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有人统计了2万篇论文发现:想增加引用量 最好少说“黑话”

时间:2023-09-19 03:34:01

相关推荐

有人统计了2万篇论文发现:想增加引用量 最好少说“黑话”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蛋酱

BERT、GAN、LSTM 都是些什么东西?对自己没有点信心,最好不要制造这么多新单词。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研究更多地被引用,请注意:说人话,少说「黑话」。

「尽量避免在标题和摘要里使用针对某特定学科的行话」,这是研究人员总结了 20000 篇关于洞穴科学的文献后得出来的结论。这项新研究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洞穴生物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人类学等,其中被引用最多的论文标题中没有使用任何洞穴科学的术语,并且仅在摘要中使用了不超过 2% 比例的行话。而大量使用行话的论文引用频率要低得多。

论文链接: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pdf/10.1098/rspb.2020.2581

在学界和业界圈子里,吐槽「黑话」的人一直很多,但执着于使用「黑话」的人显然更多。滑铁卢大学副教授、《水文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logy)的主编 Nandita Basu 说:「我对这项研究非常感兴趣。从引用数量这个角度来审视的确非常有趣。」她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学科中复制这项研究,且预判将会产生同样的发现。

阿克伦大学(University of Akron)教授 Hazel Barton 的研究领域是洞穴中的微生物,她希望这一发现能够叫醒那些「沉迷黑话」的科学家们。Hazel Barton 曾试图说服一位科学家去掉「喀斯特」这个词汇,但未能成功。

有意思的是,这项研究的作者本人也曾是一个「黑话」的沉迷者。在职业生涯早期,Alejandro Martínez 会使用一些「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论文,因为这是他所在领域的其他人都在做的,仿佛这样就会给他的同行们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最终他的研究没有被引用。

Alejandro Martínez 说:「我没有获得我所期望的影响力」。自那以后,Martínez 改变了路线,着眼于将自己的研究框架化,迫使自己减少使用行话,随之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兴趣。

在新冠大流行期间,Martínez 无法在实验室中继续工作,他决定开始换个项目——收集领域行话。他和同事 Stefano Mammola 合作查阅了洞穴领域教材的词汇表和文献,整理出了他们认为属于行话的 1500 个单词和首字母缩写词的列表。

然后,他们计算了 1991 年到 2019 年间发表的涉及洞穴研究的大约 20000 篇论文的标题和摘要中的行话比例。当行话达到摘要的 1%或更多时,论文的被引数量急剧下降。Martínez 二人在洞穴科学期刊及多学科期刊中发现了相同的规律。

基于这些发现,Martínez 建议科学家们可以将行话留到论文的后半部分再进行发挥,比如方法章节,让专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

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统计学教授 Adrian Barnett 曾经研究过科学文献中「首字母缩略词」的用法,他也认同这一规律。写不写「黑话」不是评判一个论文是否可以发表的标准,也许研究人员们没有动力和时间去提升论文写作的风格,但更完善的写作方式能够获得更多的引用量作为回报。

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结论,乌克兰地质科学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 Alexander Klimchouk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不认为洞穴科学家应该在出版物中使用更少的术语。专业术语使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丰富地表达含义和概念。」

「作为岩石学的科学家,我不应该以动物学家容易理解我的研究为目标。」Klimchouk 本人引用量最高的研究(被引用 430 次)是《Hypogene speleogenesis: hydrogeological and morphogenetic perspective》。

在蒙大拿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 Shannon Willoughby 看来,行话用得合不合理,取决于受众。「如果我正在与另一位物理学家交谈,那当然会用一堆术语,无需多虑。但如果我正在与天文学本科生交谈,那我会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而当 Shannon Willoughby 与工业界的同事交谈时,她也淡化了行话的使用频率,因为她发现业界人士们经常使用不同的词来描述同一个概念,这可能妨碍大家的合作。「就像是航行在夜色中的轮船,我们试图去理解同样的想法。」

作为 Willoughby 学术交流训练项目的一部分,她和她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用于统计文章术语用量的计算脚本,用于统计学术论文或演讲稿。「它的输出结果之一是术语列表,你也可以重新回看这些特定的单词,」Willoughby 说道。另一种策略是,在研究者首次使用术语时,对其加以说明。

参考内容:https://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21/04/want-other-scientists-cite-you-drop-jargon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

原标题:《有人统计了2万篇论文发现:想增加引用量,最好少说「黑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洛枏2024-01-02 17:46洛枏[天津市网友]103.239.156.113
    @莘荑哈哈原“黑话”会影响引用量啊要注意不要用太专业术语让更多人能理解我们研究成果。
    顶9踩0
  2. 莘荑2023-11-10 22:40莘荑[台湾省网友]203.15.227.123
    这个统计真太有意思了可能我们在写论文候要更加注重用简单清晰语表达观点。
    顶10踩0
相关阅读
教育部:评价学术论文不以刊评文 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

教育部:评价学术论文不以刊评文 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

工作方案明确,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

2011-09-15

苦恼学术论文语言表达?英文论文润色——让你的学术论文耳目一新

苦恼学术论文语言表达?英文论文润色——让你的学术论文耳目一新

对于英语非母语国家的学者来说,语言障碍是一条难逾越的鸿沟

2023-06-14

总被拒稿?审稿人建议:发高分SCI论文 必须注意敏感性分析

总被拒稿?审稿人建议:发高分SCI论文 必须注意敏感性分析

本质上是变换假定条件和统计方法再次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结果是否发生改变

2015-05-31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为预防学术不端保驾护航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为预防学术不端保驾护航

它是北京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知网研究公司经过两年的研发而成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