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和孩子说没2句就吵起来?是家长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 要警惕

时间:2024-01-13

很多家长会给我留言说:孩子到了叛逆期该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沟通?等此类问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会给我留言说:"孩子到了叛逆期该怎么教育?"、"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沟通?"等此类问题。

相信还有很多父母担忧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叛逆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叛逆,当我们考虑应该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学会与叛逆孩子沟通时,其实更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如何避免养成叛逆孩子?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能,但"叛逆"不是每个孩子的必然,孩子叛逆的源头常常是父母和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

什么是"权力之争",如何警惕父母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是家庭和谐的关键。

父母与孩子之间常常陷入"权力之争"

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类似的场景:在公园里母亲和孩子说了几句后就吵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就是不肯妥协让步,如果了解一下情况,会发现可能只是妈妈想让孩子别玩了,早点回去把作业写了,但孩子还想要再游乐场玩一会,见孩子不听话,妈妈就用命令的语气强硬的态度,拉着和孩子走,结果俩人就吵起来了。

妈妈用命令强硬的语气的行为让孩子服从,而孩子在反抗妈妈的控制,希望能掌握主动权,拥有掌控感。

这样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试想一下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叛逆?当我们命令孩子做家务、写作业、去睡觉,甚至是填志愿、报专业、找工作的时候。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本来要做一件事,但因为突然被命令或一直催促,自己反而不想去做了。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叛逆"其实是想要争夺主动权,"我自己做"和"父母让我做"给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有掌控感。

但父母又放不下命令的姿态和强硬行为,亲子之间陷入僵持,就陷入了典型的"权力之争"。

所谓权力之争,说白了就是"谁说了算"、"听谁的"。

这在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尤其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权力之争的重灾区。

父母想要教育孩子并没有错,但是却忘了教育的前提:尊重。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年纪再小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情绪、想法和意愿。

当我们希望孩子服从于自己的权威,不服从就觉得孩子"叛逆"、"不听话"、"不懂事"、"调皮捣蛋",但是孩子有时只是想要让父母听听自己的想法和心声。

孩子面对"权力之争"的应对方式

其实孩子很多"叛逆"方式就是应对"权力之争"的方式,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1.与父母和解

有些孩子会在与父母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然后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和父母和解。

在父母看来这种结果是最好的,因为孩子服从于自己的权威,也说明自己还能够掌控孩子。

看起来是好事,但是这种结果的代价就是,孩子的情绪和想法一再地被压抑和打击,这类孩子长大后会失去独立想法和思考,变得没有主见、依靠他人、顺从权威。

2.孩子哭闹,父母妥协

这种情况就反过来了,孩子通过大哭大闹的方式使父母妥协了,比如想要买一辆小汽车、吃一个冰淇淋、多看一会电视等,有了一次的成功经验,孩子就会一直用这种方式赢得这场"权力之争"。

就算父母觉得不能再妥协了,下一次坚定立场,也只会惹来孩子更大力度和升级的哭闹和吵架。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慢慢无视规则,变成家里的"小霸王",唯我独尊。

3.陷入僵持状态

有的孩子一遇到这种"战役"就会选择离家出走、或者断食,让父母忧心忡忡,最后妥协化解僵局。

总而言之,这三种应对方式到最后只会两败俱伤,枪声打响之后没有赢家。

就算某一方赢了,也只是获得小小的甜头,其实背后失去的更多。

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不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引起巨大的破坏,威胁到亲子关系。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说: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吻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避免"权力之争",将孩子看做独立个体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如何避免与孩子发生权力之争,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坚持,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孩子改变什么。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鼓励、合作等,都是解决权力之争的方法。

1.觉察自己的"控制欲"

当了父母的我们很容易产生很强的"控制欲",特别是对孩子,觉得孩子一旦违背了自己的命令就是"翅膀硬了"、"管不了了",从而产生愤怒和焦虑感。

我们的头脑中给孩子定义了太多是是非非,觉得孩子不能这样做、那样做又不好,一旦孩子框不进自己定义的条条框框,就是错了,就要矫正孩子的行为。

总之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而听不进去孩子的观点,觉得稚嫩不成熟。

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的想法有时比我们想的更有效,事情可以多种角度来解读,不必困在一隅。

父母的固定、死板的思维必定引发权力之争。

有一个方法,就是留意你想法中的关键词。

比如当我们在说教或者思考中有很多"必须"、"应该"时,就要提醒自己了,事情是不是真的必须这样做?

2.给予孩子更多选择权和掌控感

我们可以适当放权,在一定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不仅能够给孩子增强掌控感而不会导致权力之争,更是给孩子独立自主的铺垫。

比如给孩子20块钱让他在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变成孩子在好看的玩具前哭闹着让父母买。

或者问孩子今天想吃什么早餐?周末想去哪里玩?以后想要做什么等。

多给问句和选择,可以大大避免权力之争。

父母可以以引导孩子,给孩子提供建议,帮助孩子做出最适合孩子的选择,而不是一道独断。

3.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

当我们看到孩子哭闹的时候,第一时间并不是指责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任性蛮横,而是要及时察觉:孩子在争什么?他想要什么?需求是什么?

父母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的胡搅蛮缠可能是因为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而这些需求常常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爱、尊重、理解和接纳等。

孩子表面上是争一个玩具、一段时间、一个选择、一句话,但实际上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和重视,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当做耳旁风,他们在没有学会成熟的解决方式或者是受到父母的一味否定时,就会通过大哭大闹、离家出走等方式对抗。

在权力之争中,父母看孩子无理取闹,孩子看父母蛮不讲理,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更要发展与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平等接纳的关系,做事情多给孩子选择,听取孩子的想法,让亲子关系变成联盟而不是对抗,这是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相处之道。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和孩子说没2句就吵起来?是家长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争” 要警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暮语. 嫣然2024-01-19 20:01暮语. 嫣然[湖北省网友]103.26.3.167
    @MR.木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和心情。
    顶3踩0
  2. MR.木2024-01-19 00:19MR.木[辽宁省网友]180.91.76.227
    家长不应该过分干涉孩子的决策,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顶4踩0
  3. 以南君2024-01-18 04:36以南君[澳门网友]103.252.39.54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妥协来解决的。
    顶0踩0
  4. 莹雪欣纯2024-01-17 08:53莹雪欣纯[内蒙古网友]150.115.74.220
    @百合网富婆中介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
    顶6踩0
  5. 百合网富婆中介2024-01-16 13:10百合网富婆中介[河南省网友]202.6.87.65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需要尊重彼此的权力和利益。
    顶0踩0
  6. 紫雨阡陌2024-01-15 17:27紫雨阡陌[国外网友]43.255.187.128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在平等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顶9踩0
  7. 岸*流水2024-01-14 21:44岸*流水[湖南省网友]103.47.96.243
    @爱你的心没变爱你的人却在这种情况很常见,家长需要有耐心和智慧去处理。
    顶0踩0
  8. 爱你的心没变爱你的人却在2024-01-14 02:01爱你的心没变爱你的人却在[山东省网友]118.207.97.7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确实很重要,需要相互尊重。
    顶4踩0
相关阅读
父母这三句话不离口 孩子早晚会变得懦弱又自卑 很现实

父母这三句话不离口 孩子早晚会变得懦弱又自卑 很现实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教育,可以说孩子的成长好坏跟父母有密切的关联,毕竟家长是孩子第一任的启蒙老师,孩子的性格养成给父母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

2023-01-31 #经典句子

父母这三句话不离口 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又自卑 缺乏安全感

父母这三句话不离口 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又自卑 缺乏安全感

...以经常给父母闯一些小祸,但是男孩子他也会害怕,如果家长经常不分青红皂白,第一时间责骂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心里会变得敏感,久久只会容易变得自卑,以后在与孩子沟通问题时,就变得很难交流了。2、“你就天天只知...

2023-01-17 #经典句子

李玫瑾:孩子易怒 是父母宠出来的 语言沟通技巧能够解决问题

李玫瑾:孩子易怒 是父母宠出来的 语言沟通技巧能够解决问题

...的叛逆期就开始出现了。当孩子开始跟我们吵架的时候,家长只会用自己的权威去震慑住孩子的怒火。虽然孩子会被父母的指责收敛一会,但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根源。等过了这段时间后,孩子还是会和父母吵架,继续抵抗父母...

2023-05-02 #经典句子

高情商爸爸的一句话 化解了孩子间的矛盾 老师和家长们纷纷点赞

高情商爸爸的一句话 化解了孩子间的矛盾 老师和家长们纷纷点赞

...间,他们吵完打完之后,还依旧可以玩耍到一起,所以当家长在处理孩子之间打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切勿把事情夸张化。那么如果遇到孩子之间打架,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处于弱势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转换思维,...

2023-08-12 #经典句子

孩子说话总是说个不停 家长不要不耐烦 可能是进入了语言爆发期

孩子说话总是说个不停 家长不要不耐烦 可能是进入了语言爆发期

...己的爸爸妈妈分享,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小孩子总是跟家长们说自己的米饭是白色的,又或者是自己都吃了哪些菜?其实那些家长们本来知道的事情是完全没有必要说的,但是为什么小孩子总是会开始变得叽叽喳喳个不停呢?...

2011-07-24 #经典句子

谦评:孩子忘带文具 老师有没有权力让家长送?

谦评:孩子忘带文具 老师有没有权力让家长送?

...打了她,她哭着说:“我已经被老师教育了。”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孩子想小学的时候,不是笔盒忘记带了,就是作业忘记装了,更可笑的是,有时候忘记买老师要求的盆栽被老师点名,总之一句话,如今当学生...

2007-11-10 #经典句子

这3句话最好不要对孩子说 容易“打击”孩子的内心

这3句话最好不要对孩子说 容易“打击”孩子的内心

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自己在管教孩子这一方面都是没有错的,但是既然你认为你的教育方式没有错,为什么孩子每天闷闷不乐,甚至有些时候还会不听话叛逆。其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意说出的话,也正是慢慢...

2023-10-21 #经典句子

每次生气想打孩子 老公只用一句话便成功劝阻 十年如一日

每次生气想打孩子 老公只用一句话便成功劝阻 十年如一日

...的从小到大没挨过打?当然,打和打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是象征性地打两下,可也有的家长是发泄怒气般地下手不留情。前段时间,人们因为一条童模被妈妈踢打的新闻而热议纷纷,连带着对童模这个群体都关注了起来。眼...

2023-08-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