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心得011:学而篇1.11三年无改父之道真意

时间:2023-10-21

一般译作: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应观察他的志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

1.11三年无改父之道真意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般译作: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应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以后,该看他的行为,如果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准则,也可以说是尽孝了。”

这一章所涉及内容,千百年来是甚有争议的,尤其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曾经被不少的人曲解,也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攻击儒家。因此,理解起来不得不慎。

“父在,观其志”

古时宗法、家法森严,在有长辈的大家庭或小家庭里,子辈、晚辈必须严格尊重父辈长辈的意见,自主权相比现在是小得多的。但是人无完人,父辈长辈的做事原则、行为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那种长辈德行有失的家庭里,孩子该怎么办呢?后面章节有相关的观点,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在子女说了不算的时候,面对长辈的不适合行为,从孩子的自我主张和态度来看是否孝顺。也就是说是否孝顺,父在时看他的做事态度就知道了。

“父没,观其行”

父亲不在了,是否孝,看他是如做的就可以了。怎么做呢?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就是这一句被人所诟病。很多死脑筋的愚夫和别有用心的人,以此为据认为祖宗之法丝毫不可变更;攻击夫子的人自以为是,嘲讽儒家眼中父偷子做贼也是孝。

真的是这样吗?

不可能!要知道,孔子教学有专门的思辨科目,不可能犯这种让人诟病的低级逻辑错误。孔门弟子在编撰《论语》时怎么可能专门留下这种招人攻击的把柄呢?别忘了,编撰《论语》的就有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子贡!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先秦诸子百家书,现下很多自以为绝妙的“智慧”,都是先人玩剩下的。那时代的人,比现在还敢说,许多阴谋诡计都是明端出来的。怎么会可能这么傻的主张?

其实,大概是那个时代科技条件限制的,那时字是刻在竹简木牍上,所以文言文是惜字如金,无法像现在的法律文书一样,面面俱到不厌其繁。因此在理解文言文时要“叩其两端”,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考虑。

有“无改”就应该有“改”,有“道”就应该有“非道”。这句话就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除了表面意思,还有暗含的“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完整的意思应该是:

“无改于父之道,有改父之非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亲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孩子要行的“父之道”,指父亲所行的令人称道的原则、行为,而不是所有。好的要坚持,不情愿也要坚持,不好的要改正,即使对私利有益也要改正!如果抱残守缺,甚至把自己的错误推给“无改于父之道”,是陷父母于不义,是恰恰是不孝的表现。

至于“三年”应该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具体时间,《论语》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予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意思是说:孩子出生后,前三年离不开父母的怀抱。因此,儿子为父母守丧,也应有三年,以感父母之恩。

另外一个含义,形容比较长久,但不是永久。因为时事世事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着时间时代的推移,原本好的方法想法,也会变得不合时宜,当然就要适时改变。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亦宜。儒家是讲究中庸之道的,不可能走极端,对父亲的主张丝毫不改。机械地拼命维护所谓祖训、传统不是儒家的观点。坚持这种态度的也基本没几个正面人物。

比如:得位不正的朱棣,为了显示自己才是合法正统的继承者,将朱元璋时代的相关政策甭管是否适宜,都要求严苛死板执行,最终葬送了大明。野蛮的满清宣称自己祖先也是黄帝的一支,为了证明这一点,将封建年代的许多糟粕的东西,进行了不可理喻的坚持,几乎葬送了中华。

所以,这一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所主张的内容,实际是很丰富和正确的,不能机械曲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心得011:学而篇1.11三年无改父之道真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里仁第四》4.5学习心得

《论语·里仁第四》4.5学习心得

【经典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chǔ)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wù)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wū)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本节反复听了数...

2023-08-07 #经典句子

《论语》共读心得

《论语》共读心得

通过三十天的共读《论语》,从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几篇章的内容让我重新了解了一下论语。有两点是自己体会是比较深的,一点是自己之前的了解太少了,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常用语都是从《论语》中延伸出来的。另...

2023-12-28 #经典句子

《论语》5.12学习心得——换位思考

《论语》5.12学习心得——换位思考

经典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主动给老师汇报自己的功课:己所不欲(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勿施于人(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听了,没有表扬,而是...

2023-08-09 #经典句子

说《论语》 谈《庄子》 于丹教授带你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说《论语》 谈《庄子》 于丹教授带你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百家讲坛》的讲台上,于丹老师在讲台上为我们讲诉论语心得,不一样的解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析千年经典,使得束之高阁的经典文化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于丹教授通过《论语心得》、《庄...

2010-10-23 #经典句子

《论语》求知|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求知|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以为师:依前解,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

2019-12-09 #经典句子

论语心得1:学而篇1.1学之乐

论语心得1:学而篇1.1学之乐

...的去乐学了。当然,这些只能是自己的一点“窃以为”的心得,不能解释给学生听,好在不是语文老师,也不必为标准的答案和自己意见相左而烦恼。同样,也不会解释给孩子听,她还得考试不是。那就自得其乐吧,当然如果能...

2023-10-21 #经典句子

论语心得8:学而篇1.8自重忠信友贤担当

论语心得8:学而篇1.8自重忠信友贤担当

“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 自重忠信友贤担当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

2023-10-21 #经典句子

论语心得3:学而篇1.3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心得3:学而篇1.3巧言令色鲜矣仁

“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般译作: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臆想当初的情景,大约是这个样子的。 课堂上,孔子讲完一段内容...

2023-10-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