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化萧山丨明朝县令离任多年后乡亲们修了这座桥 从此越来越旺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时间:2024-01-04

扎根于潮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陪伴着一代代萧山人成长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说到桥,我们总会联想到许多悠久的诗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感怀;有“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的情韵;更有“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精神......萧山的桥也有属于它的渊远历史。扎根于“潮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陪伴着一代代萧山人成长。

桥应水而生,“桥文化”自然也离不开“潮文化”的润泽。萧山的桥一边注视着河水的奔流不止,一边承载着鲜活的萧山文化。今天,我们推出“文化萧山”栏目桥系列的第九篇——文昌桥。

文昌桥

作者:王建欢

人杰忆陈公,筑坝启人文,人文乃盛;

地灵推萧邑,成梁开地利,地利聿兴。

这是文昌桥上镌刻的桥联,联中记述萧山自明朝的县令陈公(陈如松)在官河上筑坝,改河道、造桥梁、筑文昌阁、建大通宝塔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与文化设施后,从此就“人杰地灵”了。

桥联的上联追述:要说人杰么,就想起了老县令陈如松,他竟敢在官河上筑起水坝,掘开城河河坎使河水往南流,河道改变流向产生水循环,这样就治理了夏季河道枯水的问题,有这样魄力与胆识的县令可谓人中豪杰。从而开启一方人文,使萧山成为人文盛地。陈县令在任时,修过三座桥,分别是陈公桥、广恩桥、德顺桥,这座文昌桥为他离任多年后所建。

桥联的下联追述:要说地灵么,就算得上是萧山县了,自从“改河”工程、造起许多座桥梁后,城乡与周边地区的地利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便利,成为有山有水的灵秀之地,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文昌桥也称万缘桥,东西走向,横跨商城河,为单孔石拱桥,因原桥旁有一座盛文坝、盛文阁而得名,是一座闸与桥结合的桥梁,桥为拱桥,桥台以北有两道水闸,在旱涝的季节里可以调节内河与官河水位,现水闸的石槽完好无损。南北桥额上镌刻:万缘桥。“万缘”二字本意是发起人,用千家万户捐修桥梁结缘款而建造的桥梁。桥联的落款刻有“道光十七年岁次丁酉绅士公修,吴金台题”字样。道光十七年为1837年,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多的历史。而吴金台为清道光年间举人,官至青浦县令,他的故居就在文昌桥附近。

筑坝建桥开萧山地理、启萧山人文,陈如松在他的《莲山堂文集》中,其中一篇《大通宝塔颂》这样写道:“自予宰官之改河始也,他邑之人,或曰水道迂绕,或曰堪舆之说,据而无当,今十有五载也,萧人相见谢曰:‘自有此塔以来,风气日上,文明弥开,科甲不脱,大异昔时,阁臣之贵,前世未有也,其旁东门而居者富而多文,其家于桥侧者,则裒(pou聚集)然发解(明、清时称乡试考中举人为发解。)”。

这是《大通宝塔颂》的题记,题记这样写道:自从我的改河工程完工以后,外县人经过这里,有说水道比原来的迂回绕道了,也有说人是为了风水改道的,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足为凭。改河到现在也有十五年了,萧山人见到我总是这样谢着说:自从“改河建塔”以来,萧山的乡风一天比一天好,而且文明之风大开,中科举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大不同于以往,就连朝中也有大臣级别的人产生,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特别是东门附近的人家富庶还能文,桥旁的人家尤其出众。

《飞来的女婿》取景点

《济公》取景点

由于文昌桥周边河汊纵横,古桥众多,具有江南水乡特色,也成了影视剧的最佳取景点。除了文昌桥,还有两座旧桥梁,一座是德顺桥,另一座是广恩桥。电影《飞来的女婿》和经典电视系列片《济公》便在这里拍摄。《飞来的女婿》中小兰与不懂农技的社员们,因为是否该为74号珍珠稻催肥发生分歧的场景,就发生在文昌桥上。而《济公》系列片之一“道济巧手除瘤卖富商”戏剧性的冲突场景,也是在文昌桥与德顺桥两桥之间开展的。

另外,此前桥系列的第三篇还介绍过这两部影视作品的其他桥段。文化萧山丨萧山这座桥拍过两部著名影视剧,你知道吗?图文均经本人授权

原标题:《文化萧山丨明朝县令离任多年后乡亲们修了这座桥,从此越来越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你知道吗?》

文化萧山丨明朝县令离任多年后乡亲们修了这座桥 从此越来越旺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你知道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化萧山丨明朝县令离任多年后乡亲们修了这座桥 从此越来越旺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you are my sunshine。2024-01-19 01:24you are my sunshine。[山东省网友]111.118.200.2
    还有其他什么有趣的故事和细节吗?
    顶12踩0
  2. 一只狂奔的蜗牛2024-01-17 04:36一只狂奔的蜗牛[辽宁省网友]203.29.61.154
    这座桥肯定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地标之一。
    顶0踩0
  3. 红秋叶2024-01-15 07:48红秋叶[上海市网友]42.0.21.130
    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文化保护行动。
    顶6踩0
  4. 索瑞德-电源解决方案2024-01-13 11:00索瑞德-电源解决方案[湖北省网友]103.39.89.68
    这个县令真的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和遗产!
    顶1踩0
  5. 、*「healer」2024-01-11 14:12、*「healer」[江苏省网友]140.224.102.213
    @学会笑’伤心这座桥真的能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繁荣。
    顶45踩0
  6. 学会笑’伤心2024-01-09 17:24学会笑’伤心[河北省网友]180.130.243.237
    看到桥修好以后乡亲们的努力和团结真是令人感动啊!
    顶4踩0
  7. 携你同行2024-01-07 20:36携你同行[甘肃省网友]144.12.211.148
    那么这座桥的另一个名字是什么呢?有点好奇。
    顶4踩0
  8. LOE2024-01-05 23:48LOE[天津市网友]103.8.159.197
    这座桥真是美丽又有历史意义,希望能够保护好它。
    顶3踩0
相关阅读
文化萧山丨这座由两位外乡人建造的桥 因为忽略了一个字 一直被本地人误读

文化萧山丨这座由两位外乡人建造的桥 因为忽略了一个字 一直被本地人误读

...吴龙津、林丹峰韵》等。为防止和抵御倭寇入侵,由萧山县令施尧臣主持修筑的萧山城墙,他也是竭尽全力,鼎力相助。上世纪七十年代,埭上黄家桥下的河道,由于有大吨位的船只通行,于是改造成三墩四孔,现已成为两墩三...

2016-09-05 #经典句子

我们都是钱塘江的儿女|萧山名人后裔文化访谈第二季11月3日启幕 来一场“京杭对话”

我们都是钱塘江的儿女|萧山名人后裔文化访谈第二季11月3日启幕 来一场“京杭对话”

...讯员 胡谌昊 周超群贤今又至,湘湖动清波。11月3日,由萧山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联合杭州日报萧山分社策划推出的2021萧山名人后裔文化访谈活动(第二季)将在新启用的横山湘湖书院如约而至。半月前,横山湘湖书院启用...

2022-11-22 #经典句子

地理标志文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原料一刀种“素人参”萧山萝卜干

地理标志文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原料一刀种“素人参”萧山萝卜干

地理标志文化:萧山萝卜干关于萧山萝卜干萧山萝卜干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菜,属于浙菜系。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以该市的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萧山萝卜干是全国乃至世...

2024-01-13 #经典句子

法治文化让美丽乡村更美丽

法治文化让美丽乡村更美丽

南阳法治文化园闻堰法治文化园益农镇东村村学宪之路萧山宪法广场宣誓墙义桥法治文化园蜀山法治文化园河上店法治文化动漫园 河上店法治文化动漫园萧山宪法广场萧山区曾是“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中期的全国普法工...

2024-01-05 #经典句子

安昌——绍兴著名的四大古镇之一 千年文化 风情迷人

安昌——绍兴著名的四大古镇之一 千年文化 风情迷人

...,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从四乡人村摇着船特地赶来看戏的乡亲们。今天我没看到社戏的现场看到的只是水边的一个戏台,站在这好像就能听到台上大鼓、大锣、小锣、鼓板闹头场,台下观众的嬉笑声、小孩的哭闹声、商贩的吆喝...

2024-01-07 #经典句子

新丰村:村校合作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

新丰村:村校合作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

...街道新丰村举办了一次特别的研讨活动。游走在村景中,萧山三职师生和新丰村干部谋划出了未来的合作方向:加强村校合作,为优美的乡村环境注入文化活力,增加人文魅力。青石斑驳的古戴家桥是新丰村深厚历史的见证者,...

2007-08-23 #经典句子

以史为鉴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

以史为鉴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

...办,本届讲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横山书院共同主办。讲坛以“从大疫到大治——以史为鉴视域下的百年征程与荣光”为主题,邀请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全...

2023-08-05 #经典句子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在杭举办:以史为鉴 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在杭举办:以史为鉴 共话大疫与大治

...貌。本届讲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横山书院共同主办。论坛现场讲坛以“从大疫到大治——以史为鉴视域下的百年征程与荣光”为主题,邀请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

2023-0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