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参透了对于人生和信仰的“领悟”

时间:2023-12-1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杜甫《赤壁赋》

1000年前一个寻常的夜晚,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苏轼与朋友们泛舟游赤壁,这一路的所见所感,皆让苏轼联想到自己的悲惨仕途,于是诗兴大发,留下《赤壁赋》这一千古名作。

苏轼的一生就像是一朵绚丽的烟花,上升闪耀之后,剩下的便全是黯淡坠落。

早些年间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进京赶考的时候,凭借一卷文笔优异的《 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但是欧阳修却把他错认为自己的弟子,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就把苏轼安置在了第二名的位置上,苏轼在文中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举出尧和皋陶对刑法的互相制约的例证,这让欧阳修和另一个考官找不到出处。

等到苏轼拜见他俩的时候,两人趁机询问,苏轼笑道说:你俩肯定找不到,因为这是我编的。欧阳修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赞叹苏轼的敢于创新和豪迈,对苏轼是连连称赞。

因为这一件事,苏轼名动京师,但是任谁也想不到这便是苏轼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在苏轼在京城本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家中传来了噩耗,母亲病故,苏轼只能回家奔丧。

再次回来之后苏轼,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先是乌台诗案,苏轼所写的诗被有心之人挑出毛病来上奏给皇上,气的皇上直要杀了苏轼,后来多亏了太祖赵匡胤留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救了苏轼一命。

后来过的也不太平,59岁的时候,苏轼再次被贬,在前往惠州的路上,苏轼便参拜了南华寺,也留下了一首同名诗《南华寺》。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苏轼此时已经信佛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诗中加黑部分苏轼说道:“我本来就是一个修行的人,前三世都是佛门弟子,只不过出了一个闪失,我才落入了凡间,受到百年的痛苦和折磨。”

而事实也似乎应了苏轼的所言,苏轼的一生都非常痛苦,在即将要大有作为的时候扼住了他的喉咙,好不容易走上了仕途又遭小人陷害,在上任途中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自己的小儿子也早早夭折,而此时的苏轼路费也悉数用尽。

于是苏轼便只能把自己交付给佛教,心中有一个信仰,活着也就有一丝动力。

而在1101年前,苏轼也迎来了自己的终结,此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是挚友维琳方丈,维琳方丈在苏轼最后的一刻一直提醒苏轼“勿忘西方”,而苏轼仿佛在自言自语,留下了“这一世”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代表他对于人生和信仰的感悟:“西方不无,着力即差。”

尽管苏轼的人生不顺,但是苏轼却把生活带给他的苦难转化成了经典的诗句,而苏轼本人也是历史上罕见的诗、文、书、画、词全能型奇才,苏轼不刻意为文,但常常文绝千古,不可以为人,但是名重九州,如果说什么最能代表苏轼,那么一定是苏轼的词。

北宋向来以词出名,而苏轼正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也是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的领军人物,如果您还不知道苏轼的词,那一定要来看看这本《苏轼词传》。

这本书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遭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的能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苏轼的经典形象。

读他的词,可以医心,品他的人生,可以让人奋发,相信这本书会带给您很好的感官体验,也绝对会成为您茶余饭后的首选。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 参透了对于人生和信仰的“领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敷衍的温柔▄2024-01-08 17:39敷衍的温柔▄[火星网友]203.9.76.136
    苏轼的临终遗言让人震撼,他对于人生和信仰的领悟真的很引人深思。
    顶10踩0
  2. OnlyAchoo2023-12-30 13:47OnlyAchoo[河南省网友]202.90.225.56
    苏轼临终时的话语让人感叹,他的领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
    顶8踩0
  3. 开着托拉机迎接冬天的到来2023-12-21 09:55开着托拉机迎接冬天的到来[安徽省网友]203.1.76.162
    苏轼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真是让人深思,他对于人生和信仰的领悟真的很深刻。
    顶0踩0
相关阅读
苏轼真正参透人生的宋词名句 虽只有7个字 却蕴含无限哲理

苏轼真正参透人生的宋词名句 虽只有7个字 却蕴含无限哲理

谈到苏轼必然会谈到他的黄州之旅。因为就是从这里开始,苏轼的人生才真正得到了升华。乌台诗案的余波之后,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来到黄州。经历了世间的残酷,苏轼一颗忠君爱国之心虽然并没有被淹没,但是却也让他把更...

2023-12-27 #经典句子

苏轼这4句参透人生况味的词句 读懂便受益一生

苏轼这4句参透人生况味的词句 读懂便受益一生

编者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欢迎关注“书友文心”,共同交流!当我们经历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内心五味杂陈之际,头脑之中总是会浮现出这样一个人:他,有着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同时又有着悲...

2023-06-20 #经典句子

苏轼生前最后一句话 道出对于人生和信仰的感悟 尽显大智慧

苏轼生前最后一句话 道出对于人生和信仰的感悟 尽显大智慧

...忘西方”,而苏轼仿佛在自言自语,留下了这一世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代表他对于人生和信仰的感悟:“西方不无,着力即差。”这句话的意思是,西方世界不是没有,但使力就全错了。苏轼,曾经站在了人生己欲和物欲的最高...

2022-11-20 #经典句子

苏轼和朋友醉酒 被友妻棒打 愤然写下此诗 形成一成语流传千年

苏轼和朋友醉酒 被友妻棒打 愤然写下此诗 形成一成语流传千年

...“谈空说有” 是指钻研佛学,而“狮子吼”在佛教中有参透真义的象征,所以这四句话其实是苏轼借佛讽刺柳氏。“河东”是柳姓的故乡,这里用以代指柳氏,从这首诗之后,“河东狮吼” 这个词语便流传开来,成为了悍妇的...

2018-06-13 #经典句子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四句 却令人醍醐灌顶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四句 却令人醍醐灌顶

...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苏轼在这首诗中参透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学习。同样,他的人生态度也值得我们借鉴。苏轼一生遭遇多次贬谪,但面对艰难的环境,却总能乐观...

2014-02-22 #经典句子

两个吃货 文采矍铄 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自得其乐 苏轼还有一个?

两个吃货 文采矍铄 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自得其乐 苏轼还有一个?

...讥、苦、乐,详见《释氏要览·澡静》。佛印和尚都尚未参透,所以,拿东坡说参透了,那难免要试一试了!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佛印禅师。而这也就是典故:“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出处。”那到底是什么...

2022-12-16 #经典句子

李商隐的悲痛千古名句 被苏轼引用后 成为经典爱情诗!

李商隐的悲痛千古名句 被苏轼引用后 成为经典爱情诗!

...都说诗词不分一家,互相感染的,他们是相依现存的,要参透一句好诗很不容易,轻易弄懂其中含义的往往没有任何价值,他的这句千古名篇《无题》据说被苏轼运用后,很快就成了诗文界的经典文,一起来看看。李商隐的这首...

2017-07-18 #经典句子

民国最独一无二的大和尚 活了2个甲子 临终一句话至今没人参透

民国最独一无二的大和尚 活了2个甲子 临终一句话至今没人参透

...得转载!民国最独一无二的大和尚,活了2个甲子,临终一句话至今没人参透小编虽然暂时还没有宗教信仰,但一直觉得信仰的能力很强大,小时候看过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当时就很好奇是什么能让佛祖做到那种程度,后来才...

2010-1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