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自媒体人写文章能想怎样就怎样?且从一本书中的一段话谈起

时间:2023-11-06 03:42:01

相关推荐

自媒体人写文章能想怎样就怎样?且从一本书中的一段话谈起

当你读到我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会觉得我似乎又要开始说教了。好吧,事实的确如此,我只是想将自己成为自媒体人以来一直想说的,完整地变成一段文字罢了。其实今天的题目并不完全贴切,应该说是:作为自媒体人,写文章到底需要怎样的立场,又需要怎样的行文风格?在自己的写作世界里张狂恣肆一些行不行?是不是想怎样就怎样?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回答的,我的回答是:自媒体人所发表的作品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的情绪,而是已经成为影响万千读者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必然需要作品能够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应该是倾泻个人负面情绪与尖酸刻薄的发泄场。

一直以来,我对于尖酸刻薄——这个词我使用的频率已经很高了——的文学作品带有天然的抵触情绪,这不光指如今见诸各大互联网平台的自媒体文章,同时也包括近100年来一些被人们尊为大家的文人所发表的文章——在这一点上,我与钱穆先生的看法不谋而合:无论这个人是否创作出纯文学的作品,尖酸刻薄的文章也许在能够看到的一段时间里风靡一时,但最后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受住洗礼的,终将是温柔敦厚的文学。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你仍然觉得不够直观,那么不妨跟我一起来读一本书,由于今天的主题只涉及一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将会只读其中的一段话,而在此之前,有必要将关于这本书的大概情况作个简单的介绍。

李渔,明末清初的戏曲理论家,年轻的时候几次应乡试不第,因此为了生计,开始写戏曲小说,声名鹊起之后开始组建戏班子到处唱戏,后来又做起了出书卖书的行当,倒是一位懂得贸易的文人。他有一本书,看起来像一本闲书,但这本书包括作者李渔,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这本书叫《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全书包括8个部分,分别是《词曲部》、《演习部》、《饮馔部》、《颐养部》等,详细介绍了关于戏曲、饮食、种植、颐养等诸多内容,慢慢的这本书被人们定性为一部阐述养生理论的著作,说实话,这是一部极为适合有闲情逸致的人士珍藏的作品。

近现代多位文人对此书给予了极高评价。但我们今天不说养生,单就说说李渔作为一名布衣文人,一位并非代表当时朝中士大夫阶层的普通人士,在其《词曲部·结构第一》中所提及的《戒讽刺》部分。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刀能杀人,人尽知之;笔能杀人,人则未尽知也。然笔能杀人,犹有或知之者;至笔之杀人较刀之杀人,其快其凶更加百倍,则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

其实李渔这本书算是明清时期的白话,较为浅显易懂,因此不再像往常解读诗词一般逐字逐句加以阐述,只都用今天的白话介绍一个大概。这段话是说:武士手里的刀和文人手中的笔其实都是杀人的工具,笔能杀人人们都知道,但是笔杀起人来比刀杀人要凶狠百倍,却是人们不容易在意的。对于这个问题有迷惑吗?于是作者准备细细道来,“予请深言其故”。

接下来李渔打了个比方:杀和剐之间的差别就是个时间长短,杀是手起刀落,所以叫“头落事毕”;剐就需要数十上百刀,这个过程就要痛苦得多了,需要经过数刻钟的时间,但也仅此而已,可是对于笔来说,“其为痛也,岂止数刻而已哉!”

这个比喻极为形象而贴切,与如今的我们写作自媒体文章也是一样,笔用得好,虽然如今已不再是那个“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的时代,但我们依然可以“劝使为善,诫使勿恶”;虽然未必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的典范,但我们至少可以传播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可贵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后世刻薄之流,以此意倒行逆施,借此文报仇泄怨。心之所喜者,处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变以净丑之形,且举千百年未闻之丑行,幻设而加于一人之身,使梨园习而传之,几为定案,虽有孝子慈孙,不能改也。”

我写下今天这些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亲见其事,故而才有了这些想法,李渔的看法同样也是如此,这小段的大意是一些刻薄之徒,同样借自己的作品来泄怨,只不过李渔是以戏曲作品为例,喜欢的人就给生、旦角色,讨厌的对象,就在戏曲中给按上净、丑角,同时还要把千百年来不知什么地方出来的丑行,要一起安到净丑角的头上。纵观近百年来的一些文学作品,以及今天部分自媒体人的作品风格,竟然是如此相像,古人诚不我欺。

“传非文字之传,一念之正气使传也。《五经》、《四书》、《左》、《国》、《史》、《汉》诸书,与大地山河同其不朽,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厕于其间乎?”

我将李渔的这段话作为今天我说这些话的注脚。“传”并非仅仅靠着文字传承,而是靠着作者的“一念之正气”,使得这些传世无数年的经典著作传承至今,而若是有那些以笔作刀的刻薄作者混杂期间,是不可能产生这些经典的。

说到这里其实今天想要表明的东西已经足够清晰了,不过最后仍然想要多说一句: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通过网络,我们与世界如此接近,作为自媒体人,特别是中国自媒体人,所面对的是世界上最温和的读者,我们所能呈现的,必须是他们所具有和将来所具有的——温柔敦厚,而绝非终究经不住岁月洗礼的尖酸刻薄。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文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飞天-邀月2024-01-22 01:06飞天-邀月[四川省网友]139.224.124.253
    一本书中的一段话只是引子,自媒体人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性。
    顶8踩0
  2. 应急小组22023-12-14 14:24应急小组2[重庆市网友]203.56.183.28
    自媒体人要有素质,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肆意编造事实。
    顶20踩0
相关阅读
励志!16岁女孩与轮椅为伴 4年看完500多本书 写500多篇文章

励志!16岁女孩与轮椅为伴 4年看完500多本书 写500多篇文章

从小患病,12岁辍学,几乎一直以轮椅为伴;4年1460天,看完500多本书,写下500多篇文章郧阳女孩唐煜琳以书为窗,以笔为路,书写了身残志坚、积极向上的感

2010-12-08

给不识字的母亲写一篇文章

给不识字的母亲写一篇文章

我是一个靠写文章吃饭的人,却从来没有写过自己的母亲

2009-10-22

这几天没有写文章

这几天没有写文章

我的心思一直放在如何突破现状上面,原先的写作态度现在要有所改变,而现在也应该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时候,如果能够想得很清楚了,以后我的写作也许会升级

2008-09-22

用表征来欣赏文章和写文章

用表征来欣赏文章和写文章

这周讲了思考的基础之三表征,阅读了皮亚杰、布鲁纳、艾利克森,表征只有二字,但确实难于讲清晰,虽尽了全力,但感觉还是有一段差距。不过,也因此喜欢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