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老话常说“门前坟 屋后水”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看完不得不注意

时间:2024-01-03

而很多平民百姓虽然没有那么专业,可对于住宅的选址也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解,并在日常的使用中渐渐演变成一句俗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国古代,老百姓们普遍迷信风水学说,特别是一些富贵人家,因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建造房子之前还会特意专业的人进行房屋的选址,就害怕选到一个不好的地方。而很多平民百姓虽然没有那么专业,可对于住宅的选址也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解,并在日常的使用中渐渐演变成一句俗语。

虽然很多俗语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俗语源于人们生活中总结的经验。

门前坟,屋后水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门前坟,屋后水这句俗语,其实对于这句俗语,大部分人都是比较蒙的,仅仅6个字实在是不清楚这句俗语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这就是说的古代的劳动人民在为房屋选址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不过因为俗语就只有半句,因此很多人并不了解这句话究竟是说该选这样的地方还是不该选这样的地方。也不知道这样的地方在选址上究竟有什么讲究。

其实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家败人亡子不归。为什么这么说呢?

光看字面上的意思理解,门前坟指的是房屋的大门前边有坟墓,而屋后水则是房屋的后面有水源。这样一来就让人看不懂了,房子正对着坟墓对于古人来说是忌讳的事情这很正常,但是依山傍水,可以说这样的居住条件是非常好的,而古人对于水源的需求也很大,既然这样,为什么这句话要这么说呢?

其实在古代,由于结构一般都是木质的,而且当时在乡村也不会有很系统的防洪工程,因此一旦下大雨,合理的水位涨起来了,建在水源旁边的房子就非常危险了。这个倒并非是风水上的知识,而是源于人们对现实的总结。

在古代,劳动人民虽然有着强大的创造能力,但是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城一句俗语,结合风水上的学问,警告后人。毕竟在古代,人们对于风水是非常迷信的。

风水学说

其实故对于风水之说是非常迷信的,他们对于住所朝向方位有明确的要求,更有一些迷信的人,在家中会放置一些风水摆件或者养一些有利于风水的鱼,也别是锦鲤。

“风水”并非特指,要知道风水又称作堪舆,而在古代,“堪”代表了天道,也只那些比较高的地方,而“舆”则代表着地道,也只那些比较低的地方,也就是说,风水就是研究天之道和地之道,特别是不同地形的学问。这个学说主要是以古代的有几轮自然观为基础的,他会在地形条件和建设环境之中加入一些天文。气候、生态环境以及水文等多方面的内容。

可以说风水学说的出现,使得古人对于住宅地址和阴宅地址的选择极为重视,从此古人就在这些方面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风水学说也在不断完善,风水理论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概念,当然在这些概念和要求架构的过程中,出于百姓们的居住环境,出现一些固定,就如同“门前坟,屋后水”这样的。

风水的应用

其实,古代帝王的陵墓选址就严格地遵照着风水学说进行选择的。比如说秦始皇陵,据说就是建在中国的龙脉上的。

传说,秦始皇在选帝陵地址的时候,看不上五爪金龙这种风水,认为这样兴盛的时间太短,他想要真正的龙脉。但是正统的龙脉在昆仑,想要在秦地找到龙脉极为困难,因此当时负责勘察地址的人找了很久,终于在秦岭找到了半条龙脉,可惜的是秦岭的龙是死龙,不能用帝王陵寝。

无奈,他只能再次寻找,终于在骊山找到了另外半条龙脉,因此秦始皇征集十万工匠修建帝陵,并借此横扫天下。秦始皇认为由龙脉在手,秦王朝便可以传承千秋万载。谁知道他死后不久,骊山就因为在秦地的地震而拦腰断掉了,从此半条龙脉就成了断尾龙,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因此很快就灭亡了。

不过据说虽然秦皇陵的山川形势很好,但是方位风水有很大的缺陷,这都是因为当时风水学说还属于形成阶段,因此并不成熟。而始皇的陵墓在修建的过程中也犯了很多风水上的忌讳,因此才会导致长子无辜惨死、继承者被奸人操控,王朝世代难以维系的结果。

风水到了明清时代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不仅是宫廷,连民间也广泛的应用风水上的知识寻阳宅定阴宅,很多的风水上的指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依据,但是对于一些民间风水俗语中预示不好的话,我们还是需要借鉴的,毕竟它不止是一个风水问题,更多的是人们的生活经验累积而来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老话常说“门前坟 屋后水”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看完不得不注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我的寂寞你不懂2024-01-16 07:47我的寂寞你不懂[澳门网友]103.52.96.101
    真是个刺激的写照,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啊!
    顶7踩0
  2. ▍公子世无双゛﹏〆2024-01-13 01:04▍公子世无双゛﹏〆[宁夏网友]203.34.48.87
    门前坟+屋后水,
    顶4踩0
  3. 〆请成为自己的2024-01-09 18:21〆请成为自己的[安徽省网友]203.32.187.155
    原来这句老话有后半句啊,我一直以为只有前半句呢。
    顶0踩0
  4. 枫林雨袭hugo19912024-01-06 11:38枫林雨袭hugo1991[广西网友]114.141.148.113
    这句老话说得真有道理,注意事项往往藏在后半句!
    顶0踩0
相关阅读
老话说 “父母在 不远游” 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 却少有人知!

老话说 “父母在 不远游” 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 却少有人知!

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却少有人知!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是被很多人记在心里的话,但是下一句却有很多人会忘记,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却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游必有方”这...

2023-10-27 #经典句子

老话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半句才是重点 中国家长不妨学习下

老话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半句才是重点 中国家长不妨学习下

文/寻澜老话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重点,中国家长不妨学习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汉字的出现让中国文化的内涵得以流传下来,正是这些美妙的汉字构成了如今的成语、曼妙的诗歌...

2023-11-05 #经典句子

为啥老话说“有茶有酒多兄弟” 下半句才道出了重点 涨知识了!

为啥老话说“有茶有酒多兄弟” 下半句才道出了重点 涨知识了!

...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才是精华和关键所在,一语道出了重点。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茶酒文化比较发达,有很多事情都是在茶话会和酒桌上谈成的。古人就曾说过“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很多时候茶酒都...

2023-07-11 #经典句子

老话说“两腮无肉不可交” 下半句才更精辟 可惜大多人不知道

老话说“两腮无肉不可交” 下半句才更精辟 可惜大多人不知道

...起来慈眉善目,这种人惜字如金,但是我往往都能够说到重点,因此作为朋友也是相当可靠的。而两腮无肉的人大多长得贼眉鼠眼,是一副尖酸刻薄的相。这种人往往对自己的信誉看的不是很重,作为朋友是很难将重要的事情托...

2023-09-22 #经典句子

老话说“男不三 女不四”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 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话说“男不三 女不四”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 说的是什么意思

...的年轻也很大,身体也会有些不适。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后半生。4、六不足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到了六十岁,就属于花甲之年。在以前的旧社会中,一个人能活到六十岁就属于长寿,这个...

2024-01-05 #经典句子

老话说麻面青须不可交!下半句更经典!脑上长两旋真的不好吗?

老话说麻面青须不可交!下半句更经典!脑上长两旋真的不好吗?

...人身上的毛发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只不过身上的毛发我们注意的会比较少,但是由于头顶是大家都能够注意到的地方,所以大家才会这么在意这个现象。很多老话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家长们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过度的去为孩...

2023-07-02 #经典句子

老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后半句人生前车之鉴 要小心

老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后半句人生前车之鉴 要小心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而俗语里就有许多我们的前车之鉴,看完后一定要小心,例如人们常说的兔子不吃窝边草,还有下半句,颠覆三观。一般的俗语都是大白话,很好理解,都是字面上的意思,可兔子不吃窝边草,算是个例外。...

2023-11-08 #经典句子

老话说“庙小妖风不小”下半句少有人知道 三个道理教你如何做人

老话说“庙小妖风不小”下半句少有人知道 三个道理教你如何做人

...俗语,他们通常能够说出俗语的上半句,却不知道它还有下半句,俗语不仅能够增加生活的乐趣,还能在为人处事上略指点一二,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这句,“庙小妖风不小”,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这三个道理教你如何做人。...

2023-12-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