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郭嘉不死 便无三国 这句话靠谱吗?

时间:2023-12-10

郭嘉在世的时候配合曹操搅动风云,奠定了几场胜局,建立辉煌战绩,确实不假,至于未来还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不好猜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经常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小编认为这话说得有点大了!

因为历史没有假如,总是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郭嘉在世的时候配合曹操搅动风云,奠定了几场胜局,建立辉煌战绩,确实不假,至于未来还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不好猜测。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涌现更完美和优秀的人才出来,新人新气象,大浪淘沙,旧人注定被新人淹没。

江南人杰地灵,历来卧虎藏龙,新一批杰出代表逐渐崭露头角,如卧龙、凤雏、徐庶、陆逊等人物,包括能文能武的周瑜都是曹操不可小觑的人物,比起北方那些诸侯,是不是更难对付?

所以别看曹操在北方打仗势如破竹,但是转换了对手,转换了战场,物是人非还会和先前一样吗?

即便郭嘉在世也会有三个坎儿过不去:

第一、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唯一认可,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物只有刘备,不管是不是在试探,他都把刘备当作潜在对手看待。所以,曹操发出感慨:“天下可称为英雄之人,唯使君与操耳!”

当曹操灭掉所有他看不起的宵小之辈后,有资格跟他竞争天下的刘备还活得欢蹦乱跳呢,刘备不死,怎能说便无三国?

第二、不管郭嘉在不在世,谁都不能忽略诸葛亮的崛起,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为刘备谋划好三分天下的布局,如此一个有大战略,大格局眼光的人,该如何摆放他的位置?既然诸葛亮已出世,哪会让郭嘉一人称雄?

第三、我们可以看看赤壁之战前,曹操面对的对手都是些啥样的人?

吕布,匹夫之勇;马超有勇无谋;张绣,碌碌小人;袁术,冢中枯骨;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郭嘉跟随曹操打败的是没看在眼里的三流人物,而真正的对手都集中到了江南,曹操与这些敌手对抗的时候,既使郭嘉在世,能保稳坐钓鱼台吗?

所以,三道坎,坎坎致命,哪那么容易过关?

孔明初出茅庐协助江东火烧赤壁,替刘备谋定荆州,发展到后来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发明诸葛连弩、八卦阵、孔明灯,研造的木牛流马至今都没有人能破译技术,这是郭嘉无论如何掩盖都不住的光芒吧?

其次刘备不是袁绍,孙权不是袁术,更没有人是刘表,仅刘皇叔的在民间的威望足以跟曹操抗衡。别忘了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都惧怕曹孟德的残忍,信服刘皇叔的仁义,从这一点来讲,动不动就喜欢屠城的曹操想统一天下,有多大的可能?

想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三万人马敢与刘邦的三十万人对战,三万人杀的刘邦几十万大军顷刻间分崩离析,四散奔逃。逃命过程中刘邦躲在马车内,为减轻重量几次都把自己孩子踢了下去,由此看出项羽战力该有多猛?

但项羽偏喜欢意气用事,火烧八百里阿房宫,一夜间坑杀已经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兵,刚刚得势就派人暗杀了义帝怀王,这一笔笔恶行,老百姓都记着呢!所以垓下战败逃命途中,向百姓问路,百姓故意给他指了一条岔路,导致项羽走上绝路,乌江边自刎而死。

虽然也有人提供了一条小船让他渡江,但他知道自己背离民心太久,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堂堂西楚霸王至死不愿过江东,主要原因是自知被人民抛弃,哪还有一战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道理,新野百姓知道曹丞相率兵来攻,纷纷扶老携幼远走他乡,宁死不当曹操统治下的子民,你说这样的统帅有一统天下的基础吗?

再看赤壁之战,有人说曹操输在赤壁这关键的一战,假如郭嘉在世肯定不会让曹操上当,江东的火攻之术也就没有了用场。如果曹操没有赤壁惨败,难说会有天下一统的可能吧?

关键是,赤壁这一战曹操注定打不赢啊,为啥这么说呢?

首先,曹操统一北方后,兵强马壮,要人有人要枪有枪,然后又一路撵着刘备打,打的刘备屁滚尿流;打的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全军将士,包括曹操,狂傲自大情绪爆棚。

俗话说骄兵必败,这种情绪一上来,难免目中无人,难免经步了袁绍的后尘,而不自知!

曹操先写过一封信吓唬孙权,信中充满了自满和对江东军民的轻慢,此举没有吓住江东反而激起了孙权和周瑜等人的斗志。曹操号称八十万之众盘踞江北,所谓的号称当然是不足八十万,实际呢?按周瑜的预计大约也就二十来万吧,这个数字包括平定袁绍得来的十万,刘琮投降的水军七八万,老部队自有三四万,没别的了吧?

其次,就这二十来万人马,真正能擅长水战的又有多少呢?只有蔡瑁张允新投降来的七八万,即便江东没有派无间道献出战船连锁计划书,曹操也会自己想法连起来,因为只有连起来铺上木板结成水寨,他的北方兵将才能上船参加战斗,多疑的曹操不会信任荆州兵,更不会把宝都压在两个降将头上,对吧?

当然,郭嘉在世的话,可能会阻止,但是此时曹操北方部队十之四五水土不服,都拉稀了(一说是血吸虫病),哪还有战斗力?剩下一半的兵可以打仗但是上不了船啊,到上面就晕船怎么打仗?所以他还是需要依靠荆州水军,一面怀疑蔡瑁张允,一面又想让他们出力,这可能吗?

而江东呢?周瑜亲自操练的水兵三万加上刘备方面的两万,合计五万,打起来的时候孙权亲自督战又派过来两万,也凑了六七万人马,江东占据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不落下风吧!

所以双方用在刀刃上的战斗力,算是旗鼓相当,再加上刘备、孙权和周瑜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小瞧不得啊!

然后诸葛亮从中斡旋,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曹操不得不损兵折将狼狈收场!

这么来看,把江山一统的愿望压在郭嘉身上,期望值不是有点过高了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郭嘉不死 便无三国 这句话靠谱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駑馬⑩、駕|2024-01-08 03:26|駑馬⑩、駕|[台湾省网友]163.125.90.59
    如果郭嘉不死,那曹操在赤壁之战可能就不会败给周瑜了。
    顶4踩0
  2. -巧合而已△2023-12-29 12:51-巧合而已△[青海省网友]124.201.20.144
    这句话有点夸张了吧,三国局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死。
    顶10踩0
  3. 雾外青山2023-12-19 22:16雾外青山[山西省网友]203.81.19.109
    郭嘉不死,三国局势肯定大不一样啊!
    顶17踩0
相关阅读
郭嘉 孙策都是英年早逝 然而郭嘉说的一句话 却预言了孙策之死

郭嘉 孙策都是英年早逝 然而郭嘉说的一句话 却预言了孙策之死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这句话的的意思就是说孙策没有准备这么掉以轻心,即使有百万大军,也只是相当于一个人行走,倘若被刺客发现,必死无疑。而事情的发展就如同郭嘉预料到的一样,孙...

2023-09-30 #经典句子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其实前面还有半句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其实前面还有半句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句话被津津乐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是大家都记得这句话,关于他的前半段却不知晓。郭嘉郭嘉在帮助曹操建立基业的时候,诸葛亮确实是在茅庐中隐居。当时的天下已经大乱,并且诸葛亮身边还有一个势力挺大的集团—...

2023-11-17 #经典句子

鬼才郭嘉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这句话是最好的答案

鬼才郭嘉到底有多厉害?曹操这句话是最好的答案

...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更加极大的证明了郭嘉的才能有多强!

2007-11-30 #经典句子

魏国谋士众多 为何郭嘉脱颖而出?曹操这句话说明了一切

魏国谋士众多 为何郭嘉脱颖而出?曹操这句话说明了一切

说起三国中的有名气的谋士,诸葛亮的名气在民间流传最广。而有一人,才能不虚诸葛,被史书上称为“世之奇士”,为曹操破吕布灭袁绍立下大功,此人便是鬼才郭嘉。曹操这样评价郭嘉: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在曹...

2018-12-15 #经典句子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后面还有一句 这句话才是真正影响了三国走向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后面还有一句 这句话才是真正影响了三国走向

...既然出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后面也应该还有一句话,而这句话恰恰是影响了三国的一个历史走向,且看下文。郭嘉是曹操麾下的著名谋士,史书上称他为世之奇才,公元207年郭嘉病逝,而这一年刚好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被刘备...

2023-05-31 #经典句子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后面一句被忽略 却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后面一句被忽略 却影响了三国历史走向

...207年11月份,也就是郭嘉去世的那一年,所以坊间流传的这句话首先说的就是时间上的巧合。另外一点就是说的诸侯争霸的巧合,赤壁曹操大败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意思是说如果郭嘉还在世的话这...

2023-07-21 #经典句子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曹操给出了答案!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曹操给出了答案!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究竟是谁口中说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它是中国民间对三国这段历史,传播的一段佳话,是对曹魏谋臣郭嘉的一种肯定。既然是民间传说,当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会持否定的态度,纷纷提出了质...

2023-08-31 #经典句子

奉孝不死 孔明不出这句话是真的吗?郭嘉和诸葛亮相比 孰强孰弱

奉孝不死 孔明不出这句话是真的吗?郭嘉和诸葛亮相比 孰强孰弱

...明不出。奉孝就是郭嘉,孔明呢就不多说了就是诸葛亮。这句话不能说明郭嘉优于诸葛亮,况且两个也没有交锋过。所以孰强孰弱没办法判断,也只是猜测。主要因为郭嘉死的那年也正巧是诸葛亮出山那年,这也是纯粹的巧合而...

2023-10-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