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为什么引进的那些英语教学法 都失败了?

时间:2023-10-09 05:49:01

相关推荐

为什么引进的那些英语教学法 都失败了?

近日看到一篇研究了近30年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法的文章,文章中说,大多数的教学法,比如交际教学法等,都是舶来品,轰轰烈烈一时,最终都销声匿迹了,尚存的似乎仅有沉浸式教学法,但这个教学法没有规范的操作步骤,没有与教学步骤相适应的教材,所以不是严格意义的教学法,只能算是一种理念。国内的一些教学法,比如张思中16字教学法,本来是很实用的,但因为没有很好地与普遍使用的教科书兼容,而是自编了教材,现在影响力也很小。现在很多公开课、示范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仅能为少数能力出众的教师使用,对个人素质要求过高,不具有普适性,所以成了阳春白雪,只能供作观赏。但泱泱中华,总有些民间高手,不按学院理论出牌,教学步骤简洁,对教师素质要求不高,易学好用,效果显著,比如杜郎口中学的以学为主等。但讲题的方式,适合于数理逻辑类的课程,不适合记忆模仿类的语言课程。对于英语学习,以李阳疯狂英语的模仿和徐火辉教授的原典学习法效果最为显著。这二者的共性是“以语篇为载体,落实句子和词汇,听为先导,熟练模仿”,而这正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要义。

反思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虚的招式偏多,实的落实太少,热热闹闹快乐过,退潮才知在裸泳。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连块像样的遮羞布都没得到,考试时,只能光着屁股丢人了。

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做事估计很多老师自己都会有些汗颜,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个别案例,还是中国英语教师的普遍现象?想办法让学生脑袋里弄点东西进去就是道理。

99.999%中国老师做不到所谓的“英语思维”。英语思维是个典型的伪命题,是某个专家的呓语,但听的人迷信地当真了。

外语和母语教学混为一谈,就是无稽之谈。

语言类考试,就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表达。外语类文字理解不了,就两个原因,一个是翻译,还有一个就是比翻译要求更高的文章逻辑的理解。外语表达水平低就两个层次问题,第一是可理解需要记忆太少,第二层是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林语堂、丰子恺、钟南山等名人学好英语,用的就是这些被那些所谓教学专家看不上的方法,所以他们学成了。

第五版牛津字典(大概是,时间长了我记不清了)的序言,是北大胡壮麟教授写的,他就指出(大意):抛弃英翻汉的纯英语思维,在中国版图上是不可能的,按此方法也没有出啥大师;相反,英译汉的方式出了一些梁实秋之类的大师。普通学生这样快速提高的也很多。

建议各位,如果自己班级的分数不理想,就回到语言学习的根基上来:语篇句子词汇,模仿熟练,成绩很快提高。

“译听读写说”,这是我教学的顺序,与专家的“听说读写看”不同。并且,翻译是必做的,无论水平高低(当然材料不同)。

那些大师都搞翻译,某些专家竟然让我们学生搞什么沉浸式教学,搞笑。很愚民!

有不少学生说他看文章好像都看懂了,但是做题就是错。你相信他看懂了吗?做错了,就是没看懂。除非题目错了。

没看懂的根源,首先是词汇或文化,其次是意群或句子结构。

踏踏实实做精读,做翻译。千万不要做泛读,不要练限时,练速度。速度不是练出来的,是能力提高后自然产生的。没有准确度(质量)的练速度其实是浪费时间。

速度,是熟练度很高的人自然而然就有的。

“六阶精进教学法”教改实验讲义及学具等,在淘宝上搜“千慧脑智”店铺可了解更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紫洁儿蓝2023-11-24 19:05紫洁儿蓝[山西省网友]103.193.189.207
    也许是因为需要更多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和英语学习环境差异性。
    顶8踩0
相关阅读
自然拼读教学法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究

自然拼读教学法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究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关于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经验和实践都与城市小学英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自然拼读教学方法的引进却以极其迅速的效果得到农村小学

2023-05-20

葡萄英语:在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 父母要和他们一起“上点课”!

葡萄英语:在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 父母要和他们一起“上点课”!

前两天听同事讲了件趣事。上半年因为疫情,夫妻两人在家带娃。女的大专学历英语不好,但用心。各种渠道收集英语启蒙的动画、儿歌,买书、课程,跟孩子一

2023-09-15

英语词汇简单可执行 别急花钱报英语班 在家就能帮娃掌握1000词

英语词汇简单可执行 别急花钱报英语班 在家就能帮娃掌握1000词

我想了想我们家以前报的两次班,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2023-05-20

高中生学英语如何破解兴趣难题?作业帮巧英语有高招儿

高中生学英语如何破解兴趣难题?作业帮巧英语有高招儿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家,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中国未来开放还会越来越大

20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