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说句公道话 我们对“合格父母”的标准太苛刻了

时间:2023-12-01

当然这一切都是理论,在实践中,一团糟也是不可避免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3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当我们想象“合格父母”的时候,会例举出耐心、慈爱、理解、包容、倾听、陪伴等一系列概念,我们也会例举很多教育方法和亲子相处的技巧。当然这一切都是理论,在实践中,一团糟也是不可避免的。养育孩子不是一门科学,如果要说它是一种艺术,那也是边界模糊的艺术。

豆瓣9.5分美剧《我们这一天》中的兰道尔一家人的关系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然而这个家庭本身并不完美,每个成员的生命中都存在很多不如意,也正是这些不如意,才让我们因为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产生共鸣。

兰道尔家的妈妈瑞贝卡和爸爸杰克,为了抚养三个孩子而放弃了各自的梦想。本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的杰克却发现,他花了太多时间关怀自卑的女儿、内心敏感焦虑的养子,反而忽略了成熟懂事的长子凯文,没有照顾过他的感受。

而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爸爸对女儿说: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家长,大多都是人生中第一次做父母,焦虑、生疏、慌乱甚至逃避都是人之常情。

如果说做父母不需要考证,指点别人如何做父母这件事,同样不需要资格证书,甚至不需要评论者本人身为父母。在整个社会提倡更好的教育时,我们是不是偶尔应该停下来想想,合格父母的标准会不会被我们设置得太苛刻了?

家庭中的爱和归属感是复杂而微妙的。母亲和女儿、父亲和儿子、父亲和女儿、母亲和儿子之间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不可能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世界上其实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教育,必须受到经济收入、父母的思维认知、家庭的社会资源等种种限制。父母必须在这些限制条件下找到一条妥协的道路。

作为父母,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我们可能会在工作、育儿、婚姻和社交中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如果是夫妻双方共同养育孩子,那么亲子关系是与伴侣关系密切相关的,亲子关系也会反过来深刻影响伴侣关系。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作者肯·罗宾逊认为,超人父母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完美的父亲或母亲,同时也成为一个出色的伴侣,一个优秀的员工。与此同时,你还得拥有整洁的房子,健康的身体,并时刻面带微笑”。

这样的标准基本没有人能达到,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都感觉自己不够好。因此,了解自己是怎样的父母,以及希望自己达到怎样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取决于父母本人的个性和亲身经历。所有这些因素都会融入我们的个人教养风格。

1 父母的职责是什么?

我们知道“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责任也可以用这套体系来总结。

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条件需求看似简单,实质上也充满了挑战,更不用说满足高层级需求的复杂性。

第一层: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你的首要责任是为孩子提供其维持生存的基本要素:食物、水和住所。对许多父母来说,这项职责本身就能带来一种持续的焦虑感。这些资源的可获得性是一回事,能否负担得起是另一回事。

全球有6亿儿童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5 美元。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发展中”世界的问题。美国有1/5 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数大约有1,400 万,另外1,400 万儿童的家庭收入水平也只是勉强达到贫困线收入的两倍。

所以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即使是需求层次金字塔的第一级,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二层:关心孩子的人身安全

有心的父母自然会关心孩子的人身安全,但文化信仰却可能会引导他们走向相反的方向。即使在最好的经济状况下,一些父母也可能虐待孩子。

在西方文化中对儿童的体罚不足为奇,某些地区现在仍然存在。一直以来,在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父母体罚孩子不仅是一种自由,而且是被鼓励的。很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

即便如此,父母们也普遍认为确保孩子免受身体伤害是他们的责任。和扮演好所有角色一样,其中的诀窍在于找到正确的平衡。孩子们需要安全,但他们也需要坚强和独立。作为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本身也是一种危险。安全固然重要,但让孩子变得坚韧,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也同样重要。这是父母的另一个像走钢丝绳一样极具挑战的任务。

第三层: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有归属感

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归属感也是父母的责任。有多少种家庭,就有多少种爱的方式。定义爱和如何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

当然,只要有兄弟妹妹,就自然存在竞争,手足之间会互相争夺父母的关注,结成临时的联盟,企图“打压”对手。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情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塑造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但父母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

第四层:培养孩子的自尊

孩子如何过自己的生活与他们如何评价自己和如何评价他人有很大关系。自尊可以为我们的目标感、自制力、价值感和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增添色彩。当孩子从发育期进入青春期,他们会因为对自己的外表、人际关系、才能和潜力的怀疑而感到苦恼。自信心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变得很脆弱,但对青少年来说尤甚。

不过,培养孩子的自尊并不是给他们无尽的赞美。这种方法收效甚微,且经常出现反弹。孩子们通常很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努力,以及是否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如果没有标准或者明确的进步空间,自尊就会变成自恋。

父母要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为他们设定界限,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决定,可以从各种方面影响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但是这种影响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有些孩子把父母当作榜样,希望自己能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受到父母的鼓舞,追随父母的脚步,选择父母从事的工作,或者在其他领域效仿父母的做法。

但也有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孩子最不想走的就是父母走过的路,甚至想要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来个180 度的大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从家庭以外的地方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影响他(她)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在青少年时期,这些因素可能比家庭更重要。在那个阶段,似乎除了父母之外的每个人都能对孩子造成影响。我们无法控制这些,用力过猛只会适得其反。即便如此,负责任的父母也会明白,他们还是有责任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并给予支持。

第五层:帮助孩子自我实现

发现你的天赋就是指发现你天生擅长的东西。但是,发现天赋又不仅仅意味着发现你自己所擅长的事情,因为很多人擅长的是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所谓发现天赋,前提是你必须爱它。当你真正发现自己的天赋的时候,你的工作就不再是工作了。在别人看来非常艰难的工作,对你而言,则意味着深层次的乐趣。

帮助孩子发现天赋就是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方向,用马斯洛的话说,就是帮助孩子自我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生活,帮助孩子发展他们内在的自我,是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的保障。而这也恰恰正是“一刀切”的教育帮不到你和你孩子的原因。

任何人都很难“自我实现”。在此,作为家长,你的责任应该和教育的责任保持一致。教育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和你的孩子一起为他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做出正确的决定,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孩子成为他们所想成为的人。

2 找到适合你的教养风格

曾经有一组流传很广的数据重塑了我们的认知:中国有50%的人没喝过农夫山泉,10亿人没坐过飞机,13亿人没出过国,5亿人没用过马桶。

上面例举的父母责任,和这组数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确,有太多人在神圣化、理想化父母的职责,却忽略了其中的种种艰难和妥协。太多人以为自己能给孩子的东西很平常,却忘记了其他父母可能没有这么丰富的资源。太多父母认为自己做的不够、不好,却忘记了这已经是自己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

因此,肯·罗宾逊提出,父母首先应该找到自己的教养风格。

1990年代,埃莉诺·麦考比和约翰·马丁在鲍姆林德分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教养风格:专制的、权威的、宽容的和不参与的。

专制型父母:为孩子制定了一套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他们也不会对这些规则给予解释。孩子违反规则往往会招致严厉的惩罚。专制型父母期望孩子百分之百服从自己的命令,不容置疑。研究表明,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往往擅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他们大多不快乐,还存在社交障碍。

权威型父母:也会为孩子制定规则,但是他们更愿意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并根据情况来讨论和调整。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权威性父母会把这个时刻当成教育和解释的时机,而不是急于惩罚。权威型父母会期待孩子遵守他们设定的指导性原则,但也接受这些原则在实践中是可以改进的。权威型父母培养的孩子往往是幸福感最高且最具社会性的,并极有可能在事业中获得成功。

宽容型父母:往往对孩子很宽容,像对待平辈,甚至是朋友一样。他们很少为孩子制定规则,也对孩子期待不高。他们看重养育的过程而不太在意结果。宽容型父母培养的孩子通常在面对家庭之外的权威时会有些问题,而且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可能不如其他孩子。

不参与型父母:会尽可能地逃避养育孩子。他们会确保孩子的衣食住行,但很少参与孩子的养育和教导。不参与型父母培养的孩子往往会存在自控力、自尊和幸福感方面的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极端的一种教养方式是所谓的“直升机式父母”。这个术语主要用来描述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他们会持续不断地监视孩子;时刻担心孩子会摔倒或受伤;他们还会帮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一看到有老师或其他孩子伤害自己孩子自尊的蛛丝马迹,就冲到学校找老师理论,等等。

看过这几种教养风格,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很明显,我需要成为一个权威型家长。”

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孩子似乎更有机会获得幸福和成功,但我们也要记住几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种养育方式。

也许你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或者你所处的环境会让这看起来不太现实;也许你的孩子有特殊的需要,使得你做权威型父母的难度更大。我们中很少有人是只属于一种类型且一成不变的,孩子也一样。

为人父母可能是你一生中最丰富的经历。明智的做法是接受这可能是一种“心痛加头痛”的事实。想让孩子表现得如你所愿,并走你为他(她)设定的道路,可能需要你持续不断地斗争,并贯穿他(她)的婴儿期、幼儿期和青春期。你可以爱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为他们设定界限,惩戒、训斥他们,并怀抱最美好的希望。

作为父母,你会对孩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但你无法控制他们的灵魂,也无法控制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作所为。你所能做的就是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和机会。

如果完美有标准,大家竞相效仿会让完美变得廉价。对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会消耗父母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生。如何让父母属于自己的人生不会因为孩子而被全部牺牲?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并在父母必须放手、孩子成年自立的分离时刻,各自成为更好的人?

我想这是一个比教育更庞大的人生命题。解答这个命题的第一步,或许可以从改变我们每个人对“合格父母”的刻板观念开始,从包容而不是苛责新手爸妈的失误开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说句公道话 我们对“合格父母”的标准太苛刻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夏锦年。2023-12-30 16:43夏锦年。[澳门网友]124.250.103.41
    我们对“合格父母”的标准确实太苛刻了,家长们已经很努力了,相信他们都是为了孩子好。
    顶2踩0
  2. じ☆ve若水2023-12-15 23:57じ☆ve若水[吉林省网友]203.22.76.17
    说句公道话,我觉得我们对“合格父母”的标准确实有点太苛刻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不能一刀切。
    顶0踩0
相关阅读
储望华:我要替郎朗说几句公道话

储望华:我要替郎朗说几句公道话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中青娱乐中青娱乐 2021年3月23日 储望华:我要替郎朗说几句公道话。我很喜欢郎朗的演奏。我对郎朗的关注,持续了20多年

2023-12-09 #经典句子

为诸葛亮说句公道话!他究竟算不算杰出的军事家?

为诸葛亮说句公道话!他究竟算不算杰出的军事家?

客气点的,说诸葛亮只有文才、没有武略;而不客气的就是直接喷诸葛亮穷兵黩武、志大才疏

2023-08-29 #经典句子

张小斐被孙茜气哭 章子怡11字指出不足 网友:总算说句公道话

张小斐被孙茜气哭 章子怡11字指出不足 网友:总算说句公道话

第二季邀请的导师是影视界很有实力的徐峥导师和吴秀波导师,章子怡导师依旧坚守阵地

2024-01-04 #经典句子

从清华腚姐谈起 为学艺术的女生说两句公道话!

从清华腚姐谈起 为学艺术的女生说两句公道话!

先说说数据,今年的高考考生总共1070w,艺术类占117w,美术类占50%左右,9大美院平均招1200人左右加起来1w吧,但是清华美院太小也就相当于普通大学一个系

2012-07-17 #经典句子

关于声讨马化腾关闭游戏 我说句公道话……

关于声讨马化腾关闭游戏 我说句公道话……

许多人把游戏和烟土对立比,但究竟上游戏和烟土也素质上的差别,壹个是在精力上和体魄上都无法以免百分百上瘾的器械,壹个是仅在头脑上有依附性,乃至彻

2023-08-17 #经典句子

郭敬明赢了陈凯歌 赵薇面无表情的夸奖 沙溢这次说了句公道话!

郭敬明赢了陈凯歌 赵薇面无表情的夸奖 沙溢这次说了句公道话!

最新一期四位导演和组员开始拍摄对方导演的经典作品

2023-07-07 #经典句子

我必须为章泽天 说几句公道话!

我必须为章泽天 说几句公道话!

京东商城树大招风,刘强东美国事件让人震惊,很多人都觉得作为老婆的章泽天会很难堪,我觉得她倒不必这么想,难过是有的,但不至于觉得自己看走眼

2024-01-04 #经典句子

为联想说几句公道话

为联想说几句公道话

但在这次联想风波背后,很多公众身上所体现出的狭隘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极为不对的,也是极为危险的思潮

2023-08-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