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宁为太平犬 莫作离乱人”是什么意思 为何朱元璋经常说此句?

时间:2023-11-06 04:31:01

相关推荐

“宁为太平犬 莫作离乱人”是什么意思 为何朱元璋经常说此句?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含义不深,为何把老祖宗精神丢弃了?

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些很多俗语既体现了老祖宗智慧,也有民间哲理。当然很多俗语并非都是正确的,也并非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

近日,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下,从一则文章中看到一句俗语叫“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从字面意思很好懂,反映了人们渴望和平,不愿生活在乱世中。但这句话却折射出很多无奈,也看出随着历史演变中老祖宗一些精神在丢失。

出自何处?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也可叫作 “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从查阅的资料看,这句话最早在元朝施君美的《幽闺记·第十九出 偷儿挡路》的一句俗语,原名为“[生]乱乱随迁客,纷纷避祸民。风传军喊急,雨送哭声频。[旦]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合]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这句俗语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元朝剧本文学通俗文字较多。这句话意思是:宁可在太平年代当一条狗,也不愿做战乱时期的人。

也句话侧面说明了,古代战乱给老百姓造成的心理伤害,老百姓为国家战乱而担惊受怕,人心惶惶。因为战争给民众带痛苦太大,人们渴望和平,渴望过上平稳的生活。

冯梦龙《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写道:“ 程万里事出无奈,只得跟随。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因此,这句俗语出自文学作品,也可能出自民间。是民众对战乱一种反感的情绪表现。元朝是一个很短朝代,元朝是蒙古人所建,而且蒙古人南侵灭了南宋,战争给当时社会造成极大的创伤。因此从元朝作品出现这句话也能理解。

并不是所有普通老百姓都可以振臂一呼起义反抗,大多普通民众都是一个王朝更替中最底受层受害者,他们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导,逆来顺受。因此也与传统习惯有关。接下来咱们再说。

统治者手段

从史料记载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很推崇“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是他经常告诫天下黎民百姓的。在《与元臣秃鲁书》,朱元璋曾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朱元璋说话很有意思,就是说他本是老百姓,并不想起义反抗,但受到红巾军的逼迫,他不得已参加起义。其实看过历史的人知道,参加起义军也是混碗饭吃。

朱元璋在这里丑化了红巾军,把自己参加起义洗白了。他以此告诫天下人不要像他那样反抗朝廷。

而且朱元璋还把自己看作是正义化身,朱元璋认为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红巾军逼起山野”。他认为元朝灭亡与自己参加起义军没有任何关系,他参加起义军不是推翻元朝,也不是为了当皇帝,只是不他不忍心看到民众受难,参加起义是救民于水火。当皇帝的就会说话,而且还能洗白自己。

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了江山稳固,他曾经造出了“殿兴有福”的理论。对历代起义者进行了抹黑,他把起义者分为“首乱者”和“殿兴者”两部分。

那么什么是首乱者和殿兴者呢?就是带头起义造反的那些人。而“殿兴者”是指后来半途参加起义的人。

朱元璋说:“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朱元璋认为天下无道了,才愚民作乱。而带头作乱就是忘恩负义之人,甚至胆大不怕死的亡命徒,他们都没有好下场。而这些人给国家造成了动乱,让很多老百姓因战乱而死,就连上天都不反感这些人。

当然朱元璋还要举例说明,他说:“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都未都得善终!”他把历代起义全部抹黑,但他对于自己半路参加起义者洗白。认为后来参加起义就没有责任了,既然动乱起来了,他再加把火,早点结束动乱,让百姓享太平。

因此朱元璋推崇“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是为其统治服务的,让老百姓都要听从他的,不要动乱。而他抹黑历代起义者,就没想到起义者因何而乱?

除了朱元璋,还有一些皇帝也不想乱,比如宋朝赵匡胤。他就是靠兵权篡夺的皇位,因此他把兵权握在手里,天下兴文,慢慢把民众民族斗志都给磨没了。

浅显思考

谁都希望和平,谁都希望天下太平。但一个朝代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不可能太平万年,总要有危机的时候。如果像朱元璋、赵匡胤一样把民众民族斗志磨没了,还怎么舍身抗击外敌侵略?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在儒家等学说并行之时,有很多有骨气有精神的学说后来被当成异端,让皇帝给销毁了,因此只留一个不争不斗的儒家。并不是儒家不好,只是像古人那“为义”、“为国”精神并未在民众传承。当时荆轲可以义去刺杀秦王,他知道这是一个完不成的任务,肯定会死,但毫不犹豫赴死。如果外敌打到家门口了,你再讲“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没什么意义,只有激起全民不怕死的精神,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固月天2024-02-06 10:08固月天[海南省网友]43.228.102.56
    或许朱元璋觉得维持社会秩序比较重要,所以才会频繁说这句话提醒大家。
    顶21踩0
  2. 心清若水2024-01-06 16:15心清若水[内蒙古网友]27.156.42.202
    朱元璋可能经常说这句话是因为他希望人们保持稳定和平静,避免引发动乱。
    顶0踩0
  3. 谁的罗曼史只不过娱乐2023-12-06 22:23谁的罗曼史只不过娱乐[云南省网友]203.28.88.220
    这句话应该是劝人要安于现状,不要造成麻烦和纷争吧。
    顶0踩0
相关阅读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 问: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一句话 救回全寺性命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 问: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一句话 救回全寺性命

当然了,小编今天不是给各位讲朱元璋创业的故事,而是讲一个关于朱元璋拜佛的故事

2023-10-20

朱元璋亲自为他题墓志铭 一句话9字非常直白 让百姓看了鼓掌

朱元璋亲自为他题墓志铭 一句话9字非常直白 让百姓看了鼓掌

正因为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所以朱元璋在很多方面行事风格比较不一般,他可能没文化,但是该有的能力却是一样不少,一句墓志铭仅9个字,竟能让看了的百姓

2024-01-20

朱元璋发明了一句话 后人用了五百多年 人人皆知却终是被读错

朱元璋发明了一句话 后人用了五百多年 人人皆知却终是被读错

这句话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虽然封建社会应结束了,但是这句话却成了很多人玩笑时的口头禅,人人皆知

2023-12-21

朱元璋去少林寺视察 方丈说了一句什么话?救了全寺僧人的性命

朱元璋去少林寺视察 方丈说了一句什么话?救了全寺僧人的性命

1345年,朱元璋为了活命,就到了凤阳县城的皇觉寺,投奔了高彬和尚做了小行童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