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2020年唐山市期末市统考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3-10-20 04:33:02

相关推荐

2020年唐山市期末市统考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世则字仲贻,幼以恩补左班殿直,至内殿崇班。复用父遗表恩为阁门祗侯,后除亲卫郎。以通经典,转内殿承制。累迁康州防御使,知西上阁门事。

宣和末,金泛使至,徽宗命世则掌客。世则记问该洽,应对有据,帝闻,悦之,自是掌客多命世则。金人军城下,又命世则使其军,还,进秩二等,迁知东上阁门使。金遣燕人吴孝民请和,孝民邀宰执、亲王诣军前议事,高宗在康邸,请行。是日世则入对遂除社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当高宗艰难中,世则尝在左右,寝处不少离。大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进遥郡承宣使,不拜。高宗承制,转越州观察使。及即位,除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诏令编类元帅府事迹付史馆,召为枢密都承旨兼提举京畿监牧,再提举万寿观。

世则居温州,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常病疡,艰于据鞍,又以旧所御肩舆赐焉。帝每念宣仁圣烈皇后保祐三朝,中遭诬诋,外家班秩无显者,制以为感徳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进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赐第临安。除景灵宫使,兼判温州。寻以病丐罢,后为万寿观使。十四年,召入觐,进少保,恳求还。卒,年六十五,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曰忠节。

(节选自《明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B. 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C. 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D. 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文中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此外,经典也指宗教典籍或文献典籍。

B. 徽宗,宋徽宗赵佶的谥号,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C. 进秩,因每进一官或一阶,均关系到俸禄的增加;故进秩意为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D. 承制,制,皇帝的命令。承制,文中指赵构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执掌政务。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世则仕途顺利,屡次升迁。高世则因为精通经典而进入仕途,先后担任内殿承制、康州防御使、掌管西上阁门等官职。

B. 高世则接待使者,应对有方。高世则接待金人使者,问询记录完备,应对有理有据,皇帝很满意,后又多次让他接待使者。

C. 高世则忠心事主,深得信任。在宋高宗处境艰难的时候,高世则曾陪伴在左右,不曾离开,还积极建言献策,赢得高宗信任。

D. 高世则身世显赫,不恋高位。高世则是宣仁圣烈皇后的亲属,身世显赫,但他不恋高位,曾因病请求免职,后又恳求还乡。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

(2)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答案】1. A 2. B 3. A

4. (1)大元帅府设立,改任元帅府参议官,于是请求在各路发布文告,来使人心安定。

(2)皇帝派宦官通知当 地官员按时供给高世则俸禄,他一共积储二万缗钱财,就请求用这些钱来补充郡中的经费。

【小题1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常见断句题的方法技巧:首先找出几个选项之间的不同处,一般有两三处不同,借助排除法;然后分别说清楚在哪断开,断开的理由,比如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之间不可断开,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不断开,合成词之间不可断开;名词代词主语前需要停顿,一些虚词前后需要停顿,对称短语或整齐句式间需要停顿。

句意为:这天,高世则入朝汇报事情,于是让他担任计议副使跟从高宗出行。康王(高宗)又出使黄河以北,高世则改任华州观察使,担任参议官。皇帝召见他问询事情,赐给他金带。

“是日”,句首时间状语,其后习惯断开;“世则入对”中“入对”的意思是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这是专有的词语,固定词组,之间不可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D。

“康王复使河北”,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康王”作主语,“复使河北”谓语部分,“康”前需要停顿;“遂除计议副使以从”, “从”后蒙后省略宾语“康王”;“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从”“使”两个谓语动词同时出现句中,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据以上分析排除C。

故选A。

【小题2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项,“徽宗,宋徽宗赵佶的谥号”错。宋徽宗是庙号。

故选B。

【小题3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A项,“高世则因为精通经典而进入仕途”理解有误,高世则步入仕途是因为“以恩”,凭祖上恩泽补任左班殿直。

故选A。

【小题4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1)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2)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3)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4)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

关注一下重点词句:(1)建,设立;改:改任;(于)诸路:在各路,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因,于是;布檄,发布文告;以,来;定,使动用法,安定。

(2)遣,派;中使,宦官;谕,通知;守臣,当地官员;以时,按时;给,供给;凡,一共;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计量钱的单位;因,就;以,用、拿;裨,补充。

【点睛】

关于庙号和谥号:

庙号:古时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专立名号,称庙号。如太祖、高祖、太宗、世宗等。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亚洲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使用谥号。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参考译文:

高世则字仲贻,年少时凭祖上恩泽补任左班殿直,官至内殿崇班。又因为父亲的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恩泽担任阁门祗候,后来授予亲卫郎的官职。因为通晓经典,转任内殿承制。积功升官担任康州防御使,掌管西上阁门事务。

宣和末年,金人的泛使(宋代称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一般使节)到了,宋徽宗命令高世则担任掌客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接待)。高世则问询记录完备,应对有理有据,皇帝听后,很高兴,从此多次任命高世则担任掌客。金人的军队驻扎在城下,皇帝又命令高世则出使金人军队,回来后,进升官职,增加俸禄到二等,迁升担任东上阁门使。金人派燕人吴孝民请求和谈,吴孝民邀请宰相、亲王到军前议事,高宗在自己的府邸,被邀前去议事。这天,高世则入朝汇报事情,于是让他担任计议副使跟从高宗出行。康王(高宗)又出使黄河以北,高世则改任华州观察使,担任参议官。皇帝召见他问询事情,赐给他金带。

在宋高宗处境艰难的时候,高世则曾陪伴在左右,行动坐卧都不离开。大元帅府设立,改任元帅府参议官,趁机请求布告各个行政区域(地方),来使人心安定。提升为遥郡承宣使,没有就任。宋高宗秉承皇帝旨意,便宜行事,高世则调任越州观察使。等到高宗即位,担任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皇帝下令让高世则编纂元帅府事迹交付史馆,又召回他担任枢密都承旨兼掌管京畿监牧,第二次掌管万寿观。

高世则居住在温州,皇帝派宦官通知当地官员按时供给高世则俸禄,他一共积储二万缗钱财,就请求用这些钱来补充郡中的经费。曾经生疮得病,骑马困难,皇帝又把在旧所时用过的肩舆赏赐给他。皇帝时常感念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辅佐过三代君王,却遭到一些人的诋毁,高太后的亲属在朝中没有官职显赫的,皇帝下诏让高世则担任感德军节度使,充任万寿观使,提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定期参加朝会,在临安赐给府第。担任景灵宫使,兼管温州。不久因病请求离职,后来担任万寿观使。绍兴十四年,皇帝召见,进衔少保,高世则恳求还乡。六十五去世,追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号为忠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①

陆游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③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④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注:①这首诗写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六十八岁闲居家乡山阴时,诗人夜读自编的《剑南诗稿》,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经验。②三昧,佛经语,要领,真谛。③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上有云彩的锦缎。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二句诗人回忆在南郑的军旅生活,“酣宴”的“夜连日”运用夸张手法再现了当年军中的生活场景。

B. 三、四句描写白天在室外的演武与阅兵,球场广阔,兵马众多,“一千步”、“三万匹”极言声势的浩大。

C. 五、六句描写夜晚军幕中的博弈和歌舞,“声满楼”写场面,“宝钗艳舞”写人物,意境清新而明丽。

D. 七、八句运用两个比喻描摹声音,“冰雹乱”表现弦声的急促响亮,“风雨疾”突出鼓手技法的熟练。

2. 本诗作者总结了自己诗歌创作经验,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悟出了怎样的“诗家三昧”?

【答案】1. C 2. ①诗歌来源于生活。诗人领悟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同屈原贾谊一样来源于生活。②诗歌创作重在巧妙构思,并非单纯依循做诗的法度。

【小题1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设题角度有对诗句内容大意的考查,艺术手法特点和作用的归类判断、主旨思想的探究、结构思路的整理等等。做题时对每一个选项力求仔细分析、深入理解并与原文全面对照,耐心细致地找出问题,不好直接确定答案时可以借助排除法。

C项,“意境清新而明丽”错。首先提取相关文句,确定思考区域第五和第六两句: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其次翻译理解诗句含义,字斟句酌,力求全面准确无误:华灯亮,忘情博,喝彩声灌满了整座楼面,美女艳,歌舞欢,流光溢彩辉映着我们的盛筵;最后品味赏析抒情主人的主旨情感,以及诗歌的语言、修辞等风格特色,并与选项相对应,确定答案的是非对错。写军幕中晚上的“博弈”、歌舞;以“华灯”写“光照席”、“声满楼”写军中繁盛热闹的场面,以“宝钗艳舞”写华丽妩媚的人物,光彩照人,美艳动心,极为炫目壮丽。视听结合,对仗工整,盛况空前,壮观大气至极,诗风是豪放不羁的。可见,意境特点应是“华美壮丽”。

【小题2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相关内容的能力。题干为“本诗作者总结了自己诗歌创作经验,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悟出了怎样的‘诗家三昧’?”这里的“诗家三昧”就是指“本诗作者总结了自己诗歌创作经验”,具体分析创作经验的内容。理解了题干意思后结合诗句分析即可。题干中后面补充的内容等于在提示考生具体怎么做答案:(1)“悟出诗家三昧”,意思是概括出诗家三昧(写诗创作的秘诀、技巧)的特点;(2)“请结合诗句”一定不能忽视,即举例分析,例子即为诗句内容,也就是答案点要概括加具体,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答题模式,先总括诗家三昧的特点,也就是作者总结的创作经验的具体内容,再结合诗句验证分析。

①诗歌来源于生活(理论概括)。

例句: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大意:呵,作诗的诀窍突然间被我领悟发现,屈原、贾谊的境界原来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首先分析诗句涵义照应创作经验:“诗家三昧忽见前”,总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是诗家三昧,具体指什么呢,应该跟上文的描写叙事有关,前八句诗人铺陈描写,眼见耳闻心感,令人激情澎湃壮怀激烈的军力生活,真实且感人,颇具画面感。“屈贾在眼元历历”,这一句较之上句的总结在明示“诗家三昧”,即两位文学大师的艺术境界——在于真切的画面感,清楚如在目前,让人身临其境。

其次,照应概括的内容加以总结。诗人领悟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同屈原贾谊一样来源于生活,真实、深切,这才是艺术的本真特色。②诗歌创作重在巧妙构思,并非单纯依循做诗的法度。(理论概括)

例句: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大意是:要写出像织女云锦般精美的诗篇全在自己,生活素材的巧妙构思绝非单凭尺量刀剪。

紧扣创作经验分析诗句涵义: “天机云锦用在我”,我以我手写我见我听我想我感,要美好、绚烂,要别出心裁、独具匠心、自出机杼,不能拾人牙慧、生搬硬套、模仿借鉴;“翦裁妙处非刀尺”,艺术既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遵守规矩又不拘泥固守,不落窠臼,恣意剪裁、精妙加工。

结合诗句分析并照应概括的内容加以总结:①诗歌来源于生活。诗人领悟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同屈原贾谊一样来源于生活。②诗歌创作重在巧妙构思,并非单纯依循做诗的法度。

2020年高三语文唐山市期末统考现代文阅读:《铁鱼的鳃》许地山

2020年唐山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宿老师讲古诗词鉴赏: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高三寒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技巧点拨:阮籍《咏怀》

高三寒假复习之文言文:《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猜猜我有多爱你2024-03-17 01:47猜猜我有多爱你[湖南省网友]123.49.130.251
    文文是种充满韵味和深度语学习起虽需要耗费更多精力但是如果了功夫学习收获也不会让人失望。
    顶0踩0
  2. I AM waiting for you2024-02-21 06:15I AM waiting for you[广东省网友]59.191.92.62
    3.
    顶7踩0
  3. 天风琴社2024-01-27 10:42天风琴社[江西省网友]103.241.188.190
    古诗词鉴赏是我们中华文化瑰宝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学习。
    顶0踩0
  4. 归宿已靠岸2024-01-02 15:10归宿已靠岸[上海市网友]119.233.125.11
    2.
    顶0踩0
  5. 蘾駭孖エ鬫2023-12-08 19:37蘾駭孖エ鬫[云南省网友]124.156.203.121
    这唐山市期末市统考涵盖了文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相信对我们中华文化基础会有更好加强。
    顶9踩0
  6. 铅笔画再美╮终是灰色旳2023-11-14 00:05铅笔画再美╮终是灰色旳[福建省网友]103.249.147.106
    1.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文言文+诗词鉴赏专项练习:考试前练一练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文言文+诗词鉴赏专项练习:考试前练一练

古诗文虽然让人心生向往,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非常之大!古诗文难在哪里?对于学生们来说,古诗文学习难度很大部分在于翻译上

2023-07-16

新初一家长问答:昆明小升初衔接班暑假秋季语文补什么?

新初一家长问答:昆明小升初衔接班暑假秋季语文补什么?

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过渡,根据往年的情况,昆明部分家长会选择给孩子补一补小升初衔接的语文,以应对云大附中、师大实验中学、长城中学、白塔中学等重点

2023-11-03

暑期小练(九)文言文阅读《柳开传》+古诗词鉴赏《送友人入蜀》

暑期小练(九)文言文阅读《柳开传》+古诗词鉴赏《送友人入蜀》

柳开传 曾巩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初名肩愈

2023-08-19

中考后如何衔接高中语文的学习

中考后如何衔接高中语文的学习

在大家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提醒同学们

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