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斑斑青铜史书 璀璨中山文明——探访古中山的“艺术王国”(中)

时间:2024-01-06

那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他倾心惦念许久的中山艺术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1978年初夏,86岁的郭沫若已不能写作,但他仍然反复端详、揣摩着刚刚送来的拓片,久久不愿放下。那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他倾心惦念许久的中山艺术。几天后,这位学者离世,他最遗憾的是未能亲眼目睹中山国文物出土的盛况,没有来得及亲自考证那些文物。

弹指韶光过,博物馆里这些两千年前的中山珍宝提醒着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有一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它的文明那般璀璨夺目,引人神往……

轰然洞开的“神秘古王国”

上世纪六十年代,满城汉墓(西汉中山国)横空出世,短短数年后,滹沱河畔,另一个“中山”破土而出。它,就是被誉为“战国第八雄”的战国中山。

与磅礴厚重的其他七雄相比,这个“千乘之国”存在感不太强。中山国的渊源脉络,我们也只能在几篇残存文献中寻觅。

史料记载,中山族群,源出北狄。戎狄蛮夷,合称四夷,是先秦中原王朝对四邻民族的泛称。狄,曾广布黄河流域,因地处中原之北,又称北狄。白狄,是北狄支系,原与秦同居雍州,在晋国西,后渐徙晋东,包含肥、鼓、鲜虞、仇繇四个部落。目前,普遍认为,中山国系由白狄族鲜虞部建立。

历史记载,简约闪烁,给后世留下诸多难以索解之谜。残存的典籍为我们大致勾勒出一个苍茫图景:自公元前506年后的二百余年里,中山国起起落落,在群强环伺的中原文化圈内奋力求存,以其倔强不屈和勇武善战谱写了一部文化交融的传奇……

“一切的繁华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随时光的流逝隐遁于地下,我们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经的亭台楼阁,那曾经的金戈铁马,那曾经的丝弦笙歌……”郭沫若曾这样深情描绘雄踞太行的中山。

岁月掩映了真相,令人喟叹,幸而她又垂青考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山国遗址及文物被大量发现,考古工作者在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基本弄清了城址范围,城墙构筑方式,城内道路、水系、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居民居住址等遗址布局结构。

璀璨绵延的中山古文化

漫步河北博物院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厅,人们总会情不自禁感叹中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银首人俑铜灯、错银双翼神兽等精美文物,更完整地体现了纵横捭阖的中山雄风和昂扬不羁的战国精神。

举世闻名的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是战国时代最为复杂精美的铜器,曾被评选为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入展文物“十大珍宝”之一。方案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错银双翼神兽……器物洒脱奔放,不似中原常见器物那样中规中矩,反映了古中山人北方民族的独特气质。”曾有文物专家慨叹,古中山只是“千乘之国”,在七雄夹缝里生存都能创造如此灿烂之文化,可以想见战国七雄及战国时代的中国,手工业已何等发达!

不止于此,被称为“中山三器”的铁足大铜鼎、刻铭铜方壶、刻铭铜圆壶及其铭文的出现,不仅展示了精美的书法,清晰勾画出失落的中山国世系传承,更警醒后人“勿忘尔邦”……

浪漫的中山人还创造了浪漫的礼物,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山美酒,让酒香飘荡了两千多年;构思拙朴、结体宏大的山字形礼器,显示出中山文化的粗犷线条;比例为1:500的建筑平面图《兆域图》,比国外最早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地图早了600年;他们的陶器、铜器、玉器、石器也都留下艺术的篇章,甚至玉石板上都浮雕出精美、完善的六博棋盘,让世人啧啧赞叹。

中山大地文明的守望者

公元前314年,古中山国趁燕国内乱征伐并取得胜利。沉浸在胜利中的古中山国,不曾想为日后埋下祸根——本已与赵国不睦,又树燕国为敌。

公元前296年,古中山国无法在燕赵之间施展借力制衡之术,都城终因抵挡不住以赵国为首的赵、燕、齐三国连续进攻而陷落,盛极一时的古中山国走向倾覆的末路……它深沉悲壮的歌声,婉约清丽的琴声,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再也无缘倾听和欣赏。

历史长河中,后世还有很多更强悍的漠北部落策马中原,陆续建立了不朽或速朽之大业,也创造了灿烂文化。但不少学者认为,品味其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精美器物乃至典章制度,尽管宏大层面上颇为同步,却始终难言水乳交融,总缺乏那份不卑不亢的对等和谈笑自若的底气。

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山国是极独特的存在。起伏跌宕的200年间,中山历史与文化的缔造者们,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或威武雄壮、或缠绵徘侧的故事,曾经的辉煌和业已消失的文明,被岁月的风尘荡涤得支离破碎。

尽管这片面临滹沱、背靠太行的形胜之地,在中山国消亡之后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平静,但是中山人“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风骨,却给这片富饶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存。而这种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主脉,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

霞光的余韵落满太行,几只燕雀从古城遗址飞过。寒冬将至,但这里从不缺少关注、凝望和温暖的守护。原中山国古城遗址管理所所长黄军虎在这里一守十几年,让两千多年的遗址清净安眠;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平策划、撰稿,由央视纪录片频道拍摄的纪录片《中山国》,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山文化;作家程雪莉撰写出版了散文集《故国中山》……无数生活、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前赴后继,推动中山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并汇聚成为了磅礴伟力。

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吕晴晴

责编│李巨涛

监制│邢建军

1、习近平总书记:防火责任重于泰山

2、齐心筑牢森林防火墙 携手打造绿色平安家

原标题:《斑斑青铜史书 璀璨中山文明——探访古中山的“艺术王国”(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斑斑青铜史书 璀璨中山文明——探访古中山的“艺术王国”(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郭茫然2024-01-18 19:03郭茫然[河南省网友]43.230.21.75
    欣赏古中山的艺术之美是一种享受,谢谢作者给我们带来这份快乐!
    顶0踩0
  2. 一许2024-01-16 23:46一许[云南省网友]116.50.10.61
    作者通过文字和图片完美地展现了古中山的魅力,好想马上去参观!
    顶0踩0
  3. coolmint2024-01-15 04:29coolmint[湖北省网友]203.26.185.140
    中山的艺术文明真让人震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和欣赏它。
    顶35踩0
  4. darling2024-01-13 09:12darling[广东省网友]150.242.30.186
    古中山确实是一个隐藏的宝藏,文章引起了我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
    顶23踩0
  5. 当艾已成往事2024-01-11 13:55当艾已成往事[香港网友]202.6.6.209
    斑斑青铜史书是我研究中山文明的重要参考,感谢作者的分享!
    顶1踩0
  6. 苦茶一杯暖我2024-01-09 18:38苦茶一杯暖我[河南省网友]203.22.166.120
    中山文明历史悠久,真希望有机会深入了解它的璀璨之处!
    顶7踩0
  7. 城市过客的梦想2024-01-07 23:21城市过客的梦想[天津市网友]202.38.158.30
    这篇文章介绍的古中山真是令人惊叹!好想亲眼见证那个“艺术王国”!
    顶0踩0
相关阅读
这些考古成果价值何在一句话说清

这些考古成果价值何在一句话说清

■ 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距今3500年的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

2023-07-31 #经典句子

这些考古成果价值何在 一句话说清

这些考古成果价值何在 一句话说清

■ 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距今3500年的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

2023-11-27 #经典句子

名人大讲堂|拂袖风吹三千年 炫彩古蜀叹王权:哲学名家傅小凡详解古蜀文明精神世界

名人大讲堂|拂袖风吹三千年 炫彩古蜀叹王权:哲学名家傅小凡详解古蜀文明精神世界

傅小凡教授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为切入点,详解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

2014-01-08 #经典句子

成语中的山:东山 南山 中山分别是什么山?

成语中的山:东山 南山 中山分别是什么山?

我们常常听到的,如山清水秀、青山绿水、漫山遍野,这些说的只是山的形象和意境,一般没有确切的指向

2020-02-16 #经典句子

呈现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盛景

呈现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盛景

此次展览集结了10省48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精品,几乎覆盖长江全流域,518件套展品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系统呈现了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文化面貌,生动诠释

2010-05-03 #经典句子

流散海外的青铜器 西方人眼中的艺术巅峰 中国人心底的文化认同

流散海外的青铜器 西方人眼中的艺术巅峰 中国人心底的文化认同

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流散海外的中国青铜器研究的张昌平教授说,海外的中国青铜器收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2019-07-06 #经典句子

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是来自欧亚西方人?错!是古羌族中国人!

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是来自欧亚西方人?错!是古羌族中国人!

但是有更多的中国专家是非常不认同这种说法的,他们认为这些创造三星堆文化的人与我们华夏文明的祖先其实是来自同一个古老民族那就是远古时候从青藏高原

2008-01-06 #经典句子

中山市政企联合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用餐习惯”等话题

中山市政企联合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用餐习惯”等话题

伍希滢介绍,商务局已制定了共建文明餐桌,杜绝餐饮浪费倡议书,通过志愿活动派发给各餐饮企业及广大市民,倡导企业自觉将节约理念纳入餐饮生产、加工、

2023-09-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