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他文武双全 是功勋卓著的平陈名将 历侍两朝五帝却因言获罪

时间:2023-12-10

那么他到底是谁?他有何功劳,他的性格如何,为何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功臣将领,最后竟会因言语不慎,落个惨死的下场呢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9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他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是平陈战争中隋文帝任命的下游主力战将;他名列隋朝"四大名将”,功勋卓著,被朝廷封为上柱国宋国公;他恃功自傲,目中无人,遭致牢狱之灾,被除名为民;他批评皇帝,违背父命,最后因言获罪,惨遭屠戮。那么他到底是谁?他有何功劳,他的性格如何,为何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功臣将领,最后竟会因言语不慎,落个惨死的下场呢。

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年),金州刺史贺若敦因抱怨朝廷赏赐不公,被权臣宇文护逮捕下狱,最后定下死罪。临死之前,他对一年轻人说:“我一生立志平定江南,现在要死了,肯定实现不了这个志向了,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完成我的心愿。我就因为乱说话才遭致死罪,你千万要记住这个教训”。说完这话,他让眼前这个年轻人张开嘴,然后拔出一个锥子,一阵乱捅,只见这个年轻人满口流血,惨不忍睹。那么这个惨遭捅舌的年轻人到底是谁?他与这个贺若敦到底是何关系呢?

虽说此时,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还名不见经传,但二十四年后,他将一鸣惊人,成为朝堂显贵、位列公卿。他就是隋朝一代名将贺若弼。

少年英雄,文武双全

贺若弼从小就胸怀大志,好读书写文。非但如此,他还继承了父亲能骑善射、骁勇异常的非凡武略基因,应该说年纪轻轻,他就是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年轻俊才,在当时也是名重一时,小有名气。北周宗室,齐王宇文宪闻得贺若弼的大名,就延揽他到自己的麾下,充作幕府亲信。

北周武帝在位时,上柱国王轨曾对皇帝宇文邕说:“我曾和贺若弼谈论太子,他也认为太子将来不宜为帝”。宇文邕一听,就召来贺若弼问话,贺若弼深知此时太子地位已固,难以撼动,为避祸患,就违心对武帝说:“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这话的意思是说:太子现在声望很好,学业有成,也没有听说有何过失。武帝听完这话,默不作声,我猜测武帝可能知道贺若弼言不由衷,故而以沉默应对。等贺若弼退出皇宫,王轨气得浑身发抖,质问他为何言口不一。贺若弼就说了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意思是说:君王做事不密就失去臣子信任;臣子做事不密就丧失生命。果然,待到武帝驾崩,太子继位后,周宣帝宇文赟就借故处死了托孤老臣王轨。贺若弼因为谨言慎行,得以保全性命。

效力新朝,委以重任

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矫诏辅政,成为大丞相。来年,也就是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周自立,建立大隋,改元开皇。隋文帝那是雄才大略的君主,继位伊始,他就有心荡平江南,一统九州,于是就向高颎征询平陈大将人选。高颎和贺若弼是至交好友,自然很了解好友的才干。借着这次皇帝问话之机,高颎顺势就推荐了贺若弼。并对文帝说:“朝廷大臣,论及文武才干,没有超过贺若弼的”。于是文帝就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贺若弼聪明过人,他马上就从这道任命诏书中,看出皇帝隐秘的用心所在。为此还赋诗一首给寿州总管源雄,表达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诗曰: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骐驎上,无我二人名。

担任吴州总管期间,贺若弼仔细勘察隋陈边境地形,研究陈军布防情况,还向文帝上表,进献平陈十策,文帝大喜。赐赏宝刀,以示优宠。坐镇吴州几年,贺若弼就经常对陈朝实施疲敝之计。每次换防,贺若弼就命军士遍张军旗,故意把声势造得很大,吸引陈军,待到陈军集结完毕,准备迎敌时,贺若弼再分遣军队调防,长此以往,陈军对隋军换防时的大阵势就见怪不怪,开始习以为常、麻痹大意起来。

跨江作战,平定江南

开皇八年(588年),五十万隋军,兵分三路,准备渡江平陈。贺若弼隶属长江下游战斗序列,受行军元帅晋王杨广节制。次年正月,贺若弼趁陈军松懈之机,突然渡江,陈军猝不及防,大惊失色。很快遭到突袭的陈朝南徐州被攻占,刺史黄恪被捉,贺若弼首战告捷。为争取民心,严肃军纪,统帅贺若弼下令:隋朝军士但有扰民、向民间买酒者,立斩不赦。因此贺若弼统帅的军队过境时秋毫不犯,此举大得陈民之心。

在蒋山白土冈战役中,贺若弼力战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人。隋军起先因寡不敌众,作战不利,暂且退走。待到陈军兵疲将惰之时,贺若弼大叫一声,一马当先,率领隋军杀了个回马枪,陈军恃众无备,因而大败,陈军大将萧摩诃竟也被生擒活捉,做了俘虏。

因为被陈军主力拖住,贺若弼进军迟缓,等到贺若弼率部从北掖门进入建康城时,韩擒虎早已趁虚而入,抢先一步,攻入宫城,活捉了陈叔宝。等到韩擒虎唤来陈后主与贺若弼相见时,陈后主战战兢兢,跪拜于地,贺若弼就安慰后主说:“上国之臣当下邦之主,这是跪拜的礼节,你归降大隋,仍不失王侯之位,不必忧虑”。其实贺若弼对陈叔宝未能被自己所擒一直耿耿于怀,为了这个首功,他甚至与同僚韩擒虎互相责骂,拔刀相向。

荣宠已极,恃功自傲

高祖杨坚听闻平陈战斗过程,深知贺若弼居功至伟,就特别下诏,专门表彰。当贺若弼得胜还朝时,文帝猥自枉屈,还亲自迎接远道而来的贺若弼。并握着贺若弼的手说:克定三吴,公之功也。意思是说:平定江南陈朝,都是你的功劳啊!

论功行赏,文帝特授官贺若弼上柱国,加封宋国公,食邑三千户。拜右武侯大将军。另赐缣帛八千段,宝剑、宝带、金雍瓦、金盘各一个,和雉尾扇、曲盖,杂采二千段,女乐二部。还赐给他一个陈国公主为妾。贺若弼的兄长和弟弟都被朝廷封官刺史或将领之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出将入相的传统,贺若弼在平陈战争中功劳很大,因此他就盲目地认为,自己得胜还朝肯定会被任命为宰相,结果自己没能荣升为宰相,倒是和他一起参与平陈的功臣,杨素被授官尚书右仆射。贺若弼不由得妒火中烧,常怀怨望之意,文帝得知后非常不快,但念及他的功劳,仅颁旨将其免官。按说皇帝此举,已经算是给居功自傲的贺若弼敲响了警钟,但贺若弼并未体谅皇帝的良苦用心,依旧我行我素,后竟因罪下狱,不过念及贺若弼平陈功劳,一直到文帝驾崩,贺若弼都安然无恙。

随扈北巡,因言被诛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崩殂,杨广继统。隋炀帝其实对贺若弼一直很不感冒,在炀帝心中,贺若弼其实就是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业三年(607年),贺若弼随扈,从驾北巡,行至榆林。因为私下和高颎宇文弼议论皇帝,被小人告发,隋炀帝闻知情况后龙颜大怒,竟以“诽谤朝政”之罪,将其诛杀,时年六十四岁。

将星陨落,死因之谜

贺若弼一生,大起大落,他早年既有跨江饮马、平定江南的辉煌,又有晚年被天子疏远冷落、闲置在家的落寞,最后竟因言获罪,死于非命,其命运实在让人唏嘘感叹。行文至此,我们不禁好奇,私下议论皇帝,这原本不算什么大过,为何杨广非要置贺若弼于死地呢?这其实内含深刻原因。我觉得贺若弼之死,既有贺若弼本人性格原因,又有皇帝自身的考虑。

(一)居功自傲,皇帝不满

平陈之后,贺若弼常以未能官至宰相而大发牢骚,以致被下狱论罪。有一次隋文帝就对贺若弼说:“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让高颎、杨素做宰相,你总是说这两个人没什么本事,只会白吃干饭,这是为什么?

贺若弼就说:“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

这话大意是说:高颎是我的朋友,杨素,那是我舅舅的儿子,我很了解他们的本事,所以才那么说。

虽说与贺若弼对话的是隋文帝而不是隋炀帝,但是这番对话,杨广后来肯定会知道的。在权欲极盛的杨广看来,你贺若弼凭借功劳,对我父皇都能如此不逊,恐怕内心深处,就更不把我这个嗣皇帝放在眼里了。

(二)妄自尊大,得罪太子

当年平陈战争中,贺若弼所部隶属晋王杨广麾下,可是贺若弼为抢功,竟然先期决战,违抗军命,这让行军元帅杨广非常不爽,在杨广看来,贺若弼目无上司,有组织无纪律,这还得了。不过整个战争中,贺若弼的确功勋卓著,父亲文帝又很宠信他,而当时自己仅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普通王子,因此即便生气也无可奈何。

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广替代杨勇,成功夺嫡,成为新任太子。有一次,太子杨广问贺若弼:

杨素、韩擒、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

这话是说:杨素、韩擒、史万岁这三个人,被世人一致认为是今之良将,相比之下谁优谁劣呢?

贺若弼回答:

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这话大致意思是:杨素是员猛将,不是谋将;韩擒虎是员战将,不是统帅之将;史万岁是马上将领,不是大将才。

于是杨广就又问:那谁是大将呢?

贺若弼说:只有靠殿下抉择了。

言外之意,大将肯定是我贺若弼啊,舍我其谁。

杨广听到贺若弼这个回答,会不会很高兴。当然不会,因为杨广那也是自视甚高、骄傲之人,他哪里容许别人如此无视自己,他之所以和贺若弼有此交谈,其实就是希望贺若弼承认他这个太子才是大将之才!而现在贺若弼却不揣冒昧,想抢这个荣誉头衔,杨广当然非常不悦。

(三)清除遗存,新君立威

自文帝登基称帝以来,贺若弼就追随左右,文帝统治的时间又比较长,因此像高颎贺若弼这帮老臣,其实都已经习惯于文帝的治国风格了,那就是崇实务本,不慕虚华。而新任皇帝隋炀帝,一上台就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巡行塞北,南下江都。这一系列大工程和大活动,在这帮崇尚艰苦朴素的老臣看来简直就是犯罪,新君杨广如此劳民伤财,不恤百姓、好大喜功,俨然就是胡作非为的暴君嘛。贺若弼和高颎私下就曾说:“当年周宣帝大兴土木时,我们就说他像亡国之君,而当今皇帝所为和宣帝相比,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个儿皇帝和文帝相比,差远了”。你想这话传到杨广耳朵里,隋炀帝能不火冒三丈吗,心说你们这帮老家伙挟功自傲,凭借我爸爸的宠幸,不把我这个当今皇帝放在眼里,分明就有无君之心。为此,恼羞成怒的隋炀帝才对贺若弼等人痛下杀手。这也可以理解为因治国思路不同,清理文帝政治遗存,杀人立威,人为制造上君杀臣的历史悲剧。

(四)杀一儆百,拒谏饰非

某种意义上说,隋炀帝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例如营建东都,开凿运河,修筑长城这些大工程,从巩固隋朝统治这个角度上来讲,其实并无不妥。只是具体实施,节奏太快,超出了当时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因此这些利在千秋的大工程,虽说对中国历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我们今人看来也无比正确,但它却罪在当代啊。当时苦不堪言的民众肯定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认识,他们当时绝对都是诅咒这些工程的。

杨广雄才大略不假,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极其自负、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狂人,从来不以善于纳谏见长。他自己就曾说: 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名,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

这话的大概之意是:我生性最不喜欢别人提批评意见。如果位高权重的人还希望以此来获取名声,我很看不惯。如果是地位低的人进谏,虽然可以稍微宽恕谅解,但最终也不会放过他。你要知道。

我猜测隋炀帝肯定是商鞅“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句话的忠实信徒。杨广规划这些大工程,事先征询大家意见时,其实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的,这些老成持重的大臣认为工程浩大不说,还太劳民伤财、损耗国力,但是一意孤行的杨广丝毫不为所动。因此继位三年来,朝廷不断有人挺身而出,指摘批评皇帝,这就让唯我独尊的杨广忍无可忍,所以他这次就借诛杀贺若弼高颎宇文弼来震慑群臣,行为背后的意思是说:连功勋卓著的老臣重臣,因为议论我,我都毫不留情,予以杀戮,更遑论你们这帮资历很浅的官员了。后来的历史表明,诛杀老臣等于是在为后来他西行张掖,经营西域,三征高句丽鸣锣开道。

总之,贺若弼以悲剧结束人生,一定程度上和他骄傲自大,口不择言的性格密切相关,毕竟帝制时代,作为一个大臣,即便一时的无心之言,都有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何况贺若弼侍奉的又是隋炀帝这样千年不遇的暴君,那横死的几率就更大了。临终之前,贺若敦对儿子有两大遗愿,第一平定江南,贺若弼做到了,但是第二要谨言慎行,贺若弼却未能慎终如始。例如早年他曾和王轨议论太子宇文赟,这其实已经犯了人主之忌,只不过在周武帝面前贺若弼临时改口,才得以与死神擦肩而过。可是等到后来平定江南,成为显赫功臣后,他就开始居功自傲,忘乎所以了,以致最后惨遭屠戮。估计九泉之下,贺若弼也定然因违背遗训无颜见父亲于地下(完)。

参考文献:

《隋书》——魏征(唐)

阅览后请别忘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和转发支持作者。关注账号:闲话古今,精彩内容持续更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他文武双全 是功勋卓著的平陈名将 历侍两朝五帝却因言获罪》,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Zephyr2024-01-03 07:46Zephyr[重庆市网友]49.141.157.9
    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言行之间诠释了不同的传奇故事。
    顶0踩0
  2. 溯央2023-12-22 05:44溯央[天津市网友]203.57.58.48
    这位名将的经历真是传奇,文武双全的才华让人敬佩。
    顶6踩0
相关阅读
大明名将被冤杀 临砍头前说了一句话 尽显英雄气概 不服不行

大明名将被冤杀 临砍头前说了一句话 尽显英雄气概 不服不行

...石亨、张鞁就将于谦逮捕入狱,第六天便以意欲谋反之罪名将其杀害。之后,他们又罗织罪名,大肆牵连,借机打击异己,朝堂为之一空。范广由于是于谦推荐的,石亨和张鞁便诬陷说他是于谦的党徒,和于谦一起谋立外藩(指...

2023-10-09 #经典句子

吕后一句话 刘邦就将功勋卓著的异性藩王 剁成了肉酱

吕后一句话 刘邦就将功勋卓著的异性藩王 剁成了肉酱

谈起刘邦,我相信不同人会对他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可能有人认为他是明君,知道国家局势,懂得要进行大规模的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碌碌无为的一个人,毕竟他的天下,是靠着自己手下的各路谋士和武将...

2023-11-27 #经典句子

历史上唯一的五帝之后的杨丽华真的是宇文护和独孤般若的女儿?

历史上唯一的五帝之后的杨丽华真的是宇文护和独孤般若的女儿?

杨丽华说起此人可谓是极其传奇,她是历史上唯一做过五位皇帝的皇后,但是随着电视剧独孤天下的热播越来多人觉得杨丽华是宇文护和独孤般若的女儿,那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历史上记载杨丽华她的父亲是隋朝开国君主,...

2012-05-27 #经典句子

三国里因为他的几句话 几万人无端被杀 可是却没有人责备他

三国里因为他的几句话 几万人无端被杀 可是却没有人责备他

...个道理虽然很简单,却很少有人做到。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将,他功勋卓著,连诸葛亮经营了几十年的蜀汉都是他打下来的,可是,就是因为他的那张臭嘴,蜀国差点得而复失——而他本人更加悲惨,虽然建立了不世之功,却和...

2023-10-22 #经典句子

他一句话成座右铭 平经济危机手段高 后人是四代皇帝的诸葛亮!

他一句话成座右铭 平经济危机手段高 后人是四代皇帝的诸葛亮!

...锋的前线时,他整军经武,修城筑寨,领兵作战。后来的名将狄青,种世衡都是他发现提拔的。使每每战胜宋军的西夏人听说对手是他就哆嗦。西夏军跟宋军Pk时经常是逮谁揍谁,唯独不敢惹范老爷。时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

2024-01-01 #经典句子

东汉文学家刘祯最终获罪 原来是触犯了素书中的这句话

东汉文学家刘祯最终获罪 原来是触犯了素书中的这句话

...皇帝将相都无法保护住美色,更何况常人?有道是“自古名将如美女,不教人间见白头”,美色在的地方浪大风急,不是普通人能够所承受,所谓“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即是为了给自己立志,也是让自己的人生少点麻烦。毕...

2023-12-05 #经典句子

中国女排功勋教练 一句话感动所有人 最后却被一人赶下去!

中国女排功勋教练 一句话感动所有人 最后却被一人赶下去!

...中流砥柱!郎平但是除了郎平,我们不能忘记一位曾经的功勋教练,那就是陈忠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完成惊天大逆转,拿到了奥运会的冠军,这个成绩足以让任何一名教练吹上一辈子。陈忠和其实陈忠和和...

2010-08-31 #经典句子

俄罗斯精锐部队举行新兵宣誓仪式 功勋老军官送上鼓励话语

俄罗斯精锐部队举行新兵宣誓仪式 功勋老军官送上鼓励话语

...看,但要注意肃静。士兵宣誓后,还要签字。能有这样的功勋老军官为自己监誓,对于新兵来说是一种荣誉。战功卓著的老军官鼓励新兵。参加仪式的还有新兵的父母和亲友,他们为能参加这样的仪式感到非常荣幸。神父为新兵...

2023-0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