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成语典故之贾谊:前车之鉴 草菅人命 投鼠忌器

时间:2024-01-09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主人公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在洛阳(河南郡郡治所在地),是荀况(荀子)弟子张苍的学生,从小就有“神童”之誉,18岁时以能诵诗善作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辅佐下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擢升河南郡守为廷尉,吴公因势举荐贾谊。文帝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一年之内便破格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在《道德说》中借助汉初非常流行的《老子》的黄老学说,试图为儒家的道德论寻找一个宇宙观的基础,以充实儒家思想体系。

针对当时富商大贾[gǔ]与诸侯王相勾结,有恃无恐,贾谊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农民,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鉴意义。同时指出,商人买卖奴隶,穷极奢侈,不尊重国家制度,冒犯皇帝尊严,主张勤俭节约,禁止奢靡之风。

在货币政策上,他建议禁止私人铸钱,由中央垄断造币的原料,统一铸钱,也不准老百姓私自采炼铜矿。

鉴于贾谊的突出才能和优异表现,文帝想提拔贾谊。但周勃、灌婴等人都嫉妒贾谊,进言诽谤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亦逐渐疏远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吴著)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很远。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并发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谪居长沙三年后,文帝想念贾谊,征召入京,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贾谊,并听取他对鬼神的讲解。他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周勃、灌婴都被治罪,但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刘揖(都睢阳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太傅,离朝廷更近些,同时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重视。

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 年),贾谊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不小心坠马而死,他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第二年在忧郁中死去,年仅33岁。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毛泽东主席称其“《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成语典故一:前车之鉴 [qián chē zhī jiàn]出自《荀子·成相》和汉·刘向《说苑·善说》。

贾谊在政论文《治安策》中,引用了夏、商、周三代都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两代的历史事实,劝说汉文帝应该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做法,改进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国家。分析了秦王朝奸臣当道、实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惨痛教训,总结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意思就是前面的车子翻了,后头的车就要小心了,应当以此为戒,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秦朝灭亡的情形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们也会走上灭亡的道路。汉文帝看了《治安策》后,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奖励农桑等休养生息的措施。经过他和儿子汉景帝刘启两代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步强大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成语原文一:“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前车覆,后车戒。”

成语典故二: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贾谊在政论文《治安策》中指出“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入,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刈)草菅然。”意思是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贾谊这段精彩的论述就此流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杀人者的凶残狠毒。

成语典故三:投鼠忌器[tóu shǔ jì qì]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当时有个富人,很喜欢古董并收藏了很多,其中有一件非常稀有的古董叫玉盂[yú],工艺精美,深受富人喜爱。有天晚上,一只老鼠跳进了这个玉盂,想去吃里边的剩菜,正巧被这个富人看到了,他非常恼火,盛怒之下,便拿了块石头砸向老鼠。当然,老鼠是被砸死了,可那个珍贵的玉盂也被打破了。富人非常难过,他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深感后悔。 这个故事被贾谊拿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他针对周勃被诬告谋反一事,在《论政事疏》,建议皇帝对待大臣犯罪,不要像对待老百姓一样,动不动就割鼻、割脚趾、往脸上刺字,要有等级差别,才能维护皇帝的尊严。 贾谊的这种言论与我们现在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刚好相反,他提出“刑不上大夫”,是因为大臣与皇帝离得非常近,如果让官员与老百姓受一样的惩罚,皇帝的权威也会跟着减弱了,这就好比打老鼠,如果老鼠离器皿太近,打了老鼠却要伤到器皿,是不是有点划不来呢?大臣犯法是不是就不用惩罚了?并不是这样。如果大臣们有过错,皇帝可以罢免他,甚至可以赐死他,但是不要让大臣受刑。也就是说,皇帝约束大臣,应当约之以礼,而不是约之以法,一味用法会招致怨恨,秦朝的灭亡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贾谊的这番言论深得汉文帝的认可,从那以后,凡“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直到汉武帝刘彻时,大臣受刑的情况才又渐渐多了起来。

成语原文三:“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成语典故之贾谊:前车之鉴 草菅人命 投鼠忌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Ω. 向日葵2024-01-19 08:15Ω. 向日葵[福建省网友]103.28.206.206
    @颠四倒三草菅人命是一种罪恶行为,我们应该支持严惩此类行为的法律。
    顶0踩0
  2. 颠四倒三2024-01-18 02:11颠四倒三[西藏网友]43.224.226.34
    贾谊的故事警示我们要谨慎言行,避免因小失大。
    顶30踩0
  3. 洗尘先森2024-01-16 20:08洗尘先森[国外网友]202.122.32.191
    投鼠忌器的思想告诉我们要做事考虑周全,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顶2踩0
  4. -_-||2024-01-15 14:04-_-||[山东省网友]202.143.16.39
    草菅人命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底线,是人人都应该坚决抵制的。
    顶6踩0
  5. 军心可情2024-01-14 08:00军心可情[甘肃省网友]124.243.236.85
    @every day贾谊的典故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不要重蹈覆辙。
    顶3踩0
  6. every day2024-01-13 01:56every day[福建省网友]103.24.178.248
    @{带你下地狱}投鼠忌器表明了小心谨慎的重要性,不要贸然行动。
    顶0踩0
  7. {带你下地狱}2024-01-11 19:52{带你下地狱}[西藏网友]203.80.57.87
    草菅人命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他人。
    顶0踩0
  8. ≮塰阔兲涳≯2024-01-10 13:48≮塰阔兲涳≯[青海省网友]14.102.128.46
    贾谊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吸取前车之鉴,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顶2踩0
相关阅读
中华成语尽在于此 再没那么全得了!

中华成语尽在于此 再没那么全得了!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2014-02-23 #经典句子

识字知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识字知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出自: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2016-10-02 #经典句子

然荻读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然荻读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

2018-02-15 #经典句子

朱弦玉磬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朱弦玉磬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

2017-01-12 #经典句子

三余读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三余读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出自: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2016-06-25 #经典句子

有国难投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有国难投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出自: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

2013-11-06 #经典句子

故事: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故事: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暗箭伤人这个故事的主人是公孙子都,他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长相很美,就连孟子都夸赞他说,全国没有人不知道公孙子都的美貌,可就是这样一个美男子,做

2010-11-16 #经典句子

语文老师整理的超全成语分类汇总!孩子写作文再也不怕词穷了!

语文老师整理的超全成语分类汇总!孩子写作文再也不怕词穷了!

想提高语文水平,却不知从何入手?快来学习和储备成语吧!数字成语、动植物成语、叠字成语超全成语分类汇总,为孩子收藏,从此妙笔生花、出口成章!数字

2009-02-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