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情之所至成佳句 无意策划名后世—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赏析

时间:2023-11-09 06:21:01

相关推荐

情之所至成佳句 无意策划名后世—一年级下册古诗《赠汪伦》赏析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和汪伦的相识,源自一场善意的欺骗。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春,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率妻子家人避难南奔,来到时任当涂令的族叔李阳冰家中。因为李阳冰当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可见其篆书的成就,就是在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说明其篆书影响不仅在后世,在当时也是深远的。 时年五十五岁的李白更是名满天下,他的风流倜傥,他的放荡不羁,他的学富五车名,成为当时的读书人追捧的偶像。但多数人对李白的仰慕也只能是高山仰止,想和李白喝喝酒聊聊天那可能也只是想一想罢了。

就在这一年,噪天下的大诗人李太白收到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

写信的人就是汪伦。时任经县令的汪伦,据说很会酿酒。李白见到热情好客的汪伦时,已迫不及待,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诡异一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李白见汪伦乃泾川豪士倜傥不羁,不但有真性情,还有真美酒,遂大笑留饮,数日方去。据史料记载而后李白曾多次造访汪伦,不管是汪伦在当涂,还是在宣城,抑或是泾县、秋浦、南陵。

李白和汪伦两人一拍即合,思想乐天,性情高度契合,形迹放浪,同样潇洒不拘。于是成了好友,李白临别赠诗一首。至此,汪伦和桃花潭水名虽仍不见经传,但已名满天下了。这可以说是汪伦名垂千古的一次成功策划。这首口语化,甚至是李白脱口而出的绝句,正表现了李白乘兴而来,兴尽回舟的潇洒神态。也侧面反映了李白和汪伦都是那种不拘俗礼,崇尚快乐自由的人。

这场送别不作儿女沾巾之态,只有热情奔放的踏歌相送。情之所至,眼望风光旖旎的桃花潭水深情咏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毫不费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李白自己的诗评价这首诗,再恰当不过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anne★2024-02-07 06:14anne★[安徽省网友]42.6.170.118
    一年级下册的诗词真的是太好了,我已经开始喜欢这绝美的古风了。
    顶10踩0
  2. 孤穴、恍若千秋2024-01-08 06:16孤穴、恍若千秋[陕西省网友]42.255.124.153
    @陌希赠汪伦这首诗真的很棒,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诗意和对朋友的感情。
    顶2踩0
  3. 陌希2023-12-09 06:19陌希[海南省网友]1.59.29.219
    这首诗深情而又深刻地描绘了友谊之美,感觉读一遍就无法忘怀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苏轼绝笔诗:短短24字说尽一生沧桑 通透豁达 治愈后世人心

苏轼绝笔诗:短短24字说尽一生沧桑 通透豁达 治愈后世人心

时间种下了思念,思念沧桑了流年,许多经历一旦变成回忆,就会成为梦里的思念,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

2024-01-15

和杜甫齐名唐代诗人 以一句诗闻名后世 一首怀古诗无限沧桑

和杜甫齐名唐代诗人 以一句诗闻名后世 一首怀古诗无限沧桑

大多是从他的那句著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开始的

2011-12-11

毛主席非常喜欢李贺的诗 两度化用李贺名句 均成惊艳后世的名篇

毛主席非常喜欢李贺的诗 两度化用李贺名句 均成惊艳后世的名篇

他这一生除了为国家、民族、人民奋斗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诗与写诗中度过

2023-09-24

苏轼常被后世忽略的“神作” 56个字用了5位唐代诗人的8个名句

苏轼常被后世忽略的“神作” 56个字用了5位唐代诗人的8个名句

就像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小姑居处本无郎其实就是化用青溪小姑曲中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晏殊清平乐中的名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也是化用的唐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