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里的3句名言 虽然很短 却说透人的格局

时间:2023-11-30

格局小的人困在自己的世界中,囿于眼前的得失,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格局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修养,反映了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

格局小的人困在自己的世界中,囿于眼前的得失,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找不到自己的归宿。而格局大的人,总是能明确自己目标,不为外界所迷惑,在喧嚣的世界守着自己的那一方智慧的乐土。

众所周知,《论语》是从春秋时代一直流传至今的,尽管不同时代人们对修身、为政、齐家的追求也不同,但不同时期的各位文学大儒都盛赞《论语》。

教育学家梁启超曾说:"《论语》如饭,最宜滋养。"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必读的书。"

余秋雨也说:"美学的最高文本,就是孔子的《论语》。"

"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也说过:"《论语》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相呼应,无论你几岁,身处何方,只要你有需要解决的困扰,就一定能在《论语》中找到答案。"

今天我们就从《论语》中的三句名言,来探求如何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

有智慧的人才不会去做无谓的争辩,他们知道争辩不会让别人信服,只有行动才可以让别人信服。

季羡林在国外的时候遇见自己的好友,他们一起去附近的餐馆吃饭,在等着上菜的时候季羡林和朋友注意到,他们对面的一对母子正在吃饭,母亲中途去洗手间了,孩子一个人在桌子旁。孩子想伸手拿桌子上的东西,由于个子矮所以他半跪在椅子上,下来的时候不小心踩空了跌倒在地上。

季羡林看到以后赶紧去扶起孩子安慰他,可是孩子一直哭个不停。孩子妈妈从洗手间出来看到这一幕,认为是季羡林惹哭了孩子,于是上前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把季羡林数落了一顿。

季羡林一直耐心地听着那位母亲的数落,不发一言。最后朋友看不下去了,上前和妇女理论说孩子是自己不小心跌倒的,而自己的朋友好心将孩子扶了起来。周围的人也帮着季羡林说话,那位母亲听了以后非常羞愧。

事后朋友问季羡林为什么不解释,季羡林说,大家都看着呢,有什么可解释的。

如果那位妇女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就不会一上来二话不说的开始数落季羡林,季羡林知道自己同这种人争论是没有用的,周围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又为什么要同一个爱子心切的妇人争辩呢,反正她也不会轻易地相信季羡林所说的话。

有时候自己不争辩而让其他人争辩,反而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这句话其实很有画面感,其实就是孔子在调笑自己的弟子。子贡喜欢在老师面前议论别人的是非,评价别人的长短。孔子就讽刺子贡,说你就哪里都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贤德之人,而我不同,我专心自己的事情,不像你一样还有时间去到处评价别人。

孔子在讽刺子贡,真正有贤德的人才不会去管别人做了什么事情,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差错。如果把心思都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怎么会有时间去议论他人的是非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和子贡一样,明明自己本身有很多毛病,还喜欢到处挑别人的刺。

《格言联璧》中有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很多人把它当成座右铭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不要去做长舌妇,要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也许有时候我们不是刻意要去说别人什么,我们无意识中就会在别人背后说一些评价的话。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要想办法一点点去做出改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可以把议论别人的时间,用到反思自己的过错、提升自己的能力上面来,我们肯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有一个很火的“踢猫效应”,一位父亲在上班时被上司骂了一顿,他心里非常恼火,于是他回家以后把在玩耍的孩子也给臭骂了一顿。

孩子被骂了闷闷不乐,在路上走的时候看见路边有一只猫,就上去踢了一脚。猫吓坏了,立刻窜到马路上,一位司机为了避免撞到猫于是往路边拐,结果撞倒了那个踢猫的孩子。

坏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间接报应到自己身上。一个有格局的人,最应该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一时的坏情绪冲昏了头脑。

面对坏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白,迁怒于别人无法减轻我们的痛苦,甚至会加深自己的痛苦。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把自己的错误推在别人身上,也不会让其他人去承担他所犯下的错误。

想要做到不迁怒于人实在不容易,孔子的众多弟子中,被认为唯一一个能做到“不迁怒”的人就是颜回。可见想要做到不迁怒于别人实在不容易,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进步,当我们没有控制住迁怒于别人,冷静下来后可以主动找受害者道歉,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可以给自己一些小惩罚来表示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一个有格局的人,怎么会把自己的痛苦强加于别人?

格局之大,在于胸怀,在于气度。拥有大格局的人,活得一定比那些整天勾心斗角、自怨自艾的人要潇洒、快活。拥有大格局,视野也要比那些小人开阔,他们更能欣赏到路边的风景,体会到人生的乐趣。

我们不是圣贤之人,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当你有疑惑、困难的时候,不妨去经典书籍中寻找方向,看看那些拥有大格局的人是如何思考、处理问题的。在一次次的反思与进步中,我们一定可以有所收获。

一本书能流传至今,并且得到如此诸多位名家赞赏,肯定有它内在的价值。

也许你会说,《论语》我家有,我平时也会读一读,甚至能背出每一句。

但是你确定自己真的读懂了吗?

并且把《论语》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让《论语》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修行的一部分了吗?

在这本书里,《论语》里的每一句经典语录,樊登都细细讲解,除此之外,樊登还讲出自己的理解,并且运用自身的经历加深读者的影响,最后延伸到其他书籍上去。

有人评价说:"读懂了《论语》一本书,再读千万本书,皆无往而不利。"

确实如此。

在我看来,读懂一本《论语》,已经胜过去阅读千千万万本书籍。

在这里,你可以学到《论语》的精华。

还有樊登结合自身经历、结合其他书籍的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将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难题。

现在只需要一顿下午茶的钱,就可以获得樊登的数十年人生感悟,点击看一看即可购买。

读最好的书,走成长最快的路,在书中遇到更好的自己,好书值得拥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里的3句名言 虽然很短 却说透人的格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Gladiator2023-12-20 07:00Gladiator[河南省网友]163.142.50.99
    《论语》里的三句名言虽然很短,却说透人的格局。
    顶1踩0
相关阅读
那些被我们误读的《论语》箴言

那些被我们误读的《论语》箴言

...为自己的未来描绘美好的前景!“后生可畏”是孔夫子的名言,意思是不要轻视年轻人,后一代人值得用心培养,值得重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的思想很先进,他并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史。孔子认为,...

2023-07-25 #经典句子

《史记》的四句话名言 虽然很短 却说透人性

《史记》的四句话名言 虽然很短 却说透人性

...,这里面除了我们熟知的历史典故外,还产生了许多经典名言,今天小雨不讲历史故事,而是讲讲《史记》中那些关于人性的经典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如果将天下...

2013-03-19 #经典句子

《论语》六大名句 六种人生大格局

《论语》六大名句 六种人生大格局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解读: 语出《论语·学而》。 弟子们在家里要尽孝道而孝敬父母,在外面要守悌道而敬爱兄长,要谨言慎行,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关爱大众,要亲近...

2018-12-22 #经典句子

《论语》导读之383:孔子论述贫困不失节操 “君子固穷”励志名言

《论语》导读之383:孔子论述贫困不失节操 “君子固穷”励志名言

...失节操,“君子固穷”成为千百年来激励君子安于贫困的名言。如喜欢,请关注。

2019-10-23 #经典句子

《论语》导读之三十一:孔子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求知之道 治学名言

《论语》导读之三十一:孔子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求知之道 治学名言

...忽然向子路提问,随即指岀了一条重要的求知之道、治学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人们,学习知识是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要老实对待,实事求是,不能虚荣浮躁,一知半解!如喜欢...

2013-06-17 #经典句子

《论语》10句经典名言 精辟犀利 句句直击内心

《论语》10句经典名言 精辟犀利 句句直击内心

《论语》10句经典名言,精辟犀利,句句直击内心。1.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赏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样,只在某一方面有用处。君子要博学多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并且对人类的...

2019-08-31 #经典句子

《论语》10句名言 充满人生智慧!

《论语》10句名言 充满人生智慧!

《论语》这部经典里面,到处都是名言警句,充满着为人处世的智慧,今天再次挑选其中的十句,与大家共享。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要想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往往越是急于求成,就越难取得成...

2016-09-15 #经典句子

《论语》10句经典名言 人生大智慧 读完受益匪浅!

《论语》10句经典名言 人生大智慧 读完受益匪浅!

《论语》10句经典名言,人生大智慧,读完受益匪浅!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

2023-09-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