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为啥咬吕洞宾 学者:自作自受

时间:2023-10-20 02:19:01

相关推荐

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为啥咬吕洞宾 学者:自作自受

导言

《八仙得道传》第083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姐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和第084回:“只听洞宾啊呀一声,向后便倒。这便是俗语传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幕故事儿。

如果你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人并不了解你做的是好事,这时候你就会说,真的是狗咬吕洞宾,就是另一方不识好人心呐,不过实际上,却并没有狗咬过吕洞宾,反而是吕洞宾有个老乡,全名是苟杳,和狗咬是同音词,实际上应该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详细的过程是这样的。苟杳和吕洞宾是老乡,但苟杳父母双亡,只留自已,吕洞宾见他度日艰辛,因此就和他义结金兰了,叫他住宿在自己家。

一日,吕洞宾的一位林姓好朋友来他们家,见到苟杳相貌堂堂,因此就想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他,而吕洞宾本想婉拒这事,可苟杳了解林家小妹是才华出众,想娶别人。不过吕洞宾担忧苟杳结婚后耽误自已读书的事儿,因此在说结婚都可以,需要让新娘陪自已3天。

这苟杳听到,显而易见不情愿,但也没有办法呀,谁叫他无依无靠呢。因此同意了吕洞宾。待到结婚后,接连3天吕洞宾在婚房里呆着,夜里再过去,大白天离开。

待到第4天夜里,苟杳到自己老婆房内,看到自已老婆在哭,他老婆说,夫君接连三日不与我同房,是否嫌弃我了,这时候苟杳才知道吕洞宾此意是为了能让苟杳结婚了,别忘了自已读书的大事儿。

苟杳也并没有埋怨吕洞宾,反而是考上了,当了高官。金榜题名,苟杳带上自已的老婆去就任了,苟杳夫妻和吕洞宾一家挥泪而别。

过去了8年,有一天吕洞宾家里起火,家产烧空,一切化成灰。这时候吕洞宾想到了自已的拜把兄弟苟杳,独自一人去找苟杳,期待他能帮助自已。看到苟杳后,这苟杳待吕洞宾为贵客,每天是美酒菜肴,一样不少,但吕洞宾可住不下来呀,家里边也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一家人呢,见到苟杳也没有什么表现,就立即离开了,真的是人走茶凉啊。

等到家中,他发现的家里边盖起来了新房子,而亲人都搬到新房子中了,不过他的老婆在披麻戴孝在那里大声痛哭流涕,因此他往前询问道,这是为什么,他老婆吓到了,原来是苟杳传的谎话。

吕洞宾也是气死了,因此把苟杳送的棺木破开,里边都是奇珍异宝,而且附带一封信件,里边写到,苟杳并不是负心郎,既送黄金白银又送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给你妻哭愁肠。吕洞宾这才知道原来是苟杳捉弄了他。于是强颜欢笑一下,贤弟啊,你这个忙帮得我是好苦啊。

从今以后,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便被传出了。不过传着传着,便变成,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而在《八仙得道传》第083回和第084回中,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吕洞宾把哮天犬被收入法宝“布画”,又担心哮天犬困于其中被化成灰,擅自放哮天犬出来,结果被反咬了一口。其实是自作自受。这才是这句俗语的真实意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阿伦32024-02-01 09:56阿伦3[甘肃省网友]203.22.76.81
    学者法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自身行举止可以直接影响他人态度和行为。
    顶4踩0
  2. 一夜星辰2023-12-28 15:24一夜星辰[黑龙江省网友]45.123.58.206
    狗为啥咬吕洞宾也许是因为吕洞宾身有某种狗无法忍受气味或动作。
    顶0踩0
  3. 小雨85812023-11-23 20:51小雨8581[安徽省网友]203.8.8.242
    这句俗语深刻反映了人性本质中“乱咬通”和“不知好歹”。
    顶0踩0
相关阅读
“狗咬吕洞宾”这句俗话 我们经常用到 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狗咬吕洞宾”这句俗话 我们经常用到 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但是说的人多,也知道用法和效果,就是不知道故事情节,搞清楚这句话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正确去运用它

2023-11-25

俗语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后半句才是精华 越早知道越好!

俗语说“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后半句才是精华 越早知道越好!

他们称之为因果关系,而那些百战百胜的将军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士无不是深谙其中的道理,并借此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然后作出准确的判断

2023-12-13

俗语“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后半句才是重点 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俗语“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后半句才是重点 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总有人想要打破其中的规律

2024-01-06

俗语“不嫖莫转 不赌莫看” 有道理吗?古人的忠告!

俗语“不嫖莫转 不赌莫看” 有道理吗?古人的忠告!

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不约而同的流行语言,还是在于其内在的普世价值,毕竟古代百姓几乎不可能去琢磨那些华而不实的空洞说辞

201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