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王之涣写下一首诗 超越杜甫的《望岳》 被章太炎称为绝句之最

时间:2023-09-28 06:01:02

相关推荐

王之涣写下一首诗 超越杜甫的《望岳》 被章太炎称为绝句之最

引言:

绝句是我国传统诗学理论中的最精粹的体裁,也属于近代诗的一种形式。绝句当属文学的荟萃与精华,它用最凝练的语言描绘最生动的人、事、物,并传递最真挚的情感。绝句以灵活的结构、流畅的节奏、生动的细节著称,被明朝著名诗人胡应麟称为“百代不易之体”,即历朝历代,绝句都不会过时。

绝句贵在精美,诗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节点内用最简练的文字让读者感受语言的精致与精妙。诗仙李白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笔下的绝句笔墨简省,却将细节刻画得细腻生动,寥寥数字就勾勒出一幅简洁、清新的画面,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隔江而立、高耸险峻,一个“出”字更添一丝动态美。长江气势恢宏、浩瀚无垠,给人以充足的想象空间。从细节之处发现精致美,或许这便是绝句的魅力所在。古往今来,有一首诗被章太炎誉为绝句之最,连杜甫、苏轼、王安石等绝世才子都要偷师,究竟是哪首绝句呢?它究竟妙在哪里?

一、《登鹳雀楼》

这首绝句便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的所见所思。全诗仅有短短二十字,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却立意深远,给人启迪,让世人知晓“若想望得远,必得站得高”的道理。全诗如下: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立于黄河东岸,建筑结构精巧、雄伟,周边风景秀丽壮观,是我国知名度高的大楼之一。古人登楼眺望时,不免会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因而写下不少与此楼有关的诗词,其中《登鹳雀楼》是传播度最广的,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众所周知。

古诗的前两句运用了“远近结合”的方法。“白日依山尽”乃是远景,描写了诗人登楼时所望见的景观;“黄河入海流”是近景,将水写得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短短十字,就将广阔的万里河山概括地既形象又生动,语言朴素浅显。

却没有一丝生硬或是枯燥,让人读来颇有一番身临其境之感。首句写道诗人站在楼台上,深深凝望着远方的落日与连绵不绝的群山,而落日西沉,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次句写道鹳雀楼下的黄河如猛兽一般汹涌咆哮,滚滚流向东方,最终汇入大海。

此二句将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部结合在一起,增添了画面的深度与广度。“白日”的奇景是短暂的,而黄河的流动却是永恒的,瞬息万变的动态汇成了一幅光彩夺目、灿烂辉煌的壮丽图景。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伫立于鹳雀楼的所思所想,不仅别出心裁、出人意外,更立意深沉、耐人寻味,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欲穷千里目”写的是诗人满怀探索欲望,希望看得更远一些。那么唯一的办法便是“更上一层楼”,站得高一些,望得自然就更远。

其中,“欲穷”与“千里”饱含诗人的希望与憧憬,而“千里”与“一层”乃是虚数,是诗人脑海中家乡的空间。后两句与前两句承接地天衣无缝、甚是巧妙。且从前两句诗人所描绘的景观可以判断出诗人应该处于鹳雀楼的二楼。

但他又想得更远,便登上了顶楼,结尾一“楼”字点明题意。寥寥二十字写出了鹳雀楼前方恢宏的景观,还隐晦地描写了诗人登楼的过程,同时表达了诗人勇于探索、追求进步的精神,给世人传递了“只有站得高,方能望得远”的道理,实乃精品佳作。

二、绝句之最

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很显然,沈括给了王之涣极高的赞誉。《登鹳雀楼》乃是五言绝句,而苏轼、王安石、杜甫等人都写过五绝,且绝句的内容与表达的道理、情感甚是相似。

为何只有王之涣的五绝脱颖而出,被冠以“绝句之最”的称号?此四人中,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王安石官至宰相,还主导过变法;苏轼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唯有王之涣,不论是官职或是地位,都是四人中最低的,担任过的最高职位也只是县尉。由此可知,《登鹳雀楼》并非靠诗人的名气而著名,而是凭借绝句本身的亮点与立意成为脍炙人口之作。相比与其他大家之作,《登鹳雀楼》有几大出类拔萃的优点。

第一,这首诗中使用了两个对句,前两句构成了一个“对联”,后两句组成了一个“流水对”,整首诗工整、统一又和谐。第二,诗人自上而下描写天空与山峰,由西向东描写入海的黄河,由远及近观察落日与河流,前两句直接将上下、左右、远近尽数描写出来。

第三,诗人登高望远,将浩瀚壮观的美景尽收眼底,顿时诗情渐起,写下这篇富有哲理的诗作。杜甫在《望岳》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朝气蓬勃,表达了杜甫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敢于俯视一切的精神与气概。

然而,相比于《登鹳雀楼》,《望岳》并未将为什么要登高望远的原因告诉世人。总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情理兼备,有虚有实,大气磅礴,不愧于“绝句之最”这个盛誉。

三、豪侠义士王之涣

《唐才子传》里提到王之涣乃蓟门人,出生于太原名门望族“王家”,自幼聪慧灵敏、勤学好问,未及加冠之年便能穷极经典之奥。且他与生俱来一股侠义之气,性格放荡不羁,喜好击剑悲歌。

时至中年,王之涣渐渐收敛身上的狂放不羁,将心沉淀下来,虚心请教德高望重的学者,潜心钻研经典佳作,用了十多年的光阴让自己声名鹊起,位及王昌龄、高适等人。而后,王之涣在为官期间惨遭暗害,最终离职还乡。晚年间官至县尉,在任上离世。

《登鹳雀楼》乃是王之涣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所作,此时他即将迎来不惑之年,却因仕途失意而选择辞官回乡,在乡间的十余年都无法施展才华。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年,才在他人的劝说之下担任县尉,同年患病身亡。

如若结合王之涣的生平,便能对这首诗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他在辞官之后,已抓不住逝去的光景,却仍想知道未来究竟会有何种光景,因而极力远眺,想要一探究竟。

结语:

除了《登鹳雀楼》外,王之涣还有许多经典之作,如被历代广为传颂的《凉州词》,再如情意绵绵的送别诗《宴词》。王之涣流传至今的诗作甚少,只有六首,却篇篇脍炙人口,令他声名远外,受万世景仰。只可惜如此有才之人却怀才不遇,当真称得上“天假其才,不假其寿”。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最能致远,一个人若想提升自身的学识与气质,读书是最有效且便捷的途径。而诗歌是中华文学宝库之中的瑰宝,也是古代文人才子智慧的结晶,更是人性之美的灵光,可以给人带来艺术与思想的双重享受。

《中国诗词大会书籍》全八册,现价只要69,囊括了中国古代经典的古诗词佳作,是小学生必读的课外诗词鉴赏类书籍之一。每天读一首好诗词,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还能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改善谈吐与气质,让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宇航2023-12-03 14:27宇航[澳门网友]202.38.147.19
    王涣诗笔实在太过出色了他《望岳》不仅超越了杜甫题作品甚至被章太炎誉为绝句实在是名副实。
    顶2踩0
相关阅读
王之涣很励志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读后令人振奋

王之涣很励志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读后令人振奋

因此他们很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悟出朴素而深刻的哲理

2023-08-30

王之涣很著名的一首诗 说出人生朴素哲理 短短20字流传1000多年

王之涣很著名的一首诗 说出人生朴素哲理 短短20字流传1000多年

首先是初唐,初唐的政坛基本是以和平为主,没有大的战事,刚刚经历过南北朝乱世的人们也渴望休养生息,于是无论朝堂还是民间,都呈现着一派歌舞升平的盛

2014-07-12

王之涣最经典的一首诗 最后两句成为世人励志的佳句

王之涣最经典的一首诗 最后两句成为世人励志的佳句

可惜的是至今为止保留下来的诗词中,王之涣只有6首,而高适有20卷,王昌龄有181首,岑参有385首,虽然王之涣的诗朗朗上口,又大气磅礴,却因为诗词经常被

2012-08-20

王之涣的一首送别诗 质朴明快 平凡的语句却流动着真情

王之涣的一首送别诗 质朴明快 平凡的语句却流动着真情

唐代才子王之涣用他质朴明快的语言,抒写了一次离别,平凡的语句却流动着真情

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