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首先要思考如何摆脱西方的话语殖民

时间:2023-10-23 03:59:02

相关推荐

推动一带一路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首先要思考如何摆脱西方的话语殖民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社会科学》杂志社、《当代修辞学》编辑部、《中国修辞》编辑部、《社会科学报》、上海市语文学会和中国修辞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家话语生态研究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

论坛由华师大国家话语生态中心首席专家胡范铸主持,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古川裕、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孟柱忆、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广西民大党委书记卞成林、上海市外办新闻处长刘伟东、中国修辞学会会长陈光磊、《当代修辞学》主编祝克懿等近百位语言学、政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者参加了论坛。

本届论坛聚焦“语言传播·国际理解·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分别就“获得感:汉语国际教育必须回应的迫切问题”“从公示语的语体特征看中国和日本的语言景观”“汉语教科书话语实践与中国形象的传播”“语言与国际政治:南亚形势与话语权的争夺”“一带一路价值观研究”“新媒体时代对外话语全球传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等展开了讨论。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对于这一发展的目标和价值的理解似乎还并没有达成普遍的社会共识。国外常常会出现“中国为什么要如此费力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文化侵略”猜忌;国内则有“为何不把如此巨大的经费投向自己的教育”的疑惑。即使在汉语国际教育界本身对于“何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何为”也尚未形成自觉地共同理念。这无疑制约了我们未来更好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胡范铸的认识是:汉语国际教育是基于全球治理的视域,孔子学院的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路径,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目标中,普遍安全是第一位、基础的目标。而安全最根本靠的不是武器,而是互相理解、互相接纳。而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以“民心相通”为基础,“民心相通”离不开“国际理解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组成部分。胡范铸教授建议从以下两点展开汉语国际教育: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意愿为中心;从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转向以语言教学与语言服务结合为中心。

我们一直鼓励跨文化交流合作,这里涉及了语言因素、文化因素等等,但能支撑交流合作的关键在于价值,“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如此。《社会科学》总编胡键研究员深入挖掘“一带一路”的共同价值,认为首先要从内部解决互联互通问题,促进内部经济发展。同时,外部也要互联互通,发展起来的中国也要为世界做贡献。“一带一路”是中国反哺世界,尤其是反哺周边国家对我们发展的支持。所以共同的价值包括:1.人类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超越了任何一种其他价值的需求;2.诚信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价值需求;3.平等协商的价值贯穿“一带一路”项目合作的始终;4.“一带一路”穿越的国家和地区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共同发展和共赢发展是共同的目标;5.“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需要在包容互鉴中进行跨文化交流。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也遭遇了质疑,“一带一路”刚刚提出,西方就提出了“新殖民主义论”。上海外贸大学南亚中心主任郭学堂教授指出:由于国际媒体以英文为主、西方媒体的历史影响、中国的被动应付、中国学者争取国际话语权面临的自身制度困境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我们“一带一路”上国际话语权的缺失,并直接影响了一些项目的建设。 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摆脱西方话语体系,学术界需要对西方语言、语言体系、语言和政治的关系、文化和历史、理论困境进行再思考。

新媒体时代,信息从未如此频繁地交流,话语也从未如此受到重视。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了以往话语传播方式,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话语生态的构建方式。

21世纪是网络时代,全球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网络,以至于有“网上检索不到,那就不曾存在”之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虹倩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对外话语全球传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她提出解决建议:应邀请传播学、翻译学、修辞学、国际贸易专家,定期评估并研讨传播问题;改进全球网络传播的方式;改进全球网络传播的内容确立“全球受众”意识、问题意识和大局意识。

当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时,西方的媒体与网民已经构成相当充分的互动。这会对话语生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周萍通过网络上的“超语篇”分析来考察德国传媒与公众在对中国形象接受方面的互动与差异性。在新闻网站中,新闻文本和后面的评论组成了一个特定的“超语篇”,这是“众声喧哗”的多个语篇,又是一个相对封闭而独立的结构。通过分析“超语篇”的叙述方式与结构,打破了对西方媒体的刻板印象: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很大,媒体的观点容易引起网民相似的情感回应。在一个成熟的对话性社会中,基于相同的讨论规则(摆事实讲道理),提出观点,相互论辩,并能通过讨论获得新的共识,可以说这是对话社会的基本规范。从大量的语料来看,媒体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网民常会在相互讨论、对话中形成新的共识,这些观点往往比媒体更为客观。

国家话语生态研究高峰论坛已经召开两届。正如日本明海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会会长史有为先生在给论坛的信中所言:话语生态是胡范铸先生提出的原创性课题,是一门新学问,也是关系生命家国的重要话题。话语生态是由一个个生态圈形成,人的一生至少包括家庭圈、学校圈、社会圈,此外还有国际圈等。这是由小到大的套圈,而每个圈又各有特点,不会完全重复或涵盖,由此圈走向彼圈必然会遇见话语冲突。也就是说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交流更是大势所趋。

专家们在探讨中一致认为,话语生态是个语用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如果在每个话语生态圈里都一步步地开始实践,那么健康的中国话语生态就是可期待的。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mojoka2024-01-16 06:42mojoka[内蒙古网友]210.16.155.94
    构建人类命运共是个美好愿景但要警惕西方话语对于我们影响。
    顶36踩0
  2. 刚申请2023-12-04 17:20刚申请[贵州省网友]203.9.72.235
    带路建设确实是个重要机遇但要有自主思考能力不被西方话语牵制。
    顶2踩0
相关阅读
《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在泰首发

《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泰文版在泰首发

首发式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主任、中国翻译研究院秘书长杨平和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吴森提兰谷分别代表两国出版方发言,介绍了

2009-03-29

文化艺术交融·共建“一带一路” 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

文化艺术交融·共建“一带一路” 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

中国日报网记者 刁云娇 摄中国日报网9月16日电记者 刁云娇 9月15日晚,以文化艺术交融·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

2007-09-02

“一带一路”先要过语言关 机器翻译可以助力“过关”

“一带一路”先要过语言关 机器翻译可以助力“过关”

这一战略构想涵盖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俄罗斯、意大利、印度、韩国、埃及、摩洛哥、阿根廷等超过七十个国家,近六十种语言,人

2023-11-05

架起交流沟通桥梁 弘扬丝路精神中华文化——写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

架起交流沟通桥梁 弘扬丝路精神中华文化——写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

河北日报通讯员陈童摄丝路兴,天下通;越千年,人心同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