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孙膑退兵减灶 诸葛亮退兵却加灶 司马懿得知真相说句话

时间:2023-10-19 07:02:01

相关推荐

孙膑退兵减灶 诸葛亮退兵却加灶 司马懿得知真相说句话

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啥意思呢?就是说打仗要绞尽脑汁,用各种手段欺骗敌人。

明明能征善战,却装作软弱无能;明明要攻打近处,却给敌人一种攻击远处的假象。

敌人贪心,就用小利来引诱他上当;敌人易怒,就设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

总之,要想打赢,就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绝不能拘泥于领导规定、课堂传授。

今天,大鹏就讲一个活学活用孙子兵法的例子,这个人就是东汉时期的虞诩。

不过,虞诩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靠的不是熟读兵书,靠的是怒怼邓骘。

公元110年,羌胡、匈奴同时作乱,邓骘认为不能兼顾,想要放弃甘肃,集中力量对付匈奴。

众人都附和他的意见,只有虞诩说:“我觉得不行。我朝的疆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先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哪能主动放弃。再说了,甘肃丢了,祖陵还要不要?

现在,羌胡之所以不敢入侵陕西,就是因为凉州在他的后方,是他的心腹之患啊!

丞相张禹很赞同他的观点,命令四府都照虞诩之计办事。这让邓骘觉得老没面子了。

当时朝歌县正好有数千人造反,当地官府无法镇压,于是,邓骘就让虞诩去朝歌当县长。

得知虞诩接到这样一个调令,他的亲朋好友们都认为,这肯定是背后有人使坏!

虞诩却不以为然,笑道:“苦练多年,无用武之地,终于到了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虞诩去拜见顶头上司、河内太守马棱时,马棱说:“你是玩笔杆子的,来朝歌干嘛?”

虞诩说:“受命那天,不少人都来安慰我。如果有您支持,我觉得还是大有可为。”

虞诩一上任,就招募了一批强盗、小偷、二流子,好吃好喝好招待,还免了他们的罪。

虞诩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他们打入敌人内部,引诱叛军外出,然后趁机斩杀。

虞诩又暗地里选派会缝纫的贫民,为叛贼缝制衣物,并把红线缝在衣襟上作为标记。

当叛贼穿着有标记的衣服出现在街上,就会被官兵捕捉。叛贼大惊,都说官府有神助。

没过多久,叛匪纷纷投降了,朝歌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虞诩也顺利地升了职。

到了公元115年,羌乱还没有平定。二十几万汉军却对付不了几千羌人骑兵。

虞诩向中郎将任尚建议道:“兵法上说,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是自然之势。

如今羌人全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而我军却用步兵追赶,那势必是追不上的。

不如让各郡郡兵复员,走的时候每人捐点几千钱,然后用这些钱买马,组建骑兵部队。

这样就可以用骑兵对骑兵,那就大功告成!任尚根据虞诩的建议,果然击败了杜季贡。

同年,羌人入侵武都郡,邓太后听说虞诩挺有能耐,文韬武略,便让他去武都当太守。

羌人首领得知以后,派出数千羌军在陈仓拦截。虞诩得知,立即下令停止前进,等待救援。

羌军听说以后,便分头前往邻县劫掠。虞诩乘羌军兵力分散,日夜兼程行进一百余里。

按照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用一个灶,他却让官兵每人各作两个灶,把人数夸大了十倍。

然后每日增灶一倍,吓得羌军不敢逼近。有人问虞诩:“以前孙膑使用过减灶计,而您却增灶。

兵法说每日行军不要超过三十里,而您每天行军将近二百里,这是什么道理?”

虞诩说:“敌众我寡,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对方便不能测知我军的底细。

敌军见我军增灶,必定以为郡兵已来接应。我军人数既多,行动又快,敌军必然不敢追赶。

孙膑有意向敌人示弱,我现在有意向敌人示强,这是由于形势不同的缘故。”

虞诩到达武都之后,兵员不足三千人,而羌军有一万多人,围攻赤亭达数十日。

虞诩不许部下使用强弩,只许用小弩。羌人误认为汉军的弓不行,便集中兵力猛攻。

虞诩命令每二十只强弩集中射一个敌人,射无不中。羌军大为震恐,汉军大胜。

次日,虞诩又命令命令军队从东门出城,再从北门入城,然后改换服装,往返多次。

羌人刚打了败仗,又看到汉军来了救兵,一时间不知城中有多少汉军,更加惊恐不安。

虞诩估计羌军将会撤走,就秘密派遣五百余人在河道的浅水处设下埋伏。

羌军果然退兵,汉军乘机突袭,大败羌军,杀敌极多,羌军从此溃败离散。

虞诩又修建营堡,招募流民,赈济贫民,开通水路运输。从此家家丰裕,一郡平安。

后来,这招被三国时的诸葛亮学会了。公元231年,诸葛亮率军攻祁山,粮草不济,只好撤兵。

姜维担心司马懿乘势掩杀,跑过来问诸葛亮如何撤退。孔明说,我有一计,可保无恙。

大军分五路而退,假如营内有一千兵,那就掘二千灶。然后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有人迷惑不解,就问,古时候孙膑擒庞涓,用退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

孔明说:司马懿善于用兵,知我军退兵,必然追赶,但是他又有疑心病,担心我有伏兵。

所以,他一定会命人在我军旧营内数灶。他得知每日增灶,就不知道我军虚实,定然不敢追赶。

司马懿得知孔明退兵,果然每天派人到蜀军留下的营地查点灶数,结果发现灶数逐日增加。

司马懿就对其部下说:虽然诸葛亮足智多谋,但现在退兵却不断加灶,这就是漏洞。

表面上退兵,暗地里有伏兵啊,如果我们派兵追赶,势必中计,还是不追为好。

于是,司马懿命令各路魏军停止对蜀军的追击,蜀军遂得以顺利撤回到蜀国境内。

后来,司马懿得知真相,大呼上当,感叹道:这是虞诩的退兵增灶计啊!吾不如孔明!

孙子有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所以打仗一定要活学活用,灵活机动。

就像《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里,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时,说的那样:知道套路,然后忘掉套路。

要依据客观实际,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使用优势对敌,这样才能争取胜利。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别来无恙你还是狗模狗样i2024-01-14 15:19别来无恙你还是狗模狗样i[澳门网友]123.134.148.101
    战术执行关键在于识务真心佩服这些谋略家智慧!
    顶1踩0
  2. 分手,徘徊在你的暧昧之间2023-12-01 23:10分手,徘徊在你的暧昧之间[江西省网友]58.129.2.116
    这些历史典故是让人感慨颇多啊智慧人果别有蹊跷!
    顶0踩0
相关阅读
司马懿与诸葛的斗争:司马懿临终说了这句话道出“空城计”的真相

司马懿与诸葛的斗争:司马懿临终说了这句话道出“空城计”的真相

而司马懿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均衡饮食,活到70多岁,不仅熬死了诸葛亮,还熬死了曹魏政权三代君王,成为最后赢家

2023-05-06

仲达与孔明孤山对弈 迟迟不肯落棋 孔明一句话指出蜀汉败局

仲达与孔明孤山对弈 迟迟不肯落棋 孔明一句话指出蜀汉败局

当时正处东汉末年,群雄涿鹿,出现了以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吕布、刘表为代表的割据势力,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杀伐,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最后奠定

2023-05-21

诸葛亮病逝后 司马懿为何不趁机攻蜀?司马昭1句话道破其中缘由

诸葛亮病逝后 司马懿为何不趁机攻蜀?司马昭1句话道破其中缘由

然而,因为综合实力的不济,最后诸葛亮硬生生被司马懿给拖死了,北伐大业、兴复汉室的目标彻底告破

2012-11-26

诸葛亮一生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一句话说明 非常精辟

诸葛亮一生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一句话说明 非常精辟

比如说诸葛亮、司马懿、陆逊、郭嘉等等,这些人都是三国中非常厉害的存在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