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咥”“下数”“芒背”《西安方言文化溯源》让你读懂西安话

时间:2023-09-15 06:15:01

相关推荐

“咥”“下数”“芒背”《西安方言文化溯源》让你读懂西安话

随着电视剧《白鹿原》《装台》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咥”“聊咋咧”“美滴很”等西安方言逐渐被全国观众所熟悉。但现实中,不少西安方言并未留下文字,给外地人理解造成了障碍。近日,西安市民新芳历时三年撰写的《西安方言文化溯源》与大家见面了。

“西安方言主要是口口相传,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虽然简练传神,但很多字词因为没有字形,外地人很难理解。我十年前就想着能将日常用语进行溯源,确定字形,让更多人了解西安方言。”今年66岁的作者新芳介绍,十年前萌生这样的想法后,自己就开始梳理准备,三年前开始动笔,最终完成该书。

为了创作该书,他查阅了三十四部古典书籍,包括民俗、婚俗、称谓等生产生活习俗用语,考证溯源跨度也从周代到清代。西安方言“下数”可追溯至《周礼》,清代张佩纶的《论闺秀诗》也出现过“骚情”。

“‘芒背’这个词是形容事多复杂,心情焦躁的意思,来源于《汉书》。其中的故事是汉武帝在祭祖时,一位大臣得知家里母亲病危,心里着急,但不能擅自离开,书中写到‘此时心情是如芒刺背’,最终简化为‘芒背’,形容焦急烦躁的心情。了解了这个典故,这两个字表达的心情也就很好理解了。‘咥’这个字,在西安方言中主要用于吃,但也包含着很痛快地吃的意思,最早来源于公元543年,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为啮咬的意思。”新芳说。据悉,该书包含了很多典故,对大家熟悉西安方言,了解西安方言将提供帮助。“各地方言都在慢慢失传,希望这本书能为西安方言文化内涵的挖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新芳希望更多人能通过阅读此书关注西安方言,了解西安民俗文化。(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拓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醒不来的梦2024-01-22 15:56▍醒不来的梦[黑龙江省网友]203.55.119.254
    作为西安人很开心到有人能够对我们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了解西安话魅力。
    顶1踩0
  2. 向对方2023-12-10 12:42向对方[火星网友]43.224.100.245
    @Vamous这本书真是太有意思了居还有对“咥”“数”“芒背”进行解释让我对西安话有了更深理解。
    顶1踩0
  3. Vamous2023-10-28 09:28Vamous[黑龙江省网友]45.115.157.247
    哇了《西安方文化溯源》终于搞懂了些西安话里词汇真有趣!
    顶14踩0
相关阅读
清华教授黄德宽:抛弃汉字使用拼音文字中华5000年文明将中断

清华教授黄德宽:抛弃汉字使用拼音文字中华5000年文明将中断

印度前总统尼赫鲁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副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总是

2017-11-08

西安大叔街头卖小吃 叫卖声陕味十足 自编顺口溜传播饮食文化

西安大叔街头卖小吃 叫卖声陕味十足 自编顺口溜传播饮食文化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的叫卖声,喊着,唱着,陕味十足,他说:这样的传统叫卖声没有了,你在别的地方听不到

2020-03-08

笑话!中情局招募懂中文的特工 需掌握普通话 粤语 上海话等

笑话!中情局招募懂中文的特工 需掌握普通话 粤语 上海话等

普通话,粤语,客家话,四川话,藏语,英语我都没问题,请问在哪里应聘啊?是签正式劳动合同还是劳务派遣啊?有五险一金吗?工资发美元还是人民币啊?现

2022-12-16

流淌着帝王之气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古城墙(原创散文)

流淌着帝王之气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古城墙(原创散文)

记得那是一个微凉的秋季,我第一次登上城墙,秦砖汉瓦的建筑,流淌着帝王的恢弘,透逸着王者的威仪,任岁月沧桑,铅华殆尽,丝毫退不了几代王朝的辉煌颜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