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士为知己者死” 古代中国忠贞之士 以生命的代价践行了这句话

时间:2023-10-01 07:13:01

相关推荐

“士为知己者死” 古代中国忠贞之士 以生命的代价践行了这句话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士为知己者死”,六字之言,站在今天的角度,这只是一句千古名言,对现代人而言,跟现实生活毫无关联,所谓的“知己者”,所谓的“义士”,离我们太远了。

可是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古人,却有诸多人物不遗余力地,以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仅《史记.刺客列传》,就描述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位刺客的事迹,他们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行为,令人唏嘘不已。

《史记.刺客列传》, 最令人感慨的,也许莫过于“豫让杀身报恩”的事儿。

豫让,春秋末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门客,智瑶待其甚厚。豫让感谢智瑶的知遇之恩,本来打算长久为其效命,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智氏出事了。

恩主智氏的败亡

春秋末期的晋国,外强中干,徒有一个强大的空壳子,在它的内部,以国君为首的公族,或被灭族,或被削弱,而晋国国君,已沦为玩偶,被六大卿族轮流控制。

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时而合作,共对公族,时而彼此斗得你死我活。

在这种你来我往的持久较量中,最是考验家族接班人的能力,更是考验老一辈掌门人的眼光。

中行氏、范氏的家族事业传承工作,没有做好,接棒的人综合素质不行,在六卿争斗中,先后败下阵来,被迫流亡齐国,中行氏、范氏两家,在晋国的影响力就此消失。

暂时取胜的四家卿族,数智氏最强,而智氏的家族事业,传给了智瑶。可以说这是一个对智氏非常不幸的选择。

晋国六卿是世袭制,父死子继。晋国诸卿长达200多年的斗争中,只要一个家族不幸出现有一代人不争气,或是家族的嗣卿是个败家子,那么这个家族就非常危险,轻则被驱逐,重则灭族,急则身死人手,缓则祸及子孙。

曾经的胥氏、先氏、郤氏先后覆灭,中行氏、范氏流亡国外,势力也不存在。皆缘于接班人的素质低下。

智氏,本是晋国剩余四卿之首,但智氏接班人智瑶,却不是合格的接棒人。

此人有五个优点: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

然而,智瑶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仁德之心,好勇斗狠,喜欢用武力压制别人。

虽说“春秋无义战”,可是战略上的谋划是不可或缺的,为达成长远的目标,“仁义道德”、“忍辱隐忍”也是必要的。一味以强势示人,必然使人警惕,结成联盟,使自己陷入孤立。

公元前455年,智瑶故伎重演,再次强制韩氏、魏氏与自己联兵,攻打赵氏。战争初期,智、韩、魏三家连战连捷,赵氏节节败退,只得退守晋阳重地。

一贯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的智瑶,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还不注重团结,对韩氏、魏氏颐指气使,狠话不断,终于将盟友推向赵氏一方,被韩氏、魏氏、赵氏反手一击,智瑶本人被杀,家族遭受灭顶之灾,领地被韩、魏、赵三家瓜分。

报知遇之恩,豫让两次行刺

中国有句俗语:树倒猢狲散。

智氏被灭,昔日门客,或死或藏,或逃亡,活着的人唯恐被人知道自己的“曾经智氏门客”的身份,他们如同水落沙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有忠贞之士豫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报答前恩主智瑶的知遇之恩,他决定为智瑶报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攻灭智氏的战争中,赵氏(赵襄子)是主谋,豫让自然是把他作为刺杀的首要目标。

“刺杀”这种事儿,绝对是件异常困难的事儿。因为刺杀的对象,一般为有头有脸的上流统治阶层,他们住在高门之内,厚墙之后,宫殿府邸“深似海”,守卫数量众多。

只有接近他们,行刺才能成功。

如何才能贴近赵襄子呢?

贵族人家有时需要弄些低贱的人进来,充当仆役。

豫让通过特殊途径,进入赵襄子的府中(此时,赵氏还没有获得周天子册封,不是合法的诸侯,住宅只能称“府”,而不能称“宫”),做一名打扫的下人。

他寻找到一个机会,装成打扫厕所的刑人,怀揣着匕首,提前埋伏在茅厕之内,专等出恭的赵襄子前来。但颇具神秘色彩的一幕出现,赵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豫让还未出手,便被捉住。但赵襄子并未杀他,而是把他释放。

命是保住了,但他的画影图形,被赵襄子贴遍全城,要想再次接近赵襄子,几乎不可能。

若是一般的人,前有失败的行动,后有无以下手的现实,放弃报仇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豫让,并不是轻言放弃之人。

他采取了超乎常人的手段:把漆涂在身上,将皮肤腐蚀,使其溃烂结痂,并吞下火炭,把声音弄得沙哑。如此一来,人们很难从外貌、声音辨认出豫让。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豫让假扮行乞之人,经过仔细观察,瞅准了赵襄子出行的固定路线,隐藏于一座桥下,伺机行刺。

豫让空有满腔热血忠义,运气却着实太差。正当他准备行刺时,神秘的一幕再次出现:

“襄子当出,豫让伏於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他还未出手,又被捉住了。

赵襄子决定不再释放豫让,因为他感觉这个刺客太不识抬举,尽管自己曾经放过他,但豫让还是想刺杀自己。

“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走投无路的豫让,请求赵襄子脱下袍服,铺在地上,他手持宝剑,象征性地砍斫数剑,“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春秋虽无义战,但春秋多义士,专诸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与高渐离刺秦王,皆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与绝决。

而这些义士,我们分析后,不难发现,他们皆为社会底层人,他们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不被人待见,活得卑微。

即使像荆轲这般,祖上曾经是齐国显赫公族,但时过境迁,到他这一代,也早已家道中落,沦为底层人民,受着上层人的压迫。对社会不满,对人与人的不平等,他们既看得一清二楚,也不得不接受。

忽然有一天,某位上流贵族跑来找到他们,对他们恩待有加,在这种地位严重不对等的状态之下,却受到超越地位的礼遇,会令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们受宠若惊,而他们的恩主,又特别会照顾他们脆弱敏感的心,不以高高在上者自居,而是采取礼贤下士般谦恭的态度,推心置腹相待,这份礼遇,远比千金万金更有杀伤力与征服力。

豫让们的人格尊严得到维护,地位受到抬举,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

其实,《史记》中,列举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例子,没有一件是平等的,恩主与义士之间,绝无平等可言,也正因为这种“不平等”,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式“英雄气概”,便不会被现代人所推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初一の月牙2023-12-05 09:31初一の月牙[海南省网友]203.22.24.124
    这句话真是古代忠义典范这些士为了真正友谊甚至愿意付出生命代价。
    顶4踩0
相关阅读
观《平“语”近人》——学思践悟守初心 践行训词担使命

观《平“语”近人》——学思践悟守初心 践行训词担使命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

2018-05-07

那一刻 一句话 一辈子

那一刻 一句话 一辈子

你说,这是你的初心05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朋友圈的个性签名成了你短暂但不平凡一生的写照06我的生命早已不仅仅属于我自己,

2024-01-04

《论语》诚信 信用 信誉:“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论语》诚信 信用 信誉:“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现今,我们很多道德伦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蕴,都与之有着基因传承的关系

2013-02-21

3部女主重生文 渣女回头金不换 倾尽所有弥补前世宠她如命的人

3部女主重生文 渣女回头金不换 倾尽所有弥补前世宠她如命的人

女主从小万般宠爱,可以说是被长辈们溺爱长大的,所以任性嚣张,作天作地,而且很幸运的是有一个忠贞不二的追求者,而女主却毫不在意,冷眼相待,一心一

200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