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常言道“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看了后半句 才知道话说早了

时间:2023-10-10 07:58:01

相关推荐

常言道“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看了后半句 才知道话说早了

看过《济公传》,活佛济公经常说的一句话,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喜欢用这句话,其实我们都理解错了,因为我们只听了前半句,却忽略了它的后半句,如果我们结合完整的一句话来看,大家一定会觉得自己话说早了,其实这句话是出自《济公李修缘》中的,济公的原话应该是:”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我们都效仿济公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可是我却不知道济公是凭什么才如此说的,我们凡人只是单纯的任认为酒肉穿肠过,还能佛祖心中留,可是我们能做到济公所做的吗,济公吃了死的可以吐出活的来,我们能行吗?在《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中有这样一段,沈员外派家仆给济公送两只熟鸽子和一壶酒,仆人路上偷吃一只翅膀,偷喝了几口酒。以为神仙也难知道,济公指出,不承认,济公于是到阶前吐出两只鸽子,其中一只少了一个翅膀。

济公喝了酒能替佛像装金,还能把无数大木头从井里运来,凡人谁能?净慈寺遭火烧毁的时候,重建需要大木头,济公答应去化缘,结果醉酒三天,将大木头运到寺内井里。又喝酒后在殿内呕吐,别人以为济公真是呕吐,实际上是给大殿佛像装金,结果监寺少买一壶酒,又提前打开殿门,使一个佛像的胳膊一尺没有装上金。

这是为什么济公会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们凡夫俗子有什么资格这样说,其实这样说也是不得已之事,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它原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的时候,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就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我们平时总是以此为借口,给自己找理由,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后面这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我们没有济公的修为,我们要是吃肉就是单纯的吃肉,吐出来的也许还不如吃进去的时候好看,我们喝酒能喝出什么,无非就是醉酒时的酒疯,我们却拿济公的话来当我们的说辞,其实是大错特错了。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俗语都有这样的情况,世人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听了前半句就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理,然后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其实却完全没能理解俗语的真正意思,就像这句话一样,我想后半句估计都很少人知道吧。

其实,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到不能断章取义,把自认为的那一套拿出来当说辞,我们必须了解事情的全面,才能得出结论,不能妄下定论,以偏概全是不对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万木2024-01-10 18:29万木[山西省网友]103.20.163.194
    @肖虎原常道半句让人重新思考了这句俗语意义。
    顶0踩0
  2. 肖虎2023-11-25 13:13肖虎[河南省网友]203.152.152.24
    这句话似老生常谈实则意味深长。
    顶4踩0
相关阅读
古人说: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下半句才是重点 却少为人知

古人说: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下半句才是重点 却少为人知

其实无论人们信什么教派,都是为了求一个心灵的宁静

2023-08-13

济公说“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而后面还有一句 却被人遗忘了

济公说“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而后面还有一句 却被人遗忘了

济公虽然是和尚,但他跟一般和尚不同,不仅喝酒还吃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于是这话成为后世许多伪君子的饕餮专用词,要知

2011-09-03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后面还有两句诗 可谓人生真谛!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后面还有两句诗 可谓人生真谛!

这位南宋高僧经常抱着酒葫芦喝的酩酊大醉,还不忘啃上两口香喷喷的狗肉,嘴里嘟囔着酒肉穿肠过佛祖手中留,更是成为人们印象中的经典

2016-11-18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后一句才是精华所在 却鲜有人知!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后一句才是精华所在 却鲜有人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毕竟小编小时候也是看着济公的影视化作品长大的,这是济公的一句话,这句话如今却成为很多人的挡箭牌,甚至是觉得自己在模仿境界已经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