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百年前的这本杂志 每拿出来一句都值得一个热搜!

时间:2023-10-28 03:00:01

相关推荐

百年前的这本杂志 每拿出来一句都值得一个热搜!

常常有人想要回到民国,想象民国年代是才子佳人卿卿我我、公子小姐香车宝马、十里洋场风月流连……可那不是民国。

真正的民国是残酷的,是昏沉的,是充满血与泪的。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被关押98日至面黄肌瘦;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而行刑时的绞刑架,如今正是国家博物馆的001号文物;

1933年5月14日,丁玲被秘密抓捕,在南京的三年监禁中日渐憔悴,终于在1936年脱身来到陕北。

……

他们在黑暗的时代里披荆斩棘,劈开一条觉醒的道路;他们以生命与热血并肩同行,书写着那个时代最燃的史诗。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的甚至没有机会看到1949,离我们的2021更是太远太远。

但他们思想的光芒却穿越时代,让我们在今天依旧惊讶地拍着大腿直呼赞不绝口——也许,他们离2021,又根本不远。

他们的真知灼见,刺痛的不只是百年前的黑暗,在当下同样一字字一句句掷地有声:

面对伪女权,怎么把嘲讽技能开到满点?“父慈子孝”,家庭关系该如何处理?民科当头、学术献媚,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又在何处?路遇“正黄旗”的北京大妈,怼什么才最优雅端庄有内涵?

那么,就让《新青年》杂志来助你一臂之力吧!这部百年前承载着众多文学家思想家论争精粹的杂志,不仅仅是一部精彩的思想史大观,更是许多新鲜有力观点争鸣的场域。

“提倡新文学,鼓吹新思想,通前到后,一丝不懈”,这部杂志不仅仅是创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更是深切地反思着我们的国家与历史,寻求着觉醒与改变的力量。

1

什么才是真的“有失身份”

前阵子一则关于“正黄旗”大妈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位皇城根下的“贵人”大妈自诩自己是“正黄旗”的尊贵身份,在公交车上对外地人破口大骂。

而不久之后,一位上海大妈面对乘警要求戴口罩的合理要求,居然搬出“我是美国人”来大声叫嚣——结果出人意料,除了有美国护照,大妈同时还保留上海户口与身份证。

于是乎,这位大妈最终上海户口与身份证被吊销、入境签证被吊销,五年内被拒绝入境,还真就成了美国人。

这种种所谓”有身份“的鄙陋表演实在是令人咋舌,其实百年之前,相似的丑剧也在上演着,而文人们的反讽便显得格外精彩。钱玄同在《随感录十七》中这样写道:

“某君到西洋留学了几年,居然学成了上等人——绅士——的气派,怪不得他常要拿手杖打人力车夫,听说一年之中要打断好几根手杖呢!车夫自然是下等人,这用手杖打下等人,想必也是上等人的职务;要是不打,大概也是‘有失身份’罢!

什么是真正的“身份”?什么又是所谓的“有失身份”?也许几位文学家所嘲讽的那些真正“有失身份”的人,在我们今天依旧能看到。

还是从鲁迅先生说起,在反讽一些提倡“打拳”(字面意义)的教育家的《随感录三七》中,鲁迅先生说到:

近来颇有许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记得先前也曾有过一回;但那时提倡的,是满清王公大臣;现在却是民国的教育家;位分略有不同。”

“打拳打下去,总可达到‘枪炮打不进’的程度。”

看到这里,小北只想说:鲁迅,阴阳怪气的神!任何“有身份”的假面在他面前都帅不过三秒钟,管你是三教九流、学者博士还是名士神仙。看看鲁迅先生托名唐俟在《随感录五七》中的一阵见血的嘲讽: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2

女性独立,先要经济独立

“不役于父不役于夫,而种种之生活得独立。盖先有经济界之革命,然后向来家庭之经济组织破。家庭之经济组织破,然后女子博得经济的独立。既获经济的独立,然后能脱历史传来之羁绊。”

面对如今在网络空间中争吵最热的话题——女性主义话题,优秀大龄单身女性是否会遭遇社会偏见?谁会向女孩子们灌输单身恐惧?真假“女权”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实践意义上一步一步走向性别平等?

对此,陶履恭先生在《“女子问题——新社会问题之一》中的讨论可谓真知灼见。女性想要独立,首先就要经济独立,如果没有经济独立而空谈打拳,那便是没有经济基础而妄言上层建筑,从一开始就丢到了基本的根据地。

可是,女性如何才能经济独立并由此取得性别平等的更多话语权呢?自然离不开教育:

教育既遍施于男女,不特女子之聪明者,能驾男子而上之。即一般之女子,在学成绩,亦不见劣于男子。……故今日之女子,不仅从事于家庭之职业,更从事于社会之职业。不止于良妻贤母之国民,更兼为良工巧匠诗人学士之国民此职业发达之结果。女子活动之范围,殆与男子活动之范围相吻合,工场、市廛、学校、政府,无往不见其足迹也。”

接受平等的教育,寻求平等的职业机会,这样的诉求,你是不是天天在微博热搜榜上都会看到呢?当然,性别平等有赖于外部的客观条件,但女性群体本身的觉醒也同样必不可少,这也正是陶履恭先生所说的:

“民政之进步,新伦理观念之发明,女子生率之增加,其他种种,更仆难数,亦鼓舞女子之大动力。而女子之自觉,自身之猛省,又反而直接、间接促进以上诸种原因。”

同样经典的讨论在陈独秀先生的《偶像破坏论》中也有体现: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先生所指的偶像,是那些陈腐的、传统的观念与信仰,因此他才会果断地说到:

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节孝必出于施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了。虚荣心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

陈独秀先生在《随感录八三》中另有一段论述,放到当今女权论争的场域中也颇为切当,虽然有的时候女权可能显得偏激,但寻求平等与解放的姿态却是实践的先行条件,因此并不该被一刀切地批判:

有人方才主张妇女解放,实际上还没有一点事做出来;又有人并不反对‘妇女解放’这个事实,却反对‘妇女解放’这个名词,说解放不是自动,辱没了妇女底人格,惹得大家怀疑,慢说实际运动,连口头上也几乎不好说了,这是图什么!”

3

除了鸡娃,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家长

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常常来自于两代人价值观的差异,又到一年毕业季,父母会对孩子在就业或专业选择上造成多大的干预呢?

这种干预里自然是来自于父母生命经验的真切爱意,但如果孩子在其中感受到的是难于沟通的家长制的威压,又该怎么办呢?甚至在一些极端的个案中,父母真的可以有掌控子女选择的权力吗?

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鲁迅先生化名唐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大胆地对当时过重的父权传统提出了批判:许多家长制的父亲常常因为生育了子女就居功自傲,可是,生育固然是莫大的辛苦,但若因此就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又真的是父母辈该有的行为么?于是鲁迅先生继续说了: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

那么如果父母对于子女的不应该是威权,什么才是理想家庭的亲子关系应有的模式呢?其实鲁迅先生也看得十分明白:

“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这父男一类,却又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第一种只会生,不会教,还带点嫖男的气息。第二种是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

4

面对民科,学术当有三戒

最近,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研究宣城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新闻一出,舆论哗然,专家学者甚至因为对方观点太过离谱,而懒得下场辟谣。

其实,民科年年有,但是如此离谱还如此嚣张却也属实少见,那么,对于学术研究,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立场态度呢?

王星拱在《什么是科学方法》一文中强调了科学方法的五个特点:“张本之确切”、“事实之分析”、“事实之选择”、“推论之合法”、“试验之证实”,其中一段这样说道:

“科学方法却不然,他把这个概念当作抽象的,凡我们所推论的对象,并不是界说里纯净的假定(把概念用言辞记录下来,就是界说),不过是这个概念的影子,也许有大同小异的地方。”

除了王星拱,陈独秀先生在《随感录一》中关于“学术何以可贵”的讨论,同样是对于此类民科非常有力的回怼:“吾人之于学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粹不粹,不当论其国不国;以其无中外古今之别也。”

正因如此,学术不必媚古、媚西,但也不必取宠于本国的意识形态,学术的纯粹性正在于陈独秀所说的:

吾人尚论学术,必守三戒:一曰勿尊圣。尊圣者以为群言必折中于圣人。而圣人岂耶教所谓全知全能之上帝乎?二曰勿尊古。尊古者以为学不师古,则卑无足取。岂知古人亦无所师乎?犯此二戒,则学术将无进步之可言。三曰勿尊国。……夫尊习国闻,曾足以励进民德乎?国闻以外,皆不足以励进民德乎?吾以为此种国粹论,以之励进民德而不足,杜塞民智而有余。”

而在《随感录十三》中,陈独秀对于学术独立精神的诉求更是溢于纸上:“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唯有独立的学术追求与学术价值的认同,方才有真知真信的学术研究。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先生发刊的《敬告青年》中的词句仍言犹在耳,百年变迁,不变的是一种勇敢抗争、自由对话、独立思想的精神,这是《新青年》的意旨所在,亦是我们今天不该失落的坚守。

今日活动

《新青年》的哪段话哪篇文章让你最有感觉?你对于哪位民国大师最有感觉?你又是如何理解他们的思想与争鸣的?在评论区,谈谈你的观点!

小北将会挑选两位幸运读者,送出本期主题图书《<新青年>文选》,精选多篇《新青年》杂志中的经典文章,让你在纵横捭阖中感受思想的潮起潮落。

一本深刻改变中国的杂志,《觉醒年代》风云激荡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傑子2023-12-21 22:46傑子[江苏省网友]43.231.162.246
    百年前的这本杂志真是藏宝啊,每拿出来一句都值得一个热搜!
    顶33踩0
相关阅读
每周值得一读的好杂志:初中作文关键期 怎么抓?

每周值得一读的好杂志:初中作文关键期 怎么抓?

小志说:孩子作文难?写作不切题?素材太老套?还是学不会写作手法?这些统统都不是问题,日积月累好素材,名师指导好方法,范文佳作好例子,这里都帮你

2009-05-14

姚喆|《论语》杂志的发起与初期出版

姚喆|《论语》杂志的发起与初期出版

抗战胜利后,又于1946年12月1日复刊,至1949年5月16日终刊,复刊后出版了六十期

2007-03-30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潘文进的作品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潘文进的作品

那年,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把全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集中在城关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

2009-06-23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李运清的作品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李运清的作品

作为知青,这是我下乡插队的第一个春节

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