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一句才是精华 背后故事太感人

时间:2023-11-05 02:32:01

相关推荐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下一句才是精华 背后故事太感人

老话儿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还有下一句,只是很少人知道。

文/论史鉴今历史短视频

想必大家对“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很熟悉吧,这是老人家们经常感叹子女的一句话,里面是饱含了浓浓的亲情。而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这句话,儿孙们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福气,老人家应该好好享受天年才是,不必为他们操心劳肺。这么看来,好像真的是有一些道理啊。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句话的下半句呢?其实这下半句才应该被称为精髓,可惜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为人们所忽视了。

说到这句话,就要提到一个典故了。这是在明朝宣德年间的故事,当时有一个状元的父亲叫做罗秀才,他是一个出家人,后来儿子考上了状元,父亲便赶忙回来。罗秀才好不容易看到了英姿飒爽的儿子,一时也是感叹不已,他在墙上写下了这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我们来看一下“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下半句“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是在告诉天下百姓,子孙们自然会有他们自己的福气,自己不应该过多干涉他们的人生,顶多就是顺着时势来引导一下。如果选择用极端的方法强迫他们,只会引来恶劣的结果!可以看到,这句话有很深的意思,罗秀才这下是很用心了。那么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叹呢?其实这就要提到他跟儿子的故事了。

话说罗秀才一直有一个考取功名的梦想,但是一直没能成功。无奈之下,只能为了生计跑去外面当个教书先生,而家中则是让自己的妻儿打理些。罗秀才这么一去就是好几年,而在他儿子七岁的那一年,罗秀才回来了。罗秀才看着模样俊俏的儿子觉得十分满意,于是想着来考考他对对子的能力,其实更多地是要测试他的智力!

可是儿子在家里做的最多的就是跟母亲做家务了,这些东西他哪能领悟到呢?罗秀才说出了一个“天”字让儿子对,而儿子对出的下句实在不堪入目。罗秀才虽生气却没有放弃,他再次考儿子一个,可是结果依旧不尽人意。也许是太过失望了吧,罗秀才觉得自己的家门是出不来人才了,于是一个冲动去当了和尚。

因为这事,罗秀才的妻子慢慢地想开了,她决定花心思在儿子上。可以看到,她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母亲,经常性地对儿子循循善诱,儿子也很给力地开窍。不仅如此,儿子后来还得到了名师的教导,这下子进步地更快,也是成功地考取了状元!

罗家出了状元,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罗秀才知道后赶紧跑去见儿子,在见儿子之前,他的妻子试图给他很多钱,但是罗秀才拒绝了。直到见到儿子后,他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诗!

本文由论史鉴今历史短视频原创,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如你所愿非我愿 ら2023-12-26 18:47如你所愿非我愿 ら[云南省网友]103.60.236.194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尽心尽力,最终一定会有好结果的故事。背后的故事肯定超级感人。
    顶7踩0
相关阅读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半句才是精华 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半句才是精华 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大多数的俗语都是来源于民间,民间广为流传的那一些通俗语句就叫做俗语,所以它具有两个很明显的特质,首先是语言极其接地气,谁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

2009-07-01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这句话也说明了老人心态十分乐观,作为子女儿孙都有他们自己的福气,老人也就不必太担忧

2008-05-27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只是鲜为人知!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只是鲜为人知!

其实这句俗语出现在元代关汉卿所写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我们对儿孙自有儿孙福都很熟悉了,但其实它的下半句才是精华,但是知道的人却很少!据说明朝宣德

2023-11-05

夜读丨“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少有人知!

夜读丨“儿孙自有儿孙福” 它的下句才是精华 可惜少有人知!

他有句名言: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