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在豆瓣 有14w+人不知道如何好好说话:网络失语症 正在掏空年轻人

时间:2023-12-01

他们的失语,不是生理上的哑巴,也不是病理上的语言功能障碍;而是组织语言能力的退化,自我表达能力的衰弱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来源: |个人发展精英会 ID:gerenfazhanxuehui」

作者 l 精读

来源 l 精读

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名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

他们的“失语”,不是生理上的哑巴,也不是病理上的语言功能障碍;而是组织语言能力的退化,自我表达能力的衰弱。

他们常常张口难言,说出的语言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所想要说明的意思。

就像其中一个组员说的:“心中憋着无数杂乱无章的念头,但总也抓不到关键词将他们组成句。”

在这个小组的帖子中,寻求某个网络流行语的替代用词,是很常见的内容。

图源:豆瓣@momo

看到这些帖子,我也不禁反思了一下自己,使用“YYDS”“绝绝子”“凡尔赛”等等网络用语,确实也成了习惯。

但明明汉语言里,有很多表达精准的词语,可以代替这些笼统的用语。

比如“YYDS”,就可以在适合的场景下,用一骑绝尘、超凡脱俗、不可置信、美妙绝伦、叹为观止等等词语代替。

糊弄学、凡尔赛文学、社交牛逼症等等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人们在使用时感受到便利,但同时也正在慢慢侵蚀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前几天,人民日报评论发布了一篇《拒绝“伞兵”梗,更该警惕网络失语症 | 人民锐见》的文章。

里面提到,最近在社交平台、网络社区,在直播间、游戏里,“伞兵”一词频频出现。

因为伞兵的拼音缩写,与某不文明词语相同。所以许多网友就开始用“伞兵”来代替那个词。

文章指出:

语境一变,一个光荣身份成了某些人谩骂攻击的谐音梗,实在令人不耻。污名化“伞兵”的现象,不能放任。网络用词千千万,为何“伞兵”不能成梗?这是因为玩梗不能为所欲为,更是因为伞兵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该诋毁的队伍。互联网的确是盛产新词新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表达形态、拓宽了语言空间。但是,不是什么词都达意,也不是什么词都相宜。

网络环境下,大家的惰性到了极致,为了寻求方便,直接挪用或乱用一些词汇,搞得不伦不类。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因此,沉浸在互联网的碎片化阅读和快捷性表达环境里的我们,更需要警惕文字“失语症”。

拒绝网络失语症,以下3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①语言用得好不好,可以反映能力高与低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语言》里说: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语言史。它可以传承文明,让后代人站在前代人的肩膀上。

我们的历史,不仅仅是埋藏在地底深处的前朝遗物,更是那一本本的文字记载。

开一个脑洞,当“绝绝子”“YYDS”完全替代了那些精准的用语,那我们将来会留下怎样的文字史料?

语言的运用,正体现了我们的能力。

我们可以直观地比较4种关于某种爱情的表达:

白话版:

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

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

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七言绝句版:

恋雨却怕绣衣湿,

喜日偏向树下倚。

欲风总把绮窗关,

叫奴如何心付伊。

这4个版本表达的是同一个情境,却有不一样的美感和思想。

想想,如果让你来描摹这种情境,你表达的效果如何?

而能力高低的体现,第一个就是表达精准。

你的词汇量有多大?

词汇量越多,也就知道了更多精微的表达,从而能够表达得更精准。

举个例子,要表达“看”的意思,其实可以用:观、看、察、视、见、望、窥、览、睹、盼、瞻、顾、觑、眈、睽、瞩…..

这里面每个字,都是一种“看”,只是“此看”,不同于“彼看”。

有调查表明,事业的发展、收入的多少与人的词汇量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者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对等的认可,这种事情的原因有很多,但语言使用能力,往往是其中之一。

一个会使用语言的人,能够准确掌握大量的词汇,就有能力说出别人说不出来的话。

这样的能力,会让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掌握很多主动权。

②提高思考力,走出表达惰性

模糊的言语,反映模糊的思维。

首先,文字能够承载的信息是有上限的,过分精练的文字,必然导致大部分含义的流失。

诸如“绝绝子”“牛逼”“YYDS”“卧槽”这样的梗,可以将你的情绪、思考高度提炼出来,它们适用任何场景。

只要你想要表达某种态度,甚至不知道应该回复什么,都能直接一句“牛逼”了事。

发展到最后,已经不需要思考去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了。

图源网络

当日常表达淹没在一些简单粗暴的网络词汇里,人们不仅会失去语言感官的敏锐性,而且大脑语言的编码功能也可能会逐步减弱。

因此,我们不能依赖于这些笼统的词句,警惕表达惰性,时刻保持思考的习惯。

对语言我们要善加应用,同时要保持灵活的思维,保有弹性和流动性。

也就是说:不役于物,亦不役于语言。善假于物,亦善假于语言。

③做个高水平主动阅读者

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往往容不下复杂的语句,大家都在追求更简练、直接的表达。

短视频热度居高不下,慢慢地长视频人们也难以看下去,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大家的注意力和时间,也被割得越来越散。

渐渐地,一篇数千字的文章,也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阅读阈值。

我们已经很难沉下心来,去仔细深入地阅读一篇长文、一本书了。

其实,治疗文字失语症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会充斥我们的大脑,主要原因还是接触的时间太多。

每天被那些网络流行语一遍又一遍地洗脑,自然想不起来其他词汇,因此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在深阅读上。

出版人李昕说:“浅阅读是需要的,但止于浅阅读是不够的,要保证阅读的品质,还有赖于深阅读。”

在李昕看来,长期被动接受浅阅读的人,不仅思维得不到训练,就连阅读复杂文本的能力也会降低。

而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通过训练实现分析力、概括力、判断力、联想力的全面提升。

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接收到的是各种包装精美的知识快餐,各种别人总结好的信息、观点。

越来越多的人,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不需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观点和结论,渐渐成为他人观点的附庸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认为,要摆脱这种任人摆布的思想上的愚弄,唯一的秘诀就是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越主动越好。

因为主动,就意味着需要思考、需要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将你阅读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做自己思想的主宰吧,许多职场中的问题往往是“性格”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你的“沟通能力”以及“接人待物”的问题,我们在爱情中也是如此,我们抱怨爱人不理解我们,经常吵架生气、冷战,也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问题。

当我们拥有了很好的沟通能力、反馈对方的能力、开解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那么不论是在情场还是职场,都会大受理解和支持。你的爱人、亲友以及身边的同事都会因此而对你更加信任、亲近和依赖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在豆瓣 有14w+人不知道如何好好说话:网络失语症 正在掏空年轻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等待らTruelove2023-12-15 23:31等待らTruelove[江西省网友]45.115.246.226
    在豆瓣上看到这个话题,感触很深。现在很多人因为沉迷于网络世界,导致面对现实生活时不知道如何好好表达自己。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希望大家都能在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封面评论|满屏都是“我emo了” 群体呓语也是一种失语症

封面评论|满屏都是“我emo了” 群体呓语也是一种失语症

...候,对于流行热词不管不顾的借用,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失语症”罢了——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不知道如何精准地、高级地、个性化的表达,用流行语于是乎成了某种庸众的趋同。遣词造句太累,流行热词信手拈来岂不方便?...

2008-03-16 #经典句子

文字表达不能太任性

文字表达不能太任性

...仅导致思想浅薄,甚至会出现除了网络语言不会交流的“失语症”。想要表达时,搜肠刮肚只能蹦出一句“哇噻”“绝绝子”,既无法展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也无法描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024-01-20 #经典句子

抢鲜看|离开“梗”就不会表达 你有“文字失语症”吗

抢鲜看|离开“梗”就不会表达 你有“文字失语症”吗

...》《曾照彩云归》《离开“梗”就不会表达,你有“文字失语症”吗》《以笑补缺》《为何航天员出舱后要坐在椅子上》《驱熊犬》《:读懂少男少女的内心世界》《冷门专业就找不到工作吗》等。《全红婵:“水花精灵”成长...

2016-05-02 #经典句子

这些网络新兴文学 我快跟不上了

这些网络新兴文学 我快跟不上了

...都是同类型的网络热词或句式。归根结底,这就是“网络失语症”。社会在加速发展,但是我们对于语言和符号的想象却在日渐萎缩,脑海中只能浮现那些网络标准化生产的词语。而且回望过去的网络热词,网络词汇以它的欺骗...

2013-02-15 #经典句子

当“梗”吃掉了我们的语言

当“梗”吃掉了我们的语言

...文字失语者”在这里集聚。豆瓣截图现代医学中,病理性失语症又名“获得性语言障碍”,是指因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损害而造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受损。与生理性病变引起的失语症不同,文字失语者所经历的“失语”...

2023-01-03 #经典句子

《反贪风暴4》票房破2亿 一句台词惹众怒 观众用豆瓣低分报复

《反贪风暴4》票房破2亿 一句台词惹众怒 观众用豆瓣低分报复

...差评度达到了18%,特别是张继聪那句台词“坐牢,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引起网友众怒,这是呼吁大家去坐牢吗?再加上片中所表现的监狱条件太过于优越,致使好好的一部犯罪片,变成了监狱风云。所以,有不少观众都...

2024-01-16 #经典句子

人脑启发AI设计:让神经网络统一翻译语音和文本

人脑启发AI设计:让神经网络统一翻译语音和文本

...他们好像患有某种语言表达障碍,但症状和典型的表达性失语症截然不同:他们说话写字其实都很流畅,但净是些胡言乱语。比如一位病人这样表达他的病况[2]:"What"s wrong with me was because I ... was myself until the taenz took something about...

2014-02-11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锐评郭美美事件:一篇穿透历史的精彩申论范文

《人民日报》锐评郭美美事件:一篇穿透历史的精彩申论范文

...这么办,但就是不说为什么这么办,这就是典型的“论证失语症”。申论文章的论证方式切忌呆板、单一,应该多运用常用的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这样文章才具有可读性甚至观赏性...

2023-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