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 却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

时间:2024-01-16

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89天的第783篇原创文章

最近很佩服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创业之余还能潜心三十几年研究儒学,从《孙子兵法》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让没有古文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真是了不起。

也是听了华杉的解读,这几天开始读起来了四书,也再一次对这四本书的关系理解的更深入。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朱熹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在这四本书中,最熟悉的毫无疑问是《论语》,《大学》和《孟子》几乎很少有人认真读过,看过《中庸》的则更少了。

但是这四本书是有极强的逻辑关系的,单纯读一个《论语》,是不完整的。“我们一定是依次研读下来,最后把四本书读成一本,学以润身,浑然一体,这样的话,举手投足便能知行合一,得其所,也得其乐。”

我们不妨分别看一下。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全文只有一千七百余字,大家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的内容,无所不用其极、格物致知这些话语也一定都听说过,同样来自《大学》。

《大学》被称为“四书之首”,朱熹认为,在前后顺序里是是第一本要读的,为什么?

因为《大学》是儒学的大门,它相当于是儒家总纲,讲解儒家(至少是宋儒)的思想源头和终极目标。通过学习《大学》,才能知道儒家修养的框架和结构,后面的学习才有个归拢处。不读《大学》,就没打过基础,缺了课,后面的课也一定听不懂,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没听懂,还以为自己懂了。

可以说,不读《大学》,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

当然,还有一点原因,朱熹认为《大学》是最容易的入门之书,相当于儒家这篇大论文的abstract部分。

四书里面按照顺序要读的第二本就是《论语》了。《论语》是根本,也是主干,都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但是从前,我们都是孤立地去读《论语》,不承上启下的去读四书,其实很难悟透《论语》的道理。

第三部是《孟子》,朱熹用“发越”二字来形容《孟子》,用的极妙,因为它既有生发,也有超越。孟子和孔子不一样,他比孔子走得更远,特别是他提出的良知良能,在1800年后启发了另一个人——王阳明。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正是《孟子》的发越。到了《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奥,被朱熹称为“孔门传授心法”,列为“四书”中的高阶读本。可以说,不读《中庸》,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

但倘若读懂了它的微妙处,就是妙不可言,《中庸》的思想真正达到了天、地、人三合一的最高境界,是儒家思想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当然易经更形而上)。

同时,因为介绍的是稍微复杂一些的哲学理念,朱熹认为这一部比较难,所以可以在四书中最后读。

你看,四本书合在一起,以“四书”之名传世至今,自有其意味和原因。

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

恐怕,这境界只有通读四书之后才能切身体会到。

那就不妨读读看,再在自己的日用常行中磨练,逐渐知行合一。

点击原文,查看已日更的500篇文章~

作者:申鹤

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咔咔照片直播

视频产业互联网平台ACTION

创始人&CEO

个人公众号“不在圈子里”

每天更新和管理、视频、大历史、生活相关的原创文章

熙熙攘攘

一片自留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 却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听、余音未散2024-01-19 05:09听、余音未散[网友]43.252.40.56
    《大学》和《中庸》里的哲理也非常重要,读起来很有启发,真的值得给予更高的重视。
    顶5踩0
  2. 陈蔺2024-01-18 04:25陈蔺[网友]203.56.240.232
    不光是《论语》《孟子》,推荐大家也要读读《大学》和《中庸》,能够更全面地领悟儒家经典的智慧。
    顶1踩0
  3. 醉荫落下的凌皓2024-01-17 03:41醉荫落下的凌皓[网友]210.51.190.115
    读过《大学》和《中庸》,真的开拓了我的视野,不仅有助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能让人更深入地理解孔子思想。
    顶23踩0
相关阅读
大学是骨 中庸是心 论语是肌肉 孟子是气质

大学是骨 中庸是心 论语是肌肉 孟子是气质

...,总比没有好,只是不要固执起来。《大学》是骨架、《中庸》是心法、《论语》是肌肉、《孟子》是气质。这是对四书的形象比喻,就像一个人,缺一不可,他们是浑然一体的。《中庸》的中不偏、庸不易,讲的是什么呢?在...

2019-08-25 #经典句子

《论语》之后为什么要学《孟子》?

《论语》之后为什么要学《孟子》?

...定要问了:“儒家的‘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什么不按顺序学,而要先学《孟子》呢?This is a good question!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世的时候,儒家虽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到了...

2024-01-16 #经典句子

孟子思想的三个核心“仁善心” 一篇文章全面了解孟子思想精髓

孟子思想的三个核心“仁善心” 一篇文章全面了解孟子思想精髓

...儒家经典。宋代大思想家朱熹把《孟子》,《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的灵魂和基础,《四书》是宋代每年的科举考试必考的内容,也将孟子的地位推向了高峰,孟子成为儒家...

2023-11-27 #经典句子

中考文言文《孟子》三章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文言文《孟子》三章必考知识点汇总

...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3.重点字词解释: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023-07-30 #经典句子

《论语》研究与“论语学”构建

《论语》研究与“论语学”构建

...一步步走过来。在这里,我很想强调青年学者参与讨论的重要性。好像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曲阜师范大学曾经主办过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儒学会议,似乎是研究孔子儒学的当代价值。后来,我看到会议材料,我很惊讶,当时参...

2023-12-10 #经典句子

「传统文化课堂」学好传统文化 打牢人生根基(小学版)

「传统文化课堂」学好传统文化 打牢人生根基(小学版)

...是假象。同学们,刚才老师用树的根形象说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请问同学们,树的根是不是传统文化?不是。这里用的是我们语文中所学的比喻手法。下面,看哪位同学还能用比喻来说明传统文化的重要。用举例的方法。“传...

2023-05-17 #经典句子

杨伯峻:我和《论语译注》《孟子译注》

杨伯峻:我和《论语译注》《孟子译注》

《论语》《孟子》是我从小熟读的书。当时我祖父教我的只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一则我年纪幼小,二则祖父也不大给我讲解;只囫囵地照本反覆地诵读,以至虽能背得出来,偶然看看朱注,却似懂非懂。陶渊明的“不求...

2024-01-16 #经典句子

《孟子》首次从中文译成波斯语并出版发行

《孟子》首次从中文译成波斯语并出版发行

...》、《中华智慧:中国经典名言名句集萃》、《大学》《中庸》《弟子规》合集以及莫言的短篇小说《初恋》等作品。本次出版的《孟子》译注被列入2019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2024-01-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