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面对变局 困局 危局 邓小平用这三句话 高度凝炼了他的破局智慧

时间:2023-09-02 05:30:01

相关推荐

面对变局 困局 危局 邓小平用这三句话 高度凝炼了他的破局智慧

“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邓小平

面对变局、困局、危局,邓小平用这三句话,高度凝炼了他的破局智慧,指导着中国从容不迫的应对各种局面,为中国于国际之间的立足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邓小平三句话的核心

(1)、冷静观察

何为冷静观察?“暴雨将至前的宁静”一语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不陌生的,而通俗来讲邓小平“冷静观察”之中的智慧与此有着殊途同归之妙。之所以如此比喻,便在于“冷静观察”乃是面对任何局面作出行动之前的一份必要前提。

所谓变局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其间在于变局形成的因素是多重多样绝非单一等等。因此面对并解决变局之时,首先需要确保冷静状态下,进行一番充分的观察,以此了解到导致变局发生的诸多因素,以期投入合适的条件,令变局得以解决。

换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遭遇到突发事件,而面对突发事件之时,作出正确解决方法的必要前提便是一份冷静。

而后通过观察与思考,洞悉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源,一如火灾发生之时要找到火源,并充分考虑到事发地点的实际状况,而后在合适的时机予以解决,如果盲目的去行动,或将衍生出更大程度的困难与危险。

导致生活之中的突发事件的因素相应是较为简单的,那么回到国际问题上,一切必将更为复杂且放大,因此所需要的一份冷静观察亦更为必要,唯有冷静观察才能够洞悉解决变局的方式、方法以及所需条件。

言至此处不得不提的便是,为何邓小平针对应对国际局势的思考与言论,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同样适用?便在于邓小平三句话之中满满的哲学性。而除却“冷静观察”之外,另两句亦同样如此。

(2)、稳住阵脚

所谓“稳住阵脚”,本质上乃是基于“冷静观察”更进一步的延伸,两者亦是同时间进行的。如果将“冷静观察”视为自身面对变局之时的深层次思考,那么“稳住阵脚”便是面对变局之时对于自身的一份自我控制,殊途同归的是那一份冷静。

首先通俗理解“稳住阵脚”,当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之时,会不自觉生出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我们所需要保持的一份冷静状态。

基于毛主席的《矛盾论》来理解这一过程当中的情绪变化,“变局”可以作为外因以及外部矛盾,而“冷静”与“愤怒”之间可以作为内因与内部矛盾。

当“变局”作为外因之时,它的出现影响了作为“冷静”与“愤怒”的内因。而当“变局”作为外部矛盾之时,那么“冷静”与“愤怒”之间既定存在的内部矛盾会被暂时放下,一致面对外部矛盾即解决变局。

而在这一解决变局的过程中,究竟“冷静”与“愤怒”各占多少成分是无可决定的,因此在解决变局之时便需要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控制,以期由“冷静”作为主导完成冷静观察,令变局更好的被解决。

那么回到国际局势之中的变局,“稳住阵脚”又存在着一种怎样的意味?其间作为外因与外部矛盾的依旧是“变局”,然而作为内因与内部矛盾的却有着质的变化。

虽然问题经由生活到国际局势这般天壤之别的上升,“冷静”与“愤怒”已然不再作为主要内部矛盾,但是主要内部矛盾亦是必然存在的。

不过具体表现在脱离具体事件的状况下,是无法断定的,一如针对变局的发生,内部解决方法上的冲突、不同情绪与反应……皆有可能成为主要矛盾。

到国际局势之中,将邓小平“冷静观察”与“稳住阵脚”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来看。

面对变局的发生,我们需要通过冷静观察来取得最好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亦要控制好内部矛盾,基于“冷静”状况下一致对外解决问题,在这个可变的过程当中务必保证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3)、沉着应付

纵观变局形成之后,随着事态发展而成为困局、危局,这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本质上,邓小平的三句话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当经过“冷静观察”、“稳住阵脚”之后,我们取得了针对局势的解决方法,那么接下来便需要“沉着应付”。

所谓沉着应付的核心依旧是邓小平前言之中不断声明的“冷静”二字,而这份冷静便是为了应对上述局势的可变性。

基于局势不断发展的前提,我们需要不断的“冷静观察”以期能够时刻洞悉符合当下局势的解决方法。同时随着外界因素的不断参与其中,我们内部受到影响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那么“稳住阵脚”亦是持续的。

最后“沉着应付”亦是一个漫长过程,在我们应对局势变化的过程当中,应付的手段需要随着这份变化不断调整,因此“冷静观察”、“稳住阵脚”亦在不断重复,直到问题最终因“沉着应付”得到解决,贯穿其中的便是“冷静”这一核心。

关于这些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无论国家又或任何组织,往往我们的政策又或规矩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这个变化的过程,本质上便是对上述三句话过程的重复,政策或规矩的变动,亦是解决内外问题方法的不断调整。

总而言之,“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这一过程呈现出循环性,直到相应的变局最终得以解决。

二、做自己的事

虽然并不在邓小平“三句话”之中,但上述邓小平言论当中的“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实属画龙点睛之笔,其间满满承载着着邓小平磅礴的智慧。

透过上述对于邓小平“三句话”的总结,不难发现这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破局方法,但是作为变局之中的主体,破局者本身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将“三句话”作为打铁的先进技术,那么“做自己的事”无疑代表着打铁者本身的综合能力。

何为“做自己的事”?其间便在于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不受外界变化影响的独立运转、不受外界主导的发展理念……总而言之乃是一份针对自身的打磨。

生活之中我们时时发现,有的人容易遇到“麻烦”而有的人并不容易遇到“麻烦”,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何处?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念,内外原因皆有,而决定性的是内因。

毛主席的著作《矛盾论》之中曾有一项及其生动且通俗的比喻,即为何鸡蛋能够在达到一定外部条件下孵化成小鸡,而石头却并不能够?毛主席列举这一例子是为了形容内因重于外因,那么通过毛主席列举的例子作出延伸后,可以如此形容“做自己的事”。

鸡蛋能够在一定外部条件下孵化成小鸡,源自于自己存在的特质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作出了相应的反应。而我们的情绪等平常受外界的影响何尝不是如此?

那么如何追求平静,以避免或减少被外界变化所影响?便是作为鸡蛋的同时,去“成为”石头,成为不被“孵化小鸡条件”影响的石头,代入至国家又或个人,便是对于自身的打磨、综合国力的提升等等。

因此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我们应当充分予以重视,并就其中有关于中国的变局作出解决。然而想要杜绝或减少自身由国际局势变化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自然离不开自身的综合提高。

正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绕山岗”回顾历史之中外国对于中国的针对,无疑与各个时期之中的中国自身实力有着很大程度的关联。而“综合提高”所指包括却绝不仅限于国力的提高,更在于一份于国际之间的正确性。

为何现如今又或此前的美国,在自身足够强大的情况下,依旧受到了极大程度的排斥乃至抵制?其间便在于美国的所作所为乃是基于“霸道”而来,它以“人权”为由肆意践踏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国权”。

那么反观如今与美国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中国,为何能够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便在于中国所秉承的一份“正义”。而这份正义便在于邓小平所指出的“和平与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维系着中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一份共鸣。

值得一提的,邓小平更是特色鲜明的提出过“国权”理论,即“国权高于人权”,正因如此美国基于“人权”践踏“国权”的行径,遭到了许多国家的抵制与排斥。

三、结语

基于上述理念,窥见邓小平智慧的同时,亦更能够物理念上窥见一份中国明媚的未来,一如美国对中国不遗余力的压制终将以失败告终,而导致这一结果形成的根本,便在于我党、毛主席、邓小平等等历代中国先贤的努力以及如今中国人民承上启下的衔接。

上述即为针对邓小平“三句话”及破局智慧的解读,当然相较于伟人思想的浩淼,上述也只是一种或可的解读方式。

不过毋庸置疑的则是,在我党经由无数先贤志士、广大人民共同打磨促进的思想理念指导之下,中国必将迎来更为明媚的未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墨名棋妙2023-11-18 05:13墨名棋妙[青海省网友]202.134.137.182
    邓小平智慧在于能够深刻洞察变局、困局和危局给人以启发。
    顶0踩0
相关阅读
邓小平同志 德才兼备 文笔不凡 书法柔情而刚毅

邓小平同志 德才兼备 文笔不凡 书法柔情而刚毅

那么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是什么意思呢?这两句话出自宋代陆游的观大散关图有感,大概意思就是说,邓小平同志上马能够奋勇杀敌而无惧,下马又能草拟军

2009-12-05

四川广安:立法保护邓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

四川广安:立法保护邓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

王林摄中新网成都10月11日电王爵 王林11日,四川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1月1日起将实施的邓小平故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以

2023-11-10

1992年 张震上将突然提出要隐退 邓小平说了一句话让他改变主意

1992年 张震上将突然提出要隐退 邓小平说了一句话让他改变主意

在中央军委,这位皓首老人发表离职演说时,回顾自己的革命生涯,只是淡淡地说道:没有值得讲述的

2022-12-01

纪念邓小平 他改变了中国!重温他的霸气语录 每一句都是金句

纪念邓小平 他改变了中国!重温他的霸气语录 每一句都是金句

今天,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日子。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广安。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邓小平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他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

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