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下半句 更让人心酸

时间:2023-11-07 03:22:01

相关推荐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下半句 更让人心酸

毕淑敏在自己的作品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这句话听起来很幸福,但是这句话的下一句却让人心酸,那就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们一生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十个春秋,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那么几分之一的时间。

老祖宗也曾经教导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老祖宗还教导我们“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等等,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在教导我们,上要孝亲敬长,下要爱护幼小。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毕淑敏在自己的一篇散文中说,她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那个孩子家庭困难,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上完大学之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为了供他读书,甚至去卖血。毕淑敏认为,这个孩子是自私的。她觉得求学之路是一辈子的事情,何必只是在意在这几年当中,用母亲的鲜血去灌溉。

毕淑敏还介绍了一个故事,父母重病在床,孩子却断然离去,以诗和远方当作借口,来掩盖自己的懦弱和不孝。

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正如老祖宗所教导我们的那样,一定要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时间,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曾经在《养蒙便读》中讲“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待自己的长辈,声音、表情一定要恭敬、敬重,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子女,对长辈也是不错,做到了赡养的责任。但动辄就呵斥老人。虽说这是生活中的常态,虽说这些子女也不能算是不孝,但我们一定要考虑到长辈的心。

孟子曾经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都将会老去,我们也都是从孩子时代过来的。孔子也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不喜欢,那么就不要去做!

结语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传统中延绵不绝的传承,也是我们能够将传统文化传承上千年而不至于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孟子说孝就是“养生丧死”。所谓“养生丧死”,就是在长辈在世的时候,好好孝顺,供其衣食,陪其到老;在长辈仙逝的时候,我们要举行丧礼,表示自己的哀思!这就是老人所谓的养老送终!

孔子曾经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更是鞭辟入里。孔子说,现在的孝顺都是说为长辈养老,犬马之类的同样也是养活,如果对父母不敬的话,就算养其老,又怎么能够称得上是孝顺呢!

现在,大多数人成年之后,就很少在父母身边了!我们真正能够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长!珍惜当下父母在的每一天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蓝天和白云°2023-12-28 00:17蓝天和白云°[甘肃省网友]202.133.35.150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这句话的下半句更让人心酸。
    顶0踩0
相关阅读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往” 下半句更经典 却少有人知!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往” 下半句更经典 却少有人知!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无论在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谨记要孝敬父母,只有孝顺的人才能成为有德善的人

2022-11-12

俗语“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下半句才是经典 道出了父母恩情

俗语“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下半句才是经典 道出了父母恩情

要知道是父母让我们这个世界,不管你是否愿意,父母创造你的时候也并不知道你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有些孩子因为没有和别人一样的优越生活就埋怨父母

2023-05-13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下一句才是精髓 真懂的有几人?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下一句才是精髓 真懂的有几人?

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无论走到哪里,说起来自何方,总是答之以父母所在的地方

2008-06-15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它的下半句更是精华 听完心里一酸!

“父母在 人生尚有来处” 它的下半句更是精华 听完心里一酸!

标题的这句话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说,爸妈在的时候,我们工作上或者是学习上有什么烦恼,还可以向父母倾诉,在受委屈的时候,家里是最暖的空间,我

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