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原创申论范文丨文化之美 雅俗共赏

时间:2024-01-09

文化的雅和俗,一直存在,也一直有交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7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徐克电影《新龙门客栈》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风雨谈

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文化的雅和俗,一直存在,也一直有交锋。而且,更多的情况是,雅和俗是每一种文化的两张面孔,共存于每一种文化之中。这个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不染纤尘的雅文化,也很难找到彻头彻尾的俗文化。

关于雅俗的争论从未停止。文学领域,金庸武侠与鲁迅小说同登“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榜单(2006年由《亚洲周刊》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作家联合评选,很有影响力),引发热议,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正统之争是永恒的话题;音乐领域,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的隔膜,尤其是《乐队的夏天》等各种综艺节目里流行乐与摇滚乐的交锋;电影行业,商业片与文艺片的争吵一直未断;再放大一点来看,普及读物与学术著作,古典主义与先锋主义,粗犷的文化与精致的文化(比如唐朝与宋朝),土与洋,low与cool……诸如此类,不胜其烦。简而言之,就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争,雅文化和俗文化之争。

我的看法是,大俗即大雅。民间文化没有不俗的,但凡雅一点的都是文人骚客粉饰过的。俗的好处在于泥沙俱下、不由分说、沛然无可阻挡的滂湃生命力,打开天灵盖、直往心坎钻的穿透力,代表野蛮生长的旺盛的创造力。这是难以抗拒的力量。而创造力衰退、生命力萎缩的一个标志,就是文化变得越发精致、雕琢。雅的好处在于精深、雅致、精密,好的作品让你全身几百万个毛孔无一个不舒坦、无一个不通透。但真正的艺术一定是大俗大雅,不在意俗还是雅,至少不会刻意追求俗和雅,那就是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比如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仿佛随手写来,却又无懈可击。好像田园里长出来的一般。

(徐克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再重点说说俗文化。我是觉得,土地里就应该长出花儿、二人转、河北梆子这样的民间文化。有的人可能会痴心妄想,“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就好了。醒醒吧,世上没有这样的两全法。求全责备的结果往往是四不像,想造出天堂的人最终造出的往往是地狱。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水至清则无鱼。”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也提醒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辩证法之所以要存在,不是让我们打造完美的艺术、追求完美的世界,而是看到不完美并且欣赏不完美。不完美才是真实,残缺正是一切魅力之源,这是人性决定的。你必须做出选择,而不能求全责备。《一代宗师》里宫二说:“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这话虽然武断,却也是相对真理。

雅和俗的标准并非千年不变,而是从未站稳过脚跟。“太阳底下无新事”。宋词元曲,今天看甚是高雅,当时也是不上台面;诗经楚辞,今天看是绝对经典,其实也来自草野民间。而今天,网络文学的境遇,可能比当年武侠小说更糟糕。但网络文学自会沉淀出一代经典,甚至可能已经出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没有公认的大师,没有众口一词的经典,托尔斯泰还看不上莎士比亚,纳博科夫也看不上陀思妥耶夫斯基。附庸风雅,换种说法就是爱好风雅;媚俗,换种说法也可以说是接地气。俗,不代表差,不代表丑,更不代表假;俗也不代表低俗、庸俗、恶俗。即便是低俗、庸俗、恶俗,也没人能一锤定音清晰界定;即便是低俗,“人民也有喜欢低俗的权利”。“人之蜜饯,我之砒霜。”你所谓的高雅,我看起来可能是低级趣味、矫揉造作、陈腔滥调;你痛斥的低俗,我却看到真实之美、混沌之美、生命之美。

此外,雅俗之争,往往戴着古今对比的面纱、隔着中外抗衡的窗户纸。文化复古是一股永远在暗涌的逆流,“崇洋媚外”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心态。

(电影《黑客帝国》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五条人乐队的仁科说:“宁可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因为,土到掉渣反而真,俗不可耐太过假。我们说雅俗共赏,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并不是取消雅俗的区别,而只是提醒别那么自信,别那么武断,别那么有优越感。一些资本裹挟乃至支配下的文化怪胎,当然是恶俗的,比如一些粗制滥造、侮辱智商的影视剧。但不是涉及屎尿屁就一定恶俗,或者非要涉及屎尿屁才算恶俗。周星驰的电影最爱拿屎尿屁开玩笑了。保罗·福塞尔在《恶俗》中说:“一样真正恶俗的事物,必然会显示出刻意虚饰、矫揉造作或欺骗性。割破手指的浴室水龙头手柄是糟糕的,一旦镀上金,它们就变成恶俗了。不新鲜的食物是糟糕的,若餐馆刻意奉上不新鲜的食物,还要赋以‘美食’之名,那就是恶俗了。”

艺术,追求真善美。但艺术的真善美,不同于生活的真善美。马克思、恩格斯曾引用过歌德的话:“画家要成功地描绘出一种女性美,只能能以他至少在一个活人身上曾经愛过的那种美作为典型。”我们的民族,没有普遍的宗教信仰,本来是最世俗的。但我们的文化总是追求雅,这当然是人性升华、超脱的需要,但也不必因此而否定俗世生活。毕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比如,作家汪曾祺,就是这么一个世俗的智者。他回忆老师沈从文说:“沈先生在下放咸宁干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两栖杂述》)他自己住在白马庙的时候,“看见一个挑粪的,粪桶是新的,粪桶近桶口处画了一周遭串枝莲,深墨勾线,笔如铁线,匀匀净净。不用问,这又是那个哑巴画的。粪桶上描花,真是少见。”(《白马庙》)这是真正的大俗大雅,心中有诗意,触目皆风景。汪老的体会是:“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四方食事》)作家史航写文评价汪曾祺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马一浮诗),夸他是“美的侦探”。其中特别提到《大淖记事》,讲的是乱世相爱的男女巧云与小锡匠十一子被迫害,十一子被打得昏迷,灌尿碱汤才能苏醒(偏方)。小说写了一句:“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十一子的喉咙,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这是美。

再比如,作家阿城。小说,“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谁不爱读,谁不佩服?闲谈,《闲话闲话——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常识与通识》说的是“断了根的道理”;木匠,能打全套结婚家居,还能维护明式家具;美术,能做电影美工;最神的是,还会组装古董金龟车卖钱。作家唐诺说:“不是吹嘘不是标榜,阿城才真的是那种看菜单看商品目录,比看荷马史诗还津津有味的人。”王朔也说:“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阿城很喜欢孔子,其实孔子,也是这么个大俗大雅的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能拉弓、能驾车,老把式、老司机,臂力惊人,文武双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也是精致男孩、偶尔发点小牢骚……孔子是个真实的人。不是圣人,是真人。风度之好,千载之下,如沐春风。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是最合适不过的。这是我读了很多遍《论语》之后的感受。

所以,《一代宗师》的精致群像里加入了赵本山,感觉一点不违和。这才有“一代”武林的气象。“可惜了这一屋的精致”,可惜吗?不可惜。真正开天辟地、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都是砸烂一切条条框框、一切金线银线而开宗立派的。作品在那里,标准就在那里,立起一根新的标杆,竖起一面新的旗帜,站成一座新的高山。虽然,大师本人可能意不在此。

近取诸譬,港片“尽皆癫狂,尽皆过火”,我们却爱得痴狂;港台歌曲靡靡之音,我们却争相传唱。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常识;但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些名字,雅不雅?雅。俗不俗?也俗。没有比这更世俗的了,但恐怕也很难找到比这更美的文化了。

或许,雅或俗没那么重要,好才重要,真才重要,美才重要。

文化之美 雅俗共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国家,其实就是文化共同体。文化,有雅有俗。不过,无论雅俗,都是为了化人的,感化人、教化人。所以,文化,不仅要悦目,更要赏心;不仅要流行,更要流传。新时代,不仅需要高雅文化,更加需要通俗文化。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新时代的文化,应该是人民的文化,应该是雅俗共赏的文化。文化建设,应该有这一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风雨谈】亮明观点。语言、例子可以积累。

什么是文化的雅?雅是高雅,是精致,是文化的奢侈品。这应该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追求,文化需要有这个维度,极力追求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高雅的文化,让我们的审美更为高雅,生活更有品位;高雅文化,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广阔,生命境界更高远。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洁身自好,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的高标自诩,才是高雅的文化,才是高贵的生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是雅,“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雅,“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雅,“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是雅,“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也是雅……不可否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然而,任何时代,都应该追求真、善、美,驱逐假、恶、丑。精致,是一种生活品质;高雅,是一种自我救赎。但也不能不近人情,更不宜矫揉造作。雅文化要有持久的生命力,还得扎根时代,响应时代,与时代的人同呼吸、共命运。【风雨谈】分论点一。先谈文化的雅。语言、例子可以积累。

什么是文化的俗?俗是通俗,是世俗,是文化的常用品。俗不是低俗,不是恶俗,不是庸俗,而是活泼泼,脆生生,接地气,讲人话,真性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紧跟时代的风尚,响应人民的呼声。世俗,是人间烟火;通俗,是万家灯火。俗,是文化的根,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源泉所在。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格萨尔》、蒙古族《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就是通俗文化生命力的最好见证。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底层,来自于俗世人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然而,俗文化也不能一味求俗,丢了文化;只求效果,不讲教化。文化是有教育引导功能的,是有社会责任的,通俗文化尤其要注意引导公众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黄赌低俗,趋之若鹜;纂改经典,吸引眼球。这都说明,俗文化要提防恶俗、低俗、庸俗的转变倾向。【风雨谈】分论点二。再谈文化的俗。语言、例子可以积累。

那么,文化的雅与俗又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文化的雅与俗既可以相辅相成,也可以相互转化。古代的青楼文化被文人骚客视为风雅,放在今天,就是典型的低俗、恶俗文化,一定是扫黄打非的对象。这就是雅变为俗。以前的西式横排胶装书籍,相比旧式的竖排线装书籍,被看成俗不可耐,而如今,却被人用来鄙视电子阅读。这就是俗变为雅。其实,雅俗都是主观的看法,并无明确的界限,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另外,雅俗各有受众,雅人爱雅,俗人爱俗,无可厚非,只要不是附庸风雅,不是贩卖低俗,各取所需,各有所爱,各得其宜。《诗经》高雅,民歌通俗,但须知,诗三百大都是从古代的民歌改编而来。新时代,既要雅文化,也要俗文化,更要雅俗共赏的文化。【风雨谈】分论点三。讲雅俗的辩证关系。语言、例子可以积累。

如何打造雅俗共赏的文化?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所以文化部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艺术之树常青,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此外,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打造《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这样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自媒体、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直播平台更要自律,打造通俗易懂的精品佳作、脍炙人口的当代经典,追求通俗的同时兼顾雅致,追求流量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文化导向的初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个人,也应该提升修养,涵养心性,陶冶审美品味,注意鉴别,可雅不可假,可俗不可陋。【风雨谈】对策段。语言、例子可以积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雅和俗各有优长,正好互补。但说到底,这一切都来自于人民,来自于民间,也应该回馈给人民,回归到民间。因为,这是唯一的源泉、唯一的根。古中国是词赋满江的风雅国度,新时代是活力四射的黄金年代,这些都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的天是世界的天,文艺工作的地是中国的地。根植于时代,根植于中国,根植于人民,上接高雅的天线,下接通俗的地线,才能打造出雅俗共赏的当代经典。【风雨谈】收尾。重申观点。语言、例子可以积累。

藏经阁

夏 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尖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妈的管得着吗!”

面壁者

1. 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分钟看电影”等短视频侵权盗版问题,国家电影局近日明确表示:“坚决整治。”你怎么看?

2.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追求流量,制作本身粗制滥造,缺乏常识,引发热议。你怎么看?

3. 对于网络小说,有的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有的人认为走出了国门值得肯定。你怎么看?

4. 一些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播主唱起了传统戏曲,有人点赞叫好,有人觉得拉低经典。你怎么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原创申论范文丨文化之美 雅俗共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14247804882024-01-19 14:031424780488[江苏省网友]203.19.149.154
    @易水春寒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会继续研究这个话题。
    顶0踩0
  2. 易水春寒2024-01-18 10:32易水春寒[澳门网友]203.95.251.244
    @素商雅俗共赏的概念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能促进文化交流和认同。
    顶4踩0
  3. 素商2024-01-17 07:02素商[海南省网友]203.32.133.10
    我喜欢作者的用词和句式,很有文采。
    顶0踩0
  4. 么有名字2024-01-16 03:31么有名字[北京市网友]49.53.170.79
    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
    顶0踩0
  5. 留守在故乡的雁2024-01-15 00:01留守在故乡的雁[西藏网友]203.30.220.230
    这篇文章让我对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谢谢作者。
    顶1踩0
  6. 孤独求败2024-01-13 20:30孤独求败[火星网友]203.194.120.184
    @蒙奇.D.路飞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给了我新的思考角度。
    顶15踩0
  7. 蒙奇.D.路飞2024-01-12 16:59蒙奇.D.路飞[广东省网友]123.0.184.123
    文化之美确实是一种宝藏,需要我们去发掘和传承。
    顶0踩0
  8. 叶上看雨2024-01-11 13:29叶上看雨[吉林省网友]202.43.76.169
    雅俗共赏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同意。
    顶24踩0
  9. 沉睡的小卓子2024-01-10 09:58沉睡的小卓子[甘肃省网友]43.255.177.199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文化之美。
    顶16踩0
相关阅读
国考申论范文丨以礼兴国——原创

国考申论范文丨以礼兴国——原创

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2-12-05 #经典句子

国考申论范文丨以水为师——原创

国考申论范文丨以水为师——原创

40分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2009-11-25 #经典句子

201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四题:大作文 “幸福的建筑”!

201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四题:大作文 “幸福的建筑”!

40分要求:观点鲜明、正确,分析深入、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2011-05-01 #经典句子

2017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坚持梦想引领 注重实干兴邦!

2017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坚持梦想引领 注重实干兴邦!

提示:本专栏将持续更新国考申论真题,也将不定期更新各地省考申论真题大作文!2017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四题大作文:根据你对给定资料6中划线部分

2024-01-12 #经典句子

2017年广西省考申论真题大作文:勤思考筑人生观 重文化筑中国梦

2017年广西省考申论真题大作文:勤思考筑人生观 重文化筑中国梦

50分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2观点正确,内容充实;3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不少于1000字

2023-10-21 #经典句子

申论作文3大开头模板 让你写出高分作文!

申论作文3大开头模板 让你写出高分作文!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好的开头可以迅速抓住眼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7-07-27 #经典句子

2021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第五题答案 原创高分答题范文第一篇!

2021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真题第五题答案 原创高分答题范文第一篇!

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04-11 #经典句子

2017年江苏省考申论A类真题:拟定“最美基层文化人”工作方案!

2017年江苏省考申论A类真题:拟定“最美基层文化人”工作方案!

拟定一份本省开展类似活动的工作方案

2009-02-27 #经典句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副省级)真题原创高分答题范文!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副省级)真题原创高分答题范文!

15分要求:1准确、全面;2恰当提炼,条理清晰;3不超过350字

2023-08-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