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日本:崖山之后无中华 明亡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有事实依据吗?

时间:2023-09-25 04:16:01

相关推荐

日本:崖山之后无中华 明亡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有事实依据吗?

引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59年6月,在《七律·到韶山》一诗中,我们的伟大领袖润之同志唱响了华夏儿女的胆识和气魄。但令人费解的是,在中国近现代,却隐隐地出现了“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的可笑言论,暗示着崖山之后,中国再无民族气节,令人闻之哭笑不得。

何为“崖山”?为何崖山又能和中华联系起来?在崖山又发生了什么能和中华气节相关呢?原来,在崖山这个地方,曾发生了一场激烈异常的大战。而主导战争的双方,正是当时的宋朝和铁木真率领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蒙古军队。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在现今的广东江门附近的崖山上,展开了宋元之间的最后一场战役。遗憾的是,交战双方的实力实在是太过悬殊。经此一役,宋军大败。自此,历经319年的宋朝正式宣告灭亡。

01

其实,崖山海战之前,宋朝便早已是强弩之末。虽有文天祥等勇将良兵苦苦支撑,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依旧是难以扶大厦之将倾。虽然,此时的宋朝宛如风中残烛般的老人,但元军的入侵并没有摧枯拉朽地打败宋朝,而是遇到了史上最顽强的阻力——宋朝上至朝堂、下至百姓以举国之力激烈抵抗。

崖山海战中,面对强大的敌人,宋军也没有后退一步。在元军的步步紧逼之下,毫无退路的宋军被逼到了崖山之上。此时的元军早已掌握了胜利的筹码,更是将崖山三面团团围困起来。退,是汪洋大海,面前,则三面皆是无尽的元军,此时的宋军真正的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突围失败后,皇帝及剩下的士兵已然知晓再无希望,不甘沦为阶下囚的他们保留了作为宋人的最后一丝尊严,悉数投海自尽,无一幸免,令世人震惊。

02

崖山之战后,蒙古政权顺利的接手了中原地区。然而,元朝本就是马背出生的草原政权,凶狠善战的元军更是直接的将屠刀挥向了中原的汉人。一时间,中原大地满目疮痍,汉人居住之地更是十室九空,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如此,元代以前,即便是经历无数战争年代,汉人的统治力一直是毋庸置疑的。而元朝时期汉人直接沦为最低等的存在,生存尚且艰难,就不用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了。

除此之外,接管中原的元朝划分了严格的民族等级,以蒙古人为贵,以南人(原南宋境内百姓)为贱。却在异族通婚的问题上百无禁忌,更是进一步的使汉族血脉稀释。当一个民族的领土、文化甚至血脉都受到威胁时,人们再听到“崖山之后再无中华”的说法,便会隐隐地感觉有些道理了。

03

可有趣的是,追溯到事情的源头,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种说法竟然最早是出现自日本。一下子,这就使这句话的意味大为转变。众所周知,早在唐代时期,日本就曾远渡重洋来盛唐学习借鉴,如今日本境内依然保留了许多盛唐时期的建筑以及习俗。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日本就是曾经半个盛唐的影子。

而在岁月流转的今天,日本又公然宣称“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朝之后再无中国”,明摆着告诉世人现今中国的根基在犹有唐风的日本。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崖山一役后,中华大地真的便再无民族气节了吗?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回答。在此之前,我们有屈原、文天祥、岳飞等等数不胜数的民族脊梁。在此之后,我们有左宗棠、张之洞等匡扶社稷之材,近现代如谭嗣同、秋瑾等无数为革命事业奋斗献身的先烈们,这些事例依旧是历历在目,而他们就是中华民族气节最好的体现。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答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结语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如前人的竭忠尽节,清代诗人徐锡麟老先生在《出塞》一诗中再次喊出了我华夏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的男儿气概。也正是无数这样的民族脊梁,才真正撑起了我泱泱华夏。正是如此,我们方能昂首挺胸;正是如此,我们才能抬头阔步;正是如此,我们才能无畏地站在质疑的声音前大声说出:崖山前后,皆是中国。

参考资料:

《七律·到韶山》

《过零丁洋》

《出塞》

《汉晋春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言葉溪庭2024-01-25 20:07言葉溪庭[澳门网友]43.250.128.109
    这种断章取义论太片面了中国历史可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
    顶11踩0
  2. 轩辕居士2023-12-15 22:50轩辕居士[江西省网友]202.6.89.182
    @%思密打∑崖山无中华+明亡无中国?这句话真站不住脚中国历史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否定。
    顶0踩0
  3. %思密打∑2023-11-05 01:33%思密打∑[北京市网友]43.228.76.136
    这句话有点太极端了吧明朝亡了并不代表中国就不存在了历史还是有清朝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怀“情”带“智” 浇灌民族语言之花

怀“情”带“智” 浇灌民族语言之花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邦等诗文经典频频出现在日本捐送的抗疫物资上

2023-07-27

茶文化|源自中国传遍全球 对世界的贡献比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茶文化|源自中国传遍全球 对世界的贡献比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苏轼虽有把酒问青天的冲天豪情,但却是个望见酒杯而醉之人

2007-10-10

日本“最奇葩”三大姓氏 翻译成中文十分尴尬 怎么读都像骂人

日本“最奇葩”三大姓氏 翻译成中文十分尴尬 怎么读都像骂人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姓氏,毫无疑问是伴随着人的一生形影不离的标志与记号。提及日本的姓氏,大家也许并不生疏。日本的姓氏和大家国家的姓氏一样,

2023-07-12

日本俳句中的季语 浪漫到极致!| 日语学习

日本俳句中的季语 浪漫到极致!| 日语学习

因此俳句はいく也叫做「十七文字」、「十七音」或「十七語」

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