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曹操想把太子位传曹植 贾诩一句话:曹操传给了曹丕 他的话绝了

时间:2023-08-31 07:26:01

相关推荐

曹操想把太子位传曹植 贾诩一句话:曹操传给了曹丕 他的话绝了

三国时期,曹操是魏国政权奠基者,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堪称一代枭雄。

自古立太子之位,是亘古不变的难题

曹操虽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枭雄,可是纵观曹操一生,也有着许多让曹操头疼的事情,就比如曹操立太子这件事,就十分令他犹豫不定。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这二十五个儿子可谓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都属于那种文武双全的人才,曹操的长子曹昂是在随着曹操南征张绣时被射死的,按理说曹昂死后应当由年纪最大的曹丕来继承这份家业,并且曹丕还是正室夫人卞夫人所生,其他的那一些儿子都是庶出,按照规矩,应该立曹丕为储,但是相比来讲,曹操更喜欢曹植。

所以,曹操对于立谁为太子,就一直特别犹豫,于是拿不定主意的曹操,便询问当时的谋士贾诩。

谋士贾诩以语言智慧,解曹操之大疑惑

贾诩什么意见呢?《智囊》中是这样说的,【诩默不对】。啥意思呢?贾诩装作没听见,沉默不做回答!

贾诩深知,这是一道送命题,作为臣子是不应该掺和立储的事情,所以贾诩一直都没有说话,曹操看到贾诩一直不说话,便有些着急了。

贾诩怎么说的,《智囊》这样记载,【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呢!

曹操听完,哈哈大笑。很快,曹操下发诏书,立曹丕为魏王太子!

为什么贾诩一说袁绍和刘表,曹操就改变主意了呢?因为袁绍很喜欢他的小儿子袁尚,所以就有心传位给小儿子,但是当时的惯例是要立长子袁谭,没有等到袁绍做出决定时,袁绍就死了,这时小儿子袁尚仗着袁绍宠他,就起兵夺权。袁家的内部也开始了手足相残,让曹操能够趁机把袁绍的剩余势力给灭掉,从此曾经显赫的四世三公之家烟消云散。

刘表也是因为喜欢小儿子,在死后传位给了小儿子,这引起了大儿子的不满,最终是导致刘家分崩离析。

袁绍和刘表两家,就是因为没有立长,才落得这样的一个下场。对于这些事情,曹操那是一清二楚的,在听了贾诩说的那句话之后,他就已经知道贾诩的意思了,这也更加的坚定了他立曹丕的决心。

要知道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当时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敌。贾诩的说话方式,体现了他的自信和智慧,他没有用一个谋士教训的口吻说话,而是说出了自己的话,让曹操自己去思考,这不会让曹操有一种被人做主的感觉,结果是让曹操觉得自己是聪明的。

贾诩,一流谋士、战绩显赫

贾诩这个故事,记录在《智囊》中。这是一个典型的和领导提建议的案例,贾诩很高明,高就高在,他的话看似没有答案,其实指向性很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简单几句话,不但撇清自己结党嫌疑,而且影响了领导决策。

贾诩其实是汉末三国一个非常神奇且有智慧的谋士,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贾诩被称为三国首席“毒士”,果然不是吹的!

他挑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坚定曹操官渡出奇的决心;劝说曹操不要讨伐江东,发动赤壁之战;离间马超、韩遂等等都是最好的明证,贾诩能够洞彻人心,清晰天下大势。支持曹丕也是贾诩明智的选择,而且贾诩非常低调,知道如何自保。

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贾诩以77岁的高龄无疾而终,子孙后代享受他的福泽,贾诩善于为人谋,更善于谋己!

你可能好奇,《智囊》是什么?《智囊》是“明代鬼才”冯梦龙所著一部“智慧锦囊”。这部书记录了从先秦到明朝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人称“小资治通鉴”。看过此书的人说,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

比如贾诩劝谏曹操,堪称职场教科书。多读读这样的智慧故事,与领导沟通时,你才能游刃有余,否则,言多必失呀。

康熙和乾隆,将此书作为治国锦囊。曾国藩也对《智囊》爱不释手,无论到哪儿,《智囊》都不离身。大才子纪晓岚,也对《智囊》推崇备至。

杜月笙也很喜《智囊》,一次,偶得此书,立刻如获至宝,让人边读边讲解,听得如醉如痴,感慨说:“读懂这本书,才算读懂了社会。”

《智囊》包括10个大部、28卷。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都得与人打交道,为人处世,竞争博弈,沟通劝谏,自保防身,你都能从此书中找到灵感。

所以,我建议大家读读《智囊》!

我看的这套很好。有原文和翻译,只要识字就看得懂。而且有冯梦龙的精彩点评,看后获益良多。看故事,学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这套《智囊》共6册,现在79元就可拿走!每本还不到一杯咖啡钱,遇见好书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究竟好不好,读读就知道,如果喜欢,点击下面链接就可入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lvzhu2024-01-18 08:59lvzhu[重庆市网友]203.24.161.122
    曹植真是个可怜人被夺走了太子位置。
    顶0踩0
  2. 夜沐寒2023-12-02 16:28夜沐寒[山东省网友]153.99.156.229
    @乾坤在手贾诩主人公情节跌到了谷底太可惜了。
    顶0踩0
  3. 乾坤在手2023-10-16 23:57乾坤在手[山西省网友]43.248.59.66
    曹丕真是个好命能够得到曹操传位!
    顶7踩0
相关阅读
曹操不知如何抉择接班人 大臣一句话人选就定了 到底说了什么?

曹操不知如何抉择接班人 大臣一句话人选就定了 到底说了什么?

不知道要选谁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且很多人都在为这个事情而做一些努力

2024-01-12

曹丕:只活了40岁 留下1句话 却征服了所有读书人

曹丕:只活了40岁 留下1句话 却征服了所有读书人

但真正意义上的三国,其实应该从曹丕称帝算起,这才是三国真实的起点,像我们日常印象中的汉末乱世呀,群雄逐鹿火烧赤壁等情节,都只能算在东汉的时间段里

2023-12-11

曹操杀了杨修后 还问其父杨彪为啥瘦了 杨彪仅回一句话却成名句

曹操杀了杨修后 还问其父杨彪为啥瘦了 杨彪仅回一句话却成名句

曹操杨修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杨修为人礼貌,学识渊博,曹操在杀了杨修之后,便去问杨修的爸爸杨彪你为何瘦了

2023-11-28

曹操斩杀杨修后 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 杨彪回怼的一句话成为名句

曹操斩杀杨修后 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 杨彪回怼的一句话成为名句

无论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深,还是赤壁那一把火的神机妙算,亦或者是高平陵之变的隐忍爆发,无不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中的明争暗斗

2023-04-28