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平时死背文章主题 考试要写材料作文 语文教学何时不再自相矛盾

时间:2023-11-10 06:45:01

相关推荐

平时死背文章主题 考试要写材料作文 语文教学何时不再自相矛盾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有这样的现象:平时学课文时,老师根据教学参考书,把每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给学生抄下来,要求学生背诵,并作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在考试时,又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提炼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点。

这就好比动物园养动物,平时都是把现成的肉放到嘴边,你非吃不可,而且只能吃这些,不能吃别的。然后突然把它放大自然中,要求它独立捕食。

语文教学一直这个样子几十年,人们似乎并不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妥。可认真思考之下,才发现其中有自相矛盾之处。

上学阶段,我们对于课文的主题思想,习惯了从老师的板书中来,学生能做的就是抄下来,背下来。

可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我们给孩子抄出来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作者的本意表达,还是专家学者的自我解读?

如果是作者的本意表达,为什么N多的人读同一部作品可以读出N种感悟,都不认为是错误?有人从《西游记》中读到拼搏意志,有人读到团队精神,有人读到对封建秩序的讽刺的挑战,吴承恩在写这部书的时候真想到了这么多吗?

如果可以由作者解读,那为什么只准专家解读,而孩子不能根据自已的感知去解读?非得要让孩子的思想和专家学者的思想保持一致?

如果说担心孩子们因为知识、经验或思想的不成熟,怕把文章读偏了,可考试时为什么又要求所有孩子针对同一材料,尽量读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观点和见解?此时就不怕孩子们误读了?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从阅读的本质上来回答。人们阅读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获取具体知识,二是获得精神营养。

文章中的具体知识由于其客观性,被误读的可能性不是太大。而对于每个人所需要的精神营养或思想力量,完全可以依据读者自己的实情况,去进行有利于自己阅读目标的解读。只要是在这各上阅读中,能让自己获得一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是有益的,就是正确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落花去感叹光阴流逝,也可以感悟化作春泥。这不正好是材料作文出题者的意图和希望看到的结果么!

在课堂之外的阅读中,人们鼓励并欣赏多角度解读,认为这才是阅读的本质,是阅读的快乐,认为是百花齐放和思想自由的象征,可到了孩子们的课堂上,所以孩子的思想就必须按老师指的那一条路“齐步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给定的主题思想一定权威吗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甚至是老师,很少发生怀疑教参给定的文章中心思想是否准确,是否恰当,或者说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专家与学者本身的身份,就成了一个标准。

我们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几十年来这篇散文一直是中学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对这篇文章主题思想的解读,无一例外的是说表达了一种“父亲对儿子的爱,让儿子深受感动”。这条解读一直作为考试的“标准答案”,从没有人质疑过。

可我们在研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时,却发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距离文章中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已过去了四年之久。是因为作者的家庭变故,引起作者的相关回忆,才写下的这篇文章。

要说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真正的思想感情,不是为父爱而感动,而是对以前不懂父爱的“歉疚与追悔”。

不知为什么,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与作者“歉疚与追悔”的真实情感,很少有老师和孩子们讲解,至少在我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是没有提及这一块的。

四为什么要统一文章中心思想

既然我们平时都是那么的推崇独立阅读与独立思考,可为什么又要给文章规定一种“标准”的主题思想呢?

我推测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参考意见被当成唯一标准

教学参考书,顾名思义,是给老师教学时的参考意见。可全国各地的一线老师,出于教学“安全”的考虑,直接把教学参考全部拿来,既然没风险,又省事。何乐而不为?

从另一角度来说,一线老师的任务主要是传授知识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浅层次的思考,重点并不在学术研究,很自然地就把教学参考拿过来直接用了,可能不是最好,但绝不是最差的。

2考试标准化催生标准答案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高考就提出了所谓的“标准化”考试,与之相对应也就有了“标准答案”。

标准化考试就是要让学生答题的结果尽量具备可量化的特征,以减少阅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来保证高考选拔人才的公平性。

于是,有的学科彻底标准化了,整张试卷都是选择题,或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结果。

在这样一种大趋势下,所有的学科都尽量向标准化靠拢,连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历史论述题这类实在不好标准化的题型,专家们也创造出一个接近标准的所谓“得分点”。

对于一个问题的论述,有与得分点一致的词语或句子表述,就给一定的分数,在这种评分机制下,有时一张满是病句的历史试卷,因为关键词没有遗漏,也可能在高考中夺得高分。

五 语文如何走出自相矛盾

如果没有考试,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和阅读,还是很珍惜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幸运的事情。因为语文并没有完全被形成“新八股”。

在作文考试时,评分标准中的“观点新颖、思想深刻、见解独特”依然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这也为语文教学走出自相矛盾创造了条件。

近来,有一种呼声,认为目前的考试办法大大束缚了孩子们的思想创造能力,已开始正视考试改革的问题,甚至提出取消选择题和填空题。

且不说结果是如何,单单这种思考,对语文教学更加人性化、科学化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真是取消了选择题,那么如何保证阅读的公平性和随意性势必又成为新的课题。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看到了语文回归本质的那一股春风,我们有理由支持,有信心期待,让语文真正体现其人文的本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阅读写作与口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An@静2024-02-07 13:28An@静[山西省网友]202.38.146.211
    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而非让他们成为文言文的“专家”。毕竟,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变了。
    顶0踩0
  2. 黄昏天堂2024-01-08 19:14黄昏天堂[内蒙古网友]180.121.142.250
    感觉语文考试越来越偏重实践能力,但语文教学仍然注重背诵和死记硬背。真的需要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啊!
    顶2踩0
  3. 岁月飞雪2023-12-10 00:59岁月飞雪[贵州省网友]202.70.204.38
    学语文真的挺纠结的,明明想表达一个意思,却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主题和写作技巧。
    顶36踩0
相关阅读
高考作文最后的叮嘱:记住3个口诀 写好主题作文 绝不会跑题

高考作文最后的叮嘱:记住3个口诀 写好主题作文 绝不会跑题

高考倒计时最后一天,同学们应该放松了

2023-05-06

2020高考作文备战概况:命题特点 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

2020高考作文备战概况:命题特点 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

总体来看,作文试题仍然以材料作文漫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为主,积极回应了时代重大主题,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

2023-01-30

教师资格笔试:一写作文就害怕 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教师资格笔试:一写作文就害怕 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按说,从小到大的考试中,作文是最常见的了

2020-10-25

教师资格考试:你知道作文的评分标准吗?

教师资格考试:你知道作文的评分标准吗?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用在战争上的。在考试中,也可以这样用。就拿作文来说吧!想要获得高分,就要知道阅卷老师的评分方法,对吧?今天咱

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