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今日寒衣节丨中国祭祀文化

时间:2023-12-29

寒衣节又叫祭祖节,也有人称之为冥阴节、鬼头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农历十月初一,今日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又叫祭祖节,也有人称之为冥阴节、鬼头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比起我们熟悉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可以说是一年里阴寒最重的鬼节了。

中国传统四大鬼节

中国传统有四大鬼节,古人设立的这四个祭祀节日,都有着各自的含义,缺一不可。

上巳节:为亲人招魂。古人认为人的魂魄也随着四季成长凋零,初春阳气始生万物萌发,也是先人鬼魂回归的时候。

清明节:侧重扫墓,人们在这天打扫、修缮去世亲人的阴宅,让祖先有个好住处。

中元节:地府放假,阴阳融通,人们可以彼此交流,加上正值秋收,人们为先辈供奉新米,让他们品尝。

寒衣节:入冬,天气转冷,为去世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服。

老辈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对祖先神明应当存着敬畏之心。心头有敬畏,就不会肆意妄为,无恶不作。懂得敬畏,我们才能善待别人,约束自己。

寒衣节习俗

寒衣鬼节的习俗,从周朝开始。据《礼记·月令》记载,阴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一天要举办庄重的祭祀活动。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拜,赏死事、恤孤寡。这里的死事就是指为国捐躯的人,孤寡指他们的妻儿。而祭祀中送寒衣的仪式,正是为了赏赐已故的亡人。之后上行下效,代代延续,便有了寒衣节的民俗。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送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以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祭奠祖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准备过冬

旧时候,寒衣节这天是换季的日子,当母亲的会把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穿上。穿冬衣是家里的女人主持的,男人们这天会去整理火炉、烟筒,安装清理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吃面条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天很多老辈的北方人会吃荞面、莜面,尤其是在山区。周朝时,入冬是以十月初一算起的,寒衣吃面跟我们立冬吃饺子有着类似的含义。

寒衣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孝和关爱老人,这是华夏儿女不能忘却的传统。通过祭祀的仪式,感受家风的传承,心怀感恩和敬畏,这才是鬼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珍惜稍纵即逝的年华,珍惜身边的人事物。天冷了,宜嘘寒问暖。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今日寒衣节丨中国祭祀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祝忠辉2024-01-16 13:02祝忠辉[山东省网友]203.5.60.231
    寒衣节让我对祭祀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顶0踩0
  2. myzone2024-01-12 20:57myzone[安徽省网友]103.47.250.148
    祭祀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和尊重祖先的情怀。
    顶6踩0
  3. 紫寒·冰旋2024-01-09 04:51紫寒·冰旋[云南省网友]202.149.246.152
    @眼泪打转丶却还保持微笑℡通过了解寒衣节,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和仪式。
    顶8踩0
  4. 眼泪打转丶却还保持微笑℡2024-01-05 12:46眼泪打转丶却还保持微笑℡[河北省网友]116.90.86.28
    祭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珍惜和传承。
    顶35踩0
  5. kema2024-01-01 20:41kema[辽宁省网友]202.165.190.194
    今日寒衣节,了解了中国祭祀文化的深厚历史,很有意义。
    顶20踩0
相关阅读
农历7月15是中元节 都有哪些习俗禁忌 看完后了解中国文化!

农历7月15是中元节 都有哪些习俗禁忌 看完后了解中国文化!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期,初秋夏末之时,农作物开始渐渐成熟,民间早就有祀祖的习俗,大家用新下来的新粮食作供品,向祖先报喜秋天的好收成

2012-03-09 #经典句子

至诚至敬:君子人格的情感基础 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至诚至敬:君子人格的情感基础 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孔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身参与祭祀,就像没祭过一样

2023-08-13 #经典句子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准备就绪 更多黄帝文化的“秘密”正在揭开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准备就绪 更多黄帝文化的“秘密”正在揭开

蒙蒙细雨中,浙江丽水的小城缙云已经准备就绪,仙都鼎湖峰下的黄帝祠宇正在等候五湖四海的华夏儿女前来祭拜

2019-09-24 #经典句子

有文化的旅行:一本不错的古建入门书|读《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有文化的旅行:一本不错的古建入门书|读《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曰:地上看山西,山西有古建筑2 8万处,占全国总数的近11%,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

2023-12-14 #经典句子

祭祀:中国节气文化的核心(上)

祭祀:中国节气文化的核心(上)

对中国人来说,节气中的祭祀,蕴含着对生命的寄托,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祭祀是节气系统中的核心意象。伏惟大地知四时,敬畏历史向未来。在漫长的时

2013-08-27 #经典句子

有酒 有故事 中国古代酒连着文化 千古名句或许有“酒味”?

有酒 有故事 中国古代酒连着文化 千古名句或许有“酒味”?

有传说的杜康、仪狄酒,自此我国五千多年酿酒与饮酒也构成我国一个独特的酒文化

2023-12-16 #经典句子

中国的酒文化起源已久 饮酒讲究礼节 哪些常识是生活中需要的?

中国的酒文化起源已久 饮酒讲究礼节 哪些常识是生活中需要的?

中国的饮酒与祭祀有关,比如前面所讲述的天子祭天地祖先等,酒是必不可少的

2009-09-10 #经典句子

外国人学中国人烧纸钱祭祖 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应该互相欣赏

外国人学中国人烧纸钱祭祖 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应该互相欣赏

祭祀的仪式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人信仰祖先构成的神灵,认为祖先能保佑后人

2023-12-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