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白居易很著名的一首诗 刻画农民惟妙惟肖 中间14字成千古名句

时间:2023-12-02

那个农民是个卖柴火的,那天早上,他把自己辛辛苦苦从深山老林中砍来的几捆柴绑在驴背上,牵着驴进城售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顾无

【临其诗境】

唐顺宗在位的某一天,在长安街的闹市上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进城的农夫把街上的宦官打了一顿,本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官民纠纷,可是从这一瞥中,似乎也有了唐朝衰落的影子。

那个农民是个卖柴火的,那天早上,他把自己辛辛苦苦从深山老林中砍来的几捆柴绑在驴背上,牵着驴进城售卖。

这几捆柴旁人看起来可能价值不高,但对于农夫来说却可能是几天甚至十几天的伙食费,每一根柴火都是自己汗水的结晶。好不容易有机会来京城卖掉,心里应该是非常高兴的吧。

可没想到,飞来横祸就这样砸到了自己头上。

刚刚进城,就有一个趾高气扬的宦官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对自己说:“你的这些柴都被皇家征用了!”语气干脆而绝对,没有给农民任何回旋的余地。

不仅如此,这一车的柴,宦官只给了农夫几尺绢作为货款,还要求农夫用自己的驴把柴运进皇宫。

农夫的反应就像是普天下平民百姓面对“官儿”时的缩影,他不敢反抗又觉得委屈,默默地哭了出来。想把绢还给宦官,让他饶了自己,但宦官却不管不顾,就是要他牵着驴把柴送进皇宫。

忍无可忍之下,农夫让这位宦官见识了何为匹夫之怒,恶向胆边生把他打了一顿,街上巡查的官吏发现之后立马将其逮捕。此时的他已经不敢想象自己将要面对怎样黑暗的未来。

不过他的运气挺好,碰上了皇上高兴的时候,下诏罢免了这个嚣张跋扈的宦官,还给了他十匹绢作为补偿,这下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了,农民欢天喜地的回了家。

不过,在其他绝大多数此类事件中,农民们作为弱势一方根本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只能任由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这些官员以极低的成本掠夺殆尽。

后来的人们将这种现象叫做“宫市”。上面是韩愈在《顺宗实录》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这种情况最早在贞元末年就已经出现,皇家几位官员,专门负责在民间进行采购,采购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最开始是不包括的木炭的,但是木炭作为当时皇宫的主要燃料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所以皇家就专门设置了“木炭使”,在民间进行木炭的收购和管理,因为是官对民的活动,自然而然出现了欺压现象,低价强买,巧取豪夺的状纸不停出现在地方长官的案上,谏官曾多次建议废除宫市,但因为宫市在那一段历史时期特殊的存在意义,一直没有被废除。

《卖炭翁》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宫市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也正好是宫市危害最深的一段时间。

【经典原文】

卖炭翁白居易 〔唐代〕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条分缕析】

《卖炭翁》这首诗中,最著名的一句应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话以一个很巧妙的角度揭示出卖炭翁其人的心理以及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很能激起人们的共鸣。

如果到这句话结束,其实诗篇的意境也是完整的。不过,有没有后面“翩翩两骑来是谁”的故事,也就是这首诗平凡与伟大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前面的内容。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看似只讲了一个状态,实际上暗示了许多内容。南山就是王维笔下的终南山,其他人眼中的仙境在老翁的眼中不过是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砍下木头还要烧成木炭,慢慢凑齐了一车一千多斤,我们很难想象这其中的劳动量有多大,所以下文里,白居易也是立刻跟上了细节描写。

满面的尘灰,站在烟火旁边熏久了,以至于两者的颜色愈加相近,两鬓都已经花白,十根指头都被木炭染黑。这样的描写让人想起那一幅油画《父亲》,一个鲜活的老农形象跃然纸上。

后面4句是更进一步,笔触伸进老农生活的方方面面。卖木炭的钱够干点什么呢?不过是身上穿的衣服,嘴里吃的干粮,勤奋劳动换来的只是活下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已。明明自己身上衣服穿得单薄,扛不住冻,但是为了活下去,偏偏还要盼望着天气更冷一点,一个残酷的悖论。

不知道老天是不是听到了卖炭翁的心声,昨夜偷偷在世间下了一场大雪,老农于是欢天喜地,架着牛车碾过冰霜去城中卖炭,早上出发,正午才到南门外边,牛困人饥,暂时在旁边一站,歇歇脚儿。

没想到这一歇,却歇出了事儿来。

眼看着远方两骑翩翩而至,他们面如冠玉,衣着光辉,老农一度以为是神仙降临,直到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

两个如神仙般的人物,手里拿着来自皇宫的信物,让一个一辈子没见过世面的老农怎么拒绝呢?

两个人就这样牵着牛车向北拉去。千余斤的炭啊,自己那么多天的努力都在其中,自己以后半月的吃食也都在其中,但是皇宫要用哪里能够舍不得!

使者对老农的态度很满意,拿出“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在牛头上,意思也很明显,这就是你这一车炭的报酬了。老农自然不敢有所违背,或许心里还在想,本以为是直接被免费征用了,没想到还能拿到一点东西,也挺好的了。

在这样的社会中,宫市如狼似虎地发展着,盘剥着,身处其中的人们却丝毫不自知。中国的人民老早就学会了很好的忍耐,除非性命攸关。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沉醉古诗文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白居易很著名的一首诗 刻画农民惟妙惟肖 中间14字成千古名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笔墨情调2024-01-05 20:59笔墨情调[河南省网友]150.242.158.82
    白居易真的是文学大师啊,他的诗歌总是能够触动人心,让人感慨万千。
    顶2踩0
  2. 山中人2023-12-25 07:19山中人[贵州省网友]202.149.190.108
    这首诗中那14个字简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顶10踩0
  3. *雨亦淋泠*2023-12-13 17:38*雨亦淋泠*[山东省网友]150.242.245.39
    白居易的诗如此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顶10踩0
相关阅读
6句白居易经典诗句 这首成名作堪称千古绝唱!

6句白居易经典诗句 这首成名作堪称千古绝唱!

...非你归来才能罢休!将闺中少妇那种思念久别丈夫的愁怨刻画的入木三分。6.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

2023-11-15 #经典句子

白居易的这首诗平淡无味 但有一个名句却传唱千古 人人皆知

白居易的这首诗平淡无味 但有一个名句却传唱千古 人人皆知

...”!这句话也就是“桃李满天下”的雏形。而白居易的这首诗则最早的直白道出了这个名句。诗中所言“令公”是指唐代裴度,而“绿野堂”便是裴度的家。裴度欲在堂前种花,于是白居易巧妙地作诗夸赞:绿野堂本就占尽精华...

2023-10-31 #经典句子

白居易“不合规矩”的一首诗 却句句令人断肠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不合规矩”的一首诗 却句句令人断肠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公子”,他的诗是那么直白通俗。而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首诗也是白居易诗作中很直白的一首,句句经典,开篇两句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夜雨》-(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

2024-01-19 #经典句子

白居易这首诗虽比较冷门 但最后一联却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白居易这首诗虽比较冷门 但最后一联却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居易十六岁应考时的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而这首诗正是开启他仕途的钥匙。一诗成名,有了留在长安的资格。然而,成也“诗”,败也“诗”,一帆风顺的人生却因诗而栽了跟头,遭遇重大挫折,最后被贬谪为江州司...

2023-08-16 #经典句子

白居易最豁达的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看破贫富值得一读再读

白居易最豁达的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看破贫富值得一读再读

...期要讲的是最为经典的一首。这是诗魔白居易最豁达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短短28个字,看破世间贫富执念,值得一读再读。《对酒五首其二》-(唐-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喜,不开...

2014-07-05 #经典句子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 这首诗得到苏轼的高度赞赏 颈联乃千古名句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 这首诗得到苏轼的高度赞赏 颈联乃千古名句

...使在最艰难的贬谪生涯,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下面这首诗创作于他在杭州担任刺史期间,这首诗得到苏轼的高度赞赏,颈联乃千古名句。江楼夕望招客唐代: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

2008-01-05 #经典句子

白居易和刘禹锡喝酒时感慨万千 写下这首诗 最后10个字千古名句

白居易和刘禹锡喝酒时感慨万千 写下这首诗 最后10个字千古名句

...得这样比听管弦更有意思。最后一联诗人开始点题。写这首诗白居易的目的是为了与对方再约,所以在东拉西扯后,他希望等到菊花再黄时,再来他家中喝他自家酿的美酒,到时候他们再陶然一醉。在这一句中,诗人叠用了两个...

2023-05-14 #经典句子

白居易暗含教育意义的一首诗 题目只有一个字 后两句为千古名句

白居易暗含教育意义的一首诗 题目只有一个字 后两句为千古名句

...区区一个字作为题目,乍一看可能会觉得不足以显现出这首诗的分量,但是细细观察,品味之后,会发现它是浓缩之后的精华所在,直接用题目点明主题。《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

2007-11-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