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绍兴为何盛产师爷?明清有句官场话 “师爷满天飞 无绍不成衙”

时间:2023-12-18

文|二知先生一个好汉三个帮,官场同样如此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叫做读史汇。

文|二知先生

一个好汉三个帮,官场同样如此。要想把官做好,必须有个好幕僚。秦汉时期,美其名曰门客;唐宋以来,幕僚又称军师,这类人多见于小说演义和民间传说,类似诸葛亮、徐茂公这样的历史人物。伴随明清皇权专制达到顶端,朝廷不再提倡官吏豢养私人部曲。所以,幕僚群体只得改头换面,改名叫做“师爷”。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离不开师爷。师爷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才学,成为古代社会的智囊,能够帮助雇主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明清时期,师爷成为上到丞相,下到地方县令必须雇佣的群体。其中,以绍兴的师爷最为出名。所以,明清流传一句官场话说“师爷满天飞,无绍不成衙”。

为何绍兴盛产师爷

早在明朝初年,曾有句话说“天下师爷,多半出绍兴”,至清朝中后期,绍兴师爷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天底下所有衙门的师爷,清一色由绍兴人担任。很难想象,绍兴师爷最鼎盛时,紫禁城中只能听到两种语言,一种是官话,另一种则是绍兴话。包括,后来绍兴女儿红和花雕酒也是从那时流传开来。

你不得不服,绍兴人聪明。绍兴的读书人往往才思敏捷、既会说话又会办事,作为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绍兴人喜欢以科举博取功名。科举哪有那么容易,很多人连续数次名落孙山后,便选择依靠做师爷谋生。

另外,绍兴人十分注重家族观念,老乡在外特别团结。大家相互帮衬,相互推荐,最后逐渐形成庞大的师爷群体。本质是,还是绍兴人比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情商比较高。近现代有太多历史名人全部出自绍兴,鲁迅兄弟、王羲之、陆游等等,都是生长于人杰地灵的绍兴。受到浓厚文风的影响,思想上便形成以文笔和口才谋生的观念。

师爷很有范儿

师爷要想有成就,当然要看他所依附的官吏。投靠名不见传的县令和实权在握封疆大吏,必然会有天壤之别。师爷也不是固定服务于某一个人,他们也会凭借自身的才学和声望,逐渐依附更有名气的雇主,比如清末中兴四臣李鸿章的师爷娄春藩,曾国藩的师爷房士杰,张之洞的师爷马鼎,左宗棠的师爷程贺等等。

历史上,最有名的师爷名叫邬思道。他是雍正时期,河南总督田文镜的师爷。邬思道牛气到什么程度,他曾自作主张以田文镜的名义,上奏折弹劾吏部尚书隆多。甚至,雍正皇帝批阅田文镜的奏折后,偶尔会在底下加一句“朕安,邬师爷安否”。邬思道能够让雍正皇帝,亲笔书写咨询朝政意见,足以见得他的水平有多高。

名气越大,自然薪水越高。邬思道号称清朝薪资最高的师爷,传说他的薪资是每天50两起步。他与田文镜谈妥的价格是,每天要拿一枚50两的元宝放在桌案,才肯提笔干活。

师爷的没落

纵观师爷群体,本质上与宦官、外戚并无二异,是封建官僚体系外,单独设立的一支干预朝政的势力。那么,它也不可避免地会由兴盛走向衰败。

笼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家看着师爷是个赚钱的行当,很多读书人科举入仕的意志开始动摇,纷纷投入到师爷群体。当师爷队伍逐渐扩大时,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到雇主。过去只有一个师爷时,封建官吏还能身体力行做些分内事,最后干脆将所有事务全部交给师爷处理。一时间,搞得扑朔迷离。

早在嘉庆皇帝在位期间,朝堂已经认识到师爷群体的问题,御史张鹏展曾上奏章要求“限制幕友以肃吏治”。然而,师爷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此时的师爷已经拥有盘根复杂的社会关系,很多都有强硬的后台,官吏碍于这些因素,又不得不任用他们,任由他们胡来。因此,清末以后,师爷的名声已经有些馊坏。

清末民初,很多绍兴传统知识分子并不太喜欢师爷群体。有时候,会以绍兴感到心里不舒服。比如,鲁迅先生定居北平教书的那些年,别人问他祖籍哪里时,鲁迅先生只回答对方“浙江”。梁秋实也曾以“绍兴”嘲笑鲁迅,说鲁迅“绍兴人,也许先天具有刀笔吏的素质”。此事,令鲁迅对梁秋实极其反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绍兴为何盛产师爷?明清有句官场话 “师爷满天飞 无绍不成衙”》,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阿然阿洁2024-01-10 07:49阿然阿洁[陕西省网友]223.220.28.12
    师爷文化是绍兴的一个独特标签,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顶3踩0
  2. 别样风2024-01-02 14:38别样风[台湾省网友]150.129.253.176
    师爷的存在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是绍兴历史的一部分。
    顶0踩0
  3. 李浩然2023-12-25 21:27李浩然[湖南省网友]203.22.131.55
    绍兴历史悠久,官场文化深厚,所以盛产师爷也就不足为奇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孔子找乞丐祖师爷借粮 乞丐祖师一句话 读书人因此还了2000年债

孔子找乞丐祖师爷借粮 乞丐祖师一句话 读书人因此还了2000年债

孔子找乞丐祖师爷借粮,乞丐祖师一句话,读书人因此还了2000年债众所周知,乞丐出身于社会底层,不仅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歧视,甚至在乞丐内部,也存在着不公的等级分配。为了寻求一个庇护,乞丐们往往会遭到一个行业保...

2009-01-13 #经典句子

被称为“盗墓祖师爷” 多年行盗赚6亿 伏法后一句话令专家蒙羞

被称为“盗墓祖师爷” 多年行盗赚6亿 伏法后一句话令专家蒙羞

他被称为“盗墓祖师爷”,多年行盗获利6亿,伏法后一句话令专家蒙羞在对于整个历史的考究当中,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了一些个史书的记载,很多像《史记》《资治通鉴》等等的一些个记载,可即便是最为正统的记载,...

2009-12-12 #经典句子

赵文卓深度解读说唱文化 刘聪形象比喻:曹植是feelstyle祖师爷

赵文卓深度解读说唱文化 刘聪形象比喻:曹植是feelstyle祖师爷

赵文卓带着“关门弟子”刘聪,做客易立竞的访谈节目《定义》。赵文卓深度解读说唱文化,“文化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小众音乐”瞬间有了格局。更有趣的是,刘聪形象比喻:曹植是feelstyle祖师爷。赵文卓直抒胸臆,希望...

2019-11-06 #经典句子

盗墓届祖师爷 盗取好几亿文物 判刑时一句话让专家脸面无光

盗墓届祖师爷 盗取好几亿文物 判刑时一句话让专家脸面无光

说起姚玉忠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了,他是内蒙古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却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的盗墓案头号犯罪嫌疑人。当然做这种事肯定是要受法律的惩罚的,他最终的结果也是不太好,背叛了一个死刑...

2008-09-25 #经典句子

他是盗墓祖师爷 30年盗了5亿文物 被抓后说的话让专家沉默

他是盗墓祖师爷 30年盗了5亿文物 被抓后说的话让专家沉默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除了祭祖,还有一种产业祭祖。比如大家公认的鲁班是木匠的始祖,杜康是酒业的始祖,陶朱公是商业的祖师爷,这种崇拜的产生与古人的智慧有关。盗墓是一种并不光彩的职业,盗墓者多与"圣人"什么的并...

2023-07-11 #经典句子

这个人是现代版盗墓祖师爷 入狱后说了一句话 让盗墓界敬佩不已

这个人是现代版盗墓祖师爷 入狱后说了一句话 让盗墓界敬佩不已

近些年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有一类小说备受年轻人喜欢,盗墓小说一时间成为网络小说的一部分,而盗墓小说鼻祖天下霸唱写的《鬼吹灯》一时间风靡网络。随着这两年科技的发展,拍摄盗墓小说的影视剧火了起来,让人们更...

2014-01-09 #经典句子

盗墓“祖师爷” 入行30年盗取5亿文物 判刑时一句话令专家沉默

盗墓“祖师爷” 入行30年盗取5亿文物 判刑时一句话令专家沉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把专业做到极致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是受到万人的敬仰。俗话说得好,不怕流氓坏,就怕流氓有文化。如果有的人将他们的心思用在一些邪门歪道上,就会给这个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

2023-07-11 #经典句子

他被称为健美祖师爷 一句莱维激励无数人 如今却与轮椅为伴

他被称为健美祖师爷 一句莱维激励无数人 如今却与轮椅为伴

在健身房混迹的时间长了你就会听到有人喊这样一句口号“耶巴蒂,莱维贝贝”当人们喊出它以后面对再大的重量也不胆怯了甚至还能再多做两次十分神奇这句听起来让人一头雾水的话语是健身爱好者才能读懂的暗号它源自一句...

2023-11-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