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诗经》里的中医养生文化

时间:2023-12-28

我国中医养生学的起源、发展几乎与诗经同步,因此在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学内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人们养生的目的在于健康长寿。我国中医养生学的起源、发展几乎与《诗经》同步,因此在《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学内容。在中医“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理念的影响下,在饮食、医药、环境卫生、音乐等方面,古人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养生经验。

追求健康长寿

在《诗经》中,人们对生死已经有了较客观认识。如《小雅·常棣》中“死丧之威”,意思是切身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唐风·葛生》中“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认识到人的寿命应该在百岁左右。《曹风·蜉蝣》中“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诗人借助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需面临消亡的困惑,感叹生命的短促。

在感伤、叹息的同时,古人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向往已言表于诗歌,成为当时社会普遍现象。在《诗经》中有很多诗句,如《秦风·终南》中“寿考不忘”、《曹风·鸠》中“胡不万年”、《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商颂·烈祖》中“绥我眉寿,黄耇无疆”、《周颂·载见》中“以介眉寿,永言保之”、《小雅·天保》中“君曰卜尔,万寿无疆”、《小雅·甫田》中“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等。在整部《诗经》中,有“万年”13处、“万寿”3处、“万寿无疆”6处、“眉寿”7次、“寿考”8处。可见,古人对健康长寿的殷切希望和追求。

现代学者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中华书局1983年)中指出:“《尚书·洪范》列举五福,首即曰“寿”。《诗经》三百篇中屡有万寿、眉寿、寿考之文,殷商鼎彝殆无一器不言万寿、眉寿者。人类重视久寿,古今固无异致矣。”说明在《诗经》时期,“长寿”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长寿”成为社会中美好的祝福语,是人们养生的目的和动力。

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人们对于世间万物也充满了敬畏之心,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正如《小雅·天保》中“如月之恒,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尓或承。”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积累顺应自然的丰富经验,如《豳风·七月》中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日常生活和劳作中的顺应自然情况,享受丰收的回报,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四月秀葽,五月呜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医药保健

《诗经》中记载的动植物类、矿物类名达几百种。尽管《诗经》中记载的中医药知识还是零碎的、简单的、不确切的,但真实反眏了当时我国古人的保健养生情况。《诗经》中很少有直接用中草药来养生或疗疾记载,但从诗句字里行间透露出许多相关信息。如《卫风·伯兮》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古人认为萱草能舒畅情志,令人忘忧。

饮食养生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已趋向稳定,种类也很丰富,己经摆脱了果腹的单纯生理需求,转向更有益于身心的多样选择。传统饮食养生遵循的粮食作物为主食,各种蔬菜、肉类、鱼类为副的基本饮食结构,在《诗经》后800多年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所总结为“五谷为养、五果为辅、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

从食制而言,《诗经》时期普遍遵行的是一日两餐的习惯。第一餐为朝食,见《陈风·株林》:“乘我乘惧,朝食于株”,一般在早上7~9点之间;食第二顿饭,又称晡时,一般在下午3~5点之间,见《魏风·伐》中“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定时而有规律的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到今天,在黄河流域的部分地方仍保留有一日两餐的习惯。

《诗经》中还描述了当时的饮食追求与理念“以和为美”。例如《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和羹”是调和羹汤之意,“戒”是指和羹必备的五味,“平”是指羹的味道要平和。“以和为美”饮食理念对健康长寿有什么好处呢?据《周礼·天官·食医》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其养生意义在《黄帝内经》中说得更清晰:“谨和五味?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见“以和为美”的饮食理

居住卫生

《诗经》中,对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也有着很多记述。《诗经》中对有利健康的房屋选址要求不但与水源、耕田接近,还要考虑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大雅·公刘》中“相其阴阳

音乐养生

春秋时期,《诗经》中的诗篇都可以入乐,皆是可演奏的歌词,认为《风》《雅》《颂》为代表的诗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人们歌唱可以宣泄情感人们听后会感到心胸开阔、意气奋发,具有平心释躁的功能,能感化人的情志,使人趋于心理上的平和、健康状态。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意思是读诗使我振奋,学礼使我立足于社会,音乐使我自身修养得以完成。

《诗经》中的

诗,融人于景,融景于情,融情于歌,浑然一体,使人们体验生命的乐趣,产生精神慰藉。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对心理及个性进行调整,并且可以调谐人体脏腑功能,起到疗疾防病、保健养生作用。正如后来的《史记·乐记》(西汉司马迀)中指出的:“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这种养心养身作用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可见,《诗经》中所蕴含的养生内容虽与后世养生学相比还只是萌芽,但已显得丰富多样了。

闲话“自然疗法养生疗愈”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诗经》里的中医养生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一恋幽梦2024-01-18 01:29一恋幽梦[辽宁省网友]203.3.139.180
    读完《诗经》对中医养生的理解又深刻了一层,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
    顶1踩0
  2. 精灵与风2024-01-15 01:54精灵与风[湖南省网友]103.54.167.101
    《诗经》里的中医养生智慧,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顶0踩0
  3. 星海龙魂2024-01-12 02:20星海龙魂[江苏省网友]203.28.54.76
    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
    顶8踩0
  4. 小狮子2024-01-09 02:46小狮子[新疆网友]203.118.216.249
    从《诗经》里可以感受到中医养生思想的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顶2踩0
  5. ❥ˇ尐A❥2024-01-06 03:12❥ˇ尐A❥[四川省网友]103.60.230.156
    读了《诗经》才发现,古人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真的很高。
    顶2踩0
  6. sitemgceo2024-01-03 03:38sitemgceo[天津市网友]103.42.10.235
    @千古付笑谈 这些古诗里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知识,让人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顶2踩0
  7. 千古付笑谈2023-12-31 04:04千古付笑谈[福建省网友]123.50.179.88
    《诗经》里的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传统智慧的结晶,很有启发性。
    顶7踩0
相关阅读
让中医药在传统文化沃土上开枝散叶

让中医药在传统文化沃土上开枝散叶

...”的哲学思想,既构成了道教养生的理论基础,又融通于中医养生学之中。中医养生“不妄作劳”“精神内守”“形恃神而立”的思想和原则与道教文化一脉相承。由此可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成为中医大家的必要条件。...

2017-02-08 #经典句子

2020年度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20年度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摘要】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为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新的发展格局。部分省市出台支持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政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2011-04-04 #经典句子

中医药文化帮助师生“知未致未”

中医药文化帮助师生“知未致未”

中医药文化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将中医药文化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结合学校实际研发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知未课程”。———...

2008-03-04 #经典句子

弘扬中医 传承创新!桐乡市第十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

弘扬中医 传承创新!桐乡市第十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

...报-嘉兴在线」今天,记者获悉,在桐乡市第十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上,吴子英、钟毅、钟连江、于占文、马卫琴、吴渭人、沈之嶒、沈林兴、褚忠毅、石剑飞等10位桐乡市中医师(排名不分先后)获颁“桐乡市名中医”的荣誉...

2013-11-21 #经典句子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节”弘扬国医精粹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节”弘扬国医精粹

...源源不断的希望与活力。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在体验中医养生据悉,自2013年起,该校“中医药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7届,本届“中医药文化节”围绕“传承百年薪火、弘扬岐黄仁术”为主题,已开展校内外10多项活动。同学...

2007-01-21 #经典句子

中医中药中国行——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大型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

中医中药中国行——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大型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

...全面提高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的认同感,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1月19日,淄博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大型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

2013-07-21 #经典句子

传承中医药文化 探索新发展路径

传承中医药文化 探索新发展路径

传承中医药文化 探索新发展路径通讯员 黄萍药王山是药王孙思邈晚年行医隐居之地,景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众多中医药历史遗迹、古迹文物等资源是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珍贵史料与鲜活例证,是教育培训的丰...

2023-12-15 #经典句子

耀州区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耀州区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创新发展的意见》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的要求,在全区4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

2020-06-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