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赞!眉山2名作家作品入选《守护多彩家园——COP15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集》

时间:2024-01-13

为全面做好COP15大会宣传,充分展示各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以引导动员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4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昨日在云南昆明开幕。为全面做好COP15大会宣传,充分展示各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以引导动员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COP15执委会办指导下,中国环境报社面向全社会组织开展了“保护多样之美 共建和谐家园”生物多样性主题有奖征文活动。

经过专家评审,52篇征文评为优秀作品并入选COP15执委会主编、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公开出版的《守护多彩家园——COP15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集》,此书也已在COP15上精彩亮相。征文活动期间,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市文联组织本土作家创作了多篇眉山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文章,以诗意美文的形式生动诠释人与自然万物的共和生长美好愿景,其中沈荣均《万物方舟》、何泽琼《黑颈鹤飞过家乡》,因为地理特征鲜明,体验笔触真挚,在众多征文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为此,编者转载两篇美文,供读者阅读品鉴。注:文章入选时主办方有修改。

01

万 物 方 舟

图/文 沈荣均

人生第一个登高的渴望因它而等待,那来自秘境的魅惑。它叫瓦屋山,当地人叫做“老瓦山”或“老屋山”,我的家山。

小时候,听长辈说山上有神灯、佛光和“三个太阳”。欲罢不能的是,启蒙先生竟然说那儿住着熊猫和珙桐,地球化石活物,神一样的存在,曾经博得一位叫亨利·威尔逊的英国人艳羡:“远眺就像一艘漂浮在云雾中的巨大方舟……”(亨利·威尔逊《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传说让我疑惑,方舟令我向往,果真拜神嘱所赐?

为此我找到了印证:野生植物3500多种,杜鹃珙桐分布百万亩,野生动物460多种,其中大小熊猫、羚牛等珍禽异兽20多种,享有“杜鹃花的王国”“鸽子花的故乡”“熊猫的天堂”“动植物的博物馆”等诸多盛誉。

便信了威尔逊的方舟一喻或有博物学的意义——它的确是避难的,关于我们及万物。

直到1998年的9月10日,我第一次来到它的脚下仰望,就被它的遗世独立感动。我掏出一张老照片,那是1908年的9月8日,威尔逊在瓦屋山脚所拍。我从炳灵祠到柴山,反复变换眺望的角度。一百年前,威尔逊也是这样打量它的。很快,我发现了不同:照片是灰色的,远景迷蒙,近处也不见原始混交林常见的景观,略显落寞。眼前的瓦屋似乎比照片更通透、纯洁和充满生机。

在双洞溪我找到了威尔逊当年所见铜铁矿厂,不过早被藤蔓和草木掩埋,从他的日记中可以想象遗址当年的炉烟滚滚。那里正在建设自然保护区,采冶矿产早已废除,天然林也被禁伐。当地人几乎用了半个世纪的积蓄和等待,还了眼前那座青山。在大法洞和燕子洞瀑布边,我看到了成片的珙桐,而它们的祖上,在威尔逊到来的时候,正被当做廉价的冶矿烧柴浪费。直到9月10日登上山顶,威尔逊也没有找到成年的珙桐植株。在《中国——园林之母》中,他这样叙述:“所有的大树都被砍伐,变成了木炭”“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瓦屋山颇令人失望”。熊猫更不用说了,他说在瓦屋山“未见到任何种类的动物”。当然,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真的庆幸啊,因为我们手下留情,大自然竟不计前嫌予以回报。我在感谢人类自我纠错的同时,不得不惊讶于万物的无怨与更生!随后的攀登中,我见着了天师栗、鹅掌楸、箭竹、云杉、冷杉、红豆杉,还有各种高寒杜鹃。因为是秋天,杜鹃尚不见花,不知叫啥名。多年前威尔逊采集了它们,回到英国后,以“瓦山”命名了其中的17种,这令我自豪。那次上山我并不比那个英国人运气好,也没能见着熊猫。回到山下朋友家过夜时,请教过一位老人,老人年轻的时候是猎手,以捕猎燕子崖岩羊为荣。说到熊猫,老人一脸崇拜,他说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那玩意就是山神化身,珙桐花开的崖边或更幽僻的“迷魂凼”听说有的,见着的怕得造天大的福。也许正如老人所言,许多的朝圣者包括威尔逊的怅恨而去,想来也是未曾修炼到足够的福分。

之后,我去了山下参与一个水库工程的建设,有更多机会近距离多角度切近那秘境。我在春夏秋冬登临。我歌唱草木,那从未退场的孤芳自赏。它们叫报春、地丁、万寿竹、八月光、覆盆子,叫木青、连香、马桑、香槐、红豆,叫各种五花八门的神木,“藏在深山人未识,犹抱琵琶半遮面”,婉若珍珠连缀成2800米的高度。我登临它的顶峰,冥思苦想,恍若隔世,仿佛那一场关于传说的赴会就要降临!

没有让我失望,在离开它之前,我真的见证了传说!那是2005年3月13日傍晚,在我第一次住过的山下村庄不远,人们发现了它——大熊猫,我打小的图腾。它迷路于森林的边缘,村民及时通知保护区来人,记录下珍贵一刻。它在接受短暂的治伤后,重返密林。那是瓦屋山原创的活体影像。我近距离目睹了它的真容。它不是神,却像幽灵一样游走于世界的边缘,因此受到最高礼拜。那天的消息轰动了世界,是它应得的尊严。它的现身,给了山民们足够的信心,此前他们正为保护区不准打笋影响生存担忧。我清楚地记得,他们一致喊出,就打它的牌(大熊猫旅游牌)!山民们的表态,让我释怀。他们已然觉悟,懂得借力传说,一改靠山吃山的活法,尝试与万物互生相长。好事并未止于此。2007年的秋天,一家国际媒体慕名而来,他们组建了一只科考队,我忝列其中。我们要去的是那从未揭示的圣地——瓦屋山“迷魂凼”,它在北纬29度。任务是穿越那秘境,寻找神物的踪迹。我们做了很多准备,找到曾经误入其中死里逃生的山民做向导。尽管心有余悸,向导还是坚定了信心,多年前他们的确见过大熊猫的粪便。我们在迷雾中出发。竹丛越来越茂密,苔藓越来越绵厚。我们艰难地辗转穿行,在战胜地磁和瘴气后,终于抵达密林深处。那是一处洼地。向导找不到对应记忆的印迹,多年前冷箭竹刚刚经历了上一轮的开花,周围都是又矮又细的竹秧,现在包围我们的是高人一头密不透风的成年竹丛。随处可见雷劈倒下的朽木,布满五彩的苔藓,斑斓的蘑菇,颠覆了我于森林的经验。看见了树灵芝,阳光刚好透过林隙照过,婉若“琼楼玉宇”的美轮美奂,我拍下了它。可惜没见着大动物。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它——小熊猫,正卧在树叉晒太阳。真乃天意!我们一致把焦点聚向它。是的,它真的叫熊猫,比大熊猫的得名还要早。它的名气不如大熊猫,但它正牌的大熊猫伴生毋庸置疑,甚至就是最近的门亲。作为活体的地质断层,它们的进化比人类更早也更顽强。它们与人类的交集,既是悲剧也是喜剧。从它们的身上,人类照见过去,也预示未来。想到山下那位老人的喻示,大小熊猫都是仙物,看到其中一种就已属有缘,还有什么奢望和遗憾?

一场奇遇搅动接下来长久的幸福,之后我一直沉浸其间多年。前些时候,忽然想起来打电话询问曾经一起工作过的保护区朋友。朋友说瓦屋熊猫现身已是抖音常态,他们刚在野外用红外摄像捕捉到一只新生代活体的靓影。我笑问,这算偷蹭人家流量么?朋友笑我是俗人之见。也是,万物的语境里,我即普遍性,即观照全部,我就是流量,还怕谁蹭?于是,我留下了祝福:万物起源于方舟,方舟起源于凝望,共同奔向彼此的有观,生与更生,一亿年不息!

图片说明:

1、2007年10月CCTV国际频道“走遍中国”科考探险走进瓦屋山“迷魂凼”。

2、瓦屋山小熊猫。

3、瓦屋山树生杜鹃。

4、5、瓦屋山“迷魂凼”树灵芝和五彩苔藓景观。

02

黑颈鹤飞过家乡

图/文 何泽琼

凉风起,秋意盛。天空旷远澄净,像在等待熟悉的队列。夜晚空寂不安,似乎特殊的鸣叫就要传来。我知道,和我一样满心期盼的,还有这一片丰茂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淳朴的人们。没有约定的约定,能实现么?

和大多数通过摄影走上动物保护之路的人一样,因为拍摄,我与黑颈鹤结下不解之缘。一次又一次,与影友爬山涉水,奔赴黑颈鹤越冬地云南大山包和会泽,拍摄黑颈鹤。在梦幻般的念湖,用影像定格它们优美的舞姿,聆听它们富有灵性的唳鸣,感受高原神鸟顽强的生命力。在冰雪封冻的大包山,那些迎着朝霞飞翔的身影、在冰天雪地引颈高歌的雄姿,以及双双对对悠闲觅食的温馨画面,化作美好的回忆,深深印进脑海中。

我怎会想到,黑颈鹤,这高原的神鸟,有一天会降临我的家乡,美丽的洪雅!

2016年3月26日,永远难忘。那天,春秀和我正在瓦屋山周沟采集历史文化资料。临近中午,在雅女湖开船的李柱打来电话:“湖上来了一群大鸟,像仙鹤,有好几十只呢!”言语之中,满是兴奋。像仙鹤一样的大鸟,会是什么呢?春秀和我都想到黑颈鹤,但又觉不可能。内心装着期待与疑问,急急赶往雅女湖。

三月的瓦屋山,春雪缀染,寒堆点点。温婉的雅女湖,如一面明镜,将瓦屋山映进湖中。“大鸟就在对岸,洋芋地里!”李柱划着船,慢慢往对岸驶去。刚到湖心,便见湖边立着一群体型高大的鸟。这些大鸟有1米左右高,羽毛为白色,颈部、飞羽和尾部是黑色。或许因为长途跋涉,羽毛看起来很脏。李柱说它们来了有三、四天了,白天在湖边的地里觅食,晚上栖息在湖心的岛上。待小船再靠近一些,我和春秀看清楚了,这些大鸟,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瓦屋山为什么会出现黑颈鹤呢?作为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每年3月,黑颈鹤冒着春天的雨雪,迎着凛冽的寒风,跋涉至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湖泊、沼泽,筑巢求偶,繁殖后代。冬季酷寒来临之前,又迁徙到南方,在云南、贵州的沼泽、湿地越冬。神奇的黑颈鹤,就在这样的迁徙轮回中生长、繁衍。可它们为什么出现在瓦屋山区呢,难道它们把这里当成了家园?

我和春秀返城后,随即向相关部门作了报告。第二天,《洪雅惊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群》的消息,在四川在线播出,四川日报、人民网、中新网、国际在线等媒体也相继报道。一时间,洪雅来了黑颈鹤的消息,像插上翅膀,飞到四面八方。一些摄影人闻讯后,专程赶到雅女湖,观赏和拍摄这神奇之鸟。

专家解释,黑颈鹤迁徙分为三条路线:东线、中线和西线。东线从若尔盖松藩草地,沿岷江流域、邛崃山脉自北向南,经雅安、洪雅、乐山、宜宾抵达乌蒙山区。秋季返回越冬地时,由南向北,走同一条线。洪雅正好处在黑颈鹤东线迁徙通道上。早在2006年,卫星跟踪就已监测到,黑颈鹤东部种群于2006年3月31日—4月1日在洪雅县瓦屋山镇停歇。黑颈鹤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其苛刻,其迁徙途中的停歇地也相对固定。瓦屋山于1993年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域内丰富的植被,良好的环境,特别是雅女湖宽阔的水域,为黑颈鹤停歇、补充食物营养,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回城后,念念不忘。带上长焦约上影友,再次来到雅女湖,住在王坪农家,一边观察记录黑颈鹤,一边向村民们宣传候鸟保护知识。质朴的瓦屋山村民,把黑颈鹤当成仙鹤,把它们的降临看作吉祥的象征。他们任由黑颈鹤在自家的洋芋地里刨食,没有一户人家去干涉,还主动把自家种的红苕、玉米,用来喂黑颈鹤。村民们俨然把这群仙鹤当成了尊贵的客人。

一连数天守在雅女湖边,远远地看它们觅食、在湖边自由起舞,听它欢快鸣叫。时而,它们集体起飞,在湖上盘旋,优美的身姿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这一群生灵,为这片宁静的山水,带来了无限灵气。用长焦拉近,细数,一共有五十六只。看着眼前的黑颈鹤,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它们迎雪飞舞的景像来,一股深深的敬意油然而生。勇敢的生灵啊,为了水草丰美的高原,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这一路,你将经历怎样的雨雪风霜!在气候和环境恶劣的高原,有多少危险在等着你!多么希望能把你留下来。可你的家在远方,我又怎能留得住呢?

五十六只黑颈鹤,在雅女湖逗留二十多天之后,终于在4月的一天,向北飞去。候鸟在迁徙途中,一般停留1—2天,最多也不过6—7天,在一个地方连续逗留20多天,极为少见。

神鸟飞走了,留下宁静的雅女湖,和一个关于黑颈鹤的美丽传说。我和影友把拍摄的黑颈鹤照片放大,送给李柱和村民们。他们把照片挂在家里的壁头上,逢人就讲,这里来过一群仙鹤,并说黑颈鹤一定还会再来。

黑颈鹤的眷顾,带来惊喜,也带来期待。人们以百倍的热情,为营造候鸟迁徙环境努力着。面积1000亩的全省首个“候鸟补食”公益保护基地建起来了,在冬季为青衣江越冬候鸟提供食物补给。热心野生动物保护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组建起候鸟护飞“大团队”。作为摄影人和爱鸟人,我毫不犹豫加入志愿行动,并应邀加入“德邻公益保护工作室”,致力保护候鸟。县内观鸟和拍鸟的摄影人越来越多,汤开成、石天权、周学峰、张平......大家不仅自己爱鸟护鸟,还积极倡议鼓动,争做候鸟保护使者。

梧桐成荫,有凤来仪。2017年3月,黑颈鹤再次停歇雅女湖。2018年12月,影友拍摄到黑颈鹤在瓦屋山顶鸳鸯池上飞翔的照片。此后2年,在县内中保义公坝、东岳孙坝、花溪兴胜,陆续发现黑颈鹤。2021年3月,村民将自己用手机在家门口拍摄的黑颈鹤图片,发到网上。农人在田间劳动,黑颈鹤在田坝悠闲漫步,人与鹤,和谐相处。那样的画面,在我眼中,又美又暖。

感谢摄影,它不仅教会我们发现美、记录美,还教会我们去关注,教会我们去爱。

相遇总是短暂,而等待却是那么漫长。

然而,我深信,美丽的黑颈鹤,高原的神鸟,一定还会飘然降临这片充满爱的土地。

图片说明:

1、2016年3月26日,黑颈鹤群在雅女湖畔的洋芋地里觅食

2、翩翩起舞

3、2016年3月27日,黑颈鹤飞过雅女湖面

4、黑颈鹤在云雾缭绕的瓦屋山间飞翔

5、黑颈鹤排成行飞翔在山谷

END

来源:眉山市文联 、微眉山

查看下方精选文章

眉山两货车碰撞,发生明火燃烧,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眉山一中学校原校长 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天眉乐高速、市域铁路S5线、环天快速通道……最新进展曝光!

扫码关注眉山全搜索视频号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赞!眉山2名作家作品入选《守护多彩家园——COP15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深蓝氤氲2024-01-18 17:43深蓝氤氲[吉林省网友]43.228.204.171
    对他们的作品入选我感到非常骄傲!他们的才华和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态度是无可比拟的。
    顶46踩0
  2. 夏夜之风19902024-01-17 09:05夏夜之风1990[陕西省网友]122.159.250.160
    眉山的作家们可真厉害!入选了《守护多彩家园——COP15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集》是他们辛勤努力的结果。
    顶4踩0
  3. 群友生日祝福2024-01-16 00:27群友生日祝福[火星网友]175.184.176.172
    真棒!他们的作品应该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贡献,值得赞扬和推荐。
    顶0踩0
  4. 衣香鬓影2024-01-14 15:49衣香鬓影[重庆市网友]203.15.174.34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恭喜眉山的两位作家入选了《守护多彩家园——COP15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集》!
    顶5踩0
相关阅读
「COP15全球短视频征集作品展示」如果动物也开生物多样性大会

「COP15全球短视频征集作品展示」如果动物也开生物多样性大会

从雪山冰川到热带雨林的醉人风景,从飞禽走兽到花鸟鱼虫的生机勃勃,从聚焦特写到俯仰天地的多彩跃动,短视频作者将生物多样性之美装入镜头,为广大网友

2009-04-10 #经典句子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七彩云南 美美与共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七彩云南 美美与共

云南仅占全国4 1%的国土面积,却囊括了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类群,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

2011-07-10 #经典句子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各国友人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各国友人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

为子孙后代负责COP15这样的机制让大家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015-11-01 #经典句子

【COP15】权威发布!全文+金句 速看!

【COP15】权威发布!全文+金句 速看!

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16-07-11 #经典句子

网聚COP15!绘本《短鼻家族旅行记》出英文版啦

网聚COP15!绘本《短鼻家族旅行记》出英文版啦

由云南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绘本短鼻家族旅行记正是从短鼻家族云小象的视角讲述了云南野象北上及返回之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象旅行团一路上的精彩瞬间

2014-01-03 #经典句子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宝丰半岛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宝丰半岛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看春日杨柳之漫舞、赏夏季芙蓉之绽放、嗅金秋稻谷之馨香、享冬日晴沙之温润的优美意境,在滇池东岸的宝丰半岛湿地展现无遗

2019-06-17 #经典句子

创意表白COP15 中行文创等你pick!

创意表白COP15 中行文创等你pick!

多样世界 美丽中国 七彩云南为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国银行跨界打造多件高颜值文创好物诉说云南故事,礼待四海来宾看完之后,每

2023-12-25 #经典句子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各方代表建

「COP15丨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各方代表建

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现场。在会场采访的媒体。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10月12日至13日举行四场高级别会议·部

2023-11-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