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什么 少有人知

时间:2024-01-08

意思是儿孙自有子孙的福分,父母不必为其担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物读书,ID:gewuliangzhi】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文章原来题目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增广贤文》里记载过一句话,现代的老人也经常挂在放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意思是儿孙自有子孙的福分,父母不必为其担心。

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只知道上句,却不知道下句,其实对比上句,下句才是经典,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这个典故,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秀才姓罗,他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个教书先生。

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他不在的时候只能妻子来干家务,妻子不擅长干家务,所以只能儿子妻子一起管理家务。

在外过了几年,罗秀终于休假回家过年了。见到自己7岁的儿子,很满意,就想考他的对对子,好送他去上学。

罗秀才指着天,先出了一个“天”让他对,儿子平时只懂家务,所以根本对不出,母亲在一旁干着急就指着地,结果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儿子心领神会,对出了一个“天”对“鸡屎”。

罗秀才大怒,又厉声问他“父亲”对什么,其母怕丈夫气坏,就指着自己,想让儿子对“母亲”,结果儿子看到了奶,就对出“奶”。

罗秀才听罢,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死心,他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出家当和尚去了。

罗秀才突然离开,对这个家打击很大,但他的妻子慢慢想开了,就用农忙的闲暇时间悉心教导儿子,后来又积攒钱财为自己儿子请名师。果然,他的儿子进步飞快,后来一举高中,成了状元。

为了感激自己的母亲,他的儿子中了状元后就为母亲过寿。出家的罗秀才听了,非常高兴,急忙赶回家探访。

但看门的人不认识他,就禀报说有个和尚来化缘,罗母开始给他钱,他不要,后来还请求见新科状元,见到后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这句话的下句其实是告诫天下父母,儿孙自有他们的福气,智力也是一样,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强逼或者放任,否则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

林则徐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女逐渐长大,已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不必为子女过于操劳担忧。如果子女有福,即使两手空空,也能白手起家;如果没福,就算你家财万贯,最后也是任其挥霍,坐吃山空。

这时候做父母的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人生建议,但不能管得太紧,让他们有束缚感,毕竟这样会使双方徒增烦恼,也不利于家庭和谐。

到了一定年纪,该花的钱就花,想去的地方就去,该放下的放下,该淡忘的淡忘,背负太多,身体受不了。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辛辛苦苦半辈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爱好一定不能少,一来可以消遣时光,二来可以择交而友。

管好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要坚信,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本文首发格物读书(gewuliangzhi),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我们相遇在格物读书,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晚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进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什么 少有人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jjk68o2024-01-18 03:58jjk68o[黑龙江省网友]122.198.56.56
    凡事不要太计较,少有人知的道理却往往最智慧。
    顶0踩0
  2. 何必哭2024-01-16 04:07何必哭[湖南省网友]103.246.127.88
    别忘了家人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顶32踩0
  3. 朦胧中的雨亭2024-01-14 04:15朦胧中的雨亭[江西省网友]43.243.190.39
    看起来简单的句子,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真理。
    顶2踩0
  4. 荆攀2024-01-12 04:24荆攀[北京市网友]203.23.186.168
    少有人知,它的下句是“莫为儿孙计较多”。
    顶0踩0
  5. 宛若素时2024-01-10 04:33宛若素时[河南省网友]45.123.120.5
    “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只要他们过得幸福就好!
    顶0踩0
相关阅读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老人说一句话,特别是老人形容自己儿女时,经常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也说明了老人心态十分乐观,作为子女儿孙都有他们自己...

2008-05-27 #经典句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必为儿孙做马牛” 很现实的一句话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必为儿孙做马牛” 很现实的一句话

从古至今诞生了不知道多少的俗语,这些对于我们都是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启迪以及预防,毕竟在俗语这个大家庭中,蕴含了很多的人生道理,有的讲述社会人际关系,有的只是如何讲教育子女,而今天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一句俗...

2023-11-05 #经典句子

不要让“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害了你

不要让“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害了你

...定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起跑的条件。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你自己都没有出息,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超越你;也有人会说,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但是有多少父母为了下一代能摆脱类似的命运在辛勤努力。不要再说“自...

2023-09-16 #经典句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认可这句话还是要尽量为孩子创造物质财富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认可这句话还是要尽量为孩子创造物质财富

我认为有责任的父母会适当地尽自己所能为孩子积累财富,“儿孙自有儿孙福”是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帮助的父母们无奈的自我安慰。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也都愿意为了孩子多付出一些,但量力而行才是最主要的,孩...

2023-12-05 #经典句子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下半句更经典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下半句更经典

生活中,老人们提及儿女时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下半句更经典。《增广贤文》有言:“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寥寥数字,便是为人...

2023-11-05 #经典句子

老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这话的下半句更是精华

老人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其实这话的下半句更是精华

在书本上我们学习到不少名言警句,它们有着警示和启迪的作用,可以让大家有前进的动力,对人生有更多的理解和感悟。其实对于农民来说,那些通俗易懂的俗语更实用,这些话语比较简单直白,却是从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之谈...

2023-11-05 #经典句子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一句更经典 很少有人知道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一句更经典 很少有人知道

...头人。墙洞挖好以后,先把木头人脑壳伸进去试试, 没有人发现,就放大胆子去偷。万一叫人发现了一刀下来,砍的也是木头人, 那老头打好主意以后,就在一天晚上去偷临近一户有钱人家。那晚他挖墙洞的时候,里面就发现...

2023-11-05 #经典句子

古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鲜有人知

古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鲜有人知

...有个下句,这个下句才是这个句子的精华部分,可惜很少有人知道。提到这句话,就不得不讲一个典故。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秀才姓罗,他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个教书先生。罗秀才有妻有...

2008-09-15 #经典句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半句才是精华 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半句才是精华 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中国的俗语文化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书上最早可以见到的俗语,来自于西汉司马迁在“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的《史记》,其中最早应用到“民人俗语”的说法,并且是作为一种事件道理论证的论据...

2009-07-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