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临海与金华:从文旅结合想开去

时间:2023-10-21 03:57:01

相关推荐

打开天窗说亮话︱临海与金华:从文旅结合想开去

近曰,因为文旅融合课题研究之需要,前往临海考察。临海之行,感悟颇深,文旅融合,文化为魂、旅游为形,文化与旅游是一体两翼,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流浪,离开旅游的文化是做作,诗与远方双鬼拍门,方显当代旅游的魄力与价值。

临海与金华,其实挺有缘份的。宋时,婺学代表人物唐中友曾主官临海10余年,修桥铺路留下不少功德;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曾在临海任县丞4年有余,虽才华横溢,官场却不受待见,后以一纸“亘古一檄”之“讨武则天檄”流芳于世,至于其后随徐敬业起事讨伐武则天,结局终究成历史之谜,各有其说;游圣徐霞客,于1636年5月19日从临海开启“万里霞征”,当年十月初七行至金华登金华山,留下了浙江游记万言中金华篇的近五千字,足见金华在游圣心目中的份量;民族英雄戚继光统领三军在临海抗倭,戚家军的主体来自于金华义乌浦江一带。还有,至今临海乃至台州沿海县乡,几乎处处建有“白鹤大帝”庙,而白鹤大帝乃东阳人氏。当然,临海与金华的缘份,还因为金华的老火车站,但凡上了岁数的临海人,金华老火车站自然成为其抹不去的记忆。

临海与金华一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同的是,它是浙江唯一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足见其历史文化之厚重。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是,临海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确实比金华做得好,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启动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和古城旅游开发,临海即将创下5A,而我们能否创下4A还是未知数。

临海,因靠海而名,其为海防和抗击外族入侵修筑的城墙,堪称一绝,史载曾有一十八里之长,如今完好保存着6200多米,四座威武厚重的城门保存依旧,与每一块青砖青石的触摸,都可以穿越千年,“江南古长城“成为临海城市旅游的金字招牌。史载,古城墙始建于唐玄宗时,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石头每块砖都标有“xx府xx乡造”之印记,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可溯源可追责。古城内府前街、紫阳街等三条老街基本保持原格局原风貌,尤其保持了对原居民的足够尊重,有机植入了非遗、美食等业态,老街不仅成为临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成为外地人必去之处,静中有动,传统中不失现代,有可漫享的小资情趣,好生让人留连忘返,自然攒足了人气。

由临海,看金华古城,各种深沉思考由然而起:古城保护利用当有怎样的理念和套路?文化与旅游如何浑然一体?碎片化的思考不觉流淌:

其一,文化和旅游,自古以来就是不分家的。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各种各样的小品文,旅游都是其最重要的创作来源之一。喜读万卷书的文人们就是在旅游过程中,激发了超强的创造力,写就了不朽的名篇。而旅游呢?也通过文人们的传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长江和黄鹤楼等名山大川、文化景观,都是以作品的方式率先进入人们的脑海。人们去参观,首先就是看一看这些地方和我们印象中的描述是不是一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理由认为,文化是旅游的命根,旅游是文化的温床。旅游只有插上文化的翅膀,才能绽放持久的生命力;文化也只有和旅游相结合,才能不停地激发出活力,走入百姓生活。

其二,进入新时代,文化和旅游更需要高度融合。二战后,发达国家完成了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向;在精神层面,用英格尔哈特的话来说,也实现了由物质主义价值观向非物质主义价值观的转型。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内心、关注社会、关注文化。文化创意阶层强势崛起,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战略产业,文化软实力成为左右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也进入了这个转型过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希望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大众不仅在文化和旅游上的支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关注体验的感受与价值。休闲、度假、自由行,已成为常态;体验风土人情,探寻文化故事已成为深度游的标配。人们正越来越多地从“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狂拍照”的“过客”与“他者”,变成为在旅行中丰富自身并映照社会的“参与者”和“反思者”,甚至是进行自我表达的“主体”与“创造者”。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谁越是能激活文化内涵,谁越是能让游客参与,并激发他们的文化表达,谁就越能持续捕捉游客的注意力,赢得竞争的主动。

其三,金华的文化和旅游己有融合的良好基础,但仍需深化。位处浙江中部的金华,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文化基础深厚,自古就有小邹鲁的雅称。在这里,不仅分布着诸葛八卦村、江南第一家、东阳庐宅和武义俞源等传承数百年的古村落;还涌现了横店影视、义乌文具、浦江书画、金东网红等一大批的强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各县市区均超过了5%,东阳更达到了12%,文化和旅游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我们也关注到,除个别点外,文化和旅游在全市范围内尚未形成聚合效应,文化未能充分地渗透于旅游全产业链,旅游形式相对粗放,各旅游文化节或文化旅游节深度挖掘不够。

其四,深化文旅融合需突出城市形象。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成都则被喻为“休闲之都”。金华要推动文化振兴,在后工业社会竞赛中谋求一席之地,特色在哪里?或者,从游人视角,印象金华是什么样的?金华只有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清晰刻画自己的城市形象,才能以纲举目张的方式明确文旅融合的目标、手段和路线图,对外有效传递金华的精气神。

其五,深化文旅融合需强化跨部门合作。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旅游部门需以无隙缝政府建设强化部门间合作。文化发展规划旅游规划要全面对接。宣传与文化部门,要有意识地将旅游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与动力,将游客不仅视为消费主体,而且还是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的主体。旅游部门要有意识地将景点设计、线路安排、导游解说和纪念品附加文化内涵,真真切切地让游客感知“文化”,为游客创造新价值。

其六,深化文旅融合需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集聚发展和特色发两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全域旅游不等于均等布局,文旅融合发展需要有明确的重点空间载体,要积极围绕老城区、古村落、工业遗存、景区等打造历史街区、文创园区、风情小镇、主题乐园,推动相关产业在周边落地,构筑文旅产业群。文化虽是遍在的,但其内涵与特质却因载体而有非常大的差异。其中,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最为典型。在城市,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馆、博物馆和演艺馆群的建设,以现代性、多元性和便利性取胜。而乡土文化与乡愁记忆,无疑是乡村的特质所在。乡村文旅融合,必须紧扣“土”字做足文章。

其七,深化文旅融合需强化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没。文创人才是文创产业的根本,也是文旅融发展的核心要素。既要充分激活和培育本地文创人才,也要积极吸引外来文创人才。其中,活动策划、内容创造、组织运营、媒介传播品牌推广等,均是文旅融合发展所必须的人才。在旅游竞争同质化加剧的情况下,建议人才新政,能进一步拓宽人才的界定。

其八,深化文旅融合发展需强化节庆活动。当前,事件营销起到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以文化节庆带动的旅游与传播也越来越成为新的热点。歌星演唱会、音乐节、电影节、文化周、马拉松、狂欢节、民俗节等己成为吸引游客的利器。需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推广力度,扩大周边产品与产业以此起彼伏的主题化、系列化节庆活动保持传播热度,巩固和提升吸引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微笑小婉2024-02-01 16:24微笑小婉[浙江省网友]202.59.0.24
    文化与旅游相合必定吸引更多游客希望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顶0踩0
  2. 杠子猪2023-12-29 04:15杠子猪[宁夏网友]218.249.77.177
    @长卿----听起很有意思期待到更多临海与金华旅游合作啊!
    顶0踩0
  3. 长卿----2023-11-24 16:06长卿----[河南省网友]223.21.79.18
    这种合真可以让两地旅游业迎新发展机遇希望可以加快推进!
    顶0踩0
相关阅读
英语交流得上的40个英语短句 收藏起来吧

英语交流得上的40个英语短句 收藏起来吧

句式魔方帮助孩子突破英语学习中的第二难关单词词义、短语积累与生成、句子生成转换能力

2023-06-01

美国误导了全世界?联合国前专家打开天窗说亮话 汪文斌果决表态

美国误导了全世界?联合国前专家打开天窗说亮话 汪文斌果决表态

但是目前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变异毒株,德尔塔就是其中破坏力极强的一种,目前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传播

2023-05-27

帽子留着自己戴!布林肯悍然插手台海问题 汪文斌打开天窗说亮话

帽子留着自己戴!布林肯悍然插手台海问题 汪文斌打开天窗说亮话

但是一些不法分子总是妄图利用两岸和谐统一尚未完成的这一段时间,来攫取个人利益

2023-11-18

中国做的还不够?拜登特使突然对华发难 汪文斌打开天窗说亮话

中国做的还不够?拜登特使突然对华发难 汪文斌打开天窗说亮话

但是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由于人类的迅猛发展,地球环境已经承受不住,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已经开始正视自身的责任,积极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