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清朝有好诗 6首绝句 文人风骨 字字有力 写尽大时代下的坚守

时间:2023-10-22 04:05:01

相关推荐

清朝有好诗 6首绝句 文人风骨 字字有力 写尽大时代下的坚守

气节,是值得珍重的品质。

它是人立身存世的根骨,也是面对磨难最后的武器。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

在大时代变革中,最易体现文人的气节。

明末清初,时代剧变,有不少诗人坚守气节,凛凛风骨让人敬仰,其留下的诗作也慷慨苍茫,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虽千万人,吾往矣”,今天这组诗作,体现了这种“大无畏”的风骨和操守。值得铭记,也值得深思。

这六首诗或慷慨悲壮,或暗藏风骨,或犀利辛辣,或感慨伤怀,字字有真情,句句有力量。

△王和尚读诗:明末六首绝句,铁骨铮铮

1.吉祥寺古梅 明末清初·林古度

一树古梅花数亩,城中客子乍来看。

不知花气清相逼,但觉山深春尚寒。

林古度在入清后,以遗民自居,坚守气节,怀念明朝。

这首诗写梅花的高洁清峻,也暗含文人的风骨和操守。梅花树高大茂盛,占地有数亩之大广。寒冷之时,梅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凛凛清香之气。

梅花高洁冷傲,虽然开得繁盛,却让人感到瑟瑟寒凉,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山仰止之感。

唐人崔道融有诗写梅花“清极不知寒”,作者却反而用之,春寒之冷来衬托梅花的冷傲。

其中“逼”字很有力量。诗人写梅花多写其隐逸,虽高洁却隐藏不欲见人。但林古度笔下的梅花,却开得旁若无人,灿烂辉煌,好像它在深山中“独自为王”,故而散发出逼人的冷气。这种花气是自得其乐毫不掩饰的冷傲之气。

林古度在清初隐居不仕,独守气节。这种梅花的高傲,灿烂,不正是自己独守气节毫不孤独也不气馁屈服的气质么?

△王和尚读诗:陈子龙呼唤荆轲

2.渡易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陈子龙是明末抗清英雄,清兵攻陷南京后,他联合义军积极抗清,事败后被捕,公元1647年,投水殉国,年仅40岁。

陈子龙诗风慷慨悲壮,沉雄瑰丽,被称为明末最后一个大诗人。从这首诗可窥见其雄浑悲慨之诗风。

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曾在易水拜别燕太子丹,慷慨赴秦。作者渡易水之时,自然就想起这个为国赴难,不畏强暴的义士。故而,他的宝刀在夜晚不断地鸣叫,回想起燕赵壮士,他不禁心潮澎湃,激发出胸中不平之气。

但是,国事糜烂,强敌环伺,虽然易水依然,荒草弥漫,去哪寻找能诛暴秦靖国难的义士呢?

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充满忧患和绝望之感,尤其“无处”二字,清兵肆虐燕赵,即便有义士,又有可守之地么?

△王和尚读诗:抗清义士群像

3.题江阴城墙 明末清初·江南女子

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胔:zì,腐烂的尸骸。

公元1645年,为反抗清政府的“剃发令”,江阴人民坚持抗清,固守81日,城破后全城人殉国,无一人投降。这首诗即写此事,写得慷慨犀利,让人敬佩。

时过境迁,固守鏖战的惨烈已经成为记忆,但是那一场大战的痕迹却难以磨灭。“雪胔白骨满疆场”,到处白骨累累,坚守气节的义士们“一身报国有万死”。首联描述中有赞叹,战场的惨烈更反衬义士们的凛凛正气。

虽然尸体散发着刺鼻的臭味,但是与屈膝投降而苟活的人相比,这些尸体却显得高大,那些英魂永远值得人赞扬和缅怀。

这首诗写得慷慨昂扬,更有犀利的讽刺,出自女子之手,更值得惊叹。宋初花蕊夫人有诗句说“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与此诗一样犀利如刀。

沙海孤驼评:首句写战况惨烈,刺目又刺心;二句“万死”,“孤忠”,凸显悲壮。

△王和尚读诗:明末思想家黄宗羲

4.书事 明末清初·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冽,黄花偏耐苦中看。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他也是抗清义士,入清后隐居不仕,潜心著述。

这首诗初读平淡,细思却有妙致。前三句均是在铺排,道路泥泞,西风凛冽,寒彻入骨,但是正是在如此严寒恶劣的环境中,迎风绽放的菊花更显得苍劲坚强。

这首诗看似在赞美菊花,其实在写文人的气节,不论时局多么艰苦,镇压多么惨烈,仍有志士在默默地坚守气节,丝毫不屈服,也不气馁。

这首诗的标题乃是“书事”,即有所感发。特别是“莫恨”二字,显得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并不愤恨,也不咒骂,而是默默地坚持。而“苦中看”,在默默坚持中,在熬清净之中,总有菊花给诗人安慰,也给诗人精神寄托。

这首诗欲扬先抑,意在言外,写得风骨凛然,可称作黄宗羲一生的性格写照。

△王和尚读诗:老僧看破人生虚幻

5.杏堆庄杂咏 明末清初·阎尔梅

早岁狂歌晚岁僧,名山赏过几千层。

沧桑风景随时幻,兀坐荒林对一灯。

阎尔梅是明末清初诗人,国破后他散财结客,奔走国事。入清后他剃发为僧,坚守气节。其诗沉雄奇诡,格调苍茫。

这首诗感慨遥深,寄托他身世之悲。年轻时裘马轻狂,意气洋洋,经过世事变幻后,心如槁木,成为萧然老僧。

△王和尚读诗:我不信变成无所谓

以前年轻奋发,喜欢登高望远,看了很多风景之后,才发现人已苍老。沧海桑田,变幻莫测,如今自己一无所有,只好枯坐荒林,守着一盏孤灯。

这首诗有两组对比,“早岁狂歌”与“晚岁僧”对比;少年时“名山赏过几千层”,而如今“兀坐荒林对一灯”,两组对比,相互映衬,凸显出世事无常和意气消沉的感慨。因此“沧桑风景随时幻”,为整首诗的关键点。

读过《活着》的朋友应该记得,小说最后是这样一首歌: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种经历人生沧桑后的幻灭之感,千古未变。

△王和尚读诗:宋琬的寂寞与孤独

6.不寐 清·宋琬

拨尽炉灰叹此身,漏声偏向五更真。

惟余一片伤心月,清影依依似故人。

宋琬是清初著名诗人,与施闰章齐名,被称为“南施北宋”,其诗清丽典雅,音韵铿锵,多写愁苦之思,亦多有愤激疏宕之句。这首绝句可看出其典雅铿锵之笔力。

这首诗感叹流年,细写孤独。有几点值得留意。

其一,设喻巧妙,意在言外。夜晚不寐,因“拨炉灰”而“叹自身”。炉灰燃尽,就像自己的活力与青春逐渐消失,故而心生叹息。炉灰变白,化成轻烟,岂不像自己漂泊一生而一事无成么?苏轼也有诗写炉灰,意义却相反,苏轼写道“白灰旋拨通红火”,暗示自己的热情像被炉灰覆盖的炭火一样,外表虽然死寂,内心却火热。与苏轼相比,宋琬之作却显得衰飒忧伤。

△王和尚细读清诗

以“月影”比“故人”,可见他是多么孤独,深夜无眠,唯有寒月相伴,月下的清影,就像以前的朋友一样,而今朋友安在?如此,月也就显得“伤心”起来了。

其二、音韵和谐,用字精准。试看“真”字,此韵脚押得极稳,月寂静,滴漏声听得月真切,

声声好像敲打在心上,提醒他时间的流逝,而青春年华就在这滴滴漏声中消失殆尽,真令人可伤。

这首诗立意虽然浅显,却写得精准典雅,故而读起来韵味悠长,其中的愁苦之意也绵长不绝,故,可称佳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鬼娃2024-01-15 20:31鬼娃[浙江省网友]103.63.142.103
    这些诗歌写尽了大代坚守精神让人深深感叹当文人墨客才情和豪情。
    顶0踩0
  2. 冰爽秋夏2023-12-04 00:18冰爽秋夏[上海市网友]203.14.186.213
    这些绝句简直太赞了文人风骨、字字有力让人感受到清朝代风云变幻。
    顶0踩0
相关阅读
大时代经典语录 哪一句最让你无语或可笑?

大时代经典语录 哪一句最让你无语或可笑?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丁蟹形容方进新是啊,我是打死人,可是我没罪啊!在法庭上自辩时说的话

2023-12-28

史上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 曹丕《燕歌行》精析

史上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 曹丕《燕歌行》精析

作为天下士子思想的镇海神针,经学树立起来的天授神权被王莽以及后来者弃若敝履,早已摇摇欲坠

2023-10-17

绕篱赏菊元稹欣喜 深山谒隐贾岛遗憾|唐宋绝句欣赏⒁

绕篱赏菊元稹欣喜 深山谒隐贾岛遗憾|唐宋绝句欣赏⒁

本文之主人公乃元稹与贾岛。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

2023-07-11

中高考作文深度解读|《平凡的世界》:为大时代的奋斗者树碑立传

中高考作文深度解读|《平凡的世界》:为大时代的奋斗者树碑立传

书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奋斗是贫穷,是热爱是探索,是首诗出版时间:1986年12月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造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神话,它不仅是茅盾文学奖皇冠

20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