国开设该专业院校的前50%,整体专业水平相对中规中矩。2.历年招生报考情况根据华侨大学...

2017-07-11 #经典句子

“胞波情谊长——缅甸华侨历史文化展”在广州举行

“胞波情谊长——缅甸华侨历史文化展”在广州举行

“胞波情谊长——缅甸华侨历史文化展”在广州举行陈佩琳摄中国侨网广州2月8日电 (郭军 陈佩琳)2月7日,“胞波情谊长—缅甸华侨历史文化展”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展。展览由《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华...

2013-01-12 #经典句子

福建省侨联主席赴泉州开展华侨文化工作调研

福建省侨联主席赴泉州开展华侨文化工作调研

...,对企业牵线搭桥,在与古巴等国贸易往来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调研组来到旅菲侨胞陈光纯故居参观指导泉州侨批馆。陈式海对泉州利用华侨古厝、发挥侨批资源优势建设泉州侨批馆的形...

2020-11-05 #经典句子

南岳衡山获评2021“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南岳衡山获评2021“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传播南岳文化,讲好南岳故事。注重架好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引导海外侨胞发挥融通中外、人脉广泛的优势,积极打通南岳走向世界新通道,让更多的海外侨胞来岳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考察交...

2024-01-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